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里的人物多单名

Posted 三国

篇首语:我用前半生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也许后半生该学习如何做个小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三国》里的人物多单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为什么《三国》里的人物多单名

2、三国时期的猛将太史慈具体是哪个国家的呢?

为什么《三国》里的人物多单名

大凡读过《三国志》与《后汉书》的细心读者,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东汉、三国时期的人物绝大多数都使用单名。同时,比之这之前的周、秦、西汉,其单名使用的频率更高。例如东汉从光武帝刘秀一直到汉献帝刘协,十九位皇帝全系单名。同时,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统治者曹操、曹丕、曹薄⒉芊肌⒉荀帧曹奂是单名;蜀汉政权的刘备、刘禅也是单名;东吴政权的孙权、孙亮、孙休、孙和、孙皓亦为单名。至于大家所熟知的三国人物,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姜维、马谡、孟获、孙坚、孙策、周瑜、鲁肃、陆逊、黄盖、袁绍、袁术、吕布、杨修、孔融、王佐、蒋干、夏侯、许褚、张辽、司马懿、司马昭、邓艾、钟会、华佗等等,无一不是单名。其他如“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r、应、刘桢;“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亦全系单名。当然间或也有采用二字名的,但甚为少见。他们往往或为隐逸之士,如庞德公、邓卢叙等;或为艺人,如东方安世等;或为乳名不改,如刘盆子、郑小同等;或单称其字,如黄承彦、荀巨伯等。

东汉(25――220)、三国(220――280)时期,大约有二百六十年左右,如果再加上三国归于一统的西晋(280――316),这一阶段约占300年。由中国姓名史进行追溯考查,就不难发现,这三百年是中国姓名史上盛行单名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那么,为什么这一时期单名特别多呢?

对此现象,古今论者意见不一。

传统观点一般解释为系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复古改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所致。马来西亚学者萧遥天在其姓名学著作《中国人名的研究》中也采纳此说。他也认为正是王莽的“二名之禁”,造成了东汉、三国乃至西晋三百余年的单名盛行。

但是我认为短命的王莽政权介乎两汉之间,仅仅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的时间(9――23),其禁令不可能会对此后三百年的历史再发生巨大影响。因此,王莽的“二名之禁”并非东汉、三国盛行单名的根本原因,而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

倒是清朝学者凌扬藻在其所著《蠡勺编》卷二十七中的观点颇有新意:“王氏懋《野客丛书》曰:‘后汉人名,无两字者,或谓以王莽所禁故尔。’仆观《匈奴传》,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字名。或者之说,不为无据。仆谓莽窃取国柄,未几,大正天诛,汉家复大业,凡蠹伪之政,一切扫除,不应独于人名尚仍莽旧。然后汉率多单名者,殆承袭而然,非为莽也。”

应该说凌扬藻在《蠡勺编》中的这一观点还是颇有独特见地的。正如任何文化都具有传承性一样,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现象之一的姓名文化,也同样具有这种传承性的特点。

因此,我认为东汉、三国、西晋三百余年间之所以盛行单名,究其根源,乃是一种文化传承现象。中国人的姓名符号形式,自周、秦以来,一直是以单名为主的,崇尚单名已成为一种社会潜意识。由于数千年的传统习俗使然,取单名之俗自然也会代代相传下来,而不可能在某一天早晨突然发生改变。加之《公羊传》所谓“二名非礼也”、“《春秋》讥二名”的说法,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语境下影响深广,所以也会对这种崇尚单名的社会潜意识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三国盛行单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皇帝避讳的需要。避讳制度始于西周时期,举凡君主与尊长的名字不得直书或直说,而必须用其他方法来加以回避。周代起初只避死人之名。如《左传・桓公六年》中记载:“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因只避死人之名,不避活人之名,需要避讳的文字并不是很多,所以尚未因避讳而造成人名、物名的混乱。一直到进入秦汉特别是汉代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汉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和皇权,维护帝王唯我独尊的神圣地位,帝王一即位,就必须避讳。而且不但死人名要避,就连活人名也要避。这样的有名的典型例子很多。如秦始皇名政,便改“正月”为“端月”,或读作“征月”;汉高祖名邦,于是下令改“邦”为“国” (现在大家熟知的邦国、邦交之谓即由此而来);东汉光武帝名秀,便诏令民间以“茂”代“秀”,改“秀才”为“茂才”;汉安帝之父名庆,便改“庆”为“贺” (现代常用的“庆贺”一词语本来此),于是普天之下所有姓庆的都一律改为姓贺......封建皇权的专制淫威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秦汉以来避讳制度越来越严密,这就势必造成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需要回避更改的文字太多,由此造成了人名、地名、官名、年号、书名等等的种种混乱。为了尽量克服避讳制所带来的弊端和不便,减少讳字,两汉、三国、西晋时代的帝王们就采取了大量采用单名和采用冷僻字取名两种约定俗成的取名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后人在读到两汉、三国、西晋时代的帝王史传时发现的帝王名字晦涩艰深、诘屈拗口、生僻难辨的原因。

综上所述,由于周、秦、两汉数千年间崇尚单名的取名习俗在三国时期仍被承袭下来,加之这一时期封建帝王避讳制度的高压政策,因此造成了三国时期单名盛行。先哲孟子曾云:“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这样一来,自皇帝以降,其它高官贵爵乃至士农工商,为了既维护自己在一家之中的尊严又便于避家讳,也纷纷采用单名。于是乎,一时之间,三国时期,九州大地,单名盛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读《后汉书》、《三国志》时所见之人名,几乎全是单名的原因了。

而在当今时代,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激增,重名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这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在这个民主开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给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取名时采用复姓,而且还创造性将夫妇二人的姓揉合到一起,从而形成了诸如徐周丽婷、李白亚杰之类的新型复合姓名组合。小小姓名符号的变化,生动地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轨迹!

三国时期的猛将太史慈具体是哪个国家的呢?

太史慈,复姓太史,单名一个慈。古人一般除了名字外,还有字号,太史慈没有号,但却有字,太史慈字子义,三国时代人,效忠东吴。

今天来说说关于太史慈的小故事,以彰显他性格里的义。

太史慈生于东汉末期,因聪明好学,在郡府里担任一个小官,当时郡府常与州府有矛盾,朝廷昏庸,因二者纠缠不休,竟然不辨是非黑白,竟然以哪一方先呈上奏报,便认为哪一方是有理,另外一方无理,实在是可悲可笑。

当时因一份奏报关系到百姓的利益,郡府必须要抢在州府之前将奏报提交给朝廷,但在郡府准备递交时,发现了州府已经提前差人报送了,郡府这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不可耐,这时太史慈主动请缨,道:“如若我能抢在州府之前,便能报答您的知遇之恩,若我能抢在州府之前,便能让黎明百姓得到好处,那我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太史慈连夜赶路,终于抢在州府递送奏报之前赶到了,这时州府所派之人正在门外等候,太史慈便用计让对方把奏报拿出来给他瞧上一瞧,对方不知太史慈身份,居然真的取出递给太史慈,太史慈一拿到手立马用刀将其划破,并诓骗对方和他一起逃命,在和州府所派之人分手后,他又折返回到原处,将郡府的奏报递交了上去。

太史慈之举,解决了郡府燃眉之急,并解救了部分的百姓,可谓是大义之举。

三国时期的猛将太史慈是哪个国家的

太史慈是那个国家的人?如果放入当时大的时代背景,太史慈出生于东汉末期,三国鼎立形成初期。在这种大环境下来看,将他列为吴国人比较恰当,虽然他本身并非是一开始便投奔效忠于吴国的,但一度易主之后便誓死效忠于吴国孙策、孙权两兄弟了。

太史慈一生机智过人,善于骑射,用弓更是有如神助。在东汉末年,也曾为官过,为当地破了一个长久难破的案件,成功地将恶人绳之于法,但也因为如此,把自己的前途给搭了进去,无法继续为官,只能带着老母避世了。

在安顿好年迈的母亲后,太史慈便开始四处找寻明主,以寻找自己的前程去了。刚开始的时候,太史慈是拜在扬州刺史刘繇门下的,当时吴国孙策来攻打刘繇,刘繇下属给他出谋划策,让他排出太史慈阻挡吴国的进攻,但刘繇却看不起太史慈,不肯命他为将出证孙策。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太史慈仍然碰上了孙策一群人,太史慈不畏惧孙策,与孙策大战三百回合,终于两人打成平手,在之后的几次战役中,两人皆有交锋,孙策爱惜人才,几次三番的招降于太史慈,最终太史慈被感动,弃刘繇而投奔孙策而去,成为三国时期吴国的又一员猛将。吴国得其相助,可谓是如虎添翼。

太史慈的一生先后在吴国效忠孙策、孙权二人,在对抗刘备的战役中牺牲。

电视剧新三国中大将太史慈表现如何

太史慈是三国时期的名将,自小勤奋好学,练得一身的好功夫,精通骑射,从来都是弦出必中,没有虚发的时候,是东汉末年有名的神射手。

在高希希导演拍摄的《新三国》中,却没有给太史慈一次正面的特写,都是匆匆的几个背影侧面带过,不禁让人对《新三国》有些不满。但是电视剧的剧集是有限的,三国时期像太史慈这样信义双全,为知己者的人物很多,都挨个演一遍,恐怕得演上个几百上千集了。所以说新三国太史慈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知道历史中的太史慈却是备注瞩目的。

年轻的时候,在东莱郡任奏曹史,郡官和州官发生嫌隙,在奏报时,新三国太史慈将奏报的州吏骗离,而自己先将郡官的折子奏了上去,因为在东汉,起争执的谁先奏报谁就有理,使得州官有再大的冤屈也没地儿说。太史慈害怕州官的报复,躲到了辽东。黄巾军起义,太史慈回到家中探望他的母亲,发现他的母亲被孔融照顾的很好,为了报恩他去帮孔融请了刘备解了其被困之围。随后太史慈投靠了自己的老乡刘繇,在巡逻时,发现外出私访的孙策,二人大战了三百回合,两方的人马都到了才停手。后来,孙策攻打泾县,太史慈为刘繇断后,被孙策的人活捉,孙策见到太史慈,帮太史慈松了绑,并邀太史慈共谋大事,太史慈念孙策的知遇之恩,为其立下汗马功劳。孙策去世后,孙权即位,对于太史慈也就疏远了,曹操曾派人送太史慈当归,意欲招纳太史慈,被太史慈拒了。公元206年,正值壮年的太史慈突发重病死了。

谋士王朗和太史慈的关系如何

王朗,字景兴。效忠主公魏国曹操、曹丕。后世对他的评价多有偏颇,我们根据正史将其形象还原。王朗可算得是魏国时代的有名的学者,被拜位魏国三公,可见其在魏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王朗并非是单纯的文者,若你以为王朗是文弱书生那就大错特错了,王朗不光精通文学,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懂武,且武力值还勉强过得去,后世有人称他是文武双全,是所有文人中武力值最高的,在所有武人中文学造诣最高的。

太史慈,效忠主公吴国孙策、孙权。为人较为机智,有急智,且武力值不错,虽比起蜀国、魏国大将还是远远不及的,但在吴国,太史慈的武力指数还是相当之高的。

为何这样两个风马不相及的人物,会放在一起作为比较呢?只因为在三国演义曾有一篇描写王朗大战太史慈,居然打成平手的文章。这是一篇完全不符合实际的文章,首先孙策与太史慈曾经交战过,孙策在太史慈那里可是半点便宜都讨不到的,孙策的武力值在三国中还算是不错的,至少是在曹操、刘备之上的。

王朗虽然懂一点武学,但那仅仅只是皮毛之学,对付一般的小兵小将肯定是没有问题,但绝不是能够对抗大将之人,毕竟他的闻名还是以他的文学造诣为主的。太史慈虽不说能秒KO掉王朗,但绝不会出现与王朗大战三百回合,居然只能打成平手这种稀奇的现象出现。

相关参考

为什么古代人们的名只有一个字

大凡读过《后汉书》与《三国志》的人都知道东汉、三国时期的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单名,此之前朝(周秦、西汉),单名使用的频率更高。东汉从光武帝刘秀到汉献帝刘协13帝全系单名,他们是刘秀、刘庄、刘怛、刘肇、刘隆

三国风云争霸里的小人物 默默无名的刘琰

  刘琰是什么样的人?时期是一个风起云涌,群雄争霸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的,当然也有很多默默无名之辈,比三国刘琰,和(qiwen8)小编一起来看看三国刘琰都做过些什么吧。>>>  三国时期,蜀汉大

三国时期的猛将太史慈具体是哪个国家的呢?

...,还有字号,太史慈没有号,但却有字,太史慈字子义,三国时代人,效忠东吴。今天来说说关于太史慈的小故事,以彰显他性格里的义。太史慈生于东汉末期,因聪明好学,在郡府里担任一个小官,当时郡府常与州府有矛盾,...

三国时期的猛将太史慈具体是哪个国家的呢?

...,还有字号,太史慈没有号,但却有字,太史慈字子义,三国时代人,效忠东吴。今天来说说关于太史慈的小故事,以彰显他性格里的义。太史慈生于东汉末期,因聪明好学,在郡府里担任一个小官,当时郡府常与州府有矛盾,...

三国演义里的赵云与真实的赵云有什么区别

赵云,是罗贯中老先生在《三国演义》着力刻画的人物,可说是全书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更由于《演义》是根据史实来写的,人们对赵云的英雄事迹几乎信以为真。赵云是除关张外最早追随刘备的人物,以致于人们几乎把他加

三国人物为何名字多是一个字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绝大多数三国人物的名字,都是一个字。比如曹操、刘备、赵云、孙权等等。而即便是有的人物名字看起来是两个字,其实也并非真就是两个字,比如:庞德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姜维这个人

《三国演义》里的姜维,是被拔高了一点。《三国志》里的姜维,却通常是被低估了。论才具,邓艾都承认姜维是一时雄杰,钟会认为他足以和夏侯玄、诸葛诞相比——后两位,尤其是诸葛诞,做出了多天翻地覆的事情啊。至于

武侯祠里的“父子兵”

在成都武侯祠中,有个文臣武将廊,共有文臣武将28人,被称为“蜀汉二十八臣”,是三国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在这28人中,有两对父子,除董和与董允(董允因在《出师表》上有名而被众人熟知)外,另一对父子傅肜(

三国演义历史人物诸葛亮的传奇故事

  整理一下《演义》里的故事。>  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对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引兵埋

雍正王朝里的隆科多结局,雍正王朝里的隆科多为什么要向康熙告密他

雍正王朝里的隆科多为什么要向康熙告密他的六叔在雍正王朝中,面对大家推举新太子之争,关键时刻,隆科多向康熙帝举报自己的六叔佟国维与八爷党结党忤逆,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这件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