年虹鳟鱼(鲑鳟鱼产业:扎根青海放异彩)
Posted
篇首语:技艺是无价之宝,知识是智慧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年虹鳟鱼(鲑鳟鱼产业:扎根青海放异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年虹鳟鱼(鲑鳟鱼产业:扎根青海放异彩)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的深水网箱和全自动宰杀加工生产线。
加冰装箱。
网箱捕捞。本报记者 罗连军 摄
本报记者 罗连军 王 雁 王 燕
从引进一种鱼,到形成一个产业;从小型方形网箱,到智能化数字管理大型网箱;从龙头企业带动,到形成龙羊峡至苏只水库网箱养殖产业带;从技术空白,到国内最大的鲑鳟鱼网箱养殖生产基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青海高原引进鲑鳟鱼,便在天然洁净无污染的水域迅猛发展,实现了优质品种与优良水质条件的有机融合。
2008年,全省高起点入手、高标准投入网箱养殖,在十多年时间里鲑鳟鱼养殖突飞猛进,形成了青海农牧业“钱”景广阔的新兴朝阳产业,并成为我省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沿黄渔(农)民重要的增收渠道。
特别在“一优两高”战略布局下,我省将生态保护理念和科学技术推广贯穿始终。十年间,作为冷水鱼的鲑鳟鱼养殖在青海得到不断发展壮大,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养殖基地,其养殖规模、技术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发展为一大绿色产业,与青海的牦牛、藏羊、青稞、枸杞等优势特色产业并举,成为市场上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青字号”品牌,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
“白手起家”,一路走来步履坚实
说起冷水鱼,主要包括冷水性的鲑鳟鱼、亚冷水性的鲟鱼以及裂腹鱼等。特别是鲑鳟鱼,与鲤科鱼和罗非鱼同属于世界三大主养品种,在我国已有50余年的历史,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青海,却是一片空白。
“鲑鳟鱼完全是一个舶来品。1985年8月,我省从甘肃省玛曲县虹鳟鱼养殖场首次引进虹鳟鱼在海晏县哈达木泉试养成功。从此,在青海水产养殖的历史上有了冷水鱼养殖的足迹,使青海水产从温水性鲤科鱼类试验、示范养殖,逐步向冷水性名贵经济鱼类、大水面增养殖发展。”
省渔业环境检测站副站长王国杰介绍,1989年,在联合国粮农组织“青海渔业发展”援助项目资助下,我省从欧洲引进虹鳟鱼集约化养殖技术和工厂化育苗技术,并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水库建起了全省首座虹鳟鱼工厂化繁育车间,年繁育规模达到100万尾。
“当时,我们住在工棚里,生着火炉,每天早晨起来,眉毛上都结着冰霜。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最大的难题是没有虹鳟鱼繁育的借鉴经验、更没有相关技术指导,一切试验在摸索中展开。”
曾参与项目试验的王国杰说:“第二年,进口的鱼苗饲料出现了结块变质,全部报废,加上对冷水鱼认知较少,鱼卵孵化碰到了许多困难。之后我们土洋法结合,解决了幼苗配料和鱼苗运输大量死亡等问题。一年下来,鱼卵孵化成活率达到70%。”
此时的青海,通过“青海渔业发展”援助项目,对虹鳟鱼的养殖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储备了一批养殖科研人才,并为青海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地水域养殖的鱼种,还为青海找到了一条渔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据青海省志记载,1991年,我省在龙羊峡水库建立虹鳟鱼网箱养殖基地,并取得折合亩产75.78吨的虹鳟鱼网箱养殖的全国纪录。1995年,青海养殖的虹鳟鱼取得绿色食品认证,成为我省第一个绿色水产品。1996年,虹鳟鱼种繁育解决了自给向省外输出鱼卵,同时向省外输出鱼片、冰鲜鱼类5吨,产值达到30万元。
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许海抚认为:“此时,我省虹鳟鱼开发初步形成了集苗种繁育、饲料生产、网箱养殖、鱼品加工、保鲜贮运、包装运输、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龙羊峡水库成为当时全国最大、产品最集中的虹鳟鱼网箱养殖基地。”
1999年,青海虹鳟鱼技术开发服务公司与尖扎县农牧局合作,成立李家峡虹鳟鱼养殖股份公司,继续开展虹鳟鱼网箱养殖,到2005年,年产虹鳟鱼达20万吨。此后,在黄河干流梯级电站水库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网箱养殖迅速兴起,开启我省冷水鱼养殖业持续发展和渔(牧)民增收的新途径。
科技引领,始终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
7月的龙羊峡水库,碧波万顷、风景如画,一排排整齐成组的圆形网箱分布在库区水面上。在清晨的太阳下,一艘快艇载着自动化投饵器穿梭于周长160米的网箱之间。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生产部长罗占元将记者引到自动旋转投饵的网箱前。“这是我们引进的挪威自动投饵平台,投喂器匀速旋转,将饵料均匀撒向整个网箱,可防止鱼争食擦伤。这个平台可根据网箱大小,鱼的大小和鱼的摄入量自行设置,一分钟投喂10公斤,时间到了就会自动停止。”
2008年进入公司的罗占元,一直从事水上养殖工作,经历了人工到机械化的转变。“以前运料、出鱼、投饵都是人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特别是人工投饵时,一人一天最多投8个周长25米的网箱。用上自动投饵平台后,周长160米的网箱2个人一天就能喂20个。”
“2014年,我们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配套有深水网箱智能化控制监测系统、自动化投喂系统的全自动、抗风浪网箱。2015年,又引进挪威全自动宰杀加工生产线。并对接国际,成为中国唯一获准出口三文鱼的企业,产品开始出口欧洲市场。”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旭介绍,近年来,龙羊峡库区养殖技术始终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2016年公司又投资2.5亿元,建成集展示体验、科研实验、教育培训、产品加工等功能区于一体,年产2万吨的鲑鳟鱼科技园。2017年,公司自主设计、研发智能投喂艇,实现了全自动投喂、水质数据及投喂数据的实时传输。
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更新,让青海的鲑鳟鱼养殖技术和装备始终领先全国。自引入鲑鳟鱼,从引种、培育到生产养殖,我省开展了众多科学研究,除有优势的自然条件外,鲑鳟鱼之所以扎根青海,更重要的是沿黄生产养殖者按照渔业部门制定的制度管理和要求进行布局、标准生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养殖秩序。同时,我省养殖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技术难题攻坚,使科技成果融入现代化养殖生产中,一些困扰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
近年来,青海降水偏多,盛夏的黄河上游出现较重汛情,洪水频发。“往年龙羊峡泄洪,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恶梦。一泄洪,水中的溶氧量会增加,最高时达到200%,水中气体饱和后会升到水体表面进行释放,此时鱼就会得气泡病,因阻碍血液循环而死亡。”
拉西瓦水库养殖虹鳟鱼的青海凯特威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仁强说:“今年我们不怕了,自今年龙羊峡水库开闸泄洪以来,我们的鱼一条都没死。其实方法很简单,将网箱加盖沉入水底问题就解决了。多年来,我们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携手,列出了很多实践中碰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通过试验我们了解了气泡病形成的原因,问题就变简单了,这一切归根结底还是科学养殖技术实现了新突破。”
绿色前行,高起点打造特色产业
“2008年,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从国外引进鱼卵、网箱开始规模养殖,鲑鳟鱼养殖正式走上持续发展轨道。同时,我省沿黄水库以民营企业家和群众养殖为主体的虹鳟鱼网箱养殖也迅速兴起,并且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开始增长。”
省渔业环境检测站站长张保太说,黄河青海段有大中型水电站11座,形成了75万亩(5万公顷)的水面,可供养殖的面积达57.4万亩(3.83万公顷)。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和装备的提升,至2019年,全省沿黄水库网箱养殖场发展到27家,网箱养殖面积达32万平方米,鲑鳟鱼产量达到1.52万吨,产值增升到8.36亿元。
十多年间,我省鲑鳟鱼养殖从小型方形网箱到智能化大型网箱,从人工定时投喂到自动化控制投饵,从不收集残饵粪便到半自动化收集等,鲑鳟鱼养殖从弱小到强大,从小规模到形成产业,一路走来,才形成了今天占据全国鲑鳟鱼网箱养殖产量的30%以上,良种率达到95%的良好势头。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渔业主管部门对鲑鳟鱼产业确定的清晰思路和打造高端产品的发展理念。高起点入手,高门槛准入,将生态保护与科技创新贯穿始终,加上对水域生态安全、疫病防治安全、生物管理安全、水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安全的严格监管,更重要的是养殖生产者能够领会政策、落实政策、遵守政策,才有了今天蓬勃发展的局面。
“最好的水域,产出最高端的产品,必须实施最严格的管理。”许海抚介绍,自2008年鲑鳟鱼养殖重启之时,青海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对该产业就有了明确定位,即“树立一个理念,坚持一条道路,追求一个目标,打造一个品牌,主推三项技术,建立四个体系,实行最严格的养殖三原则。”
从生产“优质、高档、品牌水产品”,打造三倍体虹鳟、白鲑区域共同品牌,主推现代化大型网箱养殖装备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制种育种技术、生物安全管理技术,到实行最严格的养殖容量控制、最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最严格的水产品质量监管,使鲑鳟鱼产业从养殖重启之日起,就赋予了“现代化、国际化、高科技、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定位。
在遵循“三条最严格”的生产管理原则下,2018年我省农牧业科技创新冷水养殖产业技术转化研发与水生生物保护平台成立,在水生生态保护、苗种培育、营养调控和饵料研发、疫病防控、鱼品加工等方面,通过技术引进、熟化和联合攻关,养殖技术更是日新月异。
2018年,青海“三文鱼”产业联盟成立,全省冷水鱼养殖产业依托“互联网+”,推进“八个统一”,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联合体,构筑起了长久稳定的“服务+合作”的产业联盟架构,通过整合产业、打造品牌,拉开了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序幕。
目前,我省疫病、水产品质量监测和水域质量监测工作已覆盖所有冷水鱼养殖企业和水域,全省共设立固定监测网点50个,监测疫病13种,监测水质指标17项,监测药残品种达7种。所有苗种繁育场完成了循环水养殖改造,60%的养殖网箱加装了粪便、残饵收集系统,实现了污水、污物的统一集中处理。自动投饵机、水质在线监测设备配套达到50%以上。
许海抚介绍,自2014年开展冷水鱼产地兽药残留监测工作以来,我省鲑鳟鱼连续七年药残监测为“零检出”。水霉病、烂鳃病等细菌病和小瓜虫、三代虫等寄生虫病均处于低发生、零散发生的状态。自2007年以来,黄河干流青海段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水质优良率均为100%。2019年全省对黄河沿线全部27家冷水鱼养殖场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和备案。其中24家获得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22家通过绿色食品资格认证。
2020年,随着我省重大科技专项“高原冷水鱼养殖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集装箱式养殖试验正式启动,将重点解决冷水鱼养殖水、种、饵、病及加工五大环节的主要关键技术,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青海现代渔业技术体系。特别是今年7月,我省开启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冷水鱼产品“签证出厂”“带证流通”“有证上市”。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玉虎说,通过科技创新和制订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就是要优化渔业养殖空间布局、加快养殖方式转变、推进养殖尾水及废弃物治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起青海冷水鱼养殖产业生态“蓝色粮仓”,使“青字号”品牌更加响亮,从而助力沿黄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关参考
...病,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目前,冷水鱼中的虹鳟鱼已成为欧美等国家人民的主流水产食品,被中国营养协会评为“向全国人民推荐的最佳健脑食品”。宁安虹鳟鱼一般都生长在宁安市钻心湖冷水鱼公园养殖场,东南距...
怎么判断三文鱼是否新鲜(三文鱼鲜美有营养,分享一点挑选三文鱼小方法)
...鱼”分为鲑科鲑属与鲑科鳟属,所以三文鱼准确的说是鲑鳟鱼。而鲑科鱼中的鳟属鱼又有两种,一种是海鳟(
...隆起,齿尖锐,鳞片银灰色、细小,产卵期有橙色条纹;虹鳟鱼表面发暗,性成熟个体沿侧线有一条呈紫红色和桃红色、宽而鲜红的彩虹带,鱼体呈纺锤状。2、看鱼片的厚度:三文鱼一般都是切成厚块;而虹鳟因为肉质较硬,...
新鲜三文鱼怎么保存(“三文鱼”不是一种鱼 生食前最好冷冻或做熟)
...后有网友指出,龙羊峡人工淡水三文鱼的真实身份其实是虹鳟鱼,而淡水虹鳟鱼生吃可能致人感染寄生虫。此外,淡水虹鳟鱼的营养和口感都不如真正的挪威三文鱼,还可能存在饲料中添加色素的食品安全风险。三文鱼富含高蛋...
海参苗黄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021年冬季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讲堂听众问题解答)
鲑鳟鱼防病咨询解答(徐立蒲研究员提供)直播回放链接:http://www.adds.org.cn/videos/detail?id=70(一)问:聚维酮碘消毒法是否适合冷水鱼类,在低温条件下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吗?答:聚维酮碘适用于冷水鱼受精卵(发眼后)的消...
海参苗黄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021年冬季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讲堂听众问题解答)
鲑鳟鱼防病咨询解答(徐立蒲研究员提供)直播回放链接:http://www.adds.org.cn/videos/detail?id=70(一)问:聚维酮碘消毒法是否适合冷水鱼类,在低温条件下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吗?答:聚维酮碘适用于冷水鱼受精卵(发眼后)的消...
怎么制作小型鱼标本(农大厨直播翻车:“今天教大家做三文鱼”。网友:这是虹鳟鱼)
...跃然登上屏幕。可是粉丝们一看,马上就留言说了,这是虹鳟鱼!GRUNGE大厨,你也是资深厨师了,粉丝也不少,你介绍虹鳟做刺身没问题,但虹鳟跟三文鱼不一样也是路人皆知了,还拿来糊弄群众就不太好了吧
...殖业在挪威迅速发展,主要的养殖品种有大西洋三文鱼、虹鳟鱼等。人工养殖的海产品占海产品出口价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人工养殖三文鱼56.7万吨,出口额达140亿挪威克朗,占挪威渔产品出口总额的40%。3、油气工业。2005...
特种鱼类(黑龙江的“遗珠”:15万渔民,为何留不住一条大麻哈鱼?)
...岸在我国境内,下游则在俄罗斯境内。对于溯河洄游的鲑鳟鱼而言,其种群资源很容易受到下游俄罗斯渔民的影响,这也给我国的渔业资源保护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黑龙江流域图(国外称阿穆尔河)在过去的30年里,由于洄游的...
特种鱼类(黑龙江的“遗珠”:15万渔民,为何留不住一条大麻哈鱼?)
...岸在我国境内,下游则在俄罗斯境内。对于溯河洄游的鲑鳟鱼而言,其种群资源很容易受到下游俄罗斯渔民的影响,这也给我国的渔业资源保护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黑龙江流域图(国外称阿穆尔河)在过去的30年里,由于洄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