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精卫填海代表了什么精神

Posted 女娃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精卫填海代表了什么精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精卫填海代表了什么精神

2、麻姑仙女传说《沧海桑田》是哪儿的民俗吗?麻姑仙女传说《沧海桑田》介绍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精卫填海代表了什么精神

  炎帝有个乖巧可爱的女儿,名叫女娃。女娃极其聪明,黄帝每看到她,都忍不住夸奖她,对女娃非常宠爱。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儿,但却不能用太阳光来照射她,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麻姑仙女传说《沧海桑田》是哪儿的民俗吗?麻姑仙女传说《沧海桑田》介绍

麻姑仙女传说《沧海桑田》是江西抚州南城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麻姑山位于南城县西部,距县城建昌镇4公里,主峰海拔1176米,千百年来,她以峻秀奇丽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麻姑是中国道教中的女仙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传说中勤劳美丽的麻姑原是南城人,后得道升天,成为仙女,是中国神话中有名的女寿仙。相传麻姑本事惊人,曾三次历经沧海桑田,能掷米成丹以救黎民疾苦。其“东海三为桑田”和“海中复扬尘也”,成为后世著名的“沧海桑田”和“东海扬尘”典故的来源。也因为麻姑是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长生不老的仙人,故后世多以麻姑为长寿的象征,在明代即有画家作“麻姑献寿图”,作为祝寿的礼品。“麻姑献寿”的故事在我国更是广为流传。这些优美神奇的神话传说,以及广大民众自古以来争相朝拜麻姑的传统经历,形成了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的麻姑文化。2006年,麻姑仙女传说《沧海桑田》被列入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麻姑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典籍中就载录有麻姑事迹,东晋葛洪的《神仙传》、《抱扑子》以及《云笈七笺》,清代∠城县志》、《麻姑山志》等史料均有关于麻姑的记载。后来,道教为之建坛立庙,崇奉有加。麻姑山原名丹霞山,唐玄宗开元年间(735-746),因本山道士邓紫阳奏立麻姑庙而得名。据《云笈七笺》载:“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在诸名山之中,麻姑山为第二十八洞天,第十福地”,且洞天福地兼而有之,属国内罕见。麻姑庙的建立,在道教中开创了单独祀奉麻姑的先例。唐大历六年(771)四月,唐代大书法家、抚州刺史颜真卿再次登麻姑山游览仙坛,挥笔写下了记述麻姑仙女和仙人王方平在麻姑山蔡经家里相会的神话故事,及麻姑山道士邓紫阳奏立麻姑庙经过的楷书字碑《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简称《麻姑仙坛记》),云:“按《图经》,南城县有麻姑山,顶有古坛,相传云麻姑于此得道。”自唐以来,道教中的麻姑信仰及与此相关的祈禳斋醮活动在麻姑山延续千年,经久不衰,而民间的麻姑信仰风俗也是广泛流播,麻姑山及其传说更是名扬天下。

南城的麻姑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民间祭祀,祈禳还愿、抽签问事、神话传说、人生礼俗等。传说麻姑与其嫂至山中,于大松树下掘得婴儿状茯苓,姑饮其汁殆尽,食后飞升。另一则说麻姑入山拾薪,姑晏坐林间,众鸟衔薪而至,为其弟所知,姑知神异已泄,遂弃家仙去。麻姑升仙后,太上老君授以攘除灾厄之法,能掷米成丹。麻姑每年显灵,为穷苦乡亲除病消灾,频赐丰年(黄家驹《麻姑山志》)。而有关“麻姑献寿”的传说故事,不仅流传广,而且影响大。相传农历初三是神仙西王母的寿辰,麻姑在降珠河畔用灵芝酿成仙酒,带到蟠桃会上,献给西王母。于是在民间麻姑成为健康长寿的象征。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妇女祝寿时送麻姑献寿图、春节贴麻姑年画的习俗,在民间绘画和工艺品中多出现麻姑画像。自唐以来,麻姑山在历朝历代都建有庙坛,祭拜香火之盛,典籍中多有记载。明清时期,建昌府(治今江西南城)的府县官吏在每年七月七日上山祭拜麻姑,成为一种定制。因此,每到这个传说中的麻姑与王方平“七夕会宴”的纪念日,当地的府县官吏及其僚属都要携带供品上山,在郡守的主持下因时致祭;若逢水旱灾异、兵变民乱,则也要沐浴斋戒,在仙坛举行祈祷仪式,祈求神灵感应,频赐丰年,保佑一方平安。当时,建昌府及其邻近地区普通百姓,每天也有不少人怀着祈福、祈寿、祈子、消灾、避祸等目的,前往麻姑仙坛朝拜。每逢节日,更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日上千人朝拜,夜里万盏明灯”。

建国后,民间朝拜延续不断,“文革”期间一度禁锢,很多内容和形式濒临失传。改革开放后,逐渐恢复,祭祀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并得以延续和保护。

独具特色的麻姑文化,在整个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民俗文化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其丰富的内容、基本特征及传承历史在我国古文化中实属罕见,它对研究历代社会的民俗、民风、信仰,充实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全民健身长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有着很高的价值。抢救、发掘、传承和保护麻姑文化势在必然。

相关参考

对联故事 妙讽汪精卫

 汪精卫是人尽皆知的卖国贼。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关头,汪精卫卖国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长。自此,汪精卫成了中国头号大汉奸,人民对他深恶痛绝。这时,有一位被称为

对联故事 妙讽汪精卫

 汪精卫是人尽皆知的卖国贼。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关头,汪精卫卖国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长。自此,汪精卫成了中国头号大汉奸,人民对他深恶痛绝。这时,有一位被称为

精卫填海的故事

中国的东海岸,常常可以看到一只小鸟,“咻——咻——”地一声声叫着。它的模样像乌鸦,长了一身黑羽毛;不同的是它的头顶带着花纹,口喙

精卫填海的故事

中国的东海岸,常常可以看到一只小鸟,“咻——咻——”地一声声叫着。它的模样像乌鸦,长了一身黑羽毛;不同的是它的头顶带着花纹,口喙

精卫填海的故事

中国的东海岸,常常可以看到一只小鸟,“咻——咻——”地一声声叫着。它的模样像乌鸦,长了一身黑羽毛;不同的是它的头顶带着花纹,口喙

精卫填海的故事

中国的东海岸,常常可以看到一只小鸟,“咻——咻——”地一声声叫着。它的模样像乌鸦,长了一身黑羽毛;不同的是它的头顶带着花纹,口喙

精卫和炎帝是什么关系

  女娃是炎帝最宠爱的小女儿,模样长得纤秀,性格却很倔强。姐妹们都喜欢打扮,惟独她酷爱体育,尤其水上运动,游泳划船,跳水冲浪,无一样不爱,无一样不精。某日清晨,风和日而,正是出游的好时光。女娃驾一叶扁

精卫和炎帝是什么关系

  女娃是炎帝最宠爱的小女儿,模样长得纤秀,性格却很倔强。姐妹们都喜欢打扮,惟独她酷爱体育,尤其水上运动,游泳划船,跳水冲浪,无一样不爱,无一样不精。某日清晨,风和日而,正是出游的好时光。女娃驾一叶扁

女娲用什么石头补天

  有一天,大龙和精卫、小太极一起到远古时代去玩,居然看到了传说中能顶住上天、撑开天与地的「不周山」,也遇到了美丽的女娲娘娘,甚至看到女娲补天的过程…那真是一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经历,讲来都令人鼻酸! 

女娲用什么石头补天

  有一天,大龙和精卫、小太极一起到远古时代去玩,居然看到了传说中能顶住上天、撑开天与地的「不周山」,也遇到了美丽的女娲娘娘,甚至看到女娲补天的过程…那真是一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经历,讲来都令人鼻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