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枣枝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拉枣枝婚俗介绍

Posted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拉枣枝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拉枣枝婚俗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拉枣枝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拉枣枝婚俗介绍

拉枣枝婚俗是陕西延安洛川县的民俗

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称的洛川县,从古至今流传着“拉枣枝”的婚俗。

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姜献琛《洛川乡土志》记载:“新妇下轿,即用枣枝上栽核桃大枣面兔,扫帚上栽纸花,名为拉花头”。拉枣枝的人多由新郎的姐夫或姑夫担任,枣枝上栽的面兔核桃大枣各有象征意义:面兔象征小两口聪明伶俐如同活泼的小兔;核桃是洛川方言咕叨(吵架)的谐音,《拉枣枝歌》有“枣子头上栽核桃,小两口见面不咕叨”之说,意喻夫妻和睦相处,少生矛盾;大栆,“枣”与“早”同音,有公婆期盼早生贵子之意,而扫帚则有驱恶避邪之说。

从新媳妇下轿,燃放鞭炮开始,拉枣枝者手执枣枝,引领新媳妇进大门拜天地入洞房之后,才将枣枝扫帚放在洞房的一角,枣枝扫帚要到新婚百日之后才能从洞房拿出。寒冬腊月,是洛川塬上人家婚嫁的黄金月份,吃过午饭,村里老少早早在娶媳妇人家的大门外等候,一为亲眼目睹新娘子的美丽容颜,二为欣赏拉枣枝者吟唱《拉枣枝歌》的情趣,拉枣枝者若是一个口齿伶俐、文思敏捷、见景生情的人,则会赢得全村人的一片赞誉声。新娘子进村下车(轿),头一个闹婚的红火场面便是拉枣枝,只见拉枣枝者不慌不忙,稳重大方,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吐字清晰,声若洪钟,把男女双方从订婚到结婚的整个过程述说得一清二楚,夸了男方夸女方,夸了嫁妆夸陪房,逗得客人主人开怀大笑,把婚礼的气氛推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随着岁月的更替,在洛川塬上,形成了独特的《洛川拉枣枝歌》。其內容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变化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祖辈留下的《拉枣枝歌》开头是这样的:

桌子翻过腿朝天,

红布兰布围一圈。

红顶子,绿绰檐,

轿穗子,裤腿子翻,

桌子圪崂入麦秸,

麦秸上头铺棉毡,

竹子秆,绑两边,

四个轿夫抬得欢,

走一岭,转一弯,

苏玲响,马叫唤,

不知不觉到门前……

这段唱词把昔日那种物质贫困、交通不便、因陋就简的婚庆场面描述得活灵活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拉枣枝歌》里有了这样的唱词:

鞭炮响,喇叭叫,

花轿转眼就来到。

进了院,往上观,

三眼砖窑院上边,

苹果树栽在院两边,

新郎官,好容颜,

新娘赛过女貂禅,

劳动致富莫弹闲……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步入二十一世纪,洛川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一代的婚礼主持人应运而生,他们现编现唱,又为《拉枣枝歌》赋上了新时代的诗意:

从西安,到洛川,

如今乡俗不一般。

花轿接亲走得慢,

开上汽车跑得欢。

大红喜字贴前边,

嫁妆陪下一大滩。

组合柜,榆林毯,

沙发冰箱和彩电。

还有古规没有变,

公鸡母鸡车里边……(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相关参考

传统婚俗(川西传统婚俗、客家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传统婚俗(川西传统婚俗、客家婚俗)介绍

传统婚俗(川西传统婚俗、客家婚俗)是四川成都新都区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婚俗(川西传统婚俗、客家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传统婚俗(川西传统婚俗、客家婚俗)介绍

传统婚俗(川西传统婚俗、客家婚俗)是四川成都新都区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彝族婚俗介绍

彝族婚俗是四川凉山的民俗

彝族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彝族婚俗介绍

彝族婚俗是四川凉山的民俗

西乡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西乡婚俗介绍

西乡婚俗是陕西汉中西乡县的民俗

西乡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西乡婚俗介绍

西乡婚俗是陕西汉中西乡县的民俗

平湖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平湖婚俗介绍

平湖婚俗是浙江嘉兴平湖市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羌族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羌族婚俗介绍

羌族婚俗是四川绵阳北川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畲族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畲族婚俗介绍

畲族婚俗是福建宁德霞浦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宿迁婚俗是哪儿的民俗吗?宿迁婚俗介绍

宿迁婚俗是江苏宿迁宿城区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