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真的没有设置史官吗

Posted 史官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蜀国真的没有设置史官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蜀国真的没有设置史官吗

2、历史上的三国,真的叫,魏国,蜀国,吴国吗

蜀国真的没有设置史官吗

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后主传》里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於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看了这句话,大家首先就会想:原来蜀国没有史官啊!难怪史料不全了!但事实上蜀国当时设置了史官的,只是应该在刘备称帝前没有专门的史官。

古代的史官叫太史,在西周春秋时代,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 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到了秦汉,改称为太史令,职位渐低。司马迁就是西汉的太史令,其主要职责是记事修史,推算历法。《后汉书。百官志二》记载:太史令一人,六百石。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太史令以论著为己任,而又掌天官。而直到魏晋以后新增著作郎一职,从此修史的职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当一个国家缺少记事修史,推算历法的太史令,那么就会形成陈寿所说的行事多遗,灾异靡书的情况。

那么看看蜀国是否设置了史官。在《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有这么一条记载:

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於是大赦,改年。

这不,难道这史官不是国不置史,注记无官的史官,不对!这上面明明是记录了景星见的天文现象,而负责记录此事的官员只有太史令之类的史官。从此可证明蜀国是注记有官的,不然那来的这段话。

再看看所谓灾异靡书是说灾异、瑞应都不记载于书。蜀国当时是否灾异靡书那?看过《三国志》等书,发现:

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V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建兴九年冬十月,江阳至江州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堕水死者以千数。(《汉晋春秋》)

后(延熙)十四年夏,还成都,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故冬复北屯汉寿。(《三国志,蜀书,费t传》)

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於是大赦,改年。宦人黄皓始专政。(《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从公元222年刘备败于夷陵的章武二年到公元258年黄皓专权的景耀元年,黄气见秭归,群鸟堕大江,成都无相气,景星见夜空等灾异、瑞应均有记载,应该是灾异有书啊!

最后说一说行事多遗,观三国各种史料,蜀国记载主要于刘备起兵至称帝的多有遗漏,而其后记载却并不比魏吴两国缺乏。应是刘备前期颠沛流离,资料多无记载,直至称帝后才设置史官,故此蜀汉后期资料还是算完备的。

蜀国明明有史官一职,陈寿为什么要说:国不置史,注记无官。那在下枉自猜测一下,不外两个原因:

1,陈寿著作《三国志》乃是私人撰史,完成之后想必心中也欣喜万分。他以此来体现出自己在国不置史、祖国灭亡的情况下,还能全靠自己动手搜集蜀汉的史实,秉笔写信史、独立成蜀书,修成文笔远胜于吴魏两国史官的包括蜀书在内的《三国志》一书。

2,如唐代刘知几于《史通,曲笔》所说陈寿因为其父为马谡参军,因街亭之败被诸葛亮处以髡刑,陈氏国志立后主传云‘蜀无史职,故灾祥靡’案黄气见于秭归......若史官不置,此事从何而书?闻盖由父辱受髡,故加此谤议者。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三国,真的叫,魏国,蜀国,吴国吗

  提起风云激荡的三国,我们都知道那段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峥嵘历史。

  也都耳熟能详是魏、蜀、吴三方相掐。

  因此三国就是魏蜀吴三国,貌似没有什么异议。

  然而真实的历史还真不是这样。

  公元220年,曹操的次子曹丕,做了一件他老爹做梦都想做的事情,给大汉王朝正式画上了句号,踢开了汉帝刘协,新立国号“魏”。人们为了和之后的北魏做区分,称之为“曹魏”。

  所以三国中的魏是没有问题的。

  公元229年,南国的孙权耐不住寂寞,也称了帝,国号“吴”,史称东吴。

  因此三国中的吴也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就出在立国最为坎坷的刘备集团。

  刘备画像

  就在曹丕称帝的次年,公元221年,一心恢复汉室的刘备集团,看到汉朝灭亡,赶快在蜀地高举汉朝的大旗,因此毫无疑问的以“汉”为号,显示其政权的正统性,直到公元263年蜀汉亡于阿斗之手。刘备集团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口号,也在221年之后一直以“汉”为号。

  从来没有以“蜀”为号的情况。

  “蜀汉”之称是因为要区别之前的东汉、西汉。和东吴与曹魏的称法相似,表示一种区别。

  因此三国应该是魏、汉、吴才对,众多的三国题材影视剧中,大大的蜀字大旗,不仅要把历史学家气出内伤,更要把刘皇叔气的拍棺材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将错就错的情况呢?

  这要追溯到三国这段历史的正史记载者——陈寿,他在《三国志》中,以《蜀书》的名称记载蜀汉之史事。而三国其他两国的史事,则分别归于《魏书》与《吴书》。

  就从这里开始,魏、蜀、吴的称呼开始出现并流传开来。

  《三国志》之蜀书示例

  这个错误并非陈寿之疏忽。

  陈寿虽然是刘禅的臣子,但是蜀汉亡后,陈寿就成了继承曹魏的司马氏晋朝的臣下,按照修史之才传统,陈寿在纂修《三国志》之时就须以三国中的曹魏为正统,否则就等于间接否定了司马家政权的合法性。如果陈寿坚持记蜀为汉,不但《三国志》这部正史要遭毁弃,陈寿的人头也会不保。

  “蜀” 这一错误称号借助正史的权威,传之四海,再加上一些三国类小说和影视作品,甚至非专业历史地图的影响,更是将这一错误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真正的三国应该是魏、汉、吴三国。

  大汉朝在公元220年经过禅让后,作为大统一的王朝成为历史。今天的人,把自公元220年到280年3月(经过司马炎篡魏代替的晋)灭吴的60年作为三国争霸时代。我们常说魏蜀吴三国。但是,从历史的角度,历史上并不存在所谓魏国、蜀国、吴国,至少不存在魏国、蜀国。我们一个一个来看:1、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这里我们要看到几个很关键的字眼,首先是禅让、其次是取代,也就是说按照古代王朝更替的说法,汉是土德,魏木德,木生于土,魏代替汉,天命从大汉的土转移到大魏的木。另外,因为,魏代替汉是通过一连串“合法”的程序和手续——禅让完成,大统一的大汉王朝成为了大魏朝,从政治遗产的角度来说,大魏包括魏自身掌握的北方固有领土,还包括暂时没有收复或者说完成“平叛”的刘姓后人的占据的以四川为主体的“蜀汉”和偏居东南的“东吴”,也正基于此,虽然在东汉末年自从黄巾大混乱后东汉王朝对地方已经失去的掌控力,但是我们经常看到谁谁上表封谁谁,大汉经过禅让完成历史任务后,魏也没放弃。这个可以看下《三国时期“遥领州”制度探析》。所以为魏的政治表述中他们是在完成统一的大魏朝。2、蜀。可以说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这段历史中出来没有存在一个政权叫“蜀”。我们看历史表示“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我们要明白一点,刘备之所以在汉末群雄中崛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有个政治基础——汉室宗亲,刘备一直是以刘氏皇族自居,就像当年的光武帝刘秀一样,他们都打的也是兴复汉室的旗号,也是借此起家,所以刘备的政权只能延续“汉”的称号。对于刘备的政治军事集团而言,这是他们的政治生命线和法理存在的依据,收复汉朝各地恢复汉室是他们的战略目标和终极目标……另外,同样刘备的政治军事集团在政治意义上,他们的领域除了已经实际控制的在相当长时间里把魏的实际占据四川为主体的“蜀汉”还包括北方的魏和东南的吴。在相当长时间里,刘备政治军事集团把遥领发挥的极致,像雍州和凉州,蜀汉政权就分别遥领,如姜维就遥领凉州刺史。《三国时期“遥领州”制度探析》、《蜀汉北伐战略与凉州刺史设置》中 都有表示并阐述了政治依据、军事原因。3、吴。吴在三个政权中的表述是最尴尬的,即没有禅让的政治遗产,也没有皇室宗亲的加冕,所以在政治表述上就是没有表述,跟着你们玩,阻止魏、蜀汉任何一方的统一行动、保持力量三方的均衡,保存东南已有地盘——也就说我们也不想干,我只想保留江东“父兄”的基业——割据。但是他们也在玩遥领,更多的性质是配合蜀汉和占便宜——反正闲着是闲着,你要我就还给你好了。换而言之,吴想统一天下没什么先机。总而言之,吴可以是吴国。

相关参考

蜀国有许多武将,在《三国志》中只用了一两句话就带过了

《三国志》虽然是三国这段时期最可靠的史书,但由于是个人编撰,人力财力都有限,导致很多重要人物都没有写进去,特别是一些武将。《三国志》本身对战争描写的就少,对武将则更为轻视。蜀国由于没有设置史官,资料就

历史上的三国,真的叫,魏国,蜀国,吴国吗

  提起风云激荡的三国,我们都知道那段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峥嵘历史。  也都耳熟能详是魏、蜀、吴三方相掐。  因此三国就是魏蜀吴三国,貌似没有什么异议。  然而真实的历史还真不是这样。  公元220年

丞相死后,没有再遇到这样 ”妥当”的人

一《晋史》中记载,桓温讨伐蜀国的时候,诸葛亮当年的小史官还活着,现在的年纪已经是170岁了。桓温伐蜀桓温问他:依照你的了解,诸葛公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史官想了想回答:也没什么过人之处。听了史官的话,

“阿斗”刘禅真的是扶不起来吗

刘禅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小名阿斗,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刘禅继承事业成为了蜀国的皇帝。刘禅刚刚登上王位的时候,有诸葛亮等人的尽心辅佐,在诸葛亮等人相继辞世后,蜀国也渐趋衰落。后来,魏军攻入蜀国,刘禅

诸葛亮和刘备,真的有机会一统天下吗

诸葛亮和刘备,真的有机会一统天下吗?情绪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有人英雄一世,最后没有败给敌人,却被自己的情绪打败了。刘备,一个胸怀韬略,志向远大的君主,汇聚天下文臣武将,在建立蜀国后,本可有机会一统天下

揭秘真实的纣王真的是残暴嗜血治国无道吗

...关于他的罪行,可是,在这里我不得不问一句,这些都是真的吗,他真的有着如

揭秘真实的纣王真的是残暴嗜血治国无道吗

...关于他的罪行,可是,在这里我不得不问一句,这些都是真的吗,他真的有着如

解密!诸葛亮真的那么有智慧吗

解密!诸葛亮真的那么有智慧吗?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接触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故事为世人传诵。历史上的诸葛亮,字孔明,是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人。东汉末年,

姜维为何成为诸葛亮接班人?难道是蜀中无大将

蜀国自建立之初,就一直是三国之中最羸弱的一个国家,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没有达成一统天下,恢复汉室的愿望,而在诸葛亮之后,接过蜀国大旗的人姜维,他作为一个魏国降将如何能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呢?难道真的是因为...

大将魏延真的叛蜀了吗

魏延真的背叛了蜀国吗?蜀国名将魏延是三国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蜀汉后期最为重要的大将,因“性矜高”而与“平日诸将素不同”;屡次北伐时,“延每随亮出,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故事”,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