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传说是哪儿的民俗吗?庄子传说介绍
Posted
篇首语: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庄子传说是哪儿的民俗吗?庄子传说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庄子传说是哪儿的民俗吗?庄子传说介绍
庄子传说是山东菏泽东明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5月,文化部面向社会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山东省东明县庄子传说等项目名列其中。近日,记者采访、查找到一些有关东明庄子传说的资料,关于这些资料,我们将陆续登出,以飨大家对东明庄子传说的进一步了解。东明庄子传说之十二——关于庄子与当地的相关的传说。
庄仙撒米
传说,庄子在登云桥升仙后,经常在玉皇大帝左右,很受重用。有一年冬天,庄仙到人间巡查以后向玉皇大帝报告说:“人间因为吃不饱,饿死了不少人,处境十分悲惨。自己虽然是神仙,却无能为力,人们没有饭吃,拿不出东西供神仙,自己也是空着肚子回到天宫。”玉帝听了十分同情,于是就对庄子说:“你带上稻种到人间去,走一步撒一把。”
庄仙领旨出了天宫,带上稻种,走一步,撒一把,到了春天,地上长满了绿油油的稻子,从此,人间就有了大米。
在庄子观的供品中,除了有馒头、水果以外,又多了一碗白生生的大米饭。
庄子劝雨
在东明县西南的裕洲屯村有一座登云桥,传说是庄子升仙的地方。庄子升仙后,专管人间百姓对生死、名利、行好、行善的事,并且经常和其他仙人在一起谈天说地,谈古论今,逍遥自在。
登云桥,在当地老百姓中,是个显灵的地方。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人,回家路过登云桥,站在登云桥头尿了一泡,碰巧被巡游的东海龙王看见,心中大怒,联合五湖四海大小龙王商量,要三年不给这个地方下雨。要叫这一带干出一场大火,毁了这块土地。
于是,登云桥这一带久旱无雨,烈日如火,庄稼旱死了一大半。老百姓就到庄子观去烧香、祭祀、求雨。庄子知道这事以后,就找到东海龙王问明情况。东海龙王生气的说:“你在当地没少行善,他们却这样不尊敬你,在你升仙的地方屙屎、撒尿,这样的人一定严办。”庄子说:“一个人犯的错误,不能让一片的老百姓遭秧,你要惩罚就惩罚犯错的一个人,还是要为百姓行云布雨,行善积德。”东海龙王听罢,就命龙子为这一片的百姓下雨,解除百姓的干旱之苦,就是没有给撒尿的醉汉地里下雨。
从此,裕洲屯村有“桥上不尿,桥下不屙”的说法。
庄周试妻(一)
传说庄周隐居南华山苦心-十八年,终于修成正果,得道成仙。但他凡心未净,每当静尘-的时候,不免萌发思乡之情,他的师父老子看他思乡心切,就准他回乡。
初春的一天,风和日丽,庄周归心似箭,阵阵清风伴他,不觉返回故乡庄寨村。庄子心想:“我的妻子玉娘,一个人在家粗茶淡饭,孤灯空房十八年,变心没有哇?”
庄周走着走着,忽见有个年轻少妇,跪在路旁一眼泉水边,用扇子扇什么东西,庄周不免好奇心起问道:“少妇人,你用扇子扇什么呀?”这是一眼回归泉,我的夫君离乡多年。听人说用扇子把泉水扇干,我的夫君就会回来了,庄周听后,更觉奇怪,一个平常妇女,怎能把泉水扇干呢,我还是帮她一把吧!庄周深施一礼,说道:“少妇人,我帮你扇好吗?”这年轻少妇见眼前来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长者,顺手就把扇子递过去,庄周接过扇子,对着回归泉扇了三下,泉水真的干涸了。这少妇惊喜万分,说道:“啊,有仙人相助,俺的夫君要回来了。此时,庄周才看清眼前这位少妇人竟是自己的妻子周玉娘,庄周惊呆了,玉娘更惊呆了,两人便张开双臂,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夫妻双双回到家中,庄周不免产生怀疑,我离家时是三间草房,怎么会变的楼堂瓦舍,不是有人暗中相助,一个柔弱女子,咋会改变家境?他想了想,决定试试妻子玉娘的心。
晚饭之后,庄周托故上床休息,玉娘便支起纺花车在床前纺起线来。不一会,屋外刮起一阵凉风,把庄周身上的被子掀在地上,玉娘急忙把被子盖在庄周身上,却见庄周心脚冰凉,口鼻无息,竟然归天去了。玉娘呼天唤地,悲痛不已,哀叹自己的命运不济,十八年孤居刚结束,好不容易盼到自己的丈夫回来了,想不到一天没过就死了。天哪!我的命太苦啦!我还不如一死了之。说着就想往墙上撞,也是玉娘命不该绝,这时一个白面书生来到屋里,没等玉娘开口,这书生便自我介绍:“我是先生的弟子,名叫孙怀周,请师母受晚生一拜。”此时,玉娘仍在痛哭,对这书生的话全然没有入耳。这书生继续说:“师母,人既已死,哭也无用,眼下操办后事要紧。”这时玉娘方止住哭声,遂邀请村人把庄周入殓。
丧事完毕,已过去三天,孙怀周殷勤料理师父的善后事务,这一天晚上,孙怀周在房里同师母闲聊,言谈之中,极尽关怀。突然,孙怀周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这时,玉娘惊呆了!多好的弟子啊!为了师父,竟心力交瘁,累病而死。顿时玉娘泪珠纵横,双手用力把弟子抱起,她哭啊哭啊,泪水终于哭干啦,也许是玉娘太累了,她怀抱着孙怀周竟呼呼的睡着了。
一觉醒来,不见了弟子孙怀周,却见夫君躺在自己怀里,此时,她羞愧难言,顺手把夫君庄周推起,走进室内,扯起三尺白绫,了却了自己的一生。
庄周见妻子死后,不但不哭,反而敲着瓦盆唱了起来。
你死我必埋,
我死你必嫁。
我若真个死,
一场大笑话。
庄周唱罢,大笑一声,将瓦盆打碎,笑声中突然雷声大作,从天上飘下一块黄绢,上面写着四句笺言:
庄周戏妻,
触犯天理。
罚为半仙,
不得上天。
庄周试妻(二)
庄周在一次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处新坟,坟前有个穿着孝服的女子在用扇子扇坟。庄子很好奇,上前就问这个女子:“为什么要用扇子扇坟呢?”女子说:“坟里埋的是我的丈夫,我和丈夫生前很是恩爱,所以他临死的时候很舍不得我,对我说,如果他死了,我可以再嫁,不过别太快,等他坟上的土干了再改嫁。而现在呢,这个坟的土干的太慢,我和我现在的男朋友都等不及啦,为了不违背誓言,所以用扇子扇坟,希望坟土快点干。”庄周听后,大为感慨,人心变的真可怕,但他也同情这个可怜的女人,于是施法把坟上的土变干了。到家后,把路上遇到的事告诉了妻子田氏,并叹息道:“女子都是一样的,我死后,你也会很快改嫁的。”田氏听了气的不得了,把庄周骂了一顿,并发誓一定恩爱到白头。后来庄周病啦,而且越病越严重,临终时他对田氏说她可以再改嫁。田氏又指天发誓说要与庄子到死恩爱,决不再嫁。
这个故事说明,原来夫妻恩爱,结果人心变化快。人死之后,还要用扇子来扇坟,好早一点改嫁。这是一个讽刺故事。意在提醒大家,要有始有终!
终于,庄周死了,田氏悲痛地收殓了庄周,把棺木停在屋中。一天,正是庄周的头七,来了个自称是庄子学生的公子叫楚王孙,来哀悼庄子。楚王孙长得很英俊,不知不觉田氏爱上了他,两人相爱,决定结合,而庄子的七七还没过呢。忽然有一天,楚王孙病了,而且越来越严重,田氏急忙请大夫给他看病,大夫说楚王孙的病要用人脑医治,要不然就活不久了。可到哪里去找人脑给楚王孙吃啊?田氏很是伤心,忽然想到停在棺材里的庄周。于是,田氏取了斧头劈开棺木,准备取庄周的脑子给楚王孙吃,万万没想到,几斧劈下去,棺木劈开后,庄周竟然复活了,原来这是庄周使用法术试试妻子的,楚王孙就是庄周变化的,田氏羞愤交加,自杀而亡。
因为这个传说有碍庄子形象,所以,在东明县庄寨村一直不让演《劈棺惊梦》这出戏。
南华山、宛句、五霸岗的由来
据传说:在曹州东明一带过去有济水、濮水、还有漆水,经常泛滥成灾,房子冲塌,牛羊冲跑,庄稼淹死,老百姓叫苦连天。这件事惊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便下令,让山神在这个地方起几座山挡住洪水,保一方百姓。
谁知这个消息被一个仙人得知了,他无意间泄了密,老虎知道了便跑到一处起山的地方,准备占山为王;一个龙知道了,也跑到了一处要起山的地方占地盘;一只凤凰知道了,也先到一个起山处占地盘。
山神布置起山,一看下面怎么虎、龙、凤都提前来了。于是报告玉皇大帝说不起山了。老虎在那里等了几天,不见起山,饿死在那里了,人们就叫这个地方为饿虎牢。现在还有一个七亩岭、八亩台,在现在的通古集;龙占的地方没有起山,但起了一个崮堆,人们叫它龙山,后来成了一个集镇,就是现在的东明县大屯乡的龙山集;凤凰见没有起来山就飞走了,留下了一个小凤凰,就叫鵷鸲。在汉朝的时候,这外地方立县叫宛句县。
中间还有五百个岗子也没有起来山,叫五佰岗。后来,因齐桓公会诸侯于此,又叫五霸岗(现东明县陆圈镇五霸岗村)。北边也起了一个崮堆,因为在南华沟的北面,就叫南华山。
庄子退隐后,就来到了北有濮水、南有漆水的南华山上,搭建了草房就隐住下来。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相关参考
庄子的传说是安徽亳州蒙城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庄子的传说是安徽亳州蒙城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庄子祭祀大典是安徽亳州蒙城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庄子祭祀大典是安徽亳州蒙城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家庄丝弦·庄子头丝弦是哪儿的民俗吗?石家庄丝弦·庄子头丝弦介绍
石家庄丝弦·庄子头丝弦是河北石家庄井陉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家庄丝弦·庄子头丝弦是哪儿的民俗吗?石家庄丝弦·庄子头丝弦介绍
石家庄丝弦·庄子头丝弦是河北石家庄井陉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巢氏又称“大巢氏”。相传,远古时代他发明了巢居,教民构木为巢,以防野兽侵袭。《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云:“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
有巢氏又称“大巢氏”。相传,远古时代他发明了巢居,教民构木为巢,以防野兽侵袭。《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云:“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
黄帝战蚩尤 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的故事是古史传说时代的一件大事。先秦时期的文献,如《尚书》、《战国策》、《逸周书》、《庄子》、《列子》及汉代的《史记》、《论衡》等文献中对这件事都有记载。 炎帝
黄帝战蚩尤 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的故事是古史传说时代的一件大事。先秦时期的文献,如《尚书》、《战国策》、《逸周书》、《庄子》、《列子》及汉代的《史记》、《论衡》等文献中对这件事都有记载。 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