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梆鼓是哪儿的民俗吗?宜都梆鼓介绍

Posted

篇首语: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宜都梆鼓是哪儿的民俗吗?宜都梆鼓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宜都梆鼓是哪儿的民俗吗?宜都梆鼓介绍

宜都梆鼓是湖北宜昌宜都市的民俗

宜都梆鼓俗称“梆鼓子”,是湖北地方曲艺品种之一。宜都梆鼓源于鄂西的宜都,是在当地民间薅草锣的基础上,吸引了民间吹打之所长,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新的曲艺品种,该市各地普遍流传,人民喜听乐唱。其中尤以王家畈、姚家店、红花套等地最为流行。

其演唱形式可一唱到底,也可唱中夹白,还可唱、白、表、数兼而有之,并可与乐答问或由乐队邦唱等,结构比较自由。梆鼓音乐最初属音曲体变奏板腔式,1973年以后才逐步向联曲体过渡,故曲牌不多,现有“清江河”、“唢呐调”、“一枝花”、“倒采茶”、“平水调”、“甩腔”、“数板”等。演出道具是将木梆和书鼓一并固定在直立的鼓架上,演员持大、小两个木棒敲梆鼓而表演,配唢呐、二胡、笛子、扬琴伴奏。宜都梆鼓无传统曲目,均为依曲牌腔调创作新曲目,如《唱红亮》、。范饲养员》、《谢亲人》以及移植改编的曲目《军民鱼水情》、《打虎上山》等。

据宜都县志(1990年版)记载,1958年,姚店人民公社山河管理区青山大队第八生产队的社员、民间艺人彭海洲,根据民间流传的“薅草锣鼓”,改编成文艺节目《跃进锣鼓》,在群众中演出后,受到欢迎和好评。为后来形成宜都梆鼓的基本唱腔奠定了基础。其音乐旋律发展成后来的梆鼓曲牌,定名为“清江河”。

1959年,在宜昌地区举行的农村业余文艺汇演大会上,宜都县代表队依据“清江河”腔调,创作演出了歌颂农业生产先进典型红亮大队的梆鼓子节目《唱红亮》。其表演形式为四对男女演员各执一尺长的两根竹棒互击,边敲边唱边舞,配以民间唢呐、锣鼓伴奏。这种演唱形式很快就在全县普及和发展。

1965年,县农村文化工作队李世豪、钱斌、李克昌将《唱红亮》进一步整理改编成宜都梆鼓子《党的光辉照红亮》,由杨世芳、刘连贵、谢守惠、覃文瑛、姜维秀、段晓风、熊永兰等人演唱,李世豪、刘永本、钱斌、谢玉强等唢呐、锣鼓伴奏。在该县演出数场,参加宜昌地区业余文艺汇演并被推荐参加全省农村文化工作队文艺汇演,演出录音由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是宜都梆鼓形成初期在省城亮相。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宜都梆鼓在原来的基础上,从内容、形式、音乐和道具都有很大发展,这种发展与变化使它的表现力更加丰富,更适宜舞台表演。宜都县文工团创作的《谢亲人》由朱传迪编曲,刘祖旺演唱,参加了宜昌地区第四届文艺汇演,剧本被《群众演唱》、《湖北日报》刊载。

1972年,红花套人民公社红华大队业余宣传队创作演出。范饲养员》,参加宜昌地区业余文艺汇演获一等奖。古老背人民公社红港大队业余宣传队将京剧《沙家浜》第二场中的“军民鱼水情”一段移植成宜都梆鼓子进行演出。由男女二人主唱,众人帮腔伴舞。1973年,县文工团对该节目进一步整理、加工提高,并将梆鼓道具作了很大的修改和美化,弃掉原来的两根竹棒,把小堂鼓改为书鼓,置放在铁质的三脚独杆鼓架上,在书鼓的前上方置放高低音二木梆,使三者成为阶梯状排列,并配挂装饰花边,由演唱者手执二根小鼓槌敲梆击鼓单人演唱,伴奏乐队成二排按常规的曲艺伴奏坐在台右伴奏,前排为二胡、杨琴、唢呐,后排由三女演员分别担任大锣、铙钹、马锣的演奏并兼伴唱(帮腔)。《军民鱼水情》的音乐移植工作由当时在宜都剧团工作的音乐干部朱传迪老师(后调湖北省群众艺术馆任研究员),重新进行创作移植获得很大成功。通过剧团演员谢守惠导排,青年女演员谭金华演唱,参加宜昌地区专业文艺(七鼓一曲)汇演,受到宜是昌地区文化艺术部门的充分肯定,将宜都梆鼓列为宜昌地区重点曲种之一,从此梆鼓子正式定名宜都梆鼓,定型于专业文艺舞台,这个时期,是宜都梆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进入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多元文化形式的兴起,人们的艺术欣赏情趣发生了变化和转移,宜都梆鼓与其他传统艺术一样受到了冷落。为了能够使它恢复固有的吸引力,文艺工作者又对梆鼓的形式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和探索,兼收博采,消化吸收了姊妹艺术的某些特点,揉进了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小品形式,加上音乐的创新,使之既不失曲艺的特点,说书人叙述故事,又使梆鼓有所创新和发展,把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加上新潮伴舞,增强了梆鼓的可看性,受到群众欢迎。例如《杨老八经商》、《相女婿》、《新女婿过门》等都属这种式样。其中《杨老八经商》连续演出达500场以上,可谓久演不衰,被湖北省曲艺家协会推荐参加全国曲艺小品赛入围。《相女婿》修改后参加宜昌春节晚会演出,送省、中央台播放。

1997年12月,由谭金华演唱的梆鼓《山娃子》(杨小年、刘永本词,张泽远曲)荣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银奖、湖北省楚天群星奖金奖。《山娃子》较之以前的梆鼓段子在风格上有不同之处,过去梆鼓段子大多数是表现欢快、风趣、恢谐、幽默的内容,而《山娃子》则是写的解放军某部连长陈山娃在抗洪抢险中英勇牺牲后,其母带着他未婚妻来部队成亲的故事,情节十分悲壮。所以在音乐风格上要创新。应该说《山娃子》的音乐是一次突破性的发展,曲作者张泽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重新设计了“开场锣鼓”、“劳动号子”、“哟哟腔”、“哀叹调”、“悲调”、“哭腔”、“巴山腔”等音乐形式,弥补了梆鼓音乐表现方面的某些不足。(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相关参考

俚歌梆鼓是哪儿的民俗吗?俚歌梆鼓介绍

俚歌梆鼓是福建莆田荔城区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俚歌梆鼓是哪儿的民俗吗?俚歌梆鼓介绍

俚歌梆鼓是福建莆田荔城区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都故事是哪儿的民俗吗?宜都故事介绍

宜都故事是湖北宜昌宜都市的民俗

宜都故事是哪儿的民俗吗?宜都故事介绍

宜都故事是湖北宜昌宜都市的民俗

梆鼓秧歌是哪儿的民俗吗?梆鼓秧歌介绍

梆鼓秧歌是山东济南历城区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梆鼓秧歌是哪儿的民俗吗?梆鼓秧歌介绍

梆鼓秧歌是山东济南历城区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林寺谜语是哪儿的民俗吗?青林寺谜语介绍

青林寺谜语是湖北宜昌宜都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林寺谜语是哪儿的民俗吗?青林寺谜语介绍

青林寺谜语是湖北宜昌宜都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迓鼓是哪儿的民俗吗?迓鼓介绍

迓鼓是山西阳泉的民俗

迓鼓是哪儿的民俗吗?迓鼓介绍

迓鼓是山西阳泉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