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民歌是哪儿的民俗吗?布朗族民歌介绍

Posted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布朗族民歌是哪儿的民俗吗?布朗族民歌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布朗族民歌是哪儿的民俗吗?布朗族民歌介绍

布朗族民歌是云南西双版纳的民俗

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县和临沧地方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思茅地方的澜沧、墨江等县。布朗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部分人通汉语、傣语和佤语。布朗族的歌舞艺术丰富多彩,且颇受傣族歌舞影响。其中,布朗族民歌称为“布朗调”,内容丰富,曲调繁多,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布朗族年轻人都爱对歌。

2008年,布朗族民歌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甩”“宰”“索”“缀”四类。演唱时,各类曲调几乎不变,内容根据不同场合,即兴编唱。

“甩”调由小三弦伴奏,以歌唱青年男女爱情的内容为主,唱起来充满热情与富有青春活力。“宰”调,也是用小三弦伴奏,大多是以生产、生活及爱情为题材,采取男女青年对唱的方式。“索”调,也仍用小三弦伴奏,主要多歌唱民风民俗为题材。“缀”调,是在节日或欢庆的日子里对唱,多歌颂历史英雄历史人物事迹。这些曲调也因地区差异而各具特色。

其他地区的布朗族曲调,有民歌调、山歌调、打歌调、灯调和唢呐调。民歌调简短有力,活泼轻快,唱时以葫芦笙伴奏。山歌调曲牌较多,主要是青年男女在山野劳动时对唱的。打歌调曲牌具有简短、轻快的特点。灯调,调子轻松愉快,节奏感强,多用二胡、小三弦伴奏。唢呐调,习惯上是双手同奏,当地布朗人称为“吹打”,主要用于办婚丧事。

布朗族民歌起源早、流传广,有独特的分类习惯,虽受傣族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仍保持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民族个性。布朗族民歌多为羽调式和宫调式,旋律常用“56ⅰ”或“236”为骨干音型,以五声级进式为主。旋律音程以小三度和四度的跳进较为常见,仅儿歌中偶有六度跳进出现。旋律灵活多变,乐句气息较长,多在八度内连接运行,亦有少量达十一度音域。常用节拍为2/4、4/4和自由散板及初具节拍的常变节拍三种类型。自由散板的民歌,没有以小节为单位的强弱拍周期反复的律动,轻重拍对比不大,其动力因素取决于歌手呼吸的生理限制;常变节拍,虽能划分出小节,但因其重音非均匀律动处出现,造成歌曲小节长短参差,拍号频繁变更。曲式结构多为上下句对应式的乐段为基本单位而不断变化反复的结构。歌头歌尾多衬词衬腔,使布朗族民歌格外风趣活泼,并成为其显著特征。

布朗族民歌的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合、边舞边唱等。其中,领唱部分是节奏较为自由的即兴演唱,众合部分则相对固定。唱词多为三字、五字、七字一句,常用比兴手法。在年节喜庆和娱乐时演唱的布朗族民歌,常配以打击乐伴奏和简单的舞蹈动作,载歌载舞,喜庆气氛浓郁。

相关参考

布朗族服饰是哪儿的民俗吗?布朗族服饰介绍

布朗族服饰是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民俗

布朗族服饰是哪儿的民俗吗?布朗族服饰介绍

布朗族服饰是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民俗

布朗族山歌是哪儿的民俗吗?布朗族山歌介绍

布朗族山歌是云南保山施甸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朗族山歌是哪儿的民俗吗?布朗族山歌介绍

布朗族山歌是云南保山施甸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朗族弹唱是哪儿的民俗吗?布朗族弹唱介绍

布朗族弹唱是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朗族弹唱是哪儿的民俗吗?布朗族弹唱介绍

布朗族弹唱是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朗族长席宴是哪儿的民俗吗?布朗族长席宴介绍

布朗族长席宴是云南临沧双江县的民俗

布朗族长席宴是哪儿的民俗吗?布朗族长席宴介绍

布朗族长席宴是云南临沧双江县的民俗

布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布朗族的来历习俗

布朗族是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土著民族。施甸居住着的濮人,自称“乌”,他称本人,俗称“花濮蛮”。从日老(今保山)迁来勐底(今施甸),现主要居住在木老元、摆榔两个乡。布朗族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

布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布朗族的来历习俗

布朗族是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土著民族。施甸居住着的濮人,自称“乌”,他称本人,俗称“花濮蛮”。从日老(今保山)迁来勐底(今施甸),现主要居住在木老元、摆榔两个乡。布朗族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