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能让刘备倾心
Posted 手下
篇首语:我永远要记得我所想要的。而不是我所恐惧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为何能让刘备倾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诸葛亮为何能让刘备倾心
诸葛亮是东汉末年的智者,早期的他隐居隆中,却胸怀大志,赢得了刘备的三顾茅庐;后来随着刘备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刘备死后受命辅佐刘禅,成为刘备的肱骨之臣。那么对于诸葛亮这样一位盖世奇才,他在乱世生存中有没有相应的规则,答案是肯定的。
其一,炒作自己,造强声势
诸葛亮隐居在隆中的时候,不像一般人的读书人,只知道吟花弄月、弹琴赋诗,而是胸怀大志。当时他把自己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大贤人管仲乐毅相比,一位是齐国的国相,曾帮助齐桓公春秋称霸;一位是燕昭王手下的上将,曾经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只是诸葛亮这样说别人认可,但是毕竟在读书人心目中产生了影响。
其二,寻找机遇,抬高自己
诸葛亮知道文人想在这个世界立足,必须借助某种力量, 在当时自己各个方面都不能达到的前提下,必须目光敏锐,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声望。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开始了和当时荆州名门黄承彦之女结亲,尽管黄小姐很丑,但是地位很高,而且黄家小姐很有才华,真是女才郎貌。更重要的是黄承彦和当时荆州刘表上层都能说上话,黄小姐的母亲和刘表的夫人都是蔡家的女儿。
其三,横行比较,找准买家
在各种条件比较完备的情况下,诸葛亮开始对当时的军阀一一筛选,看看哪一个能帮助自己成就远大理想。曹操是当时实力最强的,但是手下人才济济,不容易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孙权也比较强悍,但是周瑜和张昭等人是左右手,而且广有谋略,地位无法撼动。相比较下,刘备虽然屡战屡败,但却是一个英雄,甚至连曹操都这样说,而且刘备身边只有几个匹夫之勇的莽夫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假如在刘备手下,肯定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四,借鸡生蛋,扶摇直上
就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看的一清二楚,因此开始了一连串的动作:其一,各方炒作,若隐若现,先是让司马徽等前去推荐,然后又请徐庶去说情,让刘备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二,琵琶遮面,欲出还羞。刘备几次相邀,诸葛亮总是不在家,但刘备总能碰到一些高人,这些人对于刘备,总是吹嘘诸葛亮如何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这更让刘备对诸葛亮充满着憧憬。其三,准备充分,游刃有余。当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慷慨陈词,对于当时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发出了著名的《隆中对》,让刘备听了如醉如痴,此时刘备才觉得诸葛亮是自己一生中不能离开的人物,然后对诸葛亮情好日密,关系犹如鱼水。
乱世之中的诸葛亮巧于应变、沉着应付,不仅让别人了解自己,而且还能让自己在众多文人面前脱颖而出,的确非同一般。但是这绝对和后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不同,诸葛亮是个有强烈入世精神的人,他想做出一番功绩,因此他绝对不可能像陶渊明那样默默无闻,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准备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鸣惊人
蜀国刘巴为何能让聪明的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刘备知人善任,诸葛亮智绝天下,即便以这二人之才智,也不敢说超越此人,诸葛亮还曾自叹远不如此人。他就是蜀国刘巴。
对刘巴的记载,陈寿所述不多,只百余字,更多的是裴松之注。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少知名,刘表连续聘了好几次,举荐他做茂才,他都不买账。
曹操征荆州,刘备下江南,许多豪杰才智之辈都纷纷归附刘备,但刘巴却北上见曹操,曹操就让他去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这三郡因为被刘备拿下了,所以刘巴既不想跟刘备,回去又没法交差,只好跑到交趾,刘备深以为恨。
刘巴后来从交趾归蜀,刘备并没有责备他。在诸葛亮的多次推荐下,先主辟为左将军西曹掾。
刘备称王时,刘巴代法正为尚书令,清贫节俭,不治产业,害怕被猜疑,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三国志 刘巴传》)
陈寿对他用墨不多,所记载的也都是平淡无奇的事,但裴松之却注了很多。
零陵先贤传记载:刘巴入交趾,改姓为张,和交阯太守士谿计议不合,从牂牁道走了,被益州郡所拘留,太守要杀他,主簿说:“他不是普通人,不能杀。”主簿把刘巴送到益州,见益州牧刘璋,刘璋大喜,大事常常咨询刘巴。
刘璋派法正迎刘备的时候,刘巴建议说:“刘备是人中之龙,来益州是祸害,不能让他来。”后来又劝谏:“如果让刘备去讨伐张鲁,就会放虎归山。”刘备攻打成都,下令说:“谁敢杀害刘巴,就灭三族。”等到捉到刘巴的时候,刘备大喜。
张飞曾经和刘巴住一起,刘巴不理张飞。诸葛亮说:“张飞虽然是武夫,但是敬佩你,主公现在正收众人之心以成大事,您就算再清高,也应该稍稍屈尊一下嘛。”刘巴却说:“大丈夫处世,交的是四海英雄,跟一个当兵的没话说。”刘备听说了,很生气说:“我要平定天下,刘巴却坏我大事,他想北归曹操,哪里是想帮我成就大业的?”
刘备还说:“刘巴才智过人,像我这样的人才能任用他,其他人难以任用他。”诸葛亮也说:“运筹帷幄之中,我远不如刘巴啊!”
以刘备的雄才大略和诸葛亮的聪明绝伦,居然也要如此评价刘巴,可见刘巴确实有大才绝智,令诸葛亮也要自愧不如。
相关参考
相信看过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身边的一位贴身侍女,与康熙更是青梅竹马,一块长大,后来两人情投意合,但是最后两人却没能在一起。而且到最后这个苏麻喇姑还一生未嫁,在临终时还曾写信说一辈子只
《三国演义》里面有一幕剧情十分经典,刘备在白帝城病重,临死前将其儿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其实,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刘备也是托孤诸葛亮的。我们都知道,刘备死后政权尽在诸葛亮的控制之中,刘备临死前为何托孤
在刘备白帝城托孤时,诸葛亮和李严一起成为顾命大臣。尽管刘备也考虑到诸葛亮的权力过大问题,但是出于北伐中原这样的军事战争,也只有诸葛亮能统帅,刘备还是将军权交给了诸葛亮。在刘备嫡系相继陨落,益州本土派支
曹操孙权都比刘备势力大,诸葛亮那么聪明,为何最后却投靠刘备?
曹操孙权都比刘备势力大,诸葛亮那么聪明,为何最后却投靠刘备?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恭请卧龙先生,诸葛亮感其诚心,最终相见,在茅庐中与刘备谈三国局势,最后选择跟随刘备,奉其
刘备这个人是很有眼光的,且用人很有一套。比如对于张飞关羽,对于诸葛亮,他都能让对方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干。不过对于赵云他似乎并不太看好,尽管小说里把他和赵云的关系描写的像不离不弃、难舍难分似的。其实终刘
公元207年冬,寄居在荆州的刘备经徐庶的推荐,他知道了隆中有一位不世出的人才名为诸葛亮。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刘备很是高兴,他希望徐庶能让诸葛亮来投奔他,毕竟他自己好歹是汉室后裔,同时还是汉献帝亲封的左将军
公元207年冬,寄居在荆州的刘备经徐庶的推荐,他知道了隆中有一位不世出的人才名为诸葛亮。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刘备很是高兴,他希望徐庶能让诸葛亮来投奔他,毕竟他自己好歹是汉室后裔,同时还是汉献帝亲封的左将军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典故的出处妇孺皆知。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成就帝业的故事,将刘备的礼贤下士的态度写得栩栩如生,把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关羽、张飞的
公元221年,刚刚登基称帝的刘备统帅国中大部分兵力,以为报仇为名义,开始大举进攻东吴。不料吴军以逸待劳在第二年夏天大破刘备,刘备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有很多人认为刘备的失败是因为他没有带随军出征,这也是
诸葛亮看重鲁肃,但刘备不看好他,总觉得他不能成事。那么,刘备不用鲁肃是信不过诸葛亮吗?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这点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后就有个说法,还是刘备自己说的:“孤之有孔明,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