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

Posted 演义

篇首语:常识是人类的守护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

2、中国电建历史

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20多种,清代刻本也有70多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康熙二十八年,日僧湖南文山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对《三国演义》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其一是关于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电建历史

中国电力的历史

自中国有商品电以来,已有120年。120年来的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的电力工业经过了旧中国67年的艰难曲折、蹈珊缓慢的发展,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迎来了中国电力工业的新生。建国后的53年,是中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大步前进、波澜壮阔的伟大的历史时期。在这53年中,中国电力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将失落的半个世纪追了回来,使中国的电力无论从装机容量到发电量都稳居世界第二位。这是世界瞩目的光辉成就,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广大电力职工的光荣。

中国电力装机从1882年的16马力(11.76kW )经过67年发展,到1949年达到185万kW;而从1949年到2002年的3.53亿kW。 50多年持续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发展,在世界电力发展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1978年以来,中国的电力工业发展的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更是举世无双。从1979年的全国装机6300万kW,发展到2002年的35300万kW, 23年中新增装机29000万kW,平均每年新增1260万kW,特别是近10年,即1992——2002年,装机由16653万kW增至35300万kW,连续10年平均每年新增发电容址1860万kW,其中1999年达年新增2150万kW的高峰。

近20多年来,特别是在近10年多时间里,中国电力工业得到全面的快速发展。我国连续跃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国、日本,从1996年开始就稳居世界第二,基本上扭转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电力严重短缺局面。电力行业以实现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略有裕量的成就,欢别20世纪,喜迎21世纪;而且在电力工业发展的水平上也有了全面的提高。特别在电力结构上,不断调整优化,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使中国电力工业进人了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超高压、自动化、信息化,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发电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电网建设极大加强,电力调度水平不断提高,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科技水平得到提高,电力环境保护得以加强,使中国电力工业的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日渐接近。环境排放控制、生态保护日益加强,使电力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渐趋统一。电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电力发展的战略规划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电力市场营销管理以及电力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优质服务水平等普遍得到提高。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利用外资、引进设备、引进技术、实施走出去战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此外还不断提高了电力职工队伍素质,积极扩大了多种经营,不断深化电力企业改革,推动企业重组改造,加强了法制建设,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以及不断加强电力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总之这20年,特别是最近10年,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史上成就巨大的10年,是电力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的10年,是中国电力工业走向世界前沿的10年。可以预见并坚信,中国电力工业再用20年时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旗帜指引下,中国的电力工业必将有更大规模的发展,技术管理水平有更大的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电力的历史

自中国有商品电以来,已有120年。

120年来的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的电力工业经过了旧中国67年的艰难曲折、蹈珊缓慢的发展,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迎来了中国电力工业的新生。

建国后的53年,是中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大步前进、波澜壮阔的伟大的历史时期。在这53年中,中国电力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将失落的半个世纪追了回来,使中国的电力无论从装机容量到发电量都稳居世界第二位。

这是世界瞩目的光辉成就,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广大电力职工的光荣。 中国电力装机从1882年的16马力(11.76kW )经过67年发展,到1949年达到185万kW;而从1949年到2002年的3.53亿kW。

50多年持续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发展,在世界电力发展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1978年以来,中国的电力工业发展的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更是举世无双。

从1979年的全国装机6300万kW,发展到2002年的35300万kW, 23年中新增装机29000万kW,平均每年新增1260万kW,特别是近10年,即1992——2002年,装机由16653万kW增至35300万kW,连续10年平均每年新增发电容址1860万kW,其中1999年达年新增2150万kW的高峰。 近20多年来,特别是在近10年多时间里,中国电力工业得到全面的快速发展。

我国连续跃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国、日本,从1996年开始就稳居世界第二,基本上扭转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电力严重短缺局面。电力行业以实现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略有裕量的成就,欢别20世纪,喜迎21世纪;而且在电力工业发展的水平上也有了全面的提高。

特别在电力结构上,不断调整优化,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使中国电力工业进人了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超高压、自动化、信息化,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发电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电网建设极大加强,电力调度水平不断提高,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科技水平得到提高,电力环境保护得以加强,使中国电力工业的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日渐接近。环境排放控制、生态保护日益加强,使电力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渐趋统一。

电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电力发展的战略规划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电力市场营销管理以及电力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优质服务水平等普遍得到提高。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利用外资、引进设备、引进技术、实施走出去战略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此外还不断提高了电力职工队伍素质,积极扩大了多种经营,不断深化电力企业改革,推动企业重组改造,加强了法制建设,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以及不断加强电力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总之这20年,特别是最近10年,是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史上成就巨大的10年,是电力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的10年,是中国电力工业走向世界前沿的10年。

可以预见并坚信,中国电力工业再用20年时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旗帜指引下,中国的电力工业必将有更大规模的发展,技术管理水平有更大的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力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自1949年到1978年,中国电力历史分别有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三个阶段。

在燃料部与电力工业部阶段,电力管理执行集中管理的方法;时至水利电力部,电力与水利又经历了分散与集中各两次不同管理。 1、燃料工业部时期(1949-1955年)。

2、电力工业部时期(1955年-1958年)。 3、水利电力部时期(1958-1966年)。

4、"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8年)。 二、第二阶段,摸着石头过河(1979-1997年)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电力工业体制进入了改革探索时期。

1、第二次成立电力工业部(1979-1982年)。 2、第二次成立水利电力部(1982-1988年)。

3、能源部时期(1988-1993年)。 4、第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1993-1997年)。

扩展资料 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战略 1、转变思想,树立竞争意识 企业生存的基础是市场,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为了扩展电力市场,企业一定要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明确以市场为主体的竞争策略,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 2、健全完善电力市场规章制度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作基础,电力市场的有效扩展也是如此。

3、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电力市场并拓展新市场 想要增加社会用电数量,并逐步拓展电力市场,就要坚持供电以客户为核心,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构建电力市场。 4、提高员工素质能力 电力市场的有效拓展要依靠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来完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开放,以及现代化技术的逐步兴起,给电力企业员工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力。

中国电力报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力报社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在京直属正局级新闻单位,是电力行业重要的部门,负责全行业的舆论导向。

《中国电力报》是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管、中国电力报社主办的行业报。从创办至今的25年中,中国电力报社在电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面对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中国电力报社按照国家电监会党组的要求,肩负历史使命,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产业发展方向,坚持服务于电力行业改革与发展大局,坚持服务于电力企业和各类市场主体,坚持服务于广大电力职工,努力创造新气象,打开新局面。《中国电力报》是1981年在当时任电力部部长的李鹏同志亲自倡导下于1982年1月1日正式创办的,并一直受到李鹏同志的关怀。

李鹏同志说《中国电力报》他经常看。电力部领导对《中国电力报》十分重视,史大桢同志在1986年就向报社提出了创办一流行业报刊的要求。

1993年又作出批示,希望制定出长期的规划、安排和确定随着时代发展的目标,多出高水平的文章,多从下面的反映中看到报刊所起的引导和鼓动作用,不断向一流目标踏踏实实地前进。1993年7月,史大桢部长又亲自到报社与编辑进行座谈。

随后分管报社工作的赵希正副部长到报社检查指导工作,他要求报社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把报纸办成既有权威性,又有群众性,旗帜鲜明的报纸。《中国电力报》坚持“权威、全面、诠释”的办报方针,通过对行业新闻的权威发布和全面报道、对经济走势的准确解读和专业诠释,不断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增强报纸的生命力,从而在服务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电力企业经营发展和服务广大读者的需求方面作出更大的成绩。

10多年来,中国电力报社经过艰苦创业正在走向成熟。报刊正确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电力工业部的工作部署;及时传播了电力经济技术信息,广泛交流了电力工业改革、发展及管理方面的经验,在电力工业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报刊的发行量也年年稳中有升,已名列首都产业报刊前茅。近几年,中国电力报社针对电力工业的实际和产业报的特点,提出了“以正面报道为主,以深度报道取胜,以抓问题见长”业务指导思路,把着力点放在深度报道和专题报道上。

同时注重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读者,增大了报刊的信息量,增强了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在向创办一流行业报刊的方向上扎实地迈进。1993年,《中国电力报》在改为每周出四期后,组织和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宣传和鼓舞了广大电力职工,特别是打好了几个深度报道战役,形成了宣传的声势。

如《集资办电呼唤股份制》的超前报道,反映山东电力基本建设经验的《成功之路》,反映文明施工的《今日东北虎》和电力改革与发展典型的《腾飞吧,什邡》等,宣传了典型,推广了经验,振奋了精神,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特别是参加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报道的《老字号缘何不如新字号》,反映了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被多家报纸刊登,促进了改革的深化。

这些重点报道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肯定和赞扬。全年有20篇新闻作品和其它作品分别在中国产业报协会、中国电力报刊协会、全国报纸副刊协会评选中获奖。

报社2个单位和3名个人受到电力部、中电联、水电工会的表彰。《中国电力报》每年还有相当数量的新闻被中央各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转载和转播,扩大了电力工业的社会宣传,树立了电力行业的整体形象,受到各界的关注和欢迎。

1993年6月25日,电力工业部副部长赵希正代表部党组,在中国电力报社宣布报社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沈凤仪任中国电力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张敬元、王渭林、赵文图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1993年,中国电力报社在册人数89人,其中编辑岗位46人,占总人数的51.6%,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66人,占总人数的74%,党员39人,占总人数的44%,全社平均年龄35.4岁。

中国电力报社设一室七部,即:办公室、新闻部、理论部、农电部、专刊专题部、记者部、经理部、中国电业编辑部。报社除编辑出版发行《中国电力报》外,还编辑出版发行《中国电业》杂志和供各级领导参阅的《内部参考》以及《电力快讯》等。

《中国电力报》1982年创刊时为四开四版小报,每周出一期;1983年改为每周出二期;1984年改为每周出三期。1986年根据当时的水利电力部党组的决定,报纸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并改名为《中国水利电力报》。

1989年恢复《中国电力报》报名,并由每周出二期改为每周出三期;1993年改为每周出四期。《中国电业》前身为《人民电业》,创刊于1950年,1958年与《中国水利》、《水利电力工人报》合并为《水利与电力》,1966年停刊。

1983年《人民电业》复刊,1987年更名为《中国电业》。中国电力报社在全国共建有40个记者站,有记者62名。

2007年1月1日,是《中国电力报》创刊25周年纪念日。25年来,《中国电力报》见证了中国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的辉煌成就,见证了中国电力企业成长与壮大的创业历程。

25年来,《中国电力报》与全国电力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为。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电力十年清洁发展历经两个阶段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至今已走过十年历程。

作为电力业内人士,既见证了电力行业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变化,也亲历了电力企业为改善生态环境所做的艰苦探索与实践。以煤价暴涨、金融危机、新能源革命的2008年为分水岭,电力清洁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2~2008年):“先发展后环保、边污染边治理”阶段。

改革催生活力,竞争促进发展。2002年电改极大地激发了发电行业发展的活力,这一阶段各大发电集团抢占资源、规模扩张,我国装机规模连续突破4亿、5亿、6亿、7亿、8亿千瓦,为迅速扭转全国缺电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在清洁发展上缺少整体规划,新增装机主要以火电为主,而且环保设施投入不够,质量参差不齐,使用率不高,存在一次性资源大量消耗、排放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基本上还处于“先发展后环保、边污染边治理”阶段。 第二个阶段(2008年以后至今):调整结构、清洁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电力行业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时期,主要表现为注重价值创造、战略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着力调整电源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以及管控模式,在项目发展上,首先规划清洁高效电源项目,清洁能源发电在新建项目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火电投资连年下降,风电、太阳能、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得到迅速发展的局面,电力企业从“要我清洁”转变为“我要清洁”。为什么以2008年作为分水岭?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煤炭价格上涨,火电板块2008年出现全行业亏损,火电投资的积极性下降,急需寻找新的出口;二是为应对气候变化,抵御金融危机冲击,世界对中国节能减排的期望越来越高,我国对外作出 “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承诺,节能减排成为大势所趋;三是顺应世界新能源革命要求,我国把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幅度提高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划目标,研究核电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

总之,从2008年开始,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成为电力行业的共识,电力行业的发展由规模扩张转向结构调整,以煤电一体,“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发展核电、水电及新能源为主要内容的电源结构调整成为新时期电力行业发展的一条主线。 电力十年清洁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近年来,电力行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电源结构,坚持走清洁、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清洁发展纳入战略规划。各大发电集团均把清洁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中长期战略规划,如华能集团公司着力打造“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大唐集团公司将“提供清洁电力、点亮美好生活”作为企业使命;华电集团公司提出建设“价值华电、绿色华电、创新华电、幸福华电”的战略目标;国电集团公司确立了“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建设一流综合性电力集团”的战略目标;中电投集团公司坚持“电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核心。

二是电力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十年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从3.57亿千瓦增至11.4亿千瓦,年均增长约7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从1.65万亿千瓦时增至5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约3300万千瓦时,总体上打破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电源供应瓶颈。

以华电集团公司为例,截至2012年底,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是2002年刚成立时的4倍;年发电量4300亿千瓦时,是2002年的3.7倍。 三是电源结构持续优化。

2011年,全部非化石能源利用量约为2.83亿吨,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8.1%,非化石能源比例较2005年提高3.4个百分点。加快高参数、大容量清洁燃煤机组、燃气电站建设,截至2012年11月,全国在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达到47台,投运、在建、拟建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数量居全球之首;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74.4%。

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02年至2012年11月,全国水电规模从8607万千瓦增至24610万千瓦,风电规模从零起步增至5600万千瓦,核电规模从446万千瓦增至4623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由25%增至28.2%,目前我国水电装机容量、风电并网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四是节能减排成效突出。

2002年至2012年,全国火电机组供电煤耗从383克/千瓦时降至324克/千瓦时,降幅超过15%,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6年以来淘汰落后小火电机组8000万千瓦,每年可节约原煤6000多万吨;加快建设燃煤机组脱硫、脱硝设施,烟气脱硫机组占全国燃煤机组的比重达到90%;广泛应用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加大废水、废气、废渣 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以华电集团公司为例,2012年单位发电量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绩效较2002年分别下降76%、75%、36%。

五是CDM项目发展成果丰硕。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共批准了4540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预计年减排。

我国最早建立的电力设计院在历史上是怎样记录的

是能源部东北电力设计院。

1950年5月成立。现有职工1989人,其 中工程技术人员1168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8 人,高级工程师170人。

至1989年底,共完成设 计发电工程1814万千瓦;35-500千伏安送电线 路16017公里;35~500千伏变电工程1697千伏 安及其他重大科研项目。1980年以来获国家级优秀设计项目6项、勘察项目3项;获部级优秀设 计项目8项、勘测项目3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3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6项;发明奖2项; QC小组国家级奖2项、部省级奖5项。

该院还 为朝鲜、阿尔巴尼亚、马里、巴基斯坦等国提供工程设计与服务。

相关参考

中国电建历史

中国电力的历史自中国有商品电以来,已有120年。120年来的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的电力工业经过了旧中国67年的艰难曲折、蹈珊缓慢的发展,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迎来了中国电力工业

开国将帅不为人知的一面,多人在家乡都做过此事,有的还是领头人

中国历史是一座大宝库,尤其是近代,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历史花苑全力在中国近代「”淘宝”,为读者奉献短小有趣、适合茶余饭后阅读的精品美文......开国将帅是我们的榜样,他们从小就胸怀救国救民的理

新中国第一部庐山志即将面世

新中国第一部庐山志即将面世历时三年多,曾经“两落三起”,新中国第一部庐山志即将面世,它纪录见证了庐山景区,近70年间全域旅游发展的壮阔历程。“下轿伊始问志书”,地方志是地方百科全书,志书的“资治、存史

走进《勇敢的心》故事发生地 苏格兰人要推翻民族英雄的纪念碑

获得好莱坞五项大奖的影片《勇敢的心》以古代苏格兰勇士威廉·华莱士抗击英军的传奇为灵感,将公元十三世纪的苏格兰人民大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搬上银幕,打造成一部勇敢悲壮、波澜壮阔的电影史诗。而故事的发生地就

游牧帝国融入中华原来是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过程 地球知识局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NO.831-长城内外>作者:柳丁>制图:孙绿/校稿:猫斯图/编辑:棉花>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国历史观以中

五代十国的乱世持续了多久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五代十国和唐朝有什么联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王朝更迭作为历史循环的最真实写照,给我们今人展现出了历史最为波澜壮阔的一面,而在这波澜壮阔的背后,王朝更迭往往会将时局推

清末废除科举制度何以波澜不惊

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朝,鼎盛于明朝,可谓是历史悠久,而清朝的科举依旧是仿照前朝八股取士,但更注重对士人思想的防范。客观的说,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上具有一定历史优越性的,但随着时

持续了200多年的波澜壮阔史诗

16世纪后期,在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开始崛起两个大帝国,一个中国(清朝),一个是俄罗斯帝国。两个帝国从建立开始,就走上了大规模的扩张道路。在随后的200年的时间里,俄罗斯翻过了乌拉尔山脉,到达了太平洋沿岸

改朝换代是历史必然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断层的存在,中华文明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渗透着历史的厚重。而在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王朝更替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主要表现方式。而伴随着兴亡盛衰的王朝更替,中华文明的画卷

五四时期的历史故事

历史长河大浪淘沙,送走过多少岁月;时代画卷波澜壮阔,记载了无数英杰。忆往昔,按卷沉思,竟难忘那燕园的红墙;竟难忘那十月的潮思;竟难忘“还我青岛,还我中华”的竞相奔走,击博耳鼓的阵阵呼声。风云为之含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