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从未预料到其死后的接班人内斗
Posted 丞相
篇首语: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从未预料到其死后的接班人内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诸葛亮从未预料到其死后的接班人内斗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死后继承他北伐大业的领军人物是姜维。但对照阅读《三国志》可以发现,诸葛亮其实并不曾明确姜伯约为唯一接班人,蜀汉也并非由姜维一个人领着走进新时代。起码还有另外四个人自认为有当诸葛亮接班人的资格,他们是魏延、杨仪、蒋琬、费t。为了争位,魏延与杨仪进行了恶性竞争,杨仪对蒋琬后来居上也耿耿于怀,而费t在魏杨之争、杨蒋之争中都扮演了阳奉阴违打小报告的角色。其中的是非曲直、经验教训,很值得探讨回味。
大家最熟悉,也是小说充分演义的,是魏延杨仪之争。
魏延觉得自己有韩信之才,劳苦功高,以为诸葛亮继承人非自己莫属,全不把杨仪等文官放在眼里。他素与杨仪不合,两人争吵起来时老魏还拿刀冲杨仪比划,杨仪被气得或吓得鼻涕眼泪一大把。
杨仪其实更觉得自己是丞相的最佳人选,觉得魏延乃一介武夫,不足成大事,蒋琬和费t又都比自己资历浅,才能也在自己之下。
其实,老魏和老杨都错估了形势,高估了自己。诸葛亮常常公开说:蒋琬是个忠厚高雅的人,不搞二人转之类的三俗,应该是和我一同成就皇上大业的人选。(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他又私下给后主写密信说:我若遇到不幸,蒋琬最适合继承我的事业。诸葛亮活着时不明确自己的接班人是谁,是因他知道魏延杨仪都惦着这个位置,而魏延的骁勇和杨仪的才干他都离不开。他很遗憾两人的特长不能集于一人之身,二人又不和睦。他知道如果明确偏向其中任何一个,都将导致蜀汉权力核心的内乱。但诸葛亮对魏杨矛盾难题的搁置,也为身后留下遗患。
魏延的军事才能已得到历史检验,毋庸置疑。但老魏是将才而非帅才,因为他只懂军事不懂政治,只懂战术而不懂战略。特别是,他不会处理与文官的关系--当他拿刀向杨仪比划时,他不想想,蒋琬、费t、董允是什么感受?
杨仪的致命缺陷是心胸狭窄,涵养不够。《三国志》说他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就是说,当他屈居蒋琬之下时,那种不平不满完全写在脸上,发牢骚时声响特大,给人感觉是从五脏六腑发出的。这与他们先主刘备的喜怒不形于色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人怎么适合干政治呢?最要命的,是他言语不节,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发牢骚不看对象,见谁都嚷嚷,吓得别人都不敢接近他。
诸葛亮看中蒋琬,是因老蒋没有老魏老杨这些缺点。诸葛亮刚当上丞相,准备提拔蒋琬官职、推荐他为茂才时,当时的小蒋就表现出谦逊之美德,坚决想让给其他人。当然,诸葛亮不准,他该提的还是提了。以后老蒋不断升迁,直至大将军之职。诸葛亮刚病逝时,全国全军都很恐惧,而蒋琬既未露愁容,也不显喜色,就和平常一样,达到当年刘备的境界。众人觉得有这样的人做主心里踏实。老蒋这样,其实也是不得不如此:此时他若露出愁容,就会动摇民心军心;他若显出喜色,则会让人以为他想的是个人升迁做了大官。蒋琬后来果然完全继承了诸葛亮的位置,皇上让他建立了丞相府,第二年又兼任大司马。
蒋琬能胜任要职,还因他心胸豁达,能正确看待自己、估价别人。例如,有个叫杨戏的官员,比较有个性,上司蒋琬跟他说话,他居然敢默不作声。有人趁机挑拨,对老蒋说:领导和他说话他不回答,这也太不傲慢、太不尊重领导了吧?老蒋却说:人与人心性不同,就像每个人与别人模样都不一样。当面应承背后议论,这是古人就忌讳的。杨戏如果赞同我,不是他的本心;如果反对我,则显出我的不对。因此他才沉默。这沉默反而显出杨戏的长处。另一位官员杨敏曾背后议论蒋琬做事糊里糊涂,不如他的前任。有人向蒋琬打小报告,希望蒋琬将杨敏治罪。蒋琬却说:我确实不如我的前任啊!没什么好追究的。拱火挑事儿的人还不死心,还是希望蒋琬追究杨敏到底为什么说领导糊里糊涂。蒋琬替杨敏回答:如果不如前任,就做事做得不当;做得不当,不就是糊里糊涂吗?有什么可问的?后来杨敏还是犯事儿坐了监狱,大家以为他必死无疑,蒋琬却免了他的重罪。
蒋琬在军事上虽也想有所作为,却没有太突出的谋略。他反思诸葛亮连年征战屡屡无功而返,认为是因陆路进攻山道艰险,运输困难所致,提出从水路进攻曹魏的构想,只是由于他自己旧病复发,没能按时发兵。大家认为取道水路如果不能成功的话,回来也难,并非上策。蒋琬又继承孔明原有战略,想联结东吴,成掎角之势以抗曹魏,提议姜维作凉州刺史联合胡羌。不过未等到这些战略构想实施,蒋琬就不治身亡。他算是得了善终。
费t也算能臣,早年也屡屡显示过人之处,诸葛亮死后也被委以重任,也做官做到大将军录尚书事。不过他的丞相府刚建立不到一年,他就死于非命: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被一个魏国降将郭循砍死。费t这人人品比较复杂,因为魏延杨仪被害都与他有关。魏延与杨仪不和,本来想拉费t一起共事,费t当面答应,随后却马上溜掉去告密,令老魏追悔莫及。杨仪因爱口无遮拦发牢骚,没人敢接近,只有费t前去抚慰。杨仪觉得可遇到知己了,就对费t表示后悔当初没有降魏,费t又马上向皇上打小报告,使得杨仪被削职为民。费t的行为,从官场操守说可以解释为国事为重,但从人际交往看,又难逃卖友求荣之嫌。
诸葛亮的四个潜在接班人,如果再加上姜维共是五人,只有蒋琬一人得以善终。魏延、姜维的结局众所周知,杨仪是自己作死:被贬之后,这老杨还上述诽谤,辞指激切,最后只能是被逼自杀。魏延杨仪之死都属于 性格悲剧。费t最后死于他不曾对之设防的降将之手,则属现世报--魏延杨仪都间接死于对费t的信任。他的死可谓命运悲剧
算出帝王出生,预料到自己死期,墓地至今无人敢盗
中国的古代,出现过不少料事如神的牛人,最知名的莫过于鬼谷子、诸葛亮及刘伯温等人,他们不仅算无遗策,甚至还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在唐朝时期,曾有过一位神算,也许他没有诸葛亮出名,但在面相、风水等方面的能力,绝对甩诸葛亮几条街。他不仅算出了帝王的出生,还丝毫不差地算出了自己的死期,更令人佩服的是,他为自己找的一块墓地,至今没有人敢盗,堪称史上最无敌的神算。此人是谁呢?
袁天罡,今四川成都人,出生于神算世家,他叔叔就是《西游记》当中算死泾河龙王的袁守城。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加上袁天罡本身天赋过人,成为精通面相、占卜、星象及风水等学科的全才。袁天罡一生算卦无数,每次都准的令人震惊,其中有四次有明确的记载。
一、算出了帝王的出生
作为不世出的奇才,袁天罡喜欢到处游历,过着仙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有一天,他来到一大户人家讨点水喝,无意间看到襁褓中的婴儿,顿时非常震惊,因为他看出此婴儿将成为未来的皇帝。当时该婴儿服饰似男儿,袁天罡就惊叹道:“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为女,当作天子。”其实,以他的能力,早就看出了这是个女婴,只不过没有明说罢了。几十年后,这位女婴果然登基称帝,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就是武则天。
二、留下了中华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
贞观年间,唐太宗闲来无事,听说袁天罡和李淳风能够预知未来,就让他们推算一下大唐的国运。接到皇帝的命令后,两人洗个澡,蒸个桑拿,然后就闭关进行推算。这一算可不得了,两人由于太兴奋就没刹住车,居然推算到唐朝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国运。幸亏此时的袁天罡反应了过来,就推了一下李淳风的背:“淳风啊,我们已经泄露了天机,不能在往下算了。”正因如此,才有了预言奇书《推背图》。
三、丝毫不差地算出自己的死期
一般来说,再牛的神算也很难算出自己的生死,如大神刘伯温,就没有算出自己会被明太祖毒杀。而开挂的袁天罡,居然分毫不差地预言了自己的死期,他曾笑着对朋友说:“昨天晚上我掐指一算,今年夏天四月的时候,我就会挂掉。”果不其然,他的确是在四月份的时候去世的。
四、千百年来,其墓地一直完好无损
袁天罡虽然淡泊名利,毕竟也做了很多年的官,加上唐太宗的赏赐,肯定也有不少宝贝。他去世之前,为自己找了一块风水极佳的墓地,把这些宝贝都带入了墓中。而他徒弟李淳风的墓地,距离其墓地仅有几百米。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李淳风的墓地早在唐朝末年就被摸金校尉翻了个底朝天,而袁天罡的墓地却无人敢动,一直完好无缺地保存到现在。
原来,自从袁天罡被埋入此墓地后,这一块就成了历朝历代的军事基地。尽管盗墓贼对墓中的陪葬品垂涎三尺,也不敢杀到军营去盗墓,否则分分钟被砍成肉酱。那么问题来了,袁天罡的墓地的周围,一直有历代的驻军,这难道这是巧合吗?还是早就在他预料之中呢?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相关参考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朱元璋料到朱棣会篡位,但没想到他会成功在实行分封的时候,其本意是能够让朱家子孙保护朱家天下,但历史上藩王割据威胁皇权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在分封藩王的时候,也制定了十分严格的规矩。1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周培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培公是康熙身边重要的谋臣,康熙做成了很多的大事,这些大事背后都少不了周培公的出谋划策,是一位很聪慧的人。《康熙王朝》中有一个剧情,
诸葛亮死后谁接班?蒋琬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吗诸葛亮死后谁接班?三国时不管文官还是武将,人才最多的就是蜀汉。刘备不仅拥有了关张赵,还有一个天才军事家诸葛亮,不得不让人眼红。而本文要分析的诸葛亮的这些接班人也
蜀汉自从夷陵之战后,人才日渐凋零,五虎将也相继死去,对此诸葛亮也意识到该培养一些人才,于是像刘禅推荐1名武将,并将其培养成接班人,避免自己死后,无人可以辅佐皇帝。诸葛亮没想到,这名武将竟然在剿灭土匪的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t合称“蜀汉四相”。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为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
导语:为什么诸葛亮就一定要选择姜维做他的接班人呢?换一句话说,诸葛亮择才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是姜伯约而不能是其他人呢?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朝中大权有诸葛亮掌控。因为北伐支持者甚少,所以诸葛亮内心忧惧,
诸葛亮对费祎(yī)十分赏识,屡屡委以重任,诸葛亮死后,费祎升任军师,成了蜀国的一任丞相,公元244年,魏国大军进犯,抵达陕西洋县,费祎率兵御敌。魏军慑于费祎威名,蜀兵一到,旋即撤军。一《蜀道难》中提
...。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为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
...。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为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
...。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为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