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怎样节俭清廉的

Posted 曹操

篇首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是怎样节俭清廉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操是怎样节俭清廉的

2、揭秘:曹操是怎样的人

曹操是怎样节俭清廉的

家里用餐只有一道肉菜不准熏香

先说说曹操生活上的节俭。诸位读者已经熟悉的故事我就不重复了,咱就挑几个细节讲一讲。

在曹操的《内诫令》里,有这么一条:“孤不好鲜饰严具。”大意是我不喜欢装饰华丽显眼的用具。例如行李箱,就用竹子为原料,用粗布缝里子,“以帛衣粗布做里”。曹操就是拎着这么口简陋的皮箱上前线的,而且这是他的常态,“此孤之平常所用也”。

至于吃的,家里用餐也不过“一肉”,就是一道肉菜。甚至曹夫人卞氏请弟弟一家吃饭,连鱼和肉都没有,孤寒得很。

东汉时期,人们喜欢熏香,例如曹操的谋士荀,人称“荀令香”,或称“令君香”,说明这荀喜欢熏香。据《襄阳记》记载,荀每坐一个地方,那地方就要香三天。荀是曹操的手下,经济条件不会比曹操好,都这么海量地熏香,说明曹操还是用得起的。谁知道曹操不好这口,在他的《内诫令》里说:“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熏香。”曹操的闺女也很爱美,偏偏不能赶这个时髦,后来嫁给了汉献帝,因为是皇家规格,才终于熏上香了,曹操还引以为憾,说没法禁止嫁出去的女儿熏香,“恨不遂初禁”,恨不能执行当初的禁香令。

当然,曹操也不是不知变通,因此也有例外的时候,允许为了去掉房间异味,适当地烧香。那时候的香估计还能起到空气清新剂的作用,能去掉室内异味,所以曹操允许“房屋不洁,听烧枫胶及惠香”。这完全是从实用角度来熏香,迫不得已而为之。

曹操到死都很孤寒,临终前还下令让家里的女人自食其力。

从这些细节看,曹操对物质享受没多大兴趣,何以如此呢?

使命感强

以“身非己有,不敢自私”自我期许

史上廉洁奉公的人,一般都是有使命感的人,此类人热心事业,事业欲强,物欲却很淡泊,曹操就属于这类人。

建安十八年,即公元213年,汉献帝要封曹操为魏公,曹操在给汉献帝的回信里说到对自己的期许时,有这么一句话:“身非己有,不敢自私。”意思就是说,我的身体不是属我个人所有的,不敢只顾自己,有什么私心。这句话虽然有点自我标榜的味道,但曹操当初出山,还真不是为了私利,他是个使命感很强的人。

曹操起初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当一个郡守,“建立名誉”,“除残去秽”,清除地方上的丑恶现象,让世人都明白他的志向,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后来形势所迫,他不得不回家,但也不急着出来找工作,而是打算用二十年时间好好读书,锻炼身体,“秋夏读书,冬春射猎”。但又迫于形势,他的这个主观愿望不能实现,不得不出来南征北伐,“为国家讨贼立功”。

待在家里,他读书打猎;出来,他讨贼立功。进退之间,他没多少私心,有的只是使命感。没有私心壅塞,没有贪欲拥挤,就可以腾出更大的空间来干事业。其实,他也是给智慧腾出更大的空间,这样事业就更游刃有余了。

庄子云:“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贪欲太深的人,聪明不成问题,但智慧成问题。曹操常常以智慧自许,他去西北和马超打仗的时候,引来很多人围观,曹操指着自己的头,自负地说:乡亲们,我没什么好看的,又不是三头六臂,只不过脑袋里多一点智谋而已,“唯多智”。为什么“多智”?和他物欲比较淡泊有很大关系。

揭秘:曹操是怎样的人

曹操仕途的前期本意也是想做个好官的,他也多次放弃为官的道路,只是朝廷多次召唤他,重新点燃了曹操内心的斗志。后来,董卓叛乱,他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并且倡议天下群雄起而共伐之,他才正式走到了政治的风口浪尖上。此后,曹操发展自己的势力,逐渐形成曹魏政权,在三国鼎立和各种政治势力厮杀的过程中,曹操所表现出来的气魄、胆识、谋略都让人佩服。到底他厉害在哪里,竟有如此多的人称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三国演义》先入为主的把曹操归为奸雄,这个奸雄的含义很复杂,何为奸雄?曹操是奸诈,多疑,是一个复杂之人,才被冠以奸但他的雄却很少被人看重,说曹操是个奸雄,主要有三方面的理由:其一,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作为汉朝丞相,但是他和他的曹氏家族却窃取了汉朝的江山,是个小人是个盗贼,因此周瑜评价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做臣子的夺取了主子的家业,不是偷是什么?所以称其为奸雄;其二,是曹操为人奸诈,善于玩弄权术,非正人君子所为。曹操耍奸使诈的本领在小时候就充分展现出来了,不仅不听话还倒打他的叔叔一耙,什么梦中杀人、一瓜杀三妾 、代人捉刀等都展现他奸诈的一面;其三,曹操的残暴,曹操曾经悍然杀死了汉献帝的皇后伏氏、贵人董氏以及伏氏、董氏的亲属,但这些人不得不杀。

初平四年,曹操因为父报仇,竟将徐州一带男女数十万人活埋于泗水以泄愤,在官渡之战又将袁绍的八万降卒活埋,这些举动都让后人诟病。

同时,他是一代雄才,他兴屯田,唯才是举,求贤若渴,心胸宽阔,连为袁绍写檄文骂他祖宗的陈琳都能容忍。他也确实是复杂之人,杀孔融,杨修确实有不对之处,但他的那种气魄确实非一般人可比,是他结束了东汉以来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奠基者,武韬武略实在是雄才,对子女的教育也相当成功,曹操的子女很有才,曹丕、曹植、曹冲、曹昂、曹彰等等都是人中龙凤。总之欣赏曹操,像易中天说的那样:"曹操在奸雄之间更本质的是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