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歌梆鼓是哪儿的民俗吗?俚歌梆鼓介绍
Posted
篇首语: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经验,也就是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俚歌梆鼓是哪儿的民俗吗?俚歌梆鼓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俚歌梆鼓是哪儿的民俗吗?俚歌梆鼓介绍
俚歌梆鼓是福建莆田荔城区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板鼓咚,也叫梆鼓咚、咚鼓咚、板鼓唱或“乞丐歌”,即“俚歌梆鼓”,是流行于莆田、仙游、福清、惠安、永春等兴化方言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音乐,始于宋,盛于清,已有千年历史。莆田俚歌经代代传承,至今保留70多个传统曲目。今年75岁高龄的荔城区文化馆退休音乐干部黄文栋先生,是福建省十大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之一,长期从事民间音乐和曲艺工作,对俚歌表演艺术的研究,成果显著。多次组织参加福建省乃至全国性的文艺演出,对特殊的俚歌艺术绝活进行示范表演和传承拜师活动,深受欢迎和赞赏。俚歌梆鼓是闽中优秀的民间演唱艺术,在整个莆仙曲艺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07年5月,《俚歌梆鼓》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梆鼓咚的来历,民间有许多传说:宋治平元年(1064年),钱四娘捐资建筑木兰陂时,用竹筒装铜钱,让民工每日从筒内自己抓取工钱,他们不论是用手抓或捧,点起来总是十八文,不多也不少。因此,“抓也十八,捧也十八”成为俗谚,一直在民间流传下来。陂成不久却被一场洪水冲垮,钱四娘悲愤交集,壮烈投溪;民众为颂扬她截溪建陂的壮举,继承她兴修水利的遗志,将她的事迹编成叙事诗,称为俚歌,到处传唱,广为纪念,并继续募捐构建木兰陂,终至大功告成,人们效法钱四娘,用装铜钱的竹筒鞔皮作鼓,俗称梆鼓,谱以优美动听的地方乐曲,走乡入户,演唱梆鼓咚,到处受到欢迎,并世世代代传流下来,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曲中有“竹筒鞔鼓响咚咚,钱氏筑陂世无双,身虽投水志永留,万古传名人赞扬。”的唱段,至今脍灸人口。南宋莆田诗人刘克庄(即“后村居士”)有诗云:“黄童白叟往来忙,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记叙了家乡的“负鼓盲翁”演唱俚歌梆鼓咚的情景。
清代,梆鼓咚是文人学士吟诗作对的娱乐方式,后被民间卖唱艺人作为谋生的说唱形式。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莆田渠桥一带农民揭竿起义,失败之后,义军詹元祥把亲身经历的过程编成了长达二千二百多行的,歌颂莆田农民军首领黄濂的梆鼓咚曲目《黄濂起义歌》,在民间广为传唱,今已收入《中国歌谣集成•福建卷•莆田市分卷》出版,保留下来。
民国时期,梆鼓咚进入全盛阶段,艺人多达百余人,仍以盲人卖艺谋生为主;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梆鼓咚艺人难以谋生,纷纷改行。从艺者虽寥寥无几,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召唤着艺人们,以文艺为武器,积极投入宣传抗日的群众运动;同时,随着梆鼓艺人远渡南洋,莆田俚歌在东南亚各国授徒、传播,这一民间曲艺形式依然继续存在并发扬光大。
解放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原莆田县文化馆音乐干部黄文栋,对梆鼓咚的传统艺术进行发掘整理、改革创新,把莆田俚歌搬上舞台,一改往昔以盲艺人为主的“乞丐歌”只能在街头巷尾卖唱的旧俗,让盲艺人上台献演;其表演形式也由独唱发展为双人对唱、多人群唱,以及表演唱等等,并编写了大量的俚歌新曲目,积极配合文艺宣传活动,民间创作队伍也日益壮大。1979年,涵江蔡华仁创作的梆鼓咚《七箩荔枝》在全省群众业余文艺创作节目调演中获奖;1987年,莆仙戏《状元与乞丐》中间加上了一段俚歌演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晋京汇报演出时,获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黄文栋先生退休后,继续从事俚歌曲艺民间音乐的研究工作,成果显著,2006年5月20日应邀在省城举行俚歌艺术绝活示范表演和传承拜师活动,受到广泛的赞赏,成为福建省十大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之一。
梆鼓咚以莆田方言演唱,以板鼓和竹板为主要伴奏乐器。板鼓由长25厘米、口径5厘米的竹筒蒙上皮(青蛙皮或猪油皮)制成,两端系上彩色缎带,演奏时斜背于右肩上,板鼓则夹在左腋下。竹板由两块8厘米长、3厘米宽、1厘米厚的竹片制成,演唱时左手击竹板,右手敲板鼓。在开唱前往往有一段技巧性很强的击鼓演奏,演唱结束后也有一段收场鼓点,随食指或中指敲击法不同而发出四种各异的音响——“响鼓”:敲击鼓心,发出响亮的咚咚声;“边鼓”:敲击鼓边,发出清脆的当当声;“点鼓”:弹打鼓面发出嘟嘟声;“闷鼓”:压打鼓面,发出郁闷、低沉的口扑口扑声。
板鼓咚的唱腔,由四个乐句构成乐段,旋律朴素、优美,地方特色浓郁;曲调随唱词音高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艺人在演唱中,以一个基本唱调,随着音韵、声调、语气、情感的变化与转换,唱出多种不同的旋律。
梆鼓咚的唱词,属多段体叙事诗,每段四句,每句七字,讲究押韵,每逢双必押;可一段一韵,亦可数段一韵。语言多采用民间口头方言俚语,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通俗易懂,便于吟唱,也容易记忆。有些唱词,即使多至数百段,千把句,如《英台山伯》共有379段,1516句,但艺人们却能熟记无误地从头唱到尾。
梆鼓咚初分为“文唱”和“俗唱”。“文唱”出自文人笔下,语言文字深奥含蓄,唱腔声律平淡低沉,鼓点板式单调,难以在百姓中广泛流传,因而逐渐消亡;“俗唱”又叫“乞丐歌”,属民间口头创作,语言通俗,故事贴近生活,曲调可随词意内容变化自如,鼓点、板式丰富多样,谁都能哼上一段,到处流传不衰,世代繁衍不息。
俚歌梆鼓是闽中优秀的民间演唱艺术,在整个莆仙曲艺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兴化语系属全国特有的地方语言,因而具有稀有性的特征;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自成一体,风格独特,具有地方性的特色;伴随着各类民俗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和传承性的特征;俚歌题材广泛多取百姓喜闻乐见内容和形式,在民间各地流传,具有群众性的特征;梆鼓唱调子严谨,音律变化灵活,语言抑扬顿挫,节奏明快,悦耳动听,乡土韵味浓郁,具有娱乐性的特征。梆鼓乐器简单,制作工艺简单,演奏技巧便于掌握,适合于在广大群众中普及、推广,不愧是民间音乐曲艺的一束艳丽的花朵。
相关参考
宜都梆鼓是湖北宜昌宜都市的民俗
宜都梆鼓是湖北宜昌宜都市的民俗
梆鼓秧歌是山东济南历城区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梆鼓秧歌是山东济南历城区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迓鼓是山西阳泉的民俗
迓鼓是山西阳泉的民俗
端鼓是安徽滁州明光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鼓是安徽滁州明光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转运鼓是江西宜春铜鼓县的民俗
转运鼓是江西宜春铜鼓县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