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花灯戏是哪儿的民俗吗?嘉禾花灯戏介绍
Posted
篇首语:鸟贵有翼,人贵有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嘉禾花灯戏是哪儿的民俗吗?嘉禾花灯戏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嘉禾花灯戏是哪儿的民俗吗?嘉禾花灯戏介绍
嘉禾花灯戏是湖南郴州嘉禾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禾花灯戏,也就是湘南花灯戏,流行于舂陵河两岸。桂阳叫“对子调”,郴县称“地花鼓”,嘉禾叫“花灯”。嘉禾花灯戏,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小戏剧种。它流传于湘南以及广西梧州、粤北地区。因别具特色的嘉禾民歌、伴嫁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对湘南花灯戏的形成影响颇大,故以嘉禾花灯戏为湘南花灯戏的主要代表。湘南花灯戏流布于舂陵河流域的嘉禾、桂阳、宁远、蓝山、新田、临武、郴等县市的广大城乡。2008年,嘉禾花灯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嘉禾花灯戏的历史】
嘉禾花灯戏最早起源于田间歌舞,与农耕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据《衡湘稽古录》载:“《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淇田即骑田岭也,桂阳北有淇江,其阳有禾仓嘉禾。炎帝之世天降嘉谷,神农拾之,以教耕种,于其地曰禾仓,后置县,因名嘉禾。”农耕文化的发展,孕育出了嘉禾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同治《嘉禾县志》载:自明清以来,“凡正月元旦,少年子弟列队为鱼龙、狮子、竿僮、角抵诸戏,或杂秧歌,饰童男女相对跳唱,金鼓喇叭与身手相奏。昼则装演故事,夜则往来迎灯,鼓乐喧闹不绝,其风至十五日止……”
花灯起源于田间歌舞,以后受地方大戏和外来剧种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融进本地的民歌、小调,花灯由相对跳唱(一旦、一丑)的对子调发展到对子戏和有小旦、小丑、小生的“三小戏”,再逐步发展到有生、旦、净、丑各行当齐全,故事情节更完整、更丰富的地方戏曲,其间经历了漫长岁月。到清代,开始出现职业性的花灯班社。他们串乡走村演出,并到邻近的桂阳、临武、新田、郴县、宁远、资兴、耒阳、永州、衡州、江西的赣州、广西的梧州及粤北等地交流演出,吸收和借鉴外地剧种(特别是祁剧)艺术,更加促进了花灯戏的发展。民国年间,花灯戏班迭起,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统计,全县有四季班(常年演出的职业戏班)12个、新年班(从正月演到谷雨)31个、龙灯班(龙带调,只演正月)78个,较负盛名的班社有大岭四季班等,足迹遍及湘南各县及粤北、赣南、桂北等地。
【嘉禾花灯戏的主要内容】
剧本种类
嘉禾花灯戏剧目丰富,到目前为止,根据老艺人口述记录的传统花灯剧目约有130个,其中大戏59个、中型戏33个,小戏40个,此外还有对子调40个。大戏《下洛阳》《湘子服药》《私怀胎》《大闹春》《九莲杯》,小戏《盗花》《都来看》《蓉姑舂碓》《补瓷缸》,对子调《十月花》《接妹子》等特别出名。
嘉禾花灯戏的130个剧目,其中有轻松活泼的农村生活小戏,如《看花》《打鸟》等;更多的则是反映家庭生活和民间故事的整本戏,如《苦茶记》《金钏会》《打铁》《刘海戏蟾》等等。
嘉禾花灯戏来自汉族民间,剧本人物少,情节比较简单,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调的特点,欢快明朗,表演动作活泼风趣,歌舞味很浓,多以表现生活的小喜剧见长,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曲调
嘉禾花灯戏总共有曲调200多首。花灯戏音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进了嘉禾民歌小调,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地方剧种的音乐,使花灯戏曲调更加完善、丰富、优美。200多首花灯音乐按其腔源、结构、表演形式及音乐风格划分,有小调、正调、过场曲牌三大类。
小调(包含灯调、民歌小调、丝弦小调和风俗音乐)共有109首。其中灯调戏剧化程度小,歌舞性强,曲调欢快活泼。它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日常劳动中也可哼唱,有《十月花》等40多个。
民歌小调有《正月里正月花》等30多个。丝弦小调有《小冤家》《四季相思》等19个。风俗音乐有《打起锣鼓闹起台》等20多首。
正调(包含串调和路调)共95首。路调是对子调向花灯戏过渡时期的唱腔形式,主要用于出场、走场、行路场合。载歌载舞,曲调欢快热闹,有《走马调》等20多首。串调有专用曲调和通用曲调(川调、数板、夹板、哀调、骂板、散板),共75首。它是花灯戏进入戏曲化后逐渐发展而成的比较完整的唱腔形式。专用曲调源于广为流传的传统剧目,为某戏或剧中某人物专用而得名,如《马老三调》《韩湘子服药调》《刘海砍樵调》等等。
过场曲牌共有20余首。根据演奏形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一是丝竹牌子(用丝竹乐器伴奏),用于开门、整衣、游园、观灯、扫地、洒水等小过场。其曲牌有[水落音]等。二是唢呐牌子(即吹打曲牌,用唢呐主奏),用于戏剧开台、迎宾送客、摆酒设宴、1上下场、拆书观信、婚丧喜庆。其曲牌有[二道开场][一条龙][天鹅过岭]等。
派别流承
嘉禾花灯由于受各地风俗人情和方言土语以及政治、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艺术风格上各有不同,有河东派、河西派之称。以钟水(舂陵)河为界,以东的县内各戏班以及桂阳、临武、郴县、宜章、永兴、资兴、汝城一带的调班称河东派,以西的县内各戏班以及新田、蓝山等地的调班称河西派。河东派很少接触外来文化,纯系地方花灯,其特点是粗犷、高昂、山野味浓,河西派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人称“半戏半调”,其特点是细腻、文雅、委婉。河东派现在世的优秀代表人物有刘典平,河西派有优秀老艺人胡土仙等。
演奏乐器
嗡琴,主奏乐器,近似于二胡。旧时多为艺人自制,琴筒用金黄色老竹筒制作,筒口成喇叭形,琴皮多用菜花蛇皮蒙制;琴杆用2尺长6分大的上节老竹;琴弓用2尺长的细竹,系上马尾成弧形状;琴轴用桐木或楠木制作。
唢呐,是花灯戏吹奏曲牌和舞龙舞狮伴奏的主要乐器。唢呐颈部、合口由铜匠手工敲制,呐杆多为艺人用梨树杆自制。
道州鼓,是乐队中的领奏乐器,形同祁剧战鼓,因产于道州而得名。
还有大锣、大钹、小钹、木招鼓、匀押、大鼓等,除大锣、大钹、大鼓等外,大部分产于衡州、武汉外,其余自制。
【嘉禾花灯戏的传承意义】
嘉禾花灯戏是嘉禾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在内容以反映老百姓的生活为主,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能够引起群众共鸣,因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嘉禾花灯戏的音乐优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更突显地域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2008年,嘉禾花灯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嘉禾县花灯戏艺术团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相关参考
嘉禾伴嫁歌是湖南郴州嘉禾县的民俗
嘉禾伴嫁歌是湖南郴州嘉禾县的民俗
平江花灯戏是湖南岳阳平江县的民俗
平江花灯戏是湖南岳阳平江县的民俗
玉溪花灯戏是云南玉溪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玉溪花灯戏是云南玉溪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载花灯戏是江西宜春万载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思南花灯戏是贵州铜仁思南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麻阳花灯戏是湖南怀化麻阳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载花灯戏是江西宜春万载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