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日常喂养须知 新手父母常见的育儿误区
Posted
篇首语: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宝宝日常喂养须知 新手父母常见的育儿误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宝宝日常喂养须知 新手父母常见的育儿误区
作为新手爸爸妈妈,在育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掉进误区当中,下面小常识网就来盘点一下,快来看看这些误区你有没有踩过吧!
误区一:给宝宝穿红色的衣服或者使用红色的小被褥
很多人认为宝宝的出生是件大喜事,是喜事就要准备红色的东西。殊不知宝宝出生后2~3天,由于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容易出现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穿红/黄色衣服会影响对宝宝皮肤颜色的观察,容易产生错觉。
正确做法:准爸爸妈妈在给宝宝准备衣服和被褥的时候,尽量选择浅色系的,比如乳白、浅粉、浅蓝等。
误区二:使用学步车走路更快
美国儿科学会强烈建议家长不要给宝宝使用学步车。一是因为宝宝容易受伤,碰到小玩具、台阶、地毯这些障碍物的时候,学步车很容易摔倒;二是因为使用学步车反而会让宝宝学习走路要晚。
正确方法:最健康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练习爬行(从腹爬到四肢爬),一来可以锻炼四肢的协调性,二来可以更好的锻炼腿部肌肉,待宝宝能够扶物站立的时候,就离学会走路不远了。
误区三:小时候胖,长大就瘦了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体重超标,肥胖的这些宝宝(体重在第97百分位及其以上)。小时候最初的超重,身高和体重一起长,当身高停止生长的时候,体重还可能在继续增加。小宝宝的长胖跟大人的是不一样的,宝宝长的是脂肪细胞的数量,大人长胖是单个细胞在变大。小时候脂肪细胞的不断增加,很可能会引起成人后的暴胖。
正确方法:宝宝一岁以内是身体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大脑极速发育的阶段,这个时候需要能量供给,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营养均衡的喂养,不要过度喂养,多些户外活动,2岁以后可以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
误区四:母乳性黄疸要给宝宝断奶
很多家长因为宝宝是母乳性黄疸,而停止给宝宝喂养母乳,这样做得不偿失。
正确方法:如果医生为了判断是否为母乳性黄疸,也可能让给宝宝暂时停两三天母乳,这时妈妈一定要及时用吸奶器吸出奶水,保证过几天后正常的母乳喂养。一旦确诊母乳性黄疸,妈妈可以继续喂母乳,而且还要多喂,这样才有利于宝宝及时将胆红素排出。
误区五:多喝水,母乳会变稀
有些家里觉得,哺乳妈妈喝了水,就像是往奶里兑水一样没有营养。母乳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最佳的食物,而且母乳的成分是一定的,不会因为妈妈吃的食物而改变。
正确做法:适量饮水,对宝宝和妈妈都有好处。妈妈长期不摄入液体,反而会影响乳汁的分泌。
误区六: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营养
很多人说,母乳到6个月以后就没营养,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单从营养成分来讲,母乳比配方奶粉中营养成分更加全面。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宝宝有诸多的好处,是宝宝最好的食物,而宝宝的吸吮也会促进乳汁的分泌。
正确做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6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并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甚至更长时间。
误区七:宝宝发烧时,即使是大晚上也要把宝宝叫醒吃药
没有特殊的情况,没必要将宝宝叫醒吃药。
正确做法:让宝宝得到充分的休息,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误区八:栓剂很安全,可以多次使用
栓剂也是退烧药,不可多次使用。尤其是吃了退烧药之后再给宝宝用栓剂,相当于用了两倍剂量。
正确做法:据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对乙酰氨基酚每4小时可以给宝宝喂一次药,但是在24小时,喂药次数不能超过5次;布洛芬每6~8小时喂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误区九:冬天出生的宝宝才需要补充维生素D
所有的宝宝出生以后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正确做法:足月儿出生15天后即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IU。早产儿出生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1000IU,3个月后改为每天400单位,直至宝宝2岁。
喂养须知
新生宝宝母乳喂养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母乳的多少和妈妈乳房的大小是没有直接的联系的,只要给宝宝多吸允,注意饮食,就能够增加母乳量。新生儿喂养只要按需喂养即可,到宝宝2个月开始才需要逐步调整到规律的喂养时间。
如果宝宝是奶粉喂养的话,除了要遵循按需喂养外,还要注意宝宝一次的奶量发展会从小到多。新生儿一次的奶量可能只有20-40毫升,而满月的时候宝宝一次就能吃60-100毫升了。一般来说每两顿奶粉之间要添加20毫升水,避免宝宝发生便秘的情况 。
第一辅食添加蛋黄
鸡蛋被称为'理想的营养库',蛋黄更是集中婴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必需的DHA、胆碱、卵磷脂及多种微量元素。蛋黄辅食添加应从开始的四分之一个蛋黄的量,逐渐增加到二分之一个蛋黄的量,再到一整个蛋黄的量。蛋黄辅食添加喂养方法可直接碾成泥喂给婴儿,也可以加水调稀后喂养宝宝,或者还可搭配米粉、米粥等辅食喂养。需注意的是,传统蛋黄辅食喂养方式应严格注意加工方式,避免细菌感染。如果婴儿产生消化吸收不良,肠胃不耐受等症状,可及时更换。
辅食添加原则
辅食添加原则:遵循由稀到稠、由细到粗,添加的量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一次只能喂一种新的食物,等宝宝适应后,再添加另外一种新的食品。
从4月龄开始添加流食(如奶粉、米糊、菜泥等)。
从6月龄开始添加半固体的食物(如果泥、蛋黄泥、鱼泥等)。
7-9月龄时间可以由半固定的食物逐渐过度到可咀嚼的软固定食物(面粥、碎菜粥等)
10-12月龄时,大多数宝宝可以逐渐转化为进食固定食物为主的辅食。
新手爸妈该如何育儿?育儿知识分享,快快收藏
新手爸妈该如何育儿?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期盼着他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自从有了宝宝以后,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艰辛中透着甜蜜的滋味。在陪伴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家长也从中积累了不少育儿经验和知识,在这里给各位家长们说几个育儿小知识啦!一、家庭氛围。给宝宝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影响宝宝智力潜能的开发。在日常生活中,透过点滴小事来培养宝宝关心他人、尊敬长辈,以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宝宝,父母就是宝宝最好的榜样。也可给宝宝讲讲“孔融让梨”等中华优秀小故事,从而培养宝宝的优良品德。
二、学会给宝宝面子 给他面子就是给自己思考的空间。当宝宝犯错误的时候,不要让宝宝当众出丑,这样孩子会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家长在教育宝宝时,要注意场合、方法和态度,注意口径一致,尽量不要伤害宝宝的自尊心,宝宝的自尊心与意志力相比是很脆弱的。我们在外保住了他的面子,同时也就留给自己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从而让我们更理智,处理问题时更会理解孩子。
三、潜力的培养。从小养成好习惯,有助于宝宝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能够帮忙宝宝勇于应对困难、克服困难,使宝宝更易于获得成功,这也能让宝宝受益终生。但此刻的宝宝大多不懂得礼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上承受不起小小的挫折。长大后,终会离开父母独自走入社会,将很难在社会中立足。所以我们的教育中受挫折的潜力也是不可少的,需要我们家长从小去关注,放手让宝宝尝试失败。
四、教育方法的使用。善用表扬和鼓励。宝宝的进步有很多时候都是夸出来的,有时越表扬用心性越高、做得就越好。家长就应擅用正面的语言去引导和鼓励宝宝,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会使批评都变得那么完美。
五、兴趣的培养。从小陪宝宝一齐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妈妈们总在不断的想,做什么样的游戏才能让宝宝既快乐又能够增长知识呢?我有一个小推荐陪孩子一齐读书吧!作为父母我们教宝宝去学会热爱和喜欢,远比教会他们怎样做更重要。
当然,教育宝宝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协力,同时用心主动地配合老师、与老师多沟通,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宝宝在各个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使宝宝们能够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