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白衣渡江的故事
Posted 白衣
篇首语: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吕蒙白衣渡江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吕蒙白衣渡江的故事
江陵一战,吕蒙采取伪装偷渡的奇袭战法,又攻心为上,兵不血刃,夺取江陵,堪称独具特色的偷渡破袭战例,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了传奇的一笔,史称“白衣渡江”。这次奇袭战是战略战术上的一次胜利,自古南方立国者,皆以长江为天险,而荆州居于长江上游,顺流直下即可攻吴,对于东吴来说荆州不得,如芒刺在背,无法立国,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则日后进可攻退可守。
在此之前,蜀国士气大盛,刘备的汉中胜利,关羽的水淹七军,都极大的鼓舞了光复汉朝的心理。而吴国要是没有行动的话,蜀国、魏国的虎视眈眈势必都将带来吴国的灭亡。吕蒙杀了关羽,打击了蜀汉的士气,从此真正实现三国鼎立。而后刘备的夷陵之败,更是使得蜀国实力大减。吕蒙的白衣渡江,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长江上游的蜀国对于吴国的巨大威胁。
虽然此战吴蜀联盟出现裂痕,然蜀汉欲独抗曹魏,无异于以卵击石,终将联合东吴。后来诸葛亮掌权即派邓芝前去修善关系,联合东吴,共抗曹魏,就可知,夺荆州之举并未破坏东吴立足之本,站定了脚跟的同时取得向中原进发的资本,实乃上策。
东吴集团中的有识之士,一直都有关于全占荆州的主张。甘宁:“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鲁肃:“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但是吕蒙也说过:“若不据荆州之要地奋起而为,只观天下之变,以后我们这些老将都老了,死了,东吴的功业如何能守住,如何去谈统一中国,成就大业?”
天时地利人和,对于东吴来说,地利即使江东,地不利也是江东,正是这个地利位置使他们错过了太多的时机。即使吕蒙拿下了荆州,国力注定比魏国小,注定是无力回天的。
东吴军事上的胜仗 吕蒙白衣渡江
吕蒙白衣渡江,夺取刘备集团属荆州各郡,是军事上的一个辉煌胜利。然而,从政治角度,似乎并非十分可取。
对荆州这件事,支持东吴取荆州的看法不外三条,第一,荆州本来就是东吴的,当然要拿回来,第二条,吕蒙提出拿下青州徐州不难,但是不好守,拿下荆州吴国就有两条对魏国北伐的战线,第三条,万一刘备来打东吴,荆州就是他的基地,太危险了。
这三条都有些问题。
第一条我们不去说了,江东也不是老孙家八辈祖传的,“汉家土地,唯有德者居之”,乱世中道义这个玩意儿太苍白。
后面两条仔细评价一下。
关于吕蒙取荆州的建议,和鲁肃借荆州正好相反,似乎孙权的政策发生了突变。
蛮子以为,吕蒙是东吴不可多得的将才,同时,鲁肃的荆州处理办法也显然是得到孙权默许的
这个政策的变化应该说是存在一个过程。
借荆州之后,早期来说,孙权从这个关系中获得了相当大的好处,自身巩固的同时获得了交州的广大土地,也就是荆州的背后。而刘备在江汉,始终处于劣势,并不 敢于在荆州和孙权过于紧张,其表现就是让出湘东三郡。而刘备集团也是过于看重割让三郡的效果,从而放松了对于东吴集团的警惕,这也是导致荆州易手的一个重 要原因。
但是孙权这一阶段的发展并不顺利。这主要体现在合肥争夺战上面。东吴军队起源是南渡的两淮子弟,战斗力相当强,可是江南的环境似乎不是很好的培养陆军的地方,大多数军队南渡后战斗力都无法和北方军队相比,当然,马匹也不行,影响了骑兵的战斗力。
于是,孙权在和北方霸主曹操的战斗中,就连连失利。吕蒙号称可以轻取青徐而不取,我个人认为是一种无奈的托词,因为逍遥津等战役孙权吕蒙都有参加,假如真 的如吕蒙所说那样好拿下来,东吴全军在合肥的失利是怎么回事?难道吕蒙当时梦游了吗? -- 开个玩笑 -- 他对于孙曹两军的战斗力是非常清醒的。
无法向北方取得进展的孙权,表现出一种急躁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就表现出了孙权的战略局限性。他是有心进取天下的一代霸主,但是他的毛病也很要命。
首先就是迷信军事力量,不重视政治修为,因此,他养军甚多,谋臣以为过分,而他表示这个军队,自保固然不需要这样多,取天下还少呢。其实,孙氏政权终其一世,问题都不在军队多寡,而在内政。大族政治,山越问题,东吴是三国中政治上建树最为有限的一个政权。
其次就是割据思想。这就体现在他认为取天下就是取地盘。换句话说,缺乏对全局的认识。孙策认为他不适合争雄天下,只擅长守护江东,便是这个含义。正因为如 此,他才对鲁肃的借荆州逐渐产生了反感,因为他借出的江陵,是自己明明可以握在手中的富庶之地,却交给了刘备。打不下合肥,东吴要扩张领土,那就只有西进 取江陵了。
孙权取江陵,带有很大的图一城一地得失的色彩。夺取江陵,给东吴带来的危害相当大。拿到荆州,孙权有了青徐和荆州两个出击点。问题是当时吴弱魏强,吴北伐 的威胁大大小于魏南征的威胁,因此多了一个接触点,为吴国带来的更是防守压力。吴国因此以头号大将陆逊镇守荆州,阻挡襄阳的威胁。东吴的军事力量化为青徐 和荆州两大集团,力分则弱,魏国则无需战略调整,吴国正面的魏国军事压力就倍增。
限于实力,东吴荆州一线,自保尚且不足,根本无法和青徐方向发挥“两个拳头打人”的威力。从历史上看,从此吴国再也无法恢复在长江一线的战略主动权,陷入了和魏国消耗战的泥潭,而这种对峙和消耗,对于较弱的吴国显然是不利的。
所谓取荆州为了防范刘备集团,则说法比较勉强。
因为如果察看地图,荆州并非一家所有,刘备集团在荆州只有三郡,象零陵挂在地图一角,战略上毫无价值,真正有力的只有南郡,根本没有防御纵深,战略态势极为被动,无法和东晋的王桓相比。
刘备政权的建设,集中在益州,并以其为大本营,不大可能再把政治中心转到荆州。北取襄阳如果成功,直接威胁许都,对魏国心腹压力太大,魏国不可能轻易放弃,必然全力争夺,刘备政权在荆州的重心,也不的不随之北移,无法再有力量主动攻击东吴。
而刘备政权如果试图首先灭亡东吴,其军事上必然采取速决战,否则吴国可以轻易向魏国称臣,联手西向,刘备集团没有足够的实力对付两国的联合力量。如果采取 速决战,唯一的办法就是沿长江而下,取建业。但是这个补给线一样漫长和危险,它的后方江陵本身就是一个突出部,北方是曹魏,南方是孙权控制的荆州部分,一 旦战争开始,无论孙曹,都会想到从长江中游攻击刘备军后路,切断他和益州大本营的联系,因为从江陵到建业的距离还很长,千里水路,无法处处设防,这条防线 的任何一点都是一突即破,刘备首尾不能相顾,就是拿下建业也是死路一条。
还有一点,从历史角度看,东吴的军事实力,从来都在蜀汉以上,只是使用上比较被动而已。
因此,刘备攻吴,从军事上看,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孙权也没有必要为了防范刘备而夺取荆州。
襄阳对于蜀魏,如同合肥对于魏吴,双方都难以轻易放弃,看曹操对于襄阳的反复增援可见一斑。如果东吴把握机会,等待蜀魏在此线陷入激战,自己取合肥,魏国 因为首都受到威胁,权衡轻重,也必然是襄阳线重于合肥线,孙权取得青州徐州一线可能性相当大,那时,吴的态势就是控制整个东方,而且建业无需保留庞大的军 事集团,战略弹性要好得多。
相关参考
司马懿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刘备和孙权两家虽然结了盟,但是矛盾很大。鲁肃在世的时候,是主张吴蜀和好,一起对付曹操的。后来鲁肃死了,接替他职务的大将吕蒙,就和鲁肃的主张不同。吕蒙是东吴名将。他从小就练得一身
吕蒙白衣渡江,夺取刘备集团属荆州各郡,是军事上的一个辉煌胜利。然而,从政治角度,似乎并非十分可取。对荆州这件事,支持东吴取荆州的看法不外三条,第一,荆州本来就是东吴的,当然要拿回来,第二条,吕蒙提出拿...
吕蒙白衣渡江,夺取刘备集团属荆州各郡,是军事上的一个辉煌胜利。然而,从政治角度,似乎并非十分可取。对荆州这件事,支持东吴取荆州的看法不外三条,第一,荆州本来就是东吴的,当然要拿回来,第二条,吕蒙提出拿...
吕蒙白衣渡江时,曹操射一密信给关羽,关羽如及时回防结果将改变
这是三国时期情报战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经过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和公元215年吴蜀的荆州之争,荆州地区的七个郡被魏、吴、蜀三国分割为三个部分。地盘虽然划分了,但是四战之地的荆州并没有因此而安定,它依然
刘葛无成痛古今,白衣摇橹阱何深。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荆州军北伐,所向披靡,斩庞德降于禁,文明华夏。曹操急忙联合东吴,并承认荆州归东吴所有,永不进犯江南。孙权令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傅士仁糜芳投降东吴
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将领,也是东吴的一流统帅,孙权与吕蒙常以兄弟相称。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亲自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势...
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将领,也是东吴的一流统帅,孙权与吕蒙常以兄弟相称。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亲自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势...
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吕蒙奉孙权之命,白衣渡江,偷袭荆州。荆州军猝不及防,再加上兵力大部分被关羽调走,荆州很快失陷。吕蒙成功偷袭荆州后,并没有收手,而是乘势进军,与曹军
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吕蒙奉孙权之命,白衣渡江,偷袭荆州。荆州军猝不及防,再加上兵力大部分被关羽调走,荆州很快失陷。吕蒙成功偷袭荆州后,并没有收手,而是乘势进军,与曹军
公元219年,荆州守将关羽发动樊城之战,孙权趁着关羽进攻樊城,后防空虚之际,当即派出吕蒙为前部奇袭荆州,当时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而夺得蜀汉的南郡、零陵和武陵三郡,与此同时,潘璋和朱然也率军擒杀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