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三跳是哪儿的民俗吗?桐乡三跳介绍
Posted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桐乡三跳是哪儿的民俗吗?桐乡三跳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桐乡三跳是哪儿的民俗吗?桐乡三跳介绍
桐乡三跳是浙江嘉兴桐乡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跳是一种民间曲艺。因为艺人演唱时主要通过三段毛竹板碰击跳跃发出的响声来进行伴奏,所以称为“三跳”。三跳的演员和听众基本上是农民,故又称“农民书”。其演唱曲调名“劝世调”,也称“劝书”。三跳曲本内容丰富,唱词通俗易懂,表演生动活泼,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三跳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未查到文字记载。据民间传说,桐乡三跳从湖州传入,时间约在清末民国初,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据桐乡河山镇八泉村三跳老艺人姚子亭(1914年出生)回忆,其父姚有庆二十岁(1895年)时即在桐乡石门湾接待寺内听人唱过三跳。又据原梧桐乡(今梧桐街道)三跳老艺人谢培卿(1921—1989)说,早在清代,湖州一带已有三跳演唱。当时比较有名的三跳艺人有“五方”:金方、银方、铜方、铁方、少方,人称“五虎将”。少方姓沈,出生于湖州双林,常来桐乡石门湾一带演出,后来就在石门湾堰桥浜住下并开始收徒弟。从此,三跳的技艺就在桐乡传承下来了。
三跳说唱的内容非常丰富,大多由古代通俗小说改编而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文书,以家庭故事为主,例如《小金钱》、《玉连环》、《粉妆楼》、《九美图》、《绿牡丹》等;一类是武书,以历史演义公案和英雄传奇故事为主,例如《说唐》、《施公案》、《七侠五义》、《水泊梁山》、《包公》、《武松》、《杨门女将》、《何文秀》、《五女兴唐》等。以上说唱的内容都属于正书。在演出正书前,往往先唱一段堂书,内容以描述社会生活或历史人物故事为主,文字极为精练,如《英雄堂书》、《烧香堂书》、《节气堂书》、《西厢堂书》、《倭袍堂书》等。三跳表演形式简单朴实。最早的三跳是一人手敲竹板独自演唱,后来发展为两人合演,俗称“双档”。三跳的表演手法活泼多样,包括表、赋、敲、唱四个方面。
三跳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清末民国初,湖州三跳艺人沈少方来桐乡石门湾后,先后收陈金卿(亦名陈金生,八泉人)、沈荣卿(八泉人)、陆伯卿(八泉人)、谢培卿(梧桐人)等为徒弟,他们是桐乡三跳第一代艺人。三跳第二代传人为倪剑平、王祖良、蒋玉亭、邱学良、沈震方等。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三跳一般在乡间小茶馆里演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这一民间曲种获得新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三跳艺人由十余人发展到四十人,分布于石门、洲泉、崇福、梧桐、濮院、乌镇等地区。“文革”期间,三跳被视为“黄色”、“四旧”而遭禁。改革开放以后,桐乡三跳恢复演出,一直传承到现在。三跳的代表性传承人为邱学良(1948年出生),现住桐乡市石门镇-村。
三跳(湖州市、桐乡市)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嘉兴市图书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相关参考
桐乡竹刻是浙江嘉兴桐乡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乡竹刻是浙江嘉兴桐乡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乡摇快船是浙江嘉兴桐乡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乡摇快船是浙江嘉兴桐乡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乡皮影戏是浙江嘉兴桐乡市的民俗
桐乡皮影戏是浙江嘉兴桐乡市的民俗
桐乡风筝制作技艺是浙江嘉兴桐乡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乡灰塑是浙江嘉兴桐乡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乡神歌是浙江嘉兴桐乡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桐乡蚕歌是浙江嘉兴桐乡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