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为何没能做上高位

Posted 丞相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为何没能做上高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为何没能做上高位

2、刘秀的哥哥刘縯,才是推翻新莽政权的第一功臣,为何他没能做皇帝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为何没能做上高位

在中国古代,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此人前推八百年,后算八百载。可谓是老谋深算,无人能及。本身是蜀汉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诸葛亮死后,蒋琬费t等人执政,继续推行诸葛亮的政策。那么诸葛亮的后人诸葛瞻长大之后,为何未能继任丞相呢?要知道此时诸葛亮在朝中权倾朝野,门多故吏,当时的大臣大多是诸葛提携。

其一,刘禅的不允许。诸葛亮独揽大权,刘禅很不爽。你看出师表中,诸葛亮耳提面命,把刘禅说得很不堪。刘禅作为一国之君,当然不愿意臣子如此的放肆。刘禅公开的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意思是国家大事都是你做主,我主要是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表明对诸葛亮大权独揽的不满。

其二,诸葛亮肆意安排大臣,让刘禅心里害怕怕。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除了表明了自己北伐的决心之外还向刘禅推荐了宫中和府中的托付之人。这也是说自己在的时候所有事情由我所决定,我走了之后也会有人代替我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成,根本不需要刘禅过问的。这像一国之君吗?

其三,刘禅对诸葛亮厌恶之情的总爆发。诸葛亮如此做派,刘禅不是没感觉,而是忍辱负重。一直没说。害怕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对自己有不轨之举。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后,据《三国志》记载,刘禅废除了丞相制,设立尚书令、大将军和大司马三职互相制衡,军政事务分开。诸葛亮死后,刘禅反对为其立庙。

其四,诸葛瞻虽然有美名,但并非庙堂之器,非宰相之才。公元263年冬天,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自景谷道攻入,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黄崇、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到达涪陵后盘桓不前;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不是朝廷宰辅大臣,对此诸葛亮早有预料:"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历史上刘禅是个有本事的人,一面自己主宰了当时的蜀汉大权,一面对诸葛家族拉拢极致,除了给诸葛瞻许以高官厚禄,还把公主许配给了他。这样诸葛瞻也是皇亲国戚。因此才为国死难,事实上刘禅把诸葛亮的权力给废了之后,再也不想让任何人和诸葛亮一样染指国家大权,当然诸葛家族更是如此。这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刘秀的哥哥刘縯,才是推翻新莽政权的第一功臣,为何他没能做皇帝

众所周知,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原来只是个热衷于耕读的年轻人,硬是被哥哥刘縯强拉着,参与了新朝末年的起义。刘縯曾经自比先祖刘邦,嘲笑刘秀就是个伺候庄稼的刘交(刘邦的弟弟)。 历史开了个大玩笑,这一次成功的不是「 ”刘邦”,恰恰是庄稼汉「 ”刘交”!在率领绿林军歼灭新莽政权主力军团后,刘縯没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族兄刘玄横空杀出,被拥立为帝,而刘縯竟然死于「 ”革命兄弟”的内讧! 绿林军其实是个松散联盟,它由四部分武装力量构成,按队伍成员的属地划分,一部分叫「 ”新市兵”,首领有王匡、王凤和马武;一部分叫「 ”下江兵”,首领有成丹、张卬、王常;一部分叫「 ”平林军”,首领有陈牧、廖湛;第四部分就是刘縯刘秀兄弟的「 ”舂陵军”。 剧照:刘縯 在舂陵军加入前,三支队伍各自为战,像极了「 ”小强”,一打就散,转头又活过来,靠四处劫略为生。刘縯靠下江兵首领王常的帮助,说服了三支队伍与舂陵军协同作战,先在蓝乡歼灭新朝主力军团两万人,后夺取南阳重镇宛城、新野等地。 在最关键的昆阳大战中,新莽政权最精锐,也是最后的家底,四十万人马被绿林军全歼!昆阳之战其实就是新莽政权的夺命一刀! 由此可见,正是刘縯,让这支「 ”流寇”式的队伍,发生了质的变化,他是当之无愧的领袖级人物。然而,当他们决定推举一位刘氏宗族子弟为帝时,当选的竟然不是刘縯,而是默默无闻的刘玄! 刘玄登基称帝后,在绿林军首领们的怂恿下,竟然捕杀了刘縯! 刘縯的死,不光是绿林军的巨大损失,也为刘玄的更始政权覆灭,留下了巨大隐患。那么,拥有强大私人部曲的刘縯,为何会被轻易杀害了呢? 刘玄 表面原因:刘縯的威名让绿林军上下害怕 关于刘縯之死的原因,《后汉书》交代得很简单: 「 ”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伯升(刘縯)威名而贪圣公(刘玄)懦弱,先共定策立之,然后使骑召伯升,示其议。” 刘縯治军威严,人气指数高,他当皇帝,众兄弟今后的日子不好过。刘玄不一样,懦弱无能,好好先生,且没有私人武装,只是平林军的普通小职员,他当皇帝,兄弟们说了还能算,该玩玩,该乐乐。 于是,他们抛开刘縯,私下议定后对刘縯玩了个请君入瓮。刘縯就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迫承认了拥立刘玄的事实。 刘玄登基后,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在此后的战斗中,刘縯表现出来的惊人战斗力和威望,让刘玄等人惴惴不安。尤其是在攻打新野城时,平林军怎么打也打不下来。县宰在城头说:「 ”如果能得到刘司徒的一个承诺,我就投降献城!”果然,刘縯一到城下,新野宰开城归降! 剧照:刘縯 显然,刘玄的一顶皇冠,不能阻止刘縯的威胁!怎么办?那就只好杀之而后快! 深层原因:士族阶级与农民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 恐怕这么回答,多少有点苍白,绿林军本来就是松散联盟,矛盾远不止这些,合不到一块可以散,为何冒着风险斩杀刘縯,要知道刘縯的部众是这几只队伍中最强大的,难道他们不怕被刘縯反杀? 除非,他们之间还有更深的矛盾。没错,这个矛盾就是刘縯所代表的士族阶级,与其他三支队伍所代表的农民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下江兵、新市兵、平林兵都是典型的农民起义军,起初只是一帮,在绿林山争食绿林山野生荸荠的流民。后来慢慢演变成一支打家劫舍,四处游荡的流寇组织。而舂陵军不一样,它由刘氏宗族子弟和南阳李氏豪族构成,是典型的士族集团组织。 农民军的目标很淳朴:吃饱肚子,为人类的第一需求服务!士族军队不一样,他们从来不缺物质生活的优越,他们的目标是,推翻王莽的新朝,恢复刘家老祖宗的家业! 昆阳大战 一个是生理需求,一个是政治需求,就像油和水,怎么能融到一起? 当初刘縯无法说动四军联合,请王常出面游说,成丹、张卬直言不讳:「 ”大丈夫既起,当各自为主,何故受人制乎?”各自为主,不受制约,当个草头王,就是他们的理想!他们也不怕失败,天下流民有的是,打散了还会再聚集。 王常以陈胜吴广的失败,才吓唬住他们,同意联合,不过从心眼里,他们是老大不愿意。这就是农民阶级的狭隘之处,没有长远目标,更没有政治追求,最终只能沦为流寇! 这种思想与刘縯必然产生冲突,舂陵军的战斗力就是源自于远大的目标,和严格的军事管理。当刘縯目光盯在攻城拔寨,消灭新莽主力军时,农民军眼睛里只有粮食、金钱和女人。刘縯的制约,让他们很不爽。 倘若没有后来的事情发生,分道扬镳是他们必然的结果! 舂陵军骨干 引爆点:不同意识下的「 ”同一目标” 这件事就是,新市、下江、平林三军居然也诞生了「 ”政治目标”——拥立皇帝,建立政权! 他们为何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根子还是在刘縯。刘縯曾经将他的政治蓝图,宣讲给王常。王常的悟性极高,对刘縯的蓝图「 ”一见倾心”,并且将刘縯的目标,简而化之地传达给草头王们:拥立刘氏恢复汉室,诸位非王即侯,恩泽子孙! 这种简单粗暴的所谓「 ”政治目标”,对草头王们来说,其实就是扩大了的「 ”生理需求”。不过,这个说法很容易被接受。 在这件事上,刘縯犯了个错误:他认为目标一致了,他就是那个必然的被拥立者!所以,他早早地对王常许下诺言:「 ”如事成,岂敢独飨之哉!”仿佛皇冠已经唾手可得,而忽视了他和三军草头王们,意识深处的差异! 草头王们心目中,已经幻化成了一个简单的公式:拥立刘氏为帝=几辈子的吃穿不愁!根本没有意识到,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位能力出众的宗室子弟来带领他们! 绿林军 这就是默默无闻的刘玄,被推上皇位的原因。一方误以为双方已经达成共识,一方误以为只要推出一位宗室子弟就万事大吉,双方都没有认识到,其实他们的意识深处,差距巨大! 这种将阶级矛盾抹平,将所有矛盾,归结为个人行事作风问题的做法,让双方无法做到求同存异。表面上目标一致,实质背道而驰,成为引爆双方矛盾的导火索! 刘縯之死的隐患:两个阶级的矛盾被掩盖 刘縯死了,草头王们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了吗?表面上看实现了,绿林军顺利攻破长安,推翻了新朝,刘玄成了未央宫的新主人,大大小小的草头王们,那一刻都变身王侯将相。 可那只是暂时的辉煌,仅仅两年时间,他们就亡于赤眉军。他们中的很多人,有的做了俘虏,有的连吃饭的家伙都没保住! 也就是说,那个把刘縯自己推向死亡的政治蓝图,给绿林军带来了短暂的快感,却没有实现终极目标! 刘縯 更始政权又为什么那么快败亡?原因还是在士族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刘縯之死,是对阶级矛盾的掩盖,而不是解决,刘縯只是士族阶级的一个代表,他的死,不代表士族阶层的影响力没了。 在绿林军内部,至少还有以刘秀为首的大量刘氏宗族,以李通为首的南阳李氏家族,以及从新莽政权投诚过来的大量士族阶层人员。也就是说,刘縯虽然死了,但他所代表的的士族力量,在更始政权中却是越来越大! 作为更始政权核心圈的农民阶级,与日益增长的士族阶级,他们之间的冲突,必然再次引爆新的危机! 历史的反思:谁才是那个时代的主角? 刘縯本人,对他自己的遭遇,要负有主要责任!这么说有点不厚道,但却是事实。 刘秀 回想一下,绿林军的四大武装力量,代表士族力量的舂陵军只占其一,倾向于士族阶层的王常,也只是下江兵的三把手。因而,刘縯个人虽强大,但在绿林军中,他还只是个「 ”小众群体”。 刘縯根本没认识到这一点,鸡同鸭讲,抛出了断送自己性命的政治蓝图!若非如此,顶多是绿林军各部分道扬镳,刘縯的路艰难一些而已,何至于送命? 我们再看看刘秀后来的路,他从一开始,就将目光盯住了士族阶层,依靠士族阶级的支持,夯实了自己的基础。后来才不断吸纳铜马、青犊等农民军,而这些农民军注定在刘秀阵营中,只是配角,形成不了政治力量。 对刘縯来说,在那个形势下,他能做的,一是与三部保持松散合作,不能将油和水强行混合;二是不断吸纳和发展士族力量,逐步改造三部,而不是急于求成。 可惜,刘縯没这么做,归根到底,是他没认识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阶级注定不能成为历史的主角,他选择错了支持力量! 那么,已经端坐龙椅的刘玄,又为什么失败了呢?我们以后再讲!

相关参考

刘秀的哥哥刘縯,才是推翻新莽政权的第一功臣,为何他没能做皇帝

众所周知,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原来只是个热衷于耕读的年轻人,硬是被哥哥刘縯强拉着,参与了新朝末年的起义。刘縯曾经自比先祖刘邦,嘲笑刘秀就是个伺候庄稼的刘交(刘邦的弟弟)。历史开了个大玩笑,这一次成功的不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为何还是没能打败司马懿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崇高的,三国演义更是将诸葛亮几乎神化了,如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和上方谷之战,几乎差点烧死了司马懿。而死后更是留下一妙计,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看上去诸葛亮的计谋比司马懿

假如诸葛亮穿越到现代,他能做哪些工作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无所不能的智慧化身,但是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质疑,他们认为诸葛亮只是生在乱世中,俗话说“乱世出豪杰”,是时代造就了诸葛亮,而不是诸葛亮真

当你跟错了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自保

文:安静的风(读史专栏作者)孙权曾经问过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你叔叔诸葛亮和你爸谁厉害?诸葛恪几乎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当然是我爸爸厉害。孙权很诧异,说,你叔叔在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文蹈武略无人可比,你爸

此人是诸葛亮家族成员,身居高位,却因起兵作乱而结局悲惨

汉末琅琊诸葛氏虽然比不上袁氏、曹氏等掌握权柄的世家大族,但也是汉末三国时期有一定影响力的士族,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主要有三位:蜀汉的诸葛亮、东吴的诸葛瑾和曹魏的诸葛诞。当时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诸葛家

诸葛亮没能扶起阿斗的真实原因

阿斗的个人品牌就是“扶不起”,无论民间还是正史,都觉得阿斗是个没用的废物。其实阿斗并不弱智,史书上记载阿斗投降后,封了个安乐公,司马昭请他吃饭,就演奏蜀地的乐舞,跟着阿斗归降的人都流泪了,阿斗却嬉笑自

如何评价诸葛亮之子诸葛瞻

诸葛亮46岁那一年,终于有了一个儿子,取名诸葛瞻。诸葛亮去世那一年,写信给哥哥诸葛瑾,说诸葛瞻已经八岁(虚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诸葛亮病故,诸葛瞻继承武乡侯爵位。17岁

诸葛亮之子壮烈殉国

公元263年,三国中汉魏最后一战――绵竹之战开打了,这一战对于三国谜,特别是喜欢三国演义的人来说显然难以接受,因为这一战,\'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一起战死了(此战险让诸葛亮绝后,仅剩诸葛瞻次

诸葛亮的一生中最大的失败竟是这件事

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是什么?是没能说服关羽联吴抗魏吗?是没能阻止刘备伐吴吗?是多次北伐劳而无功吗?都不是。诸葛亮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成功地说服刘备夺取刘表治下的荆州。当初诸葛亮在草庐之中,对刘备侃侃而

张嶷是谁?为何说他是诸葛亮的继承人

在王平、马忠、邓芝等第二代战将纷纷去世之后,和姜维共同撑掌蜀汉,主要是张嶷和张翼。张嶷协助南方少数民族耕种、畜牧、经营盐铁,改善其生活,对南中地区的进步和开发贡献良多,后主刘禅加封张嶷为抚戎将军。张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