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余党的提拔和剿黄巾的战功

Posted 朝廷

篇首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董卓余党的提拔和剿黄巾的战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董卓余党的提拔和剿黄巾的战功

2、粟裕战功累累为何却少有提拔?

董卓余党的提拔和剿黄巾的战功

李唷⒐汜二人把持朝政的这段时间, 各路诸侯都处于调整期, 天下暂时出现了少有的平静。

此时天下的格局为:名义上还是东汉一个政府, 实际上已是各霸一方。无论局势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用归纳法理出头绪:

东汉政府可以看作三大板块:

1.北方西部(约四分之一)由李唷⒐汜二人控制皇帝,号令天下。

2. 北方东部(大于四分之一)由关东联军的各路诸侯占据。

3. 南方(占二分之一)的各州郡相对比较安定。

在关东联军里面,各路诸侯的关系也是相当复杂的,但仍然可以归纳简化为三个区域:

1. 北派:以袁绍为中心,

2. 南派:以袁术为中心,

3. 中派:夹在中间的兖青徐豫四小州,是袁绍、袁术两股势力的缓冲地带。而豫州基本上已被袁术控制,因此,中派区域是指:兖青徐三州。

袁绍、袁术都是强势力量,都想进一步扩张,瓜分中部的兖青徐三州,形成南北两大派。

袁绍怕袁术的势力壮大了对自己有威胁,就暗暗联络袁术背后的刘表牵制袁术,袁术也怕袁绍的势力壮大了对自己有威胁,就暗暗联络袁绍背后的公孙瓒牵制袁绍。

因此,袁绍、袁术都有事做了,在“巩固”与“发展”之间,必然要先选择“巩固”,所以暂时都还没有精力向中派推进扩张。故中部的兖青徐三州暂时得以苟存。

当时,曹操的根据地在中派的兖州,生存在二袁的夹缝之中。不久, 中派的青州地区,又爆发了黄巾起义。地方上有人闹革命, 朝廷应该派兵去镇压, 李唷⒐汜二人派谁去好呢?

派谁去都会消耗自己的实力, 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 他们如果以朝廷的名义派关东联军的一路诸侯去,应该是最合适的,这样做,西北集团是不会受到任何损耗的。

如果指派袁绍或袁术去,也都不合适。首先,可以肯定,他们不会听从调遣去消耗自己的实力。再者,假如他们愿意听从调遣去平乱, 那么,结果一定是:

1. 派袁绍去,有或胜或败两种结果,如果袁绍胜了,袁绍的势力会更强大,如果袁绍败了,袁术就会失去控制,必然独大。

2. 派袁术去,变化、结果与袁绍相同。

3. 如果派袁绍与袁术一起去,肯定是胜,但提供了二袁瓜分中部的机会。

所以,派袁绍或袁术去都不好,如果派曹操去,会怎样呢?

1. 原先袁绍袁术曹操先后逃离董卓,二袁都封了官,但曹操没有,他是前期的最大不公平者,如果重用他,比用其他任何人都要经济划算。

2. 如果曹操失败了,与西北集团关系不大。

3. 如果曹操壮大了,关东联军就会形成三股势力。

在关东联军实力总合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只有袁绍一个主帅统揽全局,那么,对西北集团的威胁就是最大的,如果有袁绍袁术两个主帅分揽全局,那么,对西北集团的威胁就会小些,如果有袁绍袁术曹操三个主帅分揽全局,则威胁更小。

因此,朝廷有意起用曹操,是从西北集团的大局出发的。

曹操代理中央朝廷前去平乱, 就又从民营的身份变成国营的身份了, 领了圣旨, 发兵青州。

对于曹操来说,这一仗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但优势要偏多一些:

1. 他以前有过对付黄巾军的经验,

2. 这次用他,会提高他的积极性,

3. 他是代理中央朝廷去和青州地方政府共同平乱的, 因此,中央朝廷应该给他兵,如果不给兵,就给钱,如果既不给兵又不给钱,那就自己赚的利润自己得。

总之,是要给一定的好处的,否则,曹操拿什么去打仗呢?

战争的结果是:曹操捞足了油水, 把青州的黄巾军收编成自己的“青州兵”,约有三十几万, 朝廷因功加曹操为镇东将军。操自此威名日重。

曹操上次镇压黄巾的时候,因为兵力充足,所以采用的是灭绝政策。而这一次因为人手较紧,所以采用的是收容政策。因需而变,两次都对极了!

曹操当时的根据地在中派的兖州,在各大利益集团相互竞争制衡的环境下,抓住了机会,施展了本事,建立了自己的立足之本。他招贤纳士,广罗人才,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

青州的油水被他捞了, 兖州又被他占着,中三州还有一个徐州,如果徐州也能被他控制住,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一股仅次于二袁的新生势力,关东联军就会分成三瓣,尽管还比不上他们,但至少可以与之相争。

徐州,成为曹操的下一个目标。

粟裕战功累累为何却少有提拔?

  粟裕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粟裕的军事才能出众、战功卓然,但他却是被提拔最慢的一个。比红军时期,粟裕尽管是南昌起义和毛泽东所说的“井冈山的老人”,可谓根正苗红,但如同陈毅所说,是“多年受委屈的,是提拔得最慢的一个”。整整7年间,他所任职的单位不停变换,职务却几乎静如止水,停滞不前,总在师长与军团参谋长之间徘徊。
  1930年,粟裕出任12军65师师长,不久后又改任64师师长,但自粟裕步入师级干部的行列后,直至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都不曾升职。
  1931年6月,64师改为红四军13师,粟裕仍任师长;5个月后,他调任红四军参谋长,与军长林彪搭档,不久却又调入红军学校任学员连连长,且一时三连(军事连)连长,一时又四连(政治连)连长,直到第二年2月才返回红四军仍任参谋长。10个月后,林彪升任红一军团军团长时,他出任红一军团教导师政委,依然是师级。三个月后,粟裕又被调离红一军团,出任红11军参谋长;过了7个月,他又被调任红七军团参谋长。
  随后,红七军团于1934年7月组成抗日先遣队,粟裕与军团长寻淮洲率部奔赴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苏区,不久调任红10军团参谋长。1935年2月,红10军团在军团长刘畴西的指挥下失败,粟裕将余部组建为挺进师,担任师长,一直到国共第二次合作的1937年9月。
  粟裕与林彪在南昌起义中,一个为政治指导、一个为连长,但二人的升迁之途却迥然不同。
  首先是因为,粟裕在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长时间远离可以安排人事的中共中央。反观林彪,在主力部队红四军、红一军担任军事主官,才干也就随着机遇的把握而突出。
  第二是因为负伤次数达6次之多,每一次负伤均需长短不一的时间治疗。更有三块弹片一直留在头颅中,直至辞世后才从骨灰中取出。而且因作战需要,他一治疗脱岗,原来的指挥位置便被其他人取代,失去了许多领兵打仗的机会。
  还有是因为粟裕工作单位频繁更换太多。因频繁治疗脱岗之外,他还被上级当作万金油,先后“改换门庭”,到红12军65师、64师、红四军13师、红四军军部、红军学校、红一军团教导师、红11军、红七军团、红10军团、红军挺进师等10个不同的单位任职。
  粟裕此时的处境,与尚未被人发现,不曾“锥之处囊中”的毛遂相似。
  战国时期,秦国包围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忙派平原君前往楚国求救。平原君当即从门下食客中,找出了19个心目中智勇双全的人准备前往。这时,一个食客毛遂主动站出来要求跟着去。
  平原君对已处于门下三年的毛遂毫无印象,拒绝了他,毫不客气地说:“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平原君的意思是说,有才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放在口袋里,尖梢立即就能显现出来。毛遂已经处在平原君门下三年,别人却对他毫印象,肯定是毛遂没有才能。
  毛遂不卑不亢地回答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他的意思是说,“我不过是今天才请求放进口袋中罢了。假如我早一点放进口袋,就会像锥子那样,整个锋芒都会露出来,不仅是露出一点点尖梢而已。”
  平原君见毛遂说得有理,便将信将疑地带上了他。到达楚国后,毛遂果然发挥了决定作用,让求救的赵国“重于九鼎大吕”,最终迫使楚国答应了平原君的请求。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也就是说,平原君知道自己以往忽略了毛遂这一英才,从此再也不敢鉴选人才了。
  7年不曾上升半步的粟裕,也正是因为不曾“锥之处囊中”,失去了许多展现才干、“脱颖而出”的机会。
  反观粟裕的同龄人林彪,从1930年6月起,便一直被毛泽东“锥之处囊中”,在主力部队红四军、红一军团担任军事主官,战绩自然容易为他人所见,才干也就随着机遇的把握而“脱颖而出”。
  粟裕“停滞不前”,“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许多人却能机缘所致,往往后来居上。粟裕后来麾下的猛将许世友即是一例。
  许世友比粟裕大两岁,但参加红军担任连级干部晚于粟裕。1930年,他还是红四方面军12师34团团长,但随着张国焘借“肃反”之名大肆杀戮异己的高级干部,仅许继慎、庞永俊、肖方、熊受暄、关叔衣、柯柏元、潘皈佛、罗炳刚、李奚石、高建斗、封俊、江子英、黄刚、王长先、袁皋甫、吴荆赤、王明、魏孟贤、任难、王培吾、姜镜堂、廖业祺等团以上干部即达到75人,还不包括川陕苏区和长征途中清除的曾中生等高级将,军、师级岗位出现大片空缺。
  许世友的人生机遇随之到来。
  他出身工农,性格有如村野田间所津津乐道的古时传奇名将张飞、程咬金等人一般粗鲁,识人方面却又粗中有细,甚至比许继慎、曾中生等学富五车的黄埔军校高材生更为细致。
  他深知“张是中央的代表,反对他不是反对中央吗?中央不比我们高明”,从而受到张国焘的信赖,1933年7月便升任红9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1935年7月又升任为红四军军长。他不仅超过了粟裕,也赶上了多年的老军团长林彪、彭德怀等人。
粟裕提拔战功

相关参考

廖化贯穿整个蜀汉 盘点刘备军中的“黄巾系”

...些人物各有形象,不必多说,且谈谈民间评话中这些黄巾余党的传奇。三国评话里

粟裕战功累累为何却少有提拔?

  粟裕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粟裕的军事才能出众、战功卓然,但他却是被提拔最慢的一个。比红军时期,粟裕尽管是南昌起义和毛泽东所说的“井冈山的

为什么被罗贯中蔑称为“黄巾贼”? 黄巾起义性质

历史上有一群头包着黄巾的人,他们是游民、是贫农、是无产者,他们整日饥肠辘辘,每天都在为生存绞尽脑汁。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不在接受现实的奴役,他们决定反抗一切剥削。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年),冀州爆...

剿灭黄巾悍将为何对国贼董卓束手无策

皇甫嵩,是汉灵帝时期剿灭黄巾第一人,张角主力被其击溃,然后病死,张梁、张宝都被皇甫嵩擒获斩杀。可这位面对农民起义军能够一往无前的悍将,面对擅自废立,残害公卿的国贼董卓却一再宽容,以至国家蒙难,自己也身

剿灭黄巾悍将的皇甫嵩为何对国贼董卓束手无策

皇甫嵩,是汉灵帝时期剿灭黄巾第一人,张角主力被其击溃,然后病死,张梁、张宝都被皇甫嵩擒获斩杀。可这位面对农民起义军能够一往无前的悍将,面对擅自废立,残害公卿的国贼董卓却一再宽容,以至国家蒙难,自己也身

东汉末年东吴的历经三代武将程普生平 程普简介

...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早年在州郡...

皇甫嵩怎么死的 解析卢植皇甫嵩什么关系

...百姓也因此传诵,说百姓能够重新安居都是因为皇甫嵩。董卓也因此对皇甫嵩怀恨在心,后来还诬陷皇甫嵩入狱。那么皇甫嵩最后又是怎么死的,与皇甫嵩合力平定黄巾之乱的卢植和皇甫嵩又是什么关系?卢植皇甫嵩什么关系卢...

皇甫嵩怎么死的 解析卢植皇甫嵩什么关系

...百姓也因此传诵,说百姓能够重新安居都是因为皇甫嵩。董卓也因此对皇甫嵩怀恨在心,后来还诬陷皇甫嵩入狱。那么皇甫嵩最后又是怎么死的,与皇甫嵩合力平定黄巾之乱的卢植和皇甫嵩又是什么关系?卢植皇甫嵩什么关系卢...

贼老天不开眼,董卓借着黄巾起义成为大军阀了

奸”这个字是个典型的贬义字眼,用在两性上就是不道德,用在职务上就是“坏”的代用字;还不如“坏”字,“坏”字如从一个撒娇的美眉嘴里吐出来,就变了味道,例如:“你好坏……”“奸”字没有这个待遇,设想:“你...

贼老天不开眼,董卓借着黄巾起义成为大军阀了

奸”这个字是个典型的贬义字眼,用在两性上就是不道德,用在职务上就是“坏”的代用字;还不如“坏”字,“坏”字如从一个撒娇的美眉嘴里吐出来,就变了味道,例如:“你好坏……”“奸”字没有这个待遇,设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