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画月亮的故事
Posted
篇首语:春衣少年当酒歌,起舞四顾以笑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米芾画月亮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米芾画月亮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名叫米芾,他是一位画家,他的画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在方圆几百里内颇有名气。
米芾脾气十分古怪,人们都叫他“米颠”。说他颠,其实他不颠。他很有骨气,不喜欢巴结人,尤其是对有权势的,大到当朝天子,小到州官县令,他连句恭维话都没有。所以他虽有一肚子的才学,也没有步入仕途。
有个人,和米芾的父亲米佐一起共过事,一直闲居在镇江,说起来同米芾的交情也有多年了。不过米芾总是看他不起,因为这个人见到做官的就拍马屁。
有一次,这人为了巴结一个当朝的大官,就死皮赖脸地来央求米芾画幅中堂,好拿去孝敬大官。这人说一次,米芾答应一次,说两次,他答应两次,可答应了三年零六个月,就是不曾给他动过一笔。
后来,那个京城里的大官实在等得不耐烦了,三番五次催这人:“米芾的画怎么还没有画好?”这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生怕马屁拍不成,再被踢一脚。这天一大早,他就跑到米芾家里,恳请米芾画画。
他从早上坐到中午,又从中午坐到晚上,说了半天,只见米芾答应,不见米芾动手。一直到月亮升上来了,米芾才慢吞吞地踱着步子,走进书房去磨墨。这人一看,嘴笑得像个盆子一样,也跟着进了书房。他才跨进书房,米茉已经把宣纸卷起来了。啊呀,真是神笔,画得这么快。这时,米芾就把纸卷交给这人,并吩咐说:“好了,拿回去吧。不过路上不能看,到家才能看。我可不画第二张噢!”
这人接过画转身就跑,他跑着跑着心里嘀咕开了:米芾怎么画得这么快?这个人疯疯颠颠的,不要是拿我开玩笑啊。他叫我路上不能看,叫我不看我偏要看,路上看跟到家看还不是一样的。当时,他刚巧走到千秋桥上,他刚把画展开,只听见“扑通”一声响,一个“东西”跳到河里头去了。他低头一看,只见一个月亮缓缓地往下沉,水影子里有两个月亮。再看看宣纸,上面什么也没有。他想:原来他画的是一个月亮,可现在掉到水里头去了。他急忙回头去找米芾,米芾问他:“谁叫你在路上看的?这只好怪你自己,我说过不再画第二张了!”
这人没有办法,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回去想想不死心,又拿着竹篮子到河边去捞。捞了三天三夜也不曾捞到个月亮影子。
后来,这件事越传越神,越传越远。有的人说米芾什么也没画,只是在宣纸中夹了一个月饼,料定那人在千秋桥上要取出来看,没想到月饼一下子掉到河里融化开了,所以他什么也找不到;也有的人说米芾得到神仙相助,真的画了个月亮在上面。总之从此以后,米芾的名声更响了。
相关参考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据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传说唐朝大诗人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据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传说唐朝大诗人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据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传说唐朝大诗人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据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传说唐朝大诗人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吉祥”可谓人们熟知且十分喜爱的字眼,它往往喻示着人们良好的祈求、美好的憧憬和善良的祝福,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幸福。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体的词句、对联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吉祥”可谓人们熟知且十分喜爱的字眼,它往往喻示着人们良好的祈求、美好的憧憬和善良的祝福,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幸福。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体的词句、对联
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又以画女人像和女神像最为拿手。画人物像时,他又特别工于点睛。说起顾恺之画人物像“点睛”,还有一段传说呢。 据说,顾恺之一生下来,他母亲就去世了,他一直由一个
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又以画女人像和女神像最为拿手。画人物像时,他又特别工于点睛。说起顾恺之画人物像“点睛”,还有一段传说呢。 据说,顾恺之一生下来,他母亲就去世了,他一直由一个
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又以画女人像和女神像最为拿手。画人物像时,他又特别工于点睛。说起顾恺之画人物像“点睛”,还有一段传说呢。 据说,顾恺之一生下来,他母亲就去世了,他一直由一个
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又以画女人像和女神像最为拿手。画人物像时,他又特别工于点睛。说起顾恺之画人物像“点睛”,还有一段传说呢。 据说,顾恺之一生下来,他母亲就去世了,他一直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