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车缝纫机底布皱怎么怎么办(“的确良”军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Posted
篇首语:不要什么话都跟别人讲,你说的是心里话,他们听的是笑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平车缝纫机底布皱怎么怎么办(“的确良”军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平车缝纫机底布皱怎么怎么办(“的确良”军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徐平
一提起“的确良”军服,现今中年以上的人应该都很熟悉,那可是迄今为止我军影响最大的军服之一!可是,你知道它的真实名字吗?为什么又叫“的确良”军服呢?
“三元”混纺布单衣的研制
20世纪70年代以前,受国家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的制约,我军军服面料一直以棉布为主,有平纹布、斜纹布、人字纹布等。虽然也有毛呢料军服,但因为成本较高,只配发中高级军官和两团一队及驻外武官。棉布军服虽然成本低,但不耐磨,且臃肿、笨重。为了使军服轻便、耐用、美观,适应军队行军作战的要求,走化学合成纤维的道路成为发展方向。
穿棉布军服的解放军战士
60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已用合成纤维与棉花混纺织物制作军服。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有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等。它是由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等作原料,经过提炼和化学合成过程而制成的,是棉、麻、丝、毛良好的代用品。当时我国国内也有生产并少量投放市场。针对我军纯棉军服不耐穿和服用性能较差等情况,总后勤部从60年代末开始,着手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多种化纤与棉花混纺织物作为军需装备材料。当时叫“三纶”(涤纶、锦纶、晴纶)应用研究。
1969年到1970年,化工材料在军需品的应用,已试用了单衣、罩衣、棉衣、大衣、棉被、雨衣、蚊帐、袜子等8个品种,分别在广州、沈阳、北京、南京、新疆、昆明、西藏等军区十多个点进行试穿试用(单衣即夏服,罩衣为冬服)。其中,单衣混纺材料是研制的重点。先后研制出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配比的混纺织物4批20多种,制作单衣3000多套。经担任不同任务的部队试穿验证,采用涤纶50%、锦纶17%、棉花33%混纺42/2×21平纹布穿用效果最佳。1971年4月,涤锦纶三元混纺布单衣在北京、广州、沈阳、武汉、兰州等军区扩大试穿。总后勤部1971年6月4日批准定型和批量生产,定名为“71式军服”。
三元混纺布
为检验混纺单衣对战时伤员及其治疗过程有无负面影响,1972年总后勤部组织科研人员对混纺单衣和纯棉单衣进行了耐燃烧、烧伤后愈合、防毒、防热和防红外等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
耐燃性能:三元混纺布的着火点(500℃以上)比棉布高100-180℃,溶点(200℃变硬)比棉布的焦化点(棉布没有溶点)低80℃。另外还做了检毒试验,未发现三元混纺布对伤口有致毒作用。
抗红外性能:用120瓦红外线探测仪黑夜观察,最先发现的是武器、帽徽、领章,其次是服装。发现距离,三元混纺布为250米处,棉布为220米处,相差30米。
综合看,三元混纺布没有负面影响。而且,每年可节约棉花65000担,符合我国石油化工发展方向。当时国家计委、燃化部、轻工部和商业部都积极支持部队装备混纺军服。
为了解决化纤混纺军服所需涤纶、锦纶等原料,改善部队军需装备,1969年总后勤部拟在岳阳建一所化工厂。同年8月27日,总后勤部上报军委办事组《关于建设合成纤维化工厂的请示报告》。该报告对于了解当时化纤军需材料生产状况非常重要,故摘录如下:
为了加强军需产品的坚牢度和减轻战士的负荷量,主要的办法是采用化工材料。炼油废气是化工材料的原料之一。石油部在湖南岳阳建了一所炼油厂,明年投产、年产250万吨。我们拟在该厂附近建一所化工材料厂。
根据炼油厂可供原料,这所化工厂的生产规模拟作如下安排:
一、涤纶5千吨,可织“的确良”布5000万米。按部队现有人数,每人每年可作单衣二套。“的确良”的牢度比布强,一件可顶二、三件穿,并且也较轻。
二、锦纶(亦称尼龙)5千吨,部队的袜子可全部改为尼龙袜。所有蚊帐、雨衣等,全部改为尼龙的。这样就不易坏,也大大减轻了重量。
三、晴纶1万吨,可代替现用毛皮和絮棉。增加了保暖性减轻了重量。
……争取1970年可部分投产。1971年可全部投产。
……
1969年9月,周恩来总理和中央军委正式批准兴建岳阳石油化工联合企业。1970年5月正式开工,1971年底基本建成,为改进我军军需装备提供了物质条件。
1973年全军装备71式军服
总后勤部原计划71式军服于1972年装备全军,但时间过于仓促,从各方面考虑1972年换装条件不成熟。一是当时全军兵员多达600多万,在1972年4月底以前,总后勤部所属各被服厂只能生产新军服需要量的55%,不能按单衣发放的制度规定于5月份全部发给个人;如到6月底全部生产出来,则要拖到7~8月份才能发完单衣。二是当时军队掌握的锦纶、涤纶生产能力有限,虽然国家计委批准进口3120吨锦纶、涤纶补助,也只能解决全军每人一套单衣,而到1973年如化纤材料不足,混纺军服生产计划无法保证,可能还得回过头来再发棉布单衣。三是考虑到当时库存还有两千万套棉布单衣,为避免浪费,需发给部队继续使用。
鉴于以上情况,1972年2月4日总后勤部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全军一九七二年单衣换发的报告》,决定1972年全军仍发棉布单衣,中央警卫团和北京卫戍区部队发三元混纺单衣,其他部队推迟至1973年发放三元混纺单衣。 2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批准了此报告。1972年3月1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总后勤部《关于改进边防部队服装的报告》,决定边防检查、会晤站和一线哨卡人员当年夏季发三元混纺单衣。
为了保证1973年全军按时换装,总后各被服厂全力生产组织新军服生产。由于混纺材料与布料差别较大,从纺织、染整到缝纫,新军服质量上出现一些新问题,突出的是:色布的色相不一,布面不光洁、缺乏挺括性;涤纶线花色多,伸长率大,缝用时易断线;原工艺加工方法与新材料不相适应,缝成后,有的部位抽缩起皱等等。为此,总后勤部企业部于1972年5月专门召开三元混纺布服装质量紧急会议,以尽快解决新材料军服生产中的出现的质量问题,保证完成新军服生产任务。
71陆军战士单衣
71陆军女单衣
1973年春,全军部队开始发放新式军服。
“三元”混纺单衣价格平均每套18元,为原斜纹布单衣价格(7元)的两倍半,相当于一个普通干部一个月的伙食费。由于当时军队员额多,全军换一次装就需要上亿元。在国家经济尚不富足的条件下,能拿出这么多钱来改善军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军队的关心。
“的确良”军服
深受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喜爱
新式军服面料的正式名称为“三元混纺布单衣”,但人们习惯地称之为“的确良”或“三合一”(不过很多人至今都没搞明白是哪三合一)。
所谓“的确良”就是涤纶的俗称,因其原料聚酯纤维,英文名叫DACRON,是由美国公司杜邦公司生产的,中文(译音)名叫“大可纶”或“达克纶”,在香港和广东话发音就成了“的确良”。
涤、锦、棉三元混纺布虽然也被称为“的确良”,但它与市场上“的确良”有所不同,除纱支不一样外,主要是增加了锦纶,提高了布的耐磨性。
71式军服的装备,是我军军服材料的一次重大突破。三元混纺布新式面料与棉布相比较,具备挺括、轻便、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绝缘、易洗快干、不缩水、颜色鲜艳、不易褪色等优点,深受广大指战员欢迎。这结实耐用和易洗快干对于军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经穿和节省时间;而挺括和颜色鲜艳就更让官兵为之叫好。“的确良”军服配上鲜红的帽徽和领章,显得格外精神。
“的确良”军服的耐磨程度大大高于棉布军服
一位叫张明的警察,发表过一篇文章《的确良军装》,为我们讲述了当年他在部队时穿“的确良”军服的经历:
“换发新军装了!”消息传遍了整个军营,战士们日思夜想,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过去的旧式军装,从里到外都是用纯棉布制作的,虽然质地柔软透气性好,但外表却不挺括,尤其是下水过后,特别容易起皱纹,不平整又缺乏弹性。新军装的面料是“的确良”,一种涤纶的纺织物,与棉混纺,特点是耐磨、不走样,容易洗和干得快。这“容易洗”和“干得快”对一个军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当然,对我们而言,新军装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挺括”、“平滑”和“光亮度高”。这一点,年轻的士兵最有体会,当我们身穿绿色的“的确良”军装,再佩戴上鲜红色的帽徽领章时,整个人都处在一种精神亢奋的状态,心情也是晴朗的。“人配衣服马配鞍”,简直就是真理。不信你就看看文艺演出吧,无论舞台表演的服装多么五彩缤纷,只要是身着军装的演员上台时,那绝对是另一种风韵,无可比拟。
新军装的成本很高,部队每两年才发一套,而且是交旧领新遗失不补。一般服役期短的战士,也就只有一套“的确良”军服直到复员回家。我们报务员(收发军用电报)服役期略长一些,也就是两套。平时,我们是舍不得穿新军装的,要等到逢年过节或探亲回家,才小心翼翼的从自己的行李包中取出来。
但是,新军装并不完全属于你自己,部队的一些重要活动也要求战士们穿新军服,要有一个整体的部队风貌,军人强调的就是集体和纪律,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这是我回到地方以后所感觉到的最大不同。
全团汇操,以连为单位。身穿新军装的战士个个精神抖擞。
我们报务连出场了: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立定,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动作齐刷刷的,我们男兵连队列训练那是全团一流的。
突然,有一个农村战士摔倒了,很快又自己爬起来。他很惭愧,因为自己影响了全连的成绩。好在连长并没有责怪他。
下操后,那个摔倒的战士走路一瘸一拐。我们都关心地问他,是不是皮肤磕破了?他回答,不但磕破了皮肤,还流了很多血,而且新军服也磕破了。我们听了都觉得可惜。他又说,他宁愿磕破皮肤,也不愿意把新军服磕破,因为皮肤破了可以长好,新军服破了却再也没有了。
尽管现在听来这些话十分可笑,但那时却是我们每一个战士的心里话……
穿“的确良”军服的边防战士
另一篇署名王宝春的文章《的确良》,也生动地描述了穿“的确良”军服的情景:
“的确良”不是“的确凉”,当然也就不是指天气或温度,而是一种化纤布料的名称。
现在二、三十岁的人大多并不知道这样一种布料了。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确良”却是一种十分新潮高档的布料,一般家庭穿不起,乡村集市上也见不到。
在那化纤织物尚未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我能够穿上“的确良”是沾了当兵的光。入伍第一年,就听老兵说部队要换新式夏装。等到新式军装发下来,我从协理员那里才知道那是“的确良”的,又叫“三合一”(究竟是哪三合一,直到复员我也没弄清楚)。“的确良”军装发下来,我们穿起来挺精神,比起原来的布军装好看多了。
“的确良”军装颜色鲜艳,穿起来既凉快又挺妥,还不掉色,在当年满街“北京蓝”,上下青一色的岁月里,橄榄绿的“的确良”军装就像一大锅炖白菜里的葱花那样稀罕,一时成了青年人的“抢手货”。谁要有件“的确良”军装或军帽,小伙子姑娘们羡慕的眼都直了。我从部队复员后,几件“的确良”军装都被亲友要了去,成为他们感觉穿得出门的“靓衣衫”……
“的确良”陆军裙服(78式)
“的确良”军装的装备,的的确确改善了我军军服外观。穿着崭新军服的解放军战士走在大街上,公众的“回头率”明显提高……
当然,不仅是部队官兵,人民群众对“的确良”军服的喜爱更是到了狂热程度。“的确良”军服在那个时代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年轻人尊崇的服装,以能拥有、穿着为时尚。那时候,“的确良”军服是当作礼服穿的,丝毫不亚于当今的名牌西服。一身国防绿“的确良”军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甚至一顶“的确良”绿军帽都成为年轻人最喜欢的服饰……
“的确良”军帽
“的确良”军服也是我军发放量最大的一款军服。从1973年装备到1985年被85式军服取代,每年几百万套,十几年就是几千万套,除了军队配发的正品,各种“山寨版”仿制品的就不更计其数了。“的确良”军服早已超出了一般军服的意义,而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1978年,我军以减轻重量为主要目的,进一步扩大合纤材料的使用,将罩衣、大衣面料改为涤锦棉混纺卡其布,简称“涤卡”,属于“的确良”的“增强版”。但一般所说的“的确良”军服,主要指的是71式单衣。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军服面料也大量使用毛纺织物、毛涤混纺、仿毛织物,“的确良”军服逐步告别军营。尽管在今天看来,“的确良”军服还不够美观,式样和服饰都过于简单。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曾经让多少人魂牵梦绕的“三片红”和“的确良”军服,还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作者系军史专家)
(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相关参考
棉布传入中国的时间(80年代,风靡全国的“的确良”,因何销声匿迹了?原因其实很现实)
...八十年代初,全国上下都兴起了一种新型的面料,俗称“的确良”,这是一种不会缩水、不会变形甚至不用熨烫也不会变形的布料。“的确良”布料“的确良”出现后可以说是风靡全国,没有人不知道这种面料,在社会上这种面...
旧缝纫机(农村高价回收老式缝纫机,商贩有何用?回收或是骗局,别被套路了)
提到缝纫机,相信会引起很多人的思绪,缝纫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也是那一代人家中必备的器物。记得听父亲说,他们当时结婚的时候,彩礼中讲究“三大件”,其中一件就是缝纫机,另外两件是自行车和手表。缝纫...
棉和聚酯纤维布料图片(记忆中的“的确良”、“涤卡”都是什么面料?它们都去哪儿了?)
还记得曾经风靡全国的“的确良”、“涤卡”吗?提起“的确良”、“涤卡”,相信经历过七八十年代的人一定感觉亲切,这种深刻的记忆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那时化纤布料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价格比棉布要贵不少,拥有...
录像机只有一个音频(八十年代“红灯”牌单卡便携收录机2L149多图展示,满满的回忆)
...子管收音机,收录机等。在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结婚必备的主要“三大件”,后来四大件又多了收录机!那时候人们下地干活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或收录机播放歌曲,哼着小曲就开始洗菜做饭了,虽...
棉布在中国的历史(百年信物|从棉布凭票购买到大街小巷“的确良”)
从棉布凭票购买到大街小巷“的确良”一切为了人民美好生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曹溢衣食住行,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而流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的确良”布料,则是中国发展进步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一个...
烤饼机器(洛阳68岁老人发明烧饼机器人 耗资七八十万元 每18秒出一个烧饼)
...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老人可谓发明奇人,一生发明无数,上世纪80年代他曾靠发明收入百万,曾经发明过显像管换枪生产线和电瓶车电池生产线,每每赶上时代的发展大潮推出应景的产品。每18秒出一个烧饼老城九龙鼎旁中州路...
烤饼机器(洛阳68岁老人发明烧饼机器人 耗资七八十万元 每18秒出一个烧饼)
...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老人可谓发明奇人,一生发明无数,上世纪80年代他曾靠发明收入百万,曾经发明过显像管换枪生产线和电瓶车电池生产线,每每赶上时代的发展大潮推出应景的产品。每18秒出一个烧饼老城九龙鼎旁中州路...
...流行“三转一响一喀嚓”:“三转”是指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是指收音机;“一喀嚓”则是指照相机。王家荣珍藏的老式手表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购买商品要凭票,买饭要粮票,做衣服要
...每天都有新的服装裁剪图、服装小知识分享!家用多功能缝纫机适合新手和服装缝纫爱好者。家用缝纫机品牌众多,如:胜家、重机、兄弟、真善美、蝴蝶等品牌口碑都不错,能很好的满足服装爱好者的各种缝制需求。PS:不建议...
...每天都有新的服装裁剪图、服装小知识分享!家用多功能缝纫机适合新手和服装缝纫爱好者。家用缝纫机品牌众多,如:胜家、重机、兄弟、真善美、蝴蝶等品牌口碑都不错,能很好的满足服装爱好者的各种缝制需求。PS:不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