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大书是哪儿的民俗吗?绍兴大书介绍
Posted
篇首语: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绍兴大书是哪儿的民俗吗?绍兴大书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绍兴大书是哪儿的民俗吗?绍兴大书介绍
绍兴大书是浙江绍兴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艺《绍兴大书》的前身——评书(分南北两大派),起源于东汉、隋、唐,兴盛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民国,直至解放初期。历经绍兴籍民间评书艺人传承、创新和提炼,又学习、借鉴当时苏州、杭州以及上海等地评书艺人名家的技艺和经验,逐步自成体系,日臻完善。绍兴民众将此种用纯正绍兴方言开讲的评书艺术俗称“绍兴大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一时。评书艺人在绍兴城乡、余姚、慈溪、上虞、新昌、嵊州等地许多茶馆、酒肆、书场开讲,观(听)众座无虚席,书迷十分踊跃。当时,最为著名的绍兴大书艺人有章志华、黄天福、李永鑫等,他们开讲的书目有:《三国演义》、《金台传奇》、《济公》、《隋唐演义》、《七侠五义》、《薛仁贵征东》、《西汉演义》等,还有现代题材书目,如:《红岩》、《烈火金刚》、《林海雪原》、∞虹灯下的哨兵》、《惊心战斗》、《不平静的山村》、《二个稻穗头》……上述艺人精湛的说讲技艺,给广大听众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章志华先生对《三国》名著,烂熟于心,他用心塑造的三国人物周瑜,逼真感人,栩栩如生,受到大家一致欢迎和好评,享有“活周瑜”美誉。
绍兴大书的艺术特色:一人说表,只说不唱,道具简单到:一把摺扇、一条方帕、一块醒木。艺人身穿长衫,站或坐于桌前,舌吐莲花,妙语联珠;说到精彩处,用醒木拍桌,营造声势,喧染气氛;说到关键处,卖个关子,嘎然而止,“且听下回分解”。绍兴大书的话本侧重以历史题材为基础进行创作加工。有的艺人重说表,擅长历史故事,描述细致入微,情节丝丝入扣,人、景、物描绘惟妙惟肖,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有的艺人重演装,擅长演讲侠义小说,讲究口、眼、身、法、步,人物塑造音容笑貌,活灵活现,结构严谨,妙不可言。
1962年2月,绍兴曲艺家协会为保护民间艺术,特别招生了一批学员,其中年仅17岁的张学章、以及后期进团的叶建国等,先后被指定跟从章志华学说《三国》;陈文虎跟从黄天福学说《金台传》;傅剑鸣跟从李永鑫学说《济公》,学制五年。学艺满师期间,数名学员曾跟随曲艺团赴余姚、慈溪、绍兴、上虞等地乡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作巡回演出,一路受到欢迎和好评。
文革期间,曲艺队伍解散,艺人-改行,老艺人相继谢世,绍兴大书陷入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
2006年,退休赋闲在家的绍兴大书第三代传人张学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凭借对评书艺术的执著追求,依靠苦读三年汉语言文学打下的扎实的中文书写功底和惊人的记忆力,每天坚持忘我的创作、整理,先后化了近三年时间,陆续整理出了四十万字的《三国演义》(5万字)、《金台三打少林寺》(36回目30多万字)话本。绍兴电视台文化影视频道《莲花剧场》栏目闻讯赶到,商定采取边整理边拍摄的方法录制评书节目。绍兴大书《三国》一经播出,反响热烈。这种运用现代传媒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形式,首创了南派评书艺人走进荧屏,走上电视开说《三国》的先河,为绍兴大书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社会,走进千家万户,进行广泛的宣传、普及工作,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2008年11月,被列入第二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参考
中国最早的小说总集是什么总集?《太平广记》是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为宋代人撰写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宋代李昉﹑扈蒙
中国最早的小说总集是什么总集?《太平广记》是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为宋代人撰写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宋代李昉﹑扈蒙
绍兴舞狮是浙江绍兴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祝福是浙江绍兴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方言是浙江绍兴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微雕是浙江绍兴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民歌是浙江绍兴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词调是浙江绍兴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舞狮是浙江绍兴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绍兴祝福是浙江绍兴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