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荀什么时候闹翻 曹操杀荀特殊手法
Posted 谋士
篇首语: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和荀什么时候闹翻 曹操杀荀特殊手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曹操和荀什么时候闹翻 曹操杀荀特殊手法
曹操和荀
荀,字文若,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政治家。他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本该享受第一谋士的待遇,可在曹操称王之后,却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这又是为什么呢?
荀雕塑
其实,荀忠心曹操,但他更忠心的是汉朝,他之所以帮曹操,是觉得曹操这样的经世之才可以平定天下,维持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
而曹操一直也很重视荀,因为荀智谋高,又忠心,并且屡次给曹操推荐人才,曹操虽然多疑,但是却很礼贤下士。所以,荀可谓是曹操手下的首席谋士,曹操也很照顾荀,每次有战争,荀也是只待在后方安全的地方。
但是北方统一,曹操自立魏国,自称魏王。他的野心已经和荀有所冲突。荀私下里认为并不支持曹操立魏国。而曹操呢,他礼贤下士不错,但是当荀与他理想相悖的时候,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抹杀。
不过历史上说荀可能死于自杀或者抑郁而死,但这一切最终都是曹操造成的,曹操给荀送去了一个食盒,有说是食物有毒,荀因此而死,也有说是空盒,曹操不过给荀一个警告,但是荀太过直白,又对汉王朝无比忠心,看到食盒的第一反应便是选择自杀。
所以说,荀的死,是因为他和曹操的理想相悖,而他又不会变通,以致于两个相扶相持走到最后的人,却最终生死相隔。
曹操杀荀
荀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士,被称为王佐之才。他对曹操非常忠心,但是曹操称王之时,他反而私下表示反对,并且最终在曹操的推波助澜下抑郁而死。第一谋士为何要反对曹操称王,并最终落得个凄惨的下场呢?
曹操像
其实荀忠于曹操,只是因为欣赏曹操,觉得曹操可以安定天下,使得大汉王朝可以继续下去,所以他才一心一意的辅佐曹操,并屡次给曹操推荐像郭嘉、戏志才这样的人才给曹操,因此曹操越来越倚重荀。
但是当曹操一统北方,准备自立为魏王的时候,荀才知道曹操的野心不在于维持大汉王朝,而是自己称帝。荀是汉朝最后的忠臣,他知道曹操一旦自立为王之后,和汉王朝的关系便不再是臣子和帝王的关系,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所以他才会反对。
而曹操并没有亲自杀他,曹操当时称帝时机不对,但是他知道次子曹丕有帝王之相,而荀是曹丕的老师,他担心自己死后,曹丕对荀下不了狠心,抱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心思,他给荀送去一个食盒。而关于这个食盒,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有说这个食盒里面的食物有毒,荀死于这里。还有一个说法是曹操送去了一个空的食盒,可能不一定是非要致荀为死地,但是要荀闭口不言,但是荀看到食盒的一瞬间却选择死亡。
可以说,荀的死,在于他对汉王朝的忠心,和太过直白。
荀为什么反对曹操
荀是曹操集团的谋士之一,可以说的上是最重要的一位谋士。荀是位足智多谋的将才,曹操对荀很是重用,并且还将自己的一位嫁给了荀的儿子。而荀也没有让曹操失望,多次出谋划策都能帮助自己在战争中赢得胜利。
荀雕塑
荀是士族阶层出身,荀的祖父辈都是在汉室为官。后来,天下四分五裂,荀投奔曹操的一个心愿就是,匡扶汉室。荀既然是一位谋士,他就能从多方面考究出来,谁才是最有利的人选,结果答案很明显,自然是威名很大的曹操。荀从袁绍那里出来便投奔了曹操,曹操四处讨伐,荀就为曹操出作战策划。后来,曹操集团日益壮大,荀看见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便对曹操有了重新的认识。后来,有人建议给曹操“封魏公、加九锡”。荀听到此事时,自然是持反对态度,因为九锡就是九种特殊的待遇,如果曹操真的封为了九锡,那么他篡位的意图就很明显了。一心想要匡扶汉室的荀自然是反对的,于是这件事情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曹操对荀也有了意见。
荀后来意识到了曹操的动机是想换新政权,而自己当初投靠曹操的目的是匡扶汉室,巩固汉室的政权。俩人在终极目的上有了分歧,自然而然,就无法合作下去了。荀知道曹操集团已壮大到无法撼动,而自己的结局已经料想到了。
曹操给荀空盒子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荀喝了曹操的毒酒,中毒身亡。关于荀的死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曹操因为给了荀一个空盒子,荀看见后明白了曹操的意思,让他自裁,于是自杀身亡。
荀画像
荀是曹操的谋士之一,而且曹操对荀很是重视,还将一位女儿嫁给了荀的儿子。一次曹操准备去讨伐孙权,荀也随军跟随。荀因为天气不适的缘故生了一场大病,于是曹操便让荀在寿春驻扎休息,曹操继续率领军队前进。交战时候,孙权送给了曹操两盒甜酥,曹操回去尝了一个觉得非常好吃,便放在桌上,在盒子上写着“一盒酥”三个字。就叫来了将领们一同分享。随后,孙权来攻打曹操了,曹操便出去迎战。将领进来后,只看见盒子上面的字,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杨修打开盒子吃了一大口,便把曹操的意思说给了众人。于是大家争先恐后的吃了起来,并且把第二盒甜酥也吃了。曹操回到军营后,看见第一个食盒已经空了。以为还有一盒,就想着生病的荀,便差人给他送去。荀躺在床上,满是欢喜的揭开食盒,发现是空的。便很好奇猜测曹操的意思,以为自己因为反对曹操一事,难道曹操知道了要让自己自裁。荀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正值严寒,荀床前生着火,荀睡着后便再也没有醒来。
有人说,荀是不小心煤炭身亡;有人说荀因为得罪了曹操,曹操已经怨恨他了,送他一个空盒子就是让他自裁的意思。
曹操特点
说起曹操,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说曹操是一代枭雄,有人说曹操是一代奸诈之臣。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并且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留下了诗歌作品至今依然被人传唱。
电影《赤壁》曹操扮演者
曹操无疑是一位全才,他在军事上运筹帷幄,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他在政治上也大有作为,期间,曹操在北方大兴水利,保障了农业的生产,以及实行屯田制,巩固了国家政权,为国家的安定做了保障。曹操还是一位伯乐,他爱才,并且善于发现人的闪光点,不介意他人的出身就能实现个人的才华施展,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曹操在东汉末年就是一位很好的伯乐。
曹操是一位心狠手辣的人,当年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被董卓到处缉拿,恰好当时担任官吏一职的陈宫抓捕了曹操。陈宫被曹操的才能所折服,便决定抛弃一切跟随曹操,俩人无处可去之时,曹操想到了投奔伯父吕伯奢,吕伯奢知道曹操的现状,仍接待了曹操,并让家人杀猪款待曹操。曹操误以为吕家人要抓他悬赏,于是错杀了吕伯奢一家,后来担心吕伯奢报复自己,便也杀了吕伯奢。
曹操是一位贪图美色之人,在宛城一战中,因为自己抢了张绣的婶母,而北张绣报复。后来,曹操的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都战死在这场战役中。
曹操人物分析
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这个无法盖棺定论。后人知道曹操的事迹,都是从各种资料和书籍中来的,对曹操的评价也并不是客观和正确的,所以,对于人好还是人坏这个概念,不能一锤定音。
曹操画像
在《三国志》中,说曹操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曹操的“熊”就在于曹操在军事方面有很大的成就,曹操小时候就很喜欢兵法之类的书籍,等到曹操稍大时,父亲发掘了曹操的才能,便对曹操进行提拔,让有机会带兵打仗,在战场中,培养自己的带兵技巧;后来,曹操深得东汉皇帝的信任,给予了曹操很高的权力,曹操便开启了征战之旅,曹操不仅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曹操还大量的召集天下有才之士进行重用。曹操在军事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并且率领军队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这与他的幕僚是分不开的,曹操的手下都骁勇善战,在军事部署上有很高的天分,所以,一群英雄汇聚在了一起,必定会有很大的作为;曹操的“雄”还表现在曹操深得百姓的疾苦,虽然曹操家境优渥,但是曹操却深知百姓的水深火热,所以在曹操的很多作品之中,都是以妇女应底层人民艰难生活为主要基调,曹操以身作则,不穿华服,并且提倡从简的生活作风。这些都可以表现出曹操的雄。
曹操的奸在于,曹操有很大的野心,曹操胁天子,想要自己当皇帝一说。曹操戎马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加上曹操在政治治国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有些功高盖主的意味;曹操还是位瑕疵必报的人,报复心理较强。除此之外,在他误杀吕伯奢一家后,害怕吕伯奢知道后对他报复,于是他又杀了吕伯奢,足以看见曹操是位心狠手辣的人。
赤壁之战充满阴谋较量 曹操多次中计遭惨败
曹操杀荀杀杨修 兔未死狗已被烹了
择主而事也难免可悲下场
主讲人:段启明 地点:中国现代文学馆
在关键的时候都是谋臣出谋献策,官渡之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而袁绍之所以失败也就是因为他不能够正确地用这些谋臣,荀本来也是袁绍的人,后来投靠了曹操,另外还有像田丰这样一些很有才干的谋臣,袁绍都把他们除掉了,他不能够信任和使用这些谋臣,是导致失败的一个最大的原因。而曹操运用了谋臣们的计策,就取得了胜利。
计谋较量贯穿赤壁之战
再说赤壁之战,书中描写战场上的文字是不多的,描写火烧战船的文字写得很好,很精彩,但字数不多,大量的笔墨都是写战前、战后智谋的较量,真正的战场描写只有四十五回和四十九回的文字。但是整个的赤壁之战是从四十三回一直写到第五十回。
赤壁之战中,曹操作为强大的一方失败了,而孙刘联军获得了胜利,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计谋的胜负。计谋的胜与负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与负。比如说在战前,曹操集团本来有人出来劝阻,劝曹操不要去伐吴,这个人就是非常著名的孔融。当时他在曹操的手下,也是一个大谋臣。但是曹操不听,不仅不听,还把孔融杀害了。战争当中,曹操也总是在计谋较量中失败,比如用蒋干。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里写得非常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曹操让蒋干过江,本来这也是一计。因为蒋干跟曹操说,他跟周瑜是老同学,那么曹操想用这个关系劝周瑜投降。蒋干过江以后,周瑜则是“将计就计”,结果蒋干中计以后,向曹操传达了假情报,造成曹操误杀蔡瑁、张允这两个水师将领,这是典型的计谋较量上的失败。
蒋干第二次又到江东,结果又中计了。周瑜安排他见到庞统,庞统又使蒋干中计,使得庞统能够很顺利地实现连环计,让曹操把所有的战船连在一起,以便受火攻时,谁也跑不了。曹操的失败都和中计有关。而东吴的胜利也是依靠这些计谋的成功。比如说,在战争开始以后,那一系列的胜利都跟前面一系列的计谋有联系的。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因为黄盖用此计才能使曹操相信他,然后是阚泽的诈降计,这一系列计策的实现造成了东吴军事上的胜利。这说明谋臣在一些具体的战役当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和周瑜之间,也是计谋的较量。周瑜被写得很狭隘,总要除掉诸葛亮,诸葛亮避免了周瑜的陷害,那么他所用的也都是一系列的计谋。所以整个的赤壁之战在曹操和孙刘之间,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都贯穿了一系列计谋的较量。这样,就突出了谋臣的作用。而这种写法也使整个《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的审美水平有所提高,它不是写战场上的热闹,而是一种智慧的思考,这是《三国演义》的特点。
为曹操好反而被杀的谋臣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的谋臣,他们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命运也很不一样。我们中国古代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的内容。这些谋臣都是在这样一个思想体系下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我们还有一个说法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每一个人学到了本事,学成文武全才,就是要卖给帝王,也就是要给帝王服务,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三国演义》里的谋臣,非常热衷地给君主出主意,都是在这样一个文化格局里面出现的,所以他们择了明主,就能够发挥;否则,就影响了他们的发展,这是他们必然要走的路。
我们看曹魏集团中的谋臣,在曹操笼罩下一些谋臣的命运和性格,曹操手下的大谋臣荀,在《三国志》里被写得非常好,非常有才干的一个人,那么《三国演义》里也充分展示了这个人的智谋、才干,写得很好。比如曹操的几件大事情都是荀替他决定的。当荀投奔曹操时,曹操说了一句话,“吾之子房也”,你就是我的张良,他完全认识到了荀的才干。但是,就因为在一件事情上,荀劝阻曹操,结果被杀了。
《三国演义》写曹操要做国公,因为他原来受封为侯。在这个问题上,荀提出了劝阻,说现在不是时候,不要做这些。曹操马上就说,荀“不助我也”。书上说是深恨之,结果把荀害死。怎么死的,正史的记载是荀得了病,心情很忧郁地死了。而裴松之讲,他是饮药而死,也就是吃毒药死的。《三国演义》里的描写非常细致,非常精彩。曹操感觉到“不助我也,深恨之”,就要把他弄死,但不是抓起来杀掉,而是送给荀一个很漂亮、很讲究的空盒儿,荀明白了:这是要他死,所以荀就自杀了,当时只有五十岁。
郭嘉不死曹操未必不败
荀的命运说明,曹操是爱才、识才的。但是确实存在着“顺者昌,逆者亡”的悲剧。荀这样一个大谋士,为曹操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一旦有所违抗,而且也是为曹操好,结果得到这样一个结局,兔未死,狗就被烹了。还有杨修,杀掉杨修其实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但是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杨修能够看透曹操的心计,也就是说杨修的智慧才干超过了曹操。所以说,荀的命运说明了是不能违抗他,杨修的命运说明了是不能超过他,总之,这样的谋臣在曹操那儿的结果都是悲惨的。因此说,择主而事是谋臣的一个关键问题。
那么曹操最欣赏的,甚至说很有感情的谋臣是郭嘉。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大哭,他认为如果郭嘉在的话,他绝对不会遭此大败。但问题是郭嘉早逝,谁知道他如果不死的话,又会是什么结果呢?因为曹操在用才的时候有很多负面的因素。
相关参考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交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战争结果众所周知,曹操大获全胜,袁绍带着几百人溃散而去,之后不久郁郁而终。那官渡之战中曹操杀了袁绍多少人?建
...,无不觉得华佗死得冤枉。神医华佗悬壶济世,不甘心被曹操一人所役使,他以妻子有恙为借口,离开曹操,曹操头疾难忍之下,欲招华佗而回,可是华佗却不肯再返许昌,曹操一怒,将华佗捉回杀之。可是历史上的事实并非这...
...,无不觉得华佗死得冤枉。神医华佗悬壶济世,不甘心被曹操一人所役使,他以妻子有恙为借口,离开曹操,曹操头疾难忍之下,欲招华佗而回,可是华佗却不肯再返许昌,曹操一怒,将华佗捉回杀之。可是历史上的事实并非这...
荀是自杀还是被曹操杀死的?荀的理想就是辅佐曹操这样一位英雄把国家重新平定下来,让大汉王朝延续下去,这是荀的理想。但是荀没有想到人是会变的,随着曹操的功劳越来越大,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他的权力越来越
起初,刘备在徐州的时候,曹操想灭了刘备,战败的吕布来投刘备,二人的共同敌人是曹操,所以二人结为兄弟,情同手足,曹操又设计让刘备与袁术火拼,这样一来,袁术与刘备有仇,曹操与吕布仇,如果袁术曹操同时进攻,
许攸为什么投奔曹操许攸,字子远,本是袁绍旗下的谋士,而袁绍兵力强横,实非曹操所能比,但是许攸却在官渡之战最为紧要的时候投奔了曹操,这又是为什么呢?许攸像首先,许攸自认为有才有能力,自然要得到重用,但是
谈及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向来都是众口不一。有人说是郭嘉,有人说是荀彧。支持郭嘉的人认为,曹操曾多次表露痛失郭嘉的伤感,并且也曾写信给荀彧一再称赞郭嘉。那么事实上郭嘉真的是第一谋士吗?曹操盛赞郭嘉的背后
如果从文学手法的角度而言,三国演义里曹操杀吕伯奢这一情节,可谓精彩一笔,画龙点睛的一笔,曹操的自私、残忍、无情和猜疑,全在这一点上饱满有力地凸显了出来。读者可能忘记了曹操许多政治军事上的精彩举措,却永
曹操杀吕伯奢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这句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4回。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废少帝,立献帝,自封相国,并阴谋篡夺汉家江山。曹操想除掉董卓,一次藏刀潜入董卓卧室,
曹操杀吕伯奢歇后语 提起曹操,无人不晓。说起曹操杀吕伯奢,更是引人愤恨,甚至还因此产生了一则歇后语。但是历史上曹操真的杀了吕伯奢一家吗?有没有文献证据为曹操洗冤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