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著名谋士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言不发

Posted 谋士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著名谋士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言不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著名谋士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言不发

2、徐庶进曹营,真的一言未发

三国著名谋士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言不发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

英雄招纳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某些单位进行的双向选择。

好处在于,打破铁饭碗,有为者有位。很显然,徐庶徐元直就是一个很善于选择的人。但不幸的是,本想从此干一番大事业。却不料中途变故,改弦易张,搞得徐庶一身本领无法施展,徒令人空悲叹。

想当年,徐庶先练武,后从文。杀人之后,流落天涯。饥一顿饱一顿,日子过得不舒服。面对天下大势,徐庶想还是干点正事,一者施展抱负,二者青史留名。但遍观天下诸侯,能入其法眼者不多。曹操手下谋士如云,从来不缺人才,自己去了也显不出水平;孙权“官二代”出身,视周瑜、鲁肃为宝贝疙瘩,没有引荐,自己贸然去投,未必就会得到重用。剩下来的这些,大多碌碌之辈。自己去混碗饭吃没问题,只是担心不能长久。

环顾左右,徐庶就把刘备盯上了。这人虽然暂时落魄,但来头大、名声好,况且正是用人之际,自己去了肯定能得到重用。从来奇货可居。为了引起刘备的重视,徐庶就换了一种觐见的方式,先是隐姓埋名,接着在刘备经过的地方唱了一支山歌。

这山歌唱得好,直接把刘备的烦恼给唱出来了。

刘备本惶惶落魄之人,见此高人,顿时有了接纳之心。一番寒暄之后,徐庶就跟着刘备走了。徐庶细心,临走之前还不忘试探刘备。看到刘备所骑“的卢马”,就说此马妨主,建议刘备转送他人,等妨死别人之后再骑。刘备一听,这是什么话,立即下了逐客令,说你这人不地道,我不敢用。徐庶见此,果然没看错人,是个忠厚长者,于是更增强了追随的决心。

从此以后,徐庶不仅成了刘备集团第一个被招聘进来的专业人士,而且也成了刘备帐前首屈一指的业务骨干。因为是骨干,待遇自然不菲。刘备对徐庶是言听计从,极尽关爱。当然,徐庶也不负众望,一再将曹军杀得大败。

如此一来,曹操坐不住了。以前刘备不经打,怎么现在这么厉害。几经打听,才知道有高人在刘备营中搞策划。于是,曹操不顾面子,先将徐庶老母骗到营中,然后以此为要挟,强行将徐庶招聘到了自己身边。徐庶本想从一而终,结果被曹操用卑鄙手段拉进了曹营,加上老母因为自己不辨真伪,心怀怨恨,自杀身亡,搞得徐庶十分后悔。

既来之,则安之。老母已死,徐庶再也没有了挂念。想从此稳下心神,干点实事。但曹操不择手段的行径却让徐庶深恶痛绝,走又不能走,留又留得不安心。

以前在刘备集团自己是业务骨干,刘备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如今身陷曹营,曹操达到了削弱刘备的目的,对自己也没有以前那么看待了。曹营之中,有他不多,无他不少。

徐庶脱离了老圈子,也进不了新圈子,只好选择沉默,一言不发,最终成了曹营中最孤独的人。

徐庶进曹营,真的一言未发

熟读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徐庶曾是刘备早起的谋士,大神诸葛亮的好朋友,同事也是诸葛亮的推荐人。徐庶是个大孝子,得知曹操将他母亲囚禁后,含泪告别了主公刘备,去曹营看望自己的母亲。临走之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好友诸葛亮,并表示诸葛亮的才华远在自己之上,定能辅佐刘备完成匡扶汉室之心愿。

刘备纵有万般无奈,也阻挡不住徐庶投奔曹。而且刘备深知,徐庶这一去,曹操肯定不会轻易放他离开。值得宽慰的是,徐庶曾对上天发誓,自己宁死也不会为曹操献上一计,这也留下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之典故。

徐庶离开后,刘备听闻水镜先生之大名,前来拜访,目的也很单纯,想让水镜先生出山辅佐他成就霸业。只可惜,水镜先生早已看透一切,任凭刘备掉眼泪、下跪,他都没有动心,表示自己只是凡夫俗子,没有治国之才能,让刘备另请高明。但是,正当刘备要离开的时候,水镜先生推荐了自己的弟子,在卧龙岗耕地的诸葛亮。

于是,刘备放下自己尊贵的身份(刘皇叔),一次又一次地来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前两次的时候,诸葛亮故意躲着不见,就是考验刘备之诚心。刘备第三次拜访茅庐之时,诸葛亮被年年近半百的刘备的行为所感动,放弃了归隐的生活,决定出山进行辅佐,并在未出茅庐之时,就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之战略目标,即后人所熟知的《隆中对》。

再说一下徐庶,当他来到许都之后,曹操相当高兴,不仅亲自接见,还立马赏赐高官厚禄。徐庶的母亲听说儿子离开了刘皇叔,十分的愤怒,并选择了上吊自杀。从此之后,徐庶伤心欲绝,不管曹操对他如何的好,他始终没有为曹操献上一计。曹操本是爱才之人,虽然徐庶不给自己献计献策,却依旧好吃好喝地招待,一直让他呆在都城中养老。

曹操晚年,曹丕和曹植为了世子之位,展开了明争暗斗。才华横溢的曹植,在杨修等人的辅佐下,势头逐渐超过了曹丕,这让曹丕相当着急。于是,他想到了不愿意为父亲做事的徐庶,就驱车前来拜访。得知曹丕的心思后,徐庶果断拒绝了他,并且直接对曹丕说道:“我早已发过誓,绝不会为曹操献上一计,你是曹操的儿子,我也不会为你出谋划策。如果你非要逼我,那就命人将我斩杀吧。”

曹丕在徐庶这里碰壁后,并没有死心,没事的时候就来看望徐庶。最后,徐庶感觉曹丕这小伙还不错,至少比他老爸曹操会做事,在不违背自己誓言的情况下,给曹丕推荐了一个人,他就是被称为冢虎的司马懿。在司马懿的辅佐下,原本处于弱势的曹丕很快翻盘,最终被立为世子,继承了曹操的王位。

早在曹操去世前,曾多次提醒曹丕,司马懿具有狼顾之相,更兼不臣之心,一定要严加防范。曹丕虽然算不上一位雄才大略之主,但他的手腕也相当厉害,他在位期间,司马懿不敢轻举妄动。只可惜,曹丕是个短命鬼,没几年就挂掉了。隐忍蛰伏多年的司马懿,带领家族人员发动了政变,篡夺了曹魏政权,为西晋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人认为,徐庶一生推荐的两个人,即诸葛亮和司马懿,一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忠臣,一个则是“狼顾之相,不臣之心”的大奸之臣。客观来说,司马懿的做法虽然不太厚道,但在三国乱世时期,这也是他的生存之道。忠与奸,好与坏,有时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相关参考

徐庶进曹营未一言不发

寸功未建难立足:徐庶进曹营未一言不发  有一部工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徐庶为刘备谋士,辅佐刘备对抗曹操。曹操将徐母挟持到曹营,并假借徐母的名义写信召徐弃刘奔曹。徐母以为他背叛刘备,怒恨而死

徐庶投奔曹操之后,为何被彻底埋没

喜欢三国文化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即“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倒不是说徐庶本身少言寡言,而是赞扬他的忠义。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他本是刘备身边的谋士,却被曹操和程昱,模仿其母亲的笔迹,骗

徐庶在曹营一言不发,曹操为何还要供养着他

三国时期,有许多谋臣虎将。他们才能的存在,一是为自己谋未来求出路,二则是为了得明主青睐,平步青云,为主分忧。这样的人在三国时期其实并不少见,例如诸葛亮、关羽、程普等等。而今天要介绍的,也是一位谋士——

徐庶在曹营一言不发,曹操为何还要供养着他

三国时期,有许多谋臣虎将。他们才能的存在,一是为自己谋未来求出路,二则是为了得明主青睐,平步青云,为主分忧。这样的人在三国时期其实并不少见,例如诸葛亮、关羽、程普等等。而今天要介绍的,也是一位谋士——

徐庶在曹营并非一言不发,反而多次献言进策,立下了不少功勋

提起来三国时期的忠义之士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典韦赵云郭嘉诸葛亮关羽等人,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受到人们的推崇,不仅是因为他们能力出众,为人忠义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除了这些比较出名的忠义之士,还有

徐庶为何降曹

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

曹操的哪位谋士身在曹营心在汉

如果今天要在中国人的心中给三国人物分一个阵营的话,那么估计会有多数人把徐庶当成汉臣,也就是刘备一边的。这徐庶本是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之后魏国史书《魏略》中为徐庶作传时依旧采用

三国史上徐庶离开曹营后的又去了哪里

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介绍,徐庶,颖川人,与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为同乡(也正是这位同乡造成了徐庶此生的悲剧),少好游侠,善击剑,师从司马

揭秘徐庶离开曹营后的又去了哪里

揭秘徐庶离开曹营后的又去了哪里?  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介绍,徐庶,颖川人,与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为同乡(也正是这位同乡造成了徐庶此生

揭秘徐庶离开曹营后的又去了哪里

 揭秘徐庶离开曹营后的又去了哪里?  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书中介绍,徐庶,颖川人,与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为同乡(也正是这位同乡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