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娘娘

Posted 养蚕

篇首语: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嫘祖娘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嫘祖娘娘

2、上古神话 黄帝为何娶嫘祖

嫘祖娘娘

相传远古时候,西陵嫘村山一户人家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她天生聪明伶俐,被当地人称为天女神童。尽管年纪不大,但她十分孝顺。见父母年 纪大了,不便行走,她便每天自己上山采集野果,奉养二老。

她勤劳勇敢,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宁可自己饿着,也一定要父母填饱肚子。有一天,远处山上的野果也被 她采集完了,天快黑时,她还是没有找到足够的食物,想到父母将要饿肚子,姑娘便靠在 '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她的哭声哀婉、凄凉,连天庭都被惊 动了。玉皇大帝命人拨开云雾向下 '看,见一个小姑娘正为父母吃不饱肚子哭得伤心不己,遂被她的孝心感动,便发了善心,命罪仙“马头娘”下凡帮她。

马头娘本是要到人间吃桑叶吐丝的天虫,为了让自己在人间的日子好过些,便悄悄藏了些桑果在身上。见姑娘哭得可怜,马头娘便将桑果撒在了桑叶间。姑娘哭得正伤心,忽然见树上结出了自己从没见过的果子,就大着胆子尝了尝,味道竟酸甜爽口,又等了一阵见自己并没什么异常,她就采了许多带 回家给父母吃,没想到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从此,姑娘便时常来这里采摘桑果。

有一天,姑娘偶然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又慢慢地结成了茧子,那些茧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七彩的光,非常美丽。姑娘很好奇那到底是什么 东西,于是就采了一粒拿牙齿咬开口,把茧上的丝拉出来看。见那丝又滑又有初性,姑娘便灵机一动,通过横竖交叉,细细连结,将细细的丝织成了布。 她把蚕丝织成的布连成片裹在身上,遮蔽身体。回家后,姑娘又把织好的布连成一大块给父母披在身上,.老都觉得很舒服。姑娘见这个东西十分有用, 便为天虫取名为“蚕”,并将其捉回家喂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蚕的吐丝规律和缫丝织布的技艺。

她见百姓们每天光身露体,只以树叶遮蔽私处,极不体面,便开始思考怎样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又研宄着将布制成了衣服。百姓见了她做的衣服后都 觉得既美观又体面,纷纷向她讨教方法。姑娘便将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当地的百姓。

姑娘发明养蚕缫丝织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西陵部落,西陵王听后亲自召见了她,并收她为义女,赐名“嫘祖”,命她将养蚕、缫丝、织布、裁衣的技术 大范围向百姓传授。嫘祖领命,便每日忙碌在桑林里、纺锤前向人们教授自己的技术,而且一遍遍亲自示范,极具耐心,人们都称她为贤女。贤女嫘祖的 名气越传越大,后来竟传至丨J了黄帝的耳朵里。

这年春天!黄帝带领常伯等人,到西陵°山访贤,途中遇到一位女子正在向众人讲述采桑摘蚕茧的技术。黄帝见她身姿绰约,口齿伶俐,便料想她就是 贤女嫘祖了。常伯看出了黄帝心思,忙上前代为问讯。嫘祖看看黄帝和常伯等人,见他们气宇不凡,谈吐大方,也料定都不是寻常之人,便大大方方地将 育桑、养蚕、缫丝、织布的方法讲给他们听。

讲完了这些方法,她还说:“如果这种技术能够在天下百姓中普及,百姓一来可以遮丑,二来也免去了受寒暑之苦。”

黄帝听后,也点头赞许,称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随后问她是否愿意担当将此技传给天下百姓的重任。这正是嫘祖日思夜想的事啊,怎么能放 弃这千载难遇的机会呢?于是,她立即表示愿意跟随黄帝进都。

接着,嫘祖便带着黄帝和常伯等人见了义父,说明原委。见了义父西陵氏,嫘祖才知道,自己身边的人就是黄帝。回去的路上,黄帝见百姓安居乐业, 心里十分高兴,坐在车里谈笑风生。

回到国都后,黄帝立即召集各部诸侯、宫廷官员请嫘祖传经。但是,嫘祖却一句话也不说。常伯上前问嫘祖,为何不发言。嫘祖说:“你们召集的是九 州诸侯和宫廷官员,我只是山村姑娘,无资格发言。”黄帝听后,冥思苦想,最后给她定了个“蚕正”的官职。

嫘祖一听,便对常伯说:“我只知道朝中有八正官员和九州诸侯,却没有听说有‘蚕正’的官职。不知黄帝身边是否需要人管理衣饰?要封,就封我为常伯将此话转告给黄帝,黄帝不禁心中一动。常伯早己看出了二人的心思,便故意提醒黄帝:“你今年已三十岁了,也该封正妃了。”黄帝为难地说: “如今正值百官大会,又怎么能谈封妃之事呢?”

常伯说:“只怕你嫌此女是山峪贫女,百官的事倒好说。”黄帝忙说:“我从未想过选妃和贫贱富贵有什么关系。只要能为百姓着想,能够造福于人,有 良好的德行就可以了。”常伯一听,知道嫘祖符合黄帝心愿。于是,百官大会时,他便把嫘祖在家乡育桑、养蚕、缫丝、织布的功德,向百官讲述了一遍, 并提议立嫘祖为正妃。

大家听常伯说完,便同声共呼,请封嫘祖为正妃,并行国礼请嫘祖娘娘,讲授养蚕、缫丝、织布之术。嫘祖便落落大方地讲述起养蚕织布之经。她还 让九州诸侯各派妇女儿童善学者十人,亲自传授养蚕织布的实际操作方法。由于嫘祖耐心的传授和积极的推广,很快,养蚕织布的方法便在天下普及开了。

传播养蚕织布之术告一段落后,常伯便着手操办起嫘祖和黄帝的婚事了。常伯问黄帝的意见,黄帝只答:“挑个好日子,让她进宫吧。”常伯便将黄帝 的意思告诉了嫘祖。嫘祖一听,又是一言不发,开始思索起婚姻的事情来。

嫘祖认为,由于婚姻盲目,很多男女对家庭生活不满意。而那些强行抢婚、以物换婚、部落间交换等不良现象都是不合理、有悖人伦的。她想,只有 夫妻关系建立在相互关心爱护的基础上,家庭才会美满。黄帝身为一国之主,应当以身作则,为天下万民立起婚姻风俗的榜样。仔细琢磨后,她便悟出了

''嫘祖把这个想法告诉黄帝,黄帝听后大加赞扬,认为用婚姻礼法安定社会,实在是个好方法。于是两人达成共识,就从自己的婚礼开始,树立婚俗新风。

于是黄帝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他和嫘祖的婚礼。在六月六日,这个万物茂盛之时,黄帝在始祖山顶的鸳鸯台上,同嫘祖行成婚大礼,以“拜天、地、曰、 月、山、河、祖先,夫妻对拜盟誓之约”八拜成婚,并号召天下百姓以后成婚皆以此礼为准。此后婚嫁文明之习开始大兴起来。

至今,始祖山东峰,还有古代鸳鸯台遗址,每年六月六日,百姓都会登山拜祖,举行黄帝与嫘祖成婚的纪念活动。传说始祖山上的桑树叶呈手掌形状, 人们认为这是嫘祖育桑养蚕的“仙手神化”而形成的。

上古神话 黄帝为何娶嫘祖

从古至今的史书,一直都在说,大约4500年前,黄帝到成都平原迎娶嫘祖,他们在这里生了两个儿子;战胜蚩尤后,黄帝主外,嫘祖主内,治理中国。黄帝为何千里迢迢,要来成都平原迎娶嫘祖?或许,这跟古蜀人先进的文明有关。嫘祖时期的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蚕桑技术,而此时的黄帝部落,依旧是一个四处漂泊的游牧民族,嫘祖嫁给黄帝后,她把先进的蚕桑文明带到了中原地区,中原文明的进程由此发生改变。

古蜀探秘

数千年前的一场婚礼,改变了古蜀人的生活与部落面貌,或许,甚至也改变了华夏文明的面貌与进程。这场婚礼,新郎是天下的共主黄帝,新娘则是成都平原上的嫘祖。嫘祖是西陵国(今四川盐亭一带,可能是成都平原上一个比较早的古蜀部落)国王的女儿,黄帝与嫘祖完婚后,自然就成了蜀人的乘龙快婿。

我们常说,“炎黄子孙”,“黄”就是指黄帝,是紧随炎帝之后的中国共主,也是奠定中国文明的第一座基石。他本是有熊国的君主,居“轩辕之丘”,称轩辕氏,活动在今天的河南、山西一带。据说他还到过成都平原迎娶嫘祖;而他们的两个儿子,也是在成都平原附近出生的。嫘祖后来跟随黄帝来到中原地区,她给黄帝部落带来的,是先进的蚕桑文明。

黄帝:千里赴蜀为嫘祖

黄帝迎娶嫘祖的故事在《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中都可以找到记载,不过却都是一些只言片语,只简单地说“黄帝娶西陵国的嫘祖为妻,生下谁呀谁”之类的;民间传说大概还要具体生动一些。

大约距今3500年前,水土丰茂的成都平原上,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国嫘村山一户人家。她每天不辞劳累,外出采摘野果侍奉家中体弱多病的父母,附近的野果采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摘。可没过多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姑娘一想到家中的父母要挨饿,不由失声痛哭起来。她的哭声哀婉、凄凉,森林里飞禽走兽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

玉帝听见了,拨开云雾向下一看,原来是一个孝女正哭得死去活来,便发了善心,把天庭中的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蚕。蚕把桑树上的桑果送到姑娘的嘴边,姑娘吃了,觉得又酸又甜,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父母吃。事实上,玉帝发善心的机会大抵是没有的,温暖湿润的成都平原可能比较适合桑树和蚕的生长;这位姑娘,却是一个细心的女人,最早发现了桑树和蚕。

转眼到了夏天,桑树上的蚕开始作茧自缚,吐丝做茧。姑娘看到蚕丝既有韧性,又很轻巧,便编成衣服给父母穿,蚕丝织成的衣服热天凉爽、冬天温暖,穿着很是惬意。受到启发,姑娘将蚕捉回家喂养,逐渐掌握了养蚕的技巧和缫丝织绸的技艺,并将这些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西陵国的子民从此不用再穿树皮、兽皮,而是穿上了美丽轻巧的丝绸。西陵国国王非常高兴,收姑娘为女儿,并给她取名为“嫘祖”。

嫘祖发明养蚕织丝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据说东边的夷人、南边的越人一窝蜂来到西陵国,向嫘祖求婚,不过都遭到婉拒。最后,黄帝也来到西陵国,见到嫘祖,两人一见倾心,结为秦晋之好,黄帝便成了西陵国国王的女婿。其他部落首领只得讪讪而归。

跟黄帝完婚后,嫘祖可能还和黄帝在成都平原上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史记》说他们的两个儿子,大儿子玄嚣生在“江水”边,也就是现在的青衣江(今乐山一带);二儿子昌意,生在“若水”边上,也就是现在四川西部的雅垄江畔。作为一个部落首领,黄帝不太可能扔下他的国家子民跑到成都平原一住就是几年。另一种推测认为:最早的黄帝部落,是一个游牧民族,依随河流水草四处漂泊,后来从炎帝那里学习了耕作技术,才开始定居。黄帝部落可能在成都平原一带游牧过,地点便是今天的青衣江、雅垄江一带。

嫘祖与黄帝的结合,大抵并不是一场单纯的婚礼,西陵国与黄帝部落,在婚媾关系的前提下,逐渐走在了一起。中原地区的黄帝部落,原本是不知蚕桑的,嫘祖把成都平原先进的养蚕缫丝技术带到了中原,而这个时间,大抵也就是中原文明出现蚕桑的时间。从西陵国学到养蚕缫丝技术,从炎帝那里学到耕作技术,黄帝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并逐渐向东迁徙,此时的黄帝部落,早已不是以前那个落后的游牧民族了。

此时,中原地区并不安定,南方的蚩尤正在作乱,炎帝部落派兵讨伐他,在今天河北一带的“涿鹿之阿”,却被打得落花流水。蚩尤到处侵略兼并,整个中国的形势,群龙无首,一片混乱。

灭蚩尤:涿鹿之战定天下

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分布的地域,和早先的炎帝部落一样,在姜河(今渭水流域)一带,大抵还要偏西南一点。炎帝神农氏传到帝榆罔这一代,国势逐渐衰弱,原来臣服的部落纷起争夺,其中最强悍好斗的,就是九黎族。由于和炎帝杂居,有的记载还说他们也是炎帝之后。

九黎族的文化并不落后,据说最早的铜器就是他们使用的。山上骤发大水,铜矿随水流出,蚩尤得到它制造锋利的兵器。这个时候,大抵还在新石器时期,其他部落的武器还是一些石器和木器,蚩尤部落的战斗力和对其他部落的骚扰,可想而知。人们对蚩尤又恨又怕,以致到了后来,都把他当做一种可怕的怪物。

九黎族是一个大族,里面有不少部落,大抵这些部落的酋长,都有叫蚩尤的习惯,因为有个传说就是说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这些蚩尤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或者在身上文上一些招摇的花纹。他们的话外人还能听懂,于是就说他们“兽身人语”;他们战斗时不但使用铜兵器,还用铜块铜片包在头上,有了简单的头盔,跟黄帝打仗的时候,还用头上的铜片像牛角一样抵人,于是又有人说他们“铜头铁额”。起初,炎帝采取和好政策,重用他们,让他们监临四方,不过,他们却监国自盗,到处征伐,弄得其他部落怨声载道,等炎帝醒悟过来时,他们已经异常强大了,炎帝打不过,只得向黄帝求救。

可能生下昌意后不久,黄帝就和嫘祖回到自己原先居住的有熊国一带。此前的西陵国之行,黄帝已经联络了一些长期遭蚩尤压迫的部族,他的老丈人,成都平原上的西陵国国王也是其中之一。这些部落的加盟,实是黄帝战胜蚩尤的前提。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黄帝下定决心要诛灭蚩尤。据说阪泉和涿鹿两地,是当时的主战场。这两处现在都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内(也有人说是在山西)。黄帝这边,有很多被蚩尤欺凌的弱小部落,黄帝把他们联合起来,人数不少;蚩尤那边,虽然全天下的人都恨不得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却拿他们的铜头铁额、“兵杖刀戟”没有办法。

虽然人多势众,黄帝仍然不敢掉以轻心,据传他训练熊、罴、貔、貅、虎等猛兽,利用它们作战;他还有一种厉害武器,就是弓箭,弓和箭都是木制的,不过,在当时却不失为一种可怕的新式武器。黄帝手下还有几员大将,最著名的是风后和力牧,他们用兵如神,后来写兵书的都把他们奉为祖师爷。我们知道,居住在海边的伏羲氏子孙就有很多姓风的,风后可能是海边的一个部落;力牧则可能跟早先的黄帝一样,是一个游牧民族。黄帝的这些优势,蚩尤相形见绌。

黄帝在涿鹿跟蚩尤一决胜负,在此之前,传说他们已经大战了七十一场,却依旧难分胜负。黄帝把蚩尤围在涿鹿之山上,围了三年也没有攻下来;蚩尤想扭转不利战局。在涿鹿之野,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黄帝打了多年的仗,总结了不少经验,据历史学者钱穆说,最早的兵书,就是黄帝写成的。人类最早的战争,大概总是一团混战,有了兵书后,黄帝的军队进退有度,攻守有方,已经有王者之师的风范了。为了鼓舞士气,黄帝还令人将东海流波山上的怪兽“夔”捉回来,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又派人将森林中的雷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一敲这面鼓,方圆500里都听得到。响亮的鼓声,不但可以鼓舞士气,还能联络远处的士兵,传递战争消息。

有了这些发明,黄帝自然添了几分胜算,经过一番血战,黄帝终于在涿鹿大败蚩尤,结束了战争,这也是中国百姓日夜盼望的结果。据说蚩尤还想逃,黄帝就用大鼓,敲得他不能动弹,蚩尤后来被杀于中冀(今河北保定),身体和头颅,也被黄帝分埋到两个地方,以防他再作乱。

蚩尤战败,依附他的部落自然也就作鸟兽散。黄帝把战俘分别处理:降服的,迁到“邹屠之地”,也就是黄帝统治的山东一带;凶恶的,流放到“有北之乡”,也就是北方寒冷的不毛之地;听话的,也重用他们。投降的蚩尤部落,黄帝用他们观测天文,以利农时。

战胜蚩尤后,黄帝理所当然地代替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不过这个时候,天下仍不安定,各国并立,较远的部落又开始蠢蠢欲动,四方渐渐多事。黄帝令画师把蚩尤的形象画下来,送给这些部落首领看,意思是:你们不要忘掉蚩尤的故事,他那样凶狠,现在还不是身首异处了?你们以前还被他欺凌,我们是征服蚩尤的人,又得到了他的坚甲厉兵,你们还是量力而为吧。看到蚩尤的图画,这些部落果然安定了很多,不安定的,也被黄帝打败。

嫘祖:养蚕制衣定礼仪

以武力夺取了天下,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治理国家了。黄帝在治,嫘祖也在治,就像我们现在说的“男主外,女主内”一样。

黄帝的治,自然在国家的政务、文治、疆域、刑罚等方面,据说当时,他的身边有一群兢兢业业的老臣,如大填、封钜、岐伯、太山稽、常先、太鸿等等,这些人的知识和经验,颇为黄帝看重;当时还出现了专门指导农事的官,四季都有。从游牧走向农耕,是黄帝部落的一大进步。许是尝到了农耕的甜头,不用再东奔西跑,黄帝命人焚烧山林,驱逐出森林里的猛兽,开辟农田。各个方国渐渐都有自己固定的农田,每个人也有了自己的农田,据说后来的井田制,就从这时候萌芽。

刑罚方面,据说黄帝沿用了蚩尤的刑罚制度,当时主要有五种肉刑,“大辟”是斩首,“劓”是割鼻子,“刖”是断足,“宫”是去生殖器,“黥”是在脸上刻字。天下初定,这些刑罚大抵是很必要的。

发明和制作方面,黄帝也是个好手,他手下有一些能工巧匠,经常有发明创造。仓颉发明了文字,据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的起源;还有人发明了打井,古人受饮水的限制,往往得依水而居,有了井,就可以随意广泛地居住了;又有人发明了船和车,从此,人们可以在水里漂,地上走。这些发明,都是很实用的。

这个时候,嫘祖也充当起了贤内助的角色。她经常对自己的子民们说:“农桑才是国家的根本。”据说她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很快,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彻底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嫘祖觉得,男子娶妻,女子嫁夫,都应该遵循一定的风俗;尊敬老人,爱护小孩,都应该有一定的礼制,于是,她就制定出这些风俗和礼制,整个中国人人相互礼让,人们穿着得体,社会一片安定祥和。

据说当时的中国,不论是天子脚下的中原地区,还是周边的少数民族,没有人不惦记嫘祖功劳的,都说她协助黄帝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因为她发明了养蚕和纺织,又被后人尊为中国的蚕神、先蚕。嫘祖晚年随黄帝到南方巡视途中,不幸辞世,临死前,她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一定要让自己的尸骨在故乡盐亭下葬,黄帝悲不自禁,将嫘祖安葬在盐亭青龙山。 

相关参考

上古神话 嫘祖娘娘

相传远古时候,西陵嫘村山一户人家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她天生聪明伶俐,被当地人称为天女神童。尽管年纪不大,但她十分孝顺。见父母年纪大了,不便行走,她便每天自己上山采集野果,奉养二老。她勤劳勇敢,不怕

上古神话 嫘祖娘娘

相传远古时候,西陵嫘村山一户人家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她天生聪明伶俐,被当地人称为天女神童。尽管年纪不大,但她十分孝顺。见父母年纪大了,不便行走,她便每天自己上山采集野果,奉养二老。她勤劳勇敢,不怕

嫘祖简介 嫘祖怎么读

嫘祖简介嫘祖怎么读?  嫘祖是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人物。她发明了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下面就跟随中国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嫘祖的简介吧。  嫘(léi)祖  中文名称:嫘祖  又

嫘祖简介 嫘祖怎么读

嫘祖简介嫘祖怎么读?  嫘祖是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人物。她发明了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下面就跟随中国小编一起去了解下嫘祖的简介吧。  嫘(léi)祖  中文名称:嫘祖  又

嫘祖的传说是哪儿的民俗吗?嫘祖的传说介绍

嫘祖的传说是河南郑州荥阳市的民俗

嫘祖的传说是哪儿的民俗吗?嫘祖的传说介绍

嫘祖的传说是河南郑州荥阳市的民俗

华夏母亲嫘祖

5000多年前嫘祖诞生于四川盐亭金鸡镇嫘祖村,归葬在金鸡镇青龙山之首。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

华夏母亲嫘祖

5000多年前嫘祖诞生于四川盐亭金鸡镇嫘祖村,归葬在金鸡镇青龙山之首。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

黄帝妃嫘祖简介

  嫘祖-黄帝妃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器,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

黄帝妃嫘祖简介

  嫘祖-黄帝妃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器,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