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

Posted 出师表

篇首语: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时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时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

2、诸葛亮写过《后出师表》吗

三国时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字曹奔次唬是为明帝。消息传到成都,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已经到来,遂于次年领兵进驻汉中,准备出师伐魏。临行前,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这就是著名的《出师表》。因为数年后他还上过一道出师的表章,为区别起见,故称为前、后《出师表》。

按《三国演义》的说法,建兴六年(228年)秋,魏将曹休在石亭为东吴陆逊所破,东吴遣书蜀中,请派兵伐魏,刘禅使人报知驻汉中的诸葛亮,其时诸葛亮在汉中兵强马壮,粮草丰足,遂于次年春领兵数万再次北伐,临行前复上表后主,是为后《出师表》。

然而学术界历来有人认为后《出师表》乃伪作,非诸葛亮之手笔。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前《出师表》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而后《出师表》仅见于裴松之注引吴人张俨所著《默记》中,《三国志》和《诸葛武侯文集》中都未收录。其二,该表说赵云死与上表前,而《三国志·赵云传》说赵云建兴七年卒,两者有矛盾之处。其三,后《出师表》与前《出师表》的情绪反差太大,前者低沉,后者高昂,前后判若两人。

于是有人甚至推测这篇表章实际是诸葛亮的侄子、东吴诸葛恪所作,诸葛恪在孙权临死时受命为大将军,辅佐幼主孙亮,为了树立个人威望,也为了使自己的伐魏主张得到众人认同,故冒大名鼎鼎的伯父诛葛亮之名著论谕众,以激励士气。但若仔细分析,其实上述理由并不能作为后《出师表》一定就是后人伪作的根据。

首先,司马光《资治通鉴》全文收录了此文,《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其鉴别选择、考证伪劣很是细致;后来胡三省注《通鉴》,其校勘、考证、辨误,前后垂三十年之久,对后《出师表》仍然是认同的。而陈寿《三国志》不收后《出师表》可能也有难言之隐,因为后《出师表》开篇即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称曹魏为贼,全文以正统自居,讨贼自任,如若《三国志》收录此文,则与该书宣扬的曹魏正统说相悖,可能遭致时忌,为尊者讳,只能付之阙如了。至于赵云的确切死亡年份,据清人何*推断,赵云若在第二次北伐时还活着,必然会有关于他的记载,然而史传上没有。第二次北伐,蜀汉名将赵云不再出现,所以赵云可能死于建兴六年冬之前,《三国志》的记载恐怕有误,后《出师表》说赵云已死,是对的。

再来谈谈关于前、后《出师表》感情基调的问题,诚然,两表所反映的情绪是不一样的,但如果我们考虑到第一次北伐的失利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就会理解这一变化。首次北伐失利,使蜀汉统治集团中产生一种对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这种情绪又对后主产生影响,使他产生厌恶对魏作战,不思进取,但求苟安的想法。故而在后〈出师表〉中,诸葛亮确实流露出对北伐前途的担心,但这是出于对一些人消级悲观,不思进取的想法的担忧。经过第一次北伐失利,诸葛亮对敌人的强大,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但他从未对北伐丧失信心,从未打算放弃过。后《出师表》以有力的事实批驳了悲观、消极的思想,以深沉的基调向蜀汉群臣敲响了警钟:不思进取,只会坐以待毙,只会葬送蜀汉的前途,葬送先帝扫除汉贼、兴复汉室的大业。古人云文以载道,又云义理、考据、辞章,一篇文章的灵魂在于其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某种精神(或情感),而文章的具体形式只是作者实现其创作意图的载体。窃以为,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八个字不正表现了诸葛亮对北伐无比坚定的信心吗?

综上,无论是从历史事实,还是从个人情感的层面出发,我都毫不怀疑后《出师表》的真实性。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为远大理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以及他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也激励了一代代忠臣良将,志士仁人为百姓疾苦、国家兴亡而殚精竭虑,不懈奋斗。最后谨以这首《双调·蟾宫曲》,对他所代表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聊表千载之下的崇敬之情:

问魏蜀谁雌谁雄?一跨九州,一据蜀中。以弱攻强,败亦北征,胜亦北征。横亘秦岭入九重,栈道婉蜒若游龙。自强不息,志在复兴。阻亦北征,通亦北征。

诸葛亮写过《后出师表》吗

或许人们头脑中似乎会常常跳出这样一个“常识”:蜀汉政权在刘备亡故后,由诸葛亮主持发动了对曹魏的六次北伐,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疏《前出师表》,次年“二出祁山”前又写上《后出师表》。

在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只载有《(前)出师表》,而没有《后出师表》。《后出师表》是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录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的,而《汉晋春秋》中的这篇《后出师表》又是出于三国的《默记》。着名的《昭明文选》,也只选录《(前)出师表》,而不收《后出师表》。由此,有悖于“常识”的见解便出现了:《后出师表》并非诸葛亮所作。

否认诸葛亮写《后出师表》的理由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后出师表》与《前出师表》的立意完全不同。《前出师表》表示了诸葛亮对北伐必胜的信心:“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又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后出师表》却语气沮丧:“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虽然此时已有街亭一败,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诸葛亮怎会雄心全挫呢?而且,如果是诸葛亮自己所写,此文应该畅所欲言,没有必要故意贬低自己。

二、《后出师表》写作的目的不明确。根据历史记载,当时蜀汉并没有人反对北伐,《后出师表》谈到“议者谓为非计”,不符合当时的情况。因此诸葛亮根本无需上此表以说服别人。表中又有许多可能起涣散人心作用的话,以诸葛亮的明智,岂能为此!

三、《后出师表》提及的一些事情与史实明显不符,人名也有错误。《蜀志・赵云传》说赵云“建兴七年卒”,《后出师表》上于建兴六年十一月,却说:“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命、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而且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人,均不见史书记载,显系作伪者故意捏造,以混淆视听。

四、《后出师表》和《前出师表》文辞风格迥然不同。《前出师表》是忠臣志士无意为文,故风格至为高迈。《后出师表》是作伪者有意为文,因而辞意不免庸陋,如“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四句,均一句四字,两句对偶,意思完全雷同,《前出师表》就没有这样的句子。

相关参考

诸葛亮写过《后出师表》吗

或许人们头脑中似乎会常常跳出这样一个“常识”:蜀汉政权在刘备亡故后,由诸葛亮主持发动了对曹魏的六次北伐,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疏《前出师表》,次年“二出祁山”前又写上《后出师表》。在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草庐是否是抬高自己

看过不少书籍,老一直谈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就三国鼎立的大业。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几乎妇孺皆知,在民间也广为散播。但是否是真有这么一回事呢?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洋洋洒洒地花了六,七千字来描

三国之最经典的六句话

第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如果没有“三顾茅庐”隐士文化会打折扣吗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三顾茅庐”这事确实是真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有交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也有交代:“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如果没有“三顾茅庐”隐士文化会打折扣吗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三顾茅庐”这事确实是真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有交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也有交代:“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刘备到底咋认识的诸葛亮

关于刘备初识诸葛一事,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流传面颇广的刘备“三顾茅庐”说。诸葛亮在其《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陈寿在《三国志》中即采用了此

三国时期的费是怎么死的

费是何许人也?如果你很爱看三国时期的故事,想必对他一定不会陌生。如果你不了解三国时期的往事,却看过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也肯定会见过费的大名。费也叫费文伟,文伟是他的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官员。生年

刘禅给诸葛亮的回信写了什么

刘禅给诸葛亮的回信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上书写给后主刘禅的出征建议表,主要就是提出来几点内容:首先《出师表》针对当前的局势,做了一个细致的分析。并且,反复的劝勉刘禅要继承先帝的遗德,因为先帝

诸葛亮一个有心之举 让写三国志的陈寿差点气哭

三国时,由于蜀汉未置史官,因而没有留下任何官方的文书档案。陈寿撰写《三国志》时,对魏、吴的资料颇感顺手,分别撰写了30卷和20卷;对蜀,则因资料欠缺而只撰写了15卷。简洁的文字记载后来虽经裴松之作了大

刺史和州牧到底谁是领导

公元227年,魏文帝曹丕去世,诸葛亮觉得北伐的机会已经来到,一篇《出师表》洋洋洒洒,感动了后来无数立志恢复故土的中国人,但显然没有打动蜀汉集团内部的另一个大佬——李严。奇怪的李严李严这个人是一个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