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放弃曹操而投奔刘备呢

Posted 手下

篇首语:带不走四季的风,就卷走一路的风景;遇不到心动的人,就孤身潇洒走四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为何放弃曹操而投奔刘备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诸葛亮为何放弃曹操而投奔刘备呢

2、历史人物 诸葛亮放弃曹操与孙权,他为何选择辅佐刘备呢

诸葛亮为何放弃曹操而投奔刘备呢

以诸葛亮当时的视角来看,他是一个以管仲、乐毅自比自视甚高的人,怎么可能认为自己不如曹操手下的荀、贾诩、郭嘉之流?更关键的是,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奇谋高论,是经史书记录之后,才被后人知晓的,这些机密当时绝对不会披露出来,诸葛亮怎么知道荀、贾诩、郭嘉到底有多猛?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谁比谁强多少啊?不去曹操手下试一试,怎么知道到底有多大发展空间?

同时,诸葛亮到刘备手下的发展空间就一定比曹操大吗?刘备实力弱小,能不能折腾出一个明天非常不好说。而曹操却是家大业大,俨然是天下的NO.1。如果主要考虑发展空间为了自身利益,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曹老板(事实也正是如此)。而诸葛亮,终究选择了刘备,明显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发展空间那么简单。

如果说诸葛亮事先算准了在曹操那里没有多少发展空间,算准了在刘备手下虽然历经危难,最终却能全面掌权,立下丰功伟绩,那还真是把诸葛亮当神不当人了。诸葛亮选择刘备,从根本上来说,是他的为人品质和政治理念所决定的。诸葛亮与刘备在很大程度上是志同道合:同样崇尚德治,同样重视做人,同样推行仁政,同样致力于匡扶大汉江山。

作为一个志存高远的大好青年,诸葛亮选择老板,绝对不可能只是为了自己个人的饭碗,更是为了心中远大抱负,为了天下黎民苍生!一旦加入刘备阵营,诸葛亮的理想就会随着刘备事业的发展而实现,也会随着刘备的失败而消亡。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失败的可能要远远大于实现的机会。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会付出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诸葛亮是一个聪明人,所以他不会不顾自己的利益。写到这里小编想到了一个问题:诸葛亮真的没有想要当皇帝的野心吗?由此可知,曹操生性多疑,并且势力太强大,如果想要在他的阵营中取得点权力,似乎是很困难。而刘备这里大不相同,诸葛亮在此阵营中是只手遮天。这样清楚的格局,我们也就可以证明诸葛亮为什么弃曹投刘了。

历史人物 诸葛亮放弃曹操与孙权,他为何选择辅佐刘备呢

在历史长河中,诸葛亮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建安十二年,二十七岁的大龄待业青年诸葛亮从草庐中走出,在拒绝了更有实力和前途的曹操与孙权后,加入了始终在创业的刘备团队中。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干?这个问题向来是三国爱好者的热议点。

1.诸葛亮的朋友圈

从黄巾起义算起,刘备驰骋江湖已经二十多年,然而到诸葛亮投奔之时仍没有自己的一块地盘。就一个老江湖而言,不能不说混得是相当失败。

相较于一无所成的刘备,曹操与孙权无疑成功的多,前者打下来大半个江山,后者虽略差些,但也有江东这样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因此,对于初次就业的诸葛亮来说,选择曹操或者孙权应该更理所应当。

但诸葛亮并没有这么做。是他没有进入曹氏或孙氏集团的门路吗?当然不是。诸葛亮虽然是个荆州的外来户,在本地缺乏根基与影响力,但经过叔父及个人的努力经营,诸葛亮的朋友圈并不差。

诸葛亮的大姐嫁入当地的一流大族蒯家为妇,二姐嫁给了名士庞德公的公子,他自己则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为妻:黄承彦本身是大名士不说,更是与荆州一把手刘表为连襟——两人都娶了本地豪族蔡氏的一对女儿,这样算来,刘表便是诸葛亮妻子的姨夫。

有这样的政治资本,即便没有什么才能,想谋个一官半职也自然不在话下,只要对方对荆州有所图谋。

此外,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先一步在孙权方面任职,颇受重用,诸葛亮完全可以通过他的路子搭上孙权。而且,东吴的另一位重臣张昭也曾经向孙权力荐过诸葛亮,只是为诸葛亮所拒绝了。

可以说,择主刘备是诸葛亮主动选择的结果,这与一般初次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屡屡被知名企业拒绝,而只能接受那些小公司或初创公司的offer有着根本区别。

2.功利主义观

既然诸葛亮有条件进入大公司,为何最后却选择了刘备这样一座小庙呢?其背后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对于自己的抉择,诸葛亮曾经在《出师表》这一中学必背的课文里吐露过心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也即:本想做个隐士——但刘备三顾茅庐盛情相邀——出于报恩的出山辅佐。就此,报答知遇之恩是诸葛亮出山的动机所在,而这背后又有两人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志同道合。因为有诸葛亮自己的背书,这一说法自然而然地成为后世长期公认的标准答案。

但到了现今,上面的说法越来越受到质疑,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功利主义的解释。

最近在写中华通史的易中天的看法是其中典型,在他看来,诸葛亮之所以放弃曹操和孙权而选择刘备,只是因为无论曹操抑或孙权,都给不了他想要的充分的发展空间。

在诸多势力中,曹操最强不假,但相应地跟随他南征北战的人才也最多,这些人都要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假使诸葛亮前去投奔,一方面曹操也给不了太好的待遇,不然让老同志寒心,另一方面诸葛亮与这些人也不是同一个圈子里的,受排挤、打压估计是免不了的。

东吴方面虽然弱一些,但情况类似。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不会想不到这些,因此他明智地选择放弃曹操与孙权。

刘备则刚好相反,既没有像样的人才,也不存在一个荆州以外的派系,整个一创业型公司,给的待遇与职位肯定高。那么,是到大公司从小职员做起呢,还是到创业公司做经理甚至CEO呢?作为一个自视甚高的年轻人,诸葛亮选择了后者。

可以说,选择刘备乃是诸葛亮经过多番考量后作出的理性选择,与兴复汉室一类的大义关系不大。

3.论点与疑点

上面的说法看起来没问题,挺符合现代人的认知的,谁身边没有两个心气高的朋友呢。但真的是这样吗?

支撑上述翻案文章的主要史料是这么两条:

其一,在好友孟建打算投奔曹操时,诸葛亮劝他,“中国(即中原)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这说明他早就意识到曹操人才众多,去了极有可能会不受重用,故而可以推论,他基于这个理由在择主问题上将曹操给排除了。

其二,孙权前期的首席谋士张昭曾经大力举荐诸葛亮,孙权也有意将他留下,但诸葛亮却没有顺从,他给出的理由是: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什么是“尽亮”?当然是要尽最大可能地信任、重用自己,但在诸葛亮看来,孙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他不能留在江东。

然而,上面两条证据都有一个致命的逻辑漏洞,即它们恐怕更多是场面话,而并不一定能代表诸葛亮的真正想法。只要还原当时对话的场景,便一目了然。

第一个证据的场景,是朋友打算前去曹操集团求职时,身为好友的诸葛亮进行的劝阻:那里人才众多,你去了也不一定能受重用,是金子哪里不能发光呢?

但以某种理由劝阻别人,不一定代表自己的行为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这显然是两码事,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类似的情景工作、生活中处处可见。

再说第二条,诸葛亮讲这话的时机,是在他拒绝东吴的力邀而又不能得罪对方的情况下,换种表述便是:我之所以拒绝你,不是因为看不上你们公司,只是没有合适的发展空间(“能贤亮而不能尽亮”)。

而人所周知的是,这种场面话哪能作为真心话使用呢?

另一方面,假设翻案文章成立,那么我们无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选择出仕最重要的动机,更多是基于个人成就的功利主义思考逻辑,而非为了恢复汉室江山。

如此一来,诸葛亮自己亲自写下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就纯粹是虚头巴脑、沽名钓誉的官场话了?难道一千多年,众多学者文人对他的纪念、推崇全都错了?真的可以这样解读诸葛亮吗?

而且,如何理解他迟迟躬耕南阳,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才以一个27岁大龄青年的身份出山?以当时人的寿命水平而言,27至少相当于今天的三十好几甚至四十多岁,若真是上述一心为己的功利主义者,又怎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这些都不是功利说能够解释的。

4.小结

每个人都处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必定受制于当时的局限而看不清事实的真相,故而提出不同于古人的新解释,即做翻案文章是可能的。

但前提条件是,论据要充分,推论要合逻辑,而不能只是简单拿现代人的思维去随意阐释历史,或者发现不符就武断地说记载错了,那样恐怕是万万不可的。

相关参考

诸葛亮为何放弃曹操孙权选择刘备

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他与荆州上层人物的关系非常亲密。他的岳父黄承彦是刘表的连襟,蔡瑁的妹夫。刘表的原配妇人逝世以后,迎娶了荆州豪族蔡讽的小女儿。而蔡讽的大女儿,正是黄承彦的老婆。此外,诸葛亮的二姐嫁

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强大的曹操而投靠新生军阀刘备

三国时期,要想立足于群雄之间,受到君王的重用,除了靠自己卓绝的能力外,也要有极高的声望,当时诸葛亮只是平平一介布衣,就跟平头百姓一般,虽然有非凡的智慧,曹操也未必会放在眼里,当时曹操手下能人众多,像荀

未早日放弃荆州

如果刘备和孙权在荆州问题上能互相让步,不再争议,甚至是刘备主动放弃荆州与东吴搞好关系。三国的结局会怎么样呢?荆州之争又为何会成为刘备和诸葛亮一生最大的战略失策?一起看看网友三国の陆逊的分析诸葛亮是刘备

为何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而不是曹操、孙权

大多数人都认为,诸葛亮之所以会选择辅佐刘备,就是因为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感到,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三顾茅庐”只不过是为了诸葛亮投奔刘备,司马徽、徐庶和诸葛亮施展的一计而己。东汉未年,天下大乱,

诸葛亮为什么放弃曹操、孙权,而选择了刘备

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央视百家讲坛名嘴易中天的看法是:诸葛亮到了这个老板那里,一要见用,就是被他用,第二要重用,第三最好专用。似乎诸葛亮为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而选择刘备,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在《刘备不是

徐庶主动投奔刘备,却为何能在刘备最艰难时脱身

丹青第10卷|身在曹营心在汉在《三国演义》中,徐庶是一个非常让人惋惜和敬佩的人。徐庶的计谋不比诸葛亮、庞统等人差,在诸葛亮还没被刘备请出山时,刘备也多有仰仗徐庶。可惜,徐庶和刘备的缘分太浅。徐庶本是一

曹操在许昌为何不杀了刘备

话说,刘备投靠了曹操曹操把他带到了天子的地方,许昌。曹操,早就看他是个英雄也是个最大的敌人啊,那么,怎么不杀他呢?1客观的环境不允许刘备是丢掉了地盘投奔曹操的军阀.主动投奔自己的军阀都杀,那不是以后没

刘备犹如 ”丧家之犬”,诸葛亮却仍去投奔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期,天下一片混乱。在东汉的动荡时期,诞生了许多英雄历史英雄,例如曹操、刘备、孙策、周瑜等。但是,在这三个国家的所有英雄中,最尴尬的应该是刘备。刘备不仅出生卑微,而且在

三国史上武圣关羽为何投降曹操而不投降孙权?

喜欢关羽的人,我们总会为其忠义所叹服,千里走单骑更成为其忠义的伟大证据。然而,在三国中,关羽的忠义似乎很特别,让人琢磨不透,说其忠吧,他可是投降过曹操的人,说其不忠吧,他又不投降孙权,可以说关羽的忠义

徐庶投奔曹操之后,为何被彻底埋没

喜欢三国文化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即“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倒不是说徐庶本身少言寡言,而是赞扬他的忠义。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他本是刘备身边的谋士,却被曹操和程昱,模仿其母亲的笔迹,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