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的婚姻观
Posted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不同年代的婚姻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不同年代的婚姻观
时代造就一批人,也塑造了一代人的性格,包括婚姻观。下面我们看看各个年代的婚姻观是怎样的?
10年代
皇帝虽然倒了,在家里家长还是最大的
办喜事?那是我们做父母的事,什么时候轮到做儿女的说话了?笑话!到时候你就盖头一揭,洞房花烛,然后给我们传宗接代吧。
——父母如是说
20年代
新青年新风尚,流行在学堂找女学生。
女:诶,如果我爸妈不同意咱俩的事,我就跟你私奔,你说怎么样?
男:好啊,咱们一起参加北伐军去!
30年代
国难当头,危亡之秋
男:大丈夫理当投笔从戎,报效国家,马革裹尸还,我去投军打鬼子了,不能耽误你,我走后你找个男人嫁了吧!
女:大刚哥,我等你回来,你如果死了,我终身不嫁人!
40年代
鬼子打完了,又开始内战……
男:等到解放了全中国,建设好我们的新国家,我再风风光光娶你过门!
50年代
革命的激情,如火的年代
男:嗯,感谢组织上这么关心我,派你来照顾我的生活,你还有啥要求没有?
女: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好好照顾首长,为革命事业奉献终身。
60年代
新风俗,破四旧,革命婚礼革命办
男:四海翻腾云水怒,五州震荡风雷激。你看咱俩啥时候结婚?
女: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明儿就登记算了。
70年代
大家都在家里打家具、生儿育女打发时间……
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四十八条腿儿,一样都不能少,俺可丢不起那人!
男:这自行车你非要凤凰的,我跑断了腿也没弄到一张票儿,你看飞鸽的行不?
80年代
英语900句是最畅销的书,戴个眼镜冒充下知识分子就能招来不少异性的青睐……
女:告诉你,你要弄不到一张大专文凭,咱俩就吹!俺爸妈可看不上工人阶级!
90年代
商品大潮在流动,人民的观念也受到强烈冲击
男:咱们去办个婚前财产公证吧?
女:什么?你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还留了一手?你想将来把我甩了是吧?好啊,你个陈世美,还没结婚就跟我来这一手,结婚后还不反了!告诉你,老娘还不跟你结了,你赔偿老娘青春损失费20万!
男:好好好,不办了不办了行吧!
00年代
这是个躁动的年代,这是最好的年代,这也是最坏的年代……
女:预订奔驰卡迪30辆……王府饭店100桌,加上杂七杂八的,为这个婚礼我们花了差不多十万块,请柬发出去800多份,不知能收回多少礼金……唉!说你呢,你赶紧再翻翻通讯录,看还能再发多少份请柬?
男:我正在这看Chinaren校友录呢!连小学同学的请柬都发出去了……
看看这些不同年代的婚姻观,是不是有一种很强的划时代感,时代进步了,各种行为和规矩反而变的更开了。
80年代接受婚前同居的比例较高 婚前同居调查显示
婚前同居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但调查显示不同年代的男女对待婚前同居有不同看法,现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个不同年代对婚前同居的不用看法!
在婚前同居问题上,60后受观念影响,比例仅为13.7%,而往后的代际在这方面就显得开放的多,70后有44%有婚前同居,80后这个比例59.6%,接近6成,85到90后也有57%。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结婚的平均年龄这些年是有下降的趋势,而结婚年龄仍然呈现男高女低的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平均的结婚年龄是26岁,男性比女性结婚年龄要高出2.3岁。四分之三的男性在25到34岁之间结婚,超过九成的女性是在30岁之前结婚。而调查中显示,70后要比其他代际结婚时间更完,平均结婚年龄大约在29.6岁,80后为26.2岁。
从受访者对男女在婚姻中的角色期待来看,仍有接近4成的人认为,“女方应承担大部分家务、而男方应承担大部分消费”。相对于女性,男人对婚姻的期待,更加传统。此外,认为“男人在婚前应有房有车”这一点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这一比例仅为15%。
在性格上,理性并且善于控制情绪、性格开朗幽默的配偶最受欢迎;在学历上,半数以上的夫妻双方学历对等,有六分之一的妻子学历要高于丈夫。另外,“颜值”其实不是缔结婚姻的关键,只有3成受访者表示比较重视对方的外表,其中男性比女性对外表的重视度要高出9个百分点。从代际上看,70后属于“外貌协会”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4%。另外,认为男性身高要比女性高,仍是一个主流的标准。其中,丈夫比妻子高10到19公分最常见
在全国18到61岁的所有未婚且没有与任何人有过性行为的男女中,已经与异性接吻过的人,从2000年的40.5%增加到2010年的45.6%;已经有过性爱抚(触及或抚摸异性的敏感部位)的人,从2000年的30.6%增加到2010年的40.8%。
从接吻与性爱抚的差距来看,在2000年的时候,在接吻过的男女里,有10%的人是仅仅接吻而没有进一步的性爱抚;但是到了2010年,两者仅仅差距5%,也就是一旦双方接吻就有95%的人接着进行性爱抚。这就给传统的性道德提出了一个尴尬的问题:婚前没有性交却有接吻或性爱抚,究竟算不算“失贞”呢?
在全国18到61岁的未婚总人口中,就是到调查的时候仍然没有领取结婚证的人里面,有过性交的比例: 2000年=37.7%;2006年=37.0%;2010年=49.1%。
在10年的发展中,男人和女人的未婚同居都一直保持在20%上下,没有显着的增长。这说明未婚同居是一种非常理性且必需的行为,双方同居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其中没有多少性道德的色彩,因此也就不受社会风气变迁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于全体未婚者中至少20%左右的男女来说,现行的结婚登记制度并不适合于他们的需要,或者一部分人是待登记者。尤其要注意的是,这里定义的未婚同居是指双方住在一起超过一个月的人,与夫妻性质类似,这已经跟结婚没有任何性质上的区别,仅仅不符合结婚制度而已。
男人女人的所有未婚有性(含同居)在10年中出现了显着的增长,但是增幅还不算最大。由于其中的同居比例是相对恒定的,因此这说明未婚者的非同居的各种性行为显着地增加了。中国社会对于婚前性行为的争论,其实也是主要说这一情况。
婚前“处男”已不足一半
就未婚有性(含同居)而言,男人的比例在10年间从大约45%上升到大约55%,也就是说,所谓“处男”已经少于半数。可是女性的这一比例却仅仅从30%上升到40%多一些,远少于男性的比例。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未婚者与一个以上的人发生过性交的比例,在男人中短短10年就从大约15%直线上升为45%还多一点;在女人中则从2000年的近乎于无,一举跃升为30%还多一点。这种还没结婚就有过多个性伴侣的情况,是中国传统性道德最不能容忍的;可是它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剧增了。
更加令传统道德恐慌的是:到调查时候为止,无论男女,未婚而有多伴侣的比例,已经非常接近于所有婚前性交的比例。通俗地说,这就是“没有则已,一有就不是一个”。
如上所述,既然中国人里的婚前性行为已经如此之多,那么我们社会学家就不应该去研究“谁有过”这样一个老掉牙的问题,而是应该反过来考察一下,什么人还在“洁身自好”?
性社会学专家潘绥铭把三次调查所得未婚者的数据合并在一起,把发生率最高的“婚前有性(含同居)”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的结果。
对于男人是否发生婚前性行为发挥最显着作用的是他们的职业等级,职业等级越高的男人就越开放自由,阶层越低,婚前性行为就越少。这并不是性道德的问题,而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性文化。可以看出,与上学或者在待业的男人相比,农村劳动者和城市的生产工人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并没有出现显着的差异。这就是说,中国的体力劳动阶层的男人更多地遵守所谓“婚前贞操”的性道德,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来决定什么时候开始性生活以及跟什么样的女人。反之,非体力劳动的、居住在城市的、职业等级更高的男人们显然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新的性思想,婚前有性者已经接近70%。
其他方面的显着影响因素有这样一些。男性流动人口比固定居民的婚前性行为多出17个百分点(66.3%对49%);有过自慰的比没有的多11.5个百分点(55.5%对44%);有异性朋友的比没有的多13个百分点(54.1%对41%);抽烟的比不抽烟的多20个百分点(61.2%对41.3%);喝酒的比不喝酒的多出将近25个百分点(62.7%对38%)。
这些影响因素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不那么“循规蹈矩”的男人,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更大。人们可以把这叫做堕落,也可以说是潇洒。
学历越高的女人婚前性行为比例越低
下面来看看女性的情况,因为在中国传统中,所谓“婚前贞操”更多地针对女人。
首先,对于女人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发挥最显着作用的是她们的年龄,每长大一岁,仍然能够坚守“婚前贞操”的女人就减少14%。这意味着,所谓的婚前贞操其实只不过是少女初入世事的时候对于性与性别差异的一种出于无知的恐惧而已。随着年龄增长和性别交往经验的不断丰富,女人越来越明白为什么自己也需要性与性别,因此在30岁之前已经有77%的未婚女性放弃了社会强加自己的所谓“婚前贞操”。
其次,发挥作用第二位显着的是女人的受教育程度。可是与人们的想象、大众传媒的宣扬恰恰相反,越是上学程度高的女人,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不是越大,而是越小。与那些小学文化及以下的女人相对比,初中文化的女人坚守“婚前贞操”的可能性增加7.6倍;高中文化的增加10.6倍;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则增加15.6倍。也可以反过来说:越是文化程度高的女人,越少婚前性行为。
上述情况其实并不奇怪,而且主要地并不是性道德问题,而是女性人生发展的需求。上学上到初中以上的女人,无不试图以受更多的教育来对抗女性就业与成功越来越难的当今社会,因此她们不愿意由于婚前性行为而因小失大。
最令人惊讶的是:体重超重和非常重的女性,坚守“婚前贞操”的可能性比体重正常与偏瘦的女性减少70%。反过来看则是:非常肥胖的女性有将近90%已经有过婚前性行为了。可是这种情况很可能并不是单纯的肥胖造成的,很可能与当今社会格外歧视“肥女”有关。
相关参考
60后和80后这两代婆媳在育儿观念上的明显分歧。在孩子吃喝上,婆媳之争更为激烈。在60后和80后的这场婆媳喂养育儿经大战中,渐渐有媳妇妥协。在婆媳代表的米粉和奶粉大战中,米粉略胜一筹。自古以来,婆婆帮
婚前同居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但调查显示不同年代的男女对待婚前同居有不同看法,现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三个不同年代对婚前同居的不用看法!在婚前同居问题上,60后受观念影响,比例仅
每个时代都会塑造每代人的性格,70后这个群体,社会中坚力量,他们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家庭呢?上个世纪70年代生的这些大孩子都怎么了?不是三十挂零还孤家寡人,就是速战速决地把别人一辈子可能都经历不了的所有事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家庭矛盾的集中所在,两个女人基于不同年代的成长经历,不同的角色利益,以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常常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立场。她们共同爱着一个男人,为了更多的分享到这个男人的爱,或者是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家庭矛盾的集中所在,两个女人基于不同年代的成长经历,不同的角色利益,以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常常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立场。1.老婆可以再选择,而母亲无法选择;这句话,有相当一部分做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家庭矛盾的集中所在,两个女人基于不同年代的成长经历,不同的角色利益,以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常常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立场。天空永远蔚蓝特列述如下10句,并加以简单分析,希望能对广大
婆媳关系从来都是家庭矛盾的集中所在,两个女人基于不同年代的成长经历,不同的角色利益,以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常常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立场。她们共同爱着一个男人,为了更多的分享到这个男人的爱,或者是为了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家庭矛盾的集中所在,两个女人基于不同年代的成长经历,不同的角色利益,以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常常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立场。据天空永远蔚蓝所知,几乎所有的婆媳在争吵的时候,都会说尖酸
毫不夸张地说,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婆婆都会有坏毛病。所谓的坏毛病,是相对于媳妇来说的。毕竞是两个年代的人,成长背景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生活观念不一样,生活习惯更是千差万别。于是,在媳妇的眼中,婆婆总会有
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逐步步入结婚高峰期,如何处理婆媳关系成了他们的棘手问题。很多情侣因畏惧婆媳恶战而逃避婚姻,一些小夫妻为之闹心添堵,更有甚者家庭破碎…&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