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次背主为何成为忠义典范

Posted 忠义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屡次背主为何成为忠义典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屡次背主为何成为忠义典范

2、历史人物 阴丽华,为何会成为古代妻子的典范

屡次背主为何成为忠义典范

陈宫本来是曹操的部下,曹操对他也是非常信任,在东征徐州的陶谦时,给他留下兵马让他守卫东郡。但是,曹操一走,陈宫却背叛了曹操,弄得曹操几乎是无家可归。后来,背叛的陈宫被曹操擒获,曹操问他有什么话说?陈宫说,作为臣子不忠诚,只有去死!然而,这样一个为臣不忠的背主之人,在《三国演义》当中却成为了义士!

陈宫为什么会成为义士呢?

贬低曹操的需要

曹操这个人雄才大略,他在汉末大乱之世展现了非凡的才能,为北方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为西晋天下的统一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是,这个人又是汉朝最重要的掘墓人。尤其是,他的儿子曹丕直接废了汉朝最后一位皇帝,自己当上了魏国皇帝,这一切的根源也在于曹操。这是封建文人感情上无论如何不可接受的。当时的政敌,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当他们成为曹操对手的时候,无不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后世的正统文人,也就依此为基调,把曹操当作是汉贼。

但是,曹操毕竟只是一个给汉朝下葬的人,最大的掘墓人是董卓,而曹操又是最早倡导反董卓的人之一。尤其是,当关东诸侯成立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大多数人裹足不前,只有曹操不顾生死只身向前。董卓死后,作为汉朝的最后象征汉献帝,被人们像一件物品一样扔来抢去,那些说着要维系正统的所谓的汉臣们,更多的是在忙着抢夺地盘,至于皇帝眼下的状况怎么样,根本就没人管没人问。又是曹操,把如同乞丐一样的汉献帝接了过来。尽管他的目的是利用皇帝来对诸侯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从此那皇帝总算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就是那个后来继承汉祚的刘皇叔刘备,他不也是扔下皇帝不管,自己跑到大老远的地方去抢地盘吗?

这样一看,真正乱了规矩的是董卓,是他杀了一个皇帝另立了一个皇帝,要说乱臣贼子,还有比这个更恶劣的吗?但恰恰是曹操,董卓给他官不做,又真心讨伐董卓,怎么样就能把他打扮成一个汉贼?

所以,这事情应该倒过来说:曹家废了汉献帝,这要比董卓还要叛逆,毕竟董卓废了一个又立了一个,可曹家却是自家当了皇帝;基于此,曹操迎接皇帝也是一个叛贼行为,目的是控制皇帝;再向前,讨伐董卓、叛离董卓也都是为日后的野心服务的。但有一个问题始终难以自圆其说,曹操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优秀人才的拥戴?难道当时就没有一个人看出曹操的图谋不轨?可能有人说,孙权和刘备集团的人都看出来了。这样的例子是非常乏力的,不要说早期这些人和皇帝根本就不靠边,就是后期,他们也不过是为了和曹操争地盘,说穿了就是在瓜分人家汉家的天下。这就需要曹操集团内部的人来证明。这样一来,最早背叛曹操的陈宫就成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是他最早识破了曹操不是忠义之人的真面目。

陈宫开始没有投降,被俘没有求饶

陈宫是曹操早期的将领,比较受曹操信任。曹操第二次征伐陶谦,留下陈宫守东郡,还给他留下了一部分兵力。从这一点来看,陈宫的地位和受信任的程度,应该和荀、程昱差不多,都是曹操早期的骨干力量。照常理推论,陈宫如果不背叛,后来的地位应该和荀、程昱等人差不多。但是,陈宫却不是这样,他背叛了曹操,应该就是为了义,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但是,在整个封建社会,背主之人都不是人们效法的榜样,何况,陈宫背叛后投靠的人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吕布!

好在,文学作品可以虚构,于是,曹操所经过的有故事的中牟县就有了陈宫这样一位县令。

《三国志》记载,曹操离开董卓,抄小路东逃。出了虎牢关以后,途径中牟县,被该县一个亭长认为形迹可疑扭送县里。城里有私下认识他的人,出面求情,曹操才得以释放。有了这样一个原本,只要把这个中牟县令换成陈宫就顺理成章了。于是,到了《三国演义》这儿,中牟县令陈宫为国家大义释放了曹操,并且弃官不做,跟随曹操一起东去募兵反董卓。本来,陈宫是可以把曹操交上去的,这样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升官发财,但是,人家不仅没有这样做,还扔下现有的乌纱帽不要了,你说自古还有比这个更高义的吗?

但是,一个高义的陈宫怎么样离开曹操呢?如果像东郡叛乱一样又怎能是义士所为呢?要想离开,就必须要证明曹操的不义。好在,前人留下了曹操逃跑途中经过故人成皋吕伯奢这条线索,已经把曹操改造成了不义之人,再把他描写成大不义之人不是难事。

在《三国演义》中,陈宫感其忠义,弃官跟随曹操东行。走了三天,到了成皋,曹操说这里有个结义兄弟,两个人就来到了吕伯奢家里。吕伯奢说家里没有好酒,要到西村去打来。走后,曹操听到后院里有磨刀声,以为要杀了他,就拔刀把吕伯奢一家八口全杀了。再搜索,却发现厨房里捆着一口猪,知道是杀错了人。出村后,两人碰见吕伯奢,正拿着两瓶酒回来,曹操又把吕伯奢给杀了。陈宫问他,刚才是误会杀了人,那现在又是为什么?曹操就说了那句不义之人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晚上,陈宫想趁着曹操熟睡杀了他,又一想,我本来是为了国家弃官跟随他,杀了他也是不义,于是离开了曹操。

就这样,陈宫成了义士,释放曹操是义、弃官跟随曹操是义、离开曹操更是义。

当然,为什么会选择陈宫而不是别人,这与陈宫后来有一点自知之明有很大的关系。

真实的陈宫,后来也是跟随了吕布。曹操攻打吕布,吕布势穷力竭,只剩下下邳一座孤城。曹操劝吕布投降,吕布有所犹豫,陈宫知道自己负罪深,想方设法阻止了吕布。被俘后,曹操流露出有不杀陈宫的意思,但陈宫说,作为臣子不忠诚,就应该死!这多少会让人觉得是一种有骨气的表现,尤其是,吕布同时被擒,他向曹操求饶,还让刘备替他说情,而最后仍然不免一死。两相比较,陈宫确实要比吕布高大得多。

《三国演义》塑造了很多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像诸葛亮,已经成为智慧的化身;关羽武功盖世且忠义千秋;周瑜心胸狭窄,妒忌诸葛亮以至于到了恨老天爷的地步(既生瑜何生亮);就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蒋干,也成了周瑜行驶反间计的好帮手。对于这些演义人物,说起他们的故事来谁人不是如数家珍?可陈宫这个人似乎很难高大得起来,为什么?就是陈宫这个人原材料不好,可以说是智不高,投不明。天下有那么多骂曹操是汉贼的人(尽管是后事),为什么要去投一个反复无常(袁术语)却有狼子野心(曹操语)的吕布?再看曹操,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都替陈宫奉养着老母,还替他嫁了女儿,对陈宫可谓是仁至义尽。

这或许就是陈宫这个义士容易被人忽略的原因吧

历史人物 阴丽华,为何会成为古代妻子的典范

汉光武帝刘秀还没有起兵打天下之前,曾经到过新野,听说阴君有个女儿名叫阴丽华,长得美貌无双。刘秀虽然没有见到过,却从心眼里喜欢她,总是念念不忘。他后来到长安,见到执金吾(掌管京师卫戍的武官)出行时车骑随从之盛,不由感慨说道:“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他后来起兵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县南),一心想打下天下来,不再想做执金吾了,但是对阴丽华却始终没有忘怀。> >更始元年(二三年)六月,刘秀在昆阳大败新莽军后,终于到宛县(今河南南阳市)与阴丽华成了亲。婚后不久,刘秀便率军西去洛阳,阴丽华随军不便,回到家乡新野。因为她哥哥阴识为义军邓奉部下将领,阴丽华便同家里人一起随迁到清阳,寄住在邓奉家中。> >第二年春天,刘秀去攻打邯郸王郎,在真定得到了当地大姓郭昌的女儿郭圣通,对她很是宠爱,这时候他离开阴丽华才不过半载,便又结新欢了。>郭圣通比起阴丽华运气要好些,婚后一直跟随在刘秀身旁,到第二年刘秀登极称帝,郭圣通已生下了皇子刘强。> >阴丽华则是在刘秀继位后才命人接到洛阳来的。起初她与郭圣通都被封为贵人。可是等到要选立皇后时,便有了麻烦。按说阴丽华被迎娶在先,应当立为皇后;可是阴丽华为人雅性宽仁,一再推辞,况且郭圣通此时已经有了儿子,最终还是立了郭圣通为皇后。刘秀虽然觉得有些对不住阴丽华,可是幸亏有她固辞不争,立后之事才得以顺理成章办妥。> >郭圣通虽然被立为后,但所受宠幸却不及阴丽华。建武四年(二八年)光武帝刘秀征讨彭宠,阴丽华从征,途中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刘庄。>相比之下,郭圣通却总是一副闺秀脾气,经常同刘秀发生争吵,私下里则颇有怨言;而且她对待别的妃嫔所生之子又不好,对宫人们也很凶,人们见到她就像看到毒蛇猛兽,唯恐避之不及。> >这样一来,刘秀就更加宠爱阴丽华而不满郭圣通了。建武九年(三三年),阴丽华的母亲邓氏和弟弟在家中被人所杀后,光武帝刘秀曾下诏给大司空,诏书中说道:“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朕嘉其义让,许封诸弟。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愍伤于怀。”并因此追封阴丽华之父阴陆为宣恩哀侯,阴丽华的弟弟宣义恭侯。这时候刘秀已经公开宣称阴丽华为后了。> >与此同时,皇后郭圣通却因宠衰而更加怨愤不满。到建武十七年(四一年)刘秀终于废掉了郭皇后,而改立阴丽华为皇后。刘秀倒不是个绝情之人,虽然废掉了郭圣通的皇后称号,让她去做儿子中山王的太后,但是对郭家始终十分照顾,郭圣通的弟弟郭况官居大鸿胪,京师人都传称他家为“金穴”。郭圣通母亲去世时,刘秀也亲临送葬。这种情况直到汉明帝继位后没有什么变化。郭氏始终与阴氏一样受到皇帝的隆恩。这与阴皇后有一定关系。阴丽华这个人为人恭俭,没有什么嗜好,性情仁孝慈祥,对郭氏从无排斥。> >汉光武帝刘秀死后,阴丽华之子刘庄继位,阴丽华被尊为皇太后。阴太后死于永平七年(六四年),被合葬于刘秀的原陵之中。

相关参考

丘处机并非神人但成吉思汗为何要屡次召见他?

大家知道,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当中,最先出现的就是丘处机。大多数的人们都会以为丘处机是虚构的一个人物。实际上,在我国的历史上,丘处机却有其人,不仅如此,丘处机还被成吉思汗亲自召见过。而且,成...

三国史上武圣关羽为何投降曹操而不投降孙权?

喜欢关羽的人,我们总会为其忠义所叹服,千里走单骑更成为其忠义的伟大证据。然而,在三国中,关羽的忠义似乎很特别,让人琢磨不透,说其忠吧,他可是投降过曹操的人,说其不忠吧,他又不投降孙权,可以说关羽的忠义

成为官员恩爱夫妻的典范 大奸臣严嵩的另一面

严嵩是明朝著名的大奸臣,一直被后世批评诟病,但是他也留下了一段佳话。那就是他一生只有一个妻子,没有纳妾,夫妻两人20岁左右结婚后感情深厚,一直恩爱相处了60余年,可以说是同甘共苦。严嵩的妻子名叫欧阳淑

揭秘在小说水浒传中大宋为何要写宋江征辽国

...的子民,理所当然的要为宋朝皇帝排忧解难,既然大辽国屡次叫宋国难堪,自然宋江要去出征,扫平辽国,尽一下臣子应尽的义务。其二,宋江等人兵

揭秘在小说水浒传中大宋为何要写宋江征辽国

...的子民,理所当然的要为宋朝皇帝排忧解难,既然大辽国屡次叫宋国难堪,自然宋江要去出征,扫平辽国,尽一下臣子应尽的义务。其二,宋江等人兵

嘉庆帝师朱珪简介 为何说朱珪是不爱钱典范

嘉庆帝师朱珪简介为何说朱珪是不爱钱典范?  古代清官廉吏不少,而在清代文臣不爱钱典范,当属朱珪。朱珪是乾隆嘉庆年间大臣,深受乾隆和嘉庆帝的重用,为嘉庆帝帝师。  朱珪在乾隆十二年考中进士,此后步入官场

为何还能成春秋刺客的典范

豫让行刺的第一件事,就是更名改姓,伪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成功进入赵襄子的宫中修整厕所。首次行刺失败后,他不惜把漆涂满全身,使皮肤烂得像癞疮,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讨,再次开展行刺计划。刺客是人

贺龙先后“七十次”要求入党,为何屡次被拒

“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在旧军队里身居高位,可自从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便积极追求光明,坚决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却屡遭拒绝。他不改初衷,继续努力,先后“七十次”要求入党,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寒

为何屡次拒绝会见丘吉尔 宋美龄外交风云

当宋美龄风靡美国受到热烈欢迎时,英国也向宋美龄发出了邀请。英国外相艾登向顾维钧保证,一定用最庄重堂皇的仪式来接待宋美龄。一向矜持的英国绅士为何也仿照美国人做起了宋美龄的发烧友?这有其缘由。时至1943

积贫积弱的晚清为何还要屡次支援他国

晚清时,在风雨飘摇、财政入不敷出的窘境下,也曾经屡屡对他国施以援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清朝政府“颁帑十万助赈日本灾”。这样规模的经济援助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对日本的首次援助。第二次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