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把李严废为平民
Posted 诸葛亮
篇首语: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为什么要把李严废为平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诸葛亮为什么要把李严废为平民
三国时期,蜀国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身为刘备托孤重臣的李严,被诸葛亮上表废为庶人。这件事在蜀国内部影响很大。也成为当代许多历史学家和学者们所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李严究竟是为什么被诸葛亮废为庶人,这其中的原因究竟如何呢?我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看,李严的被废,是有一定的根由的。两条原因导致他由位高权重的一个托孤重臣,沦落为一名普通百姓。
一,谎报军情,贻误军机。诸葛亮北伐,用李严在后面筹措粮草,以接济全军,我们看《三国志李严传》的记载: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意思就是说让李严监督运粮的工作。按道理来讲,行军打仗,当以粮草为重,军若无粮,军心必乱。这是兵家常识。因此诸葛亮对粮草看的很重,我们也知道,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很多次都是因为粮草不济,无法进军,导致他被迫撤兵。那么这次启用李严来运粮,显然他对后勤补给这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让一位托孤重臣去管粮草。也说明这个任务比较重大。李严派人运粮之际,赶上了夏秋交际,天降大雨,道路泥泞难行,因此耽误了交割的日期,运粮不继。那么出现了这种状况,属于天灾,非人力可为,属于不可抗力因素。那么按照规定,延误粮草交割日期,是要受到军法处置的,李严是怎么做的呢?他不是把实际情况如实报告给诸葛亮,而是采取了欺骗手法,欲掩饰自己的责任。他派人请诸葛亮撤军,等听说诸葛亮真答应退军了,又假装感到很惊奇的样子,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好象撤军是诸葛亮的责任。等诸葛亮大军退回来了,一调查,发现是李严运粮不继,为了推卸责任造成的,顿时非常生气。这就是属于典型的谎报军情,因为作为三军统帅的诸葛亮,他不知道后方究竟出了什么状况,他是按照正常的时间来推算粮草到军中的日期,如今因为下了大雨而耽误了行程。作为监管运粮任务的李严,不报告实际情况,而是采取欺骗手段,使得诸葛亮错过战机,这一次北伐,又无果而回。谎报军情,贻误战机,这是一项不小的罪过啊,在军中都可以够的上斩首。可见李严这个错误犯下的如此之大。
二,欺君罔上。我们看,当李严听说诸葛亮退军后,又表奏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意思就是说,诸葛亮这是在诱敌深入,是准备引敌人来追,好同他们作战。可是当诸葛亮全军退回来的时候,双方开始对质。发现了李严的漏洞。于是追查下去,查到了是李严的责任。那你李严之前的上表,就是在欺骗后主刘禅,你说诸葛亮是要诱敌深入,可以人家却因为你运粮不继,被迫撤回来了,这不是典型的欺君罔上吗?在古代,欺君也是一项大罪名啊,也是要杀头的啊。所以说,李严本人,他是犯下了两条足以让他掉脑袋的罪名。而诸葛亮念在他是托孤重臣,又有功劳。因此只是废他为庶人,又起用他的儿子李丰来继承父职,可以说是法外开恩,仁至义尽了。
那么,至于说到现在很多人都提到了一个观点,就是说到诸葛亮为了达到巩固自己权力,打击异己的目的,借李严运粮之事,把他废掉,从而除掉了自己的一个政敌。对于这种说法,我个人不太赞成这种观点。两点理由.
第一,刘备死后,诸葛亮的官职是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丞相是中央行政权力机关最高的官职,而且诸葛亮是开府治事,是中央的实际一把手。除了皇帝,就是丞相。再没有比丞相还大的官了,可谓诸葛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严要想跟他争夺中央的实际权力,根本就不可能争的过。诸葛亮是什么人,那是开国元老级功臣,李严是什么人,是一名降将,论功劳,论威望,都不及诸葛亮高。这点诸葛亮也是清楚的。另外诸葛亮还身兼益州牧,我们知道,蜀国的领地,主要绝大部分是益州。诸葛亮身兼益州牧,等于同时掌握了地方行政的权力。是地方行政机关的一把手。那么诸葛亮在中央,地方权力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李严又不可能争的过他,对自己够不上威胁,诸葛亮怎么可能去主动打击一个威胁不到自己的人呢?
第二,刘备之所以在临死前,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两人,是有着很深的意义。刘备一直都在拉拢东州集团来打压益州集团,因此刘备的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的关系一直都保持的不错。那么在他即将要死的时刻。他考虑到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的稳定因素,为了平衡两个集团的关系,使他们以后能更好的合作,因此加封李严官职,委以托孤重任。李严是刘璋那边的降将,本身代表着东州集团。刘备此举,就意在使两个集团能够更好的合作,在自己死后,东州集团不至于离心离德,而是继续能够为蜀汉政权服务和效力。对此,诸葛亮也十分清楚。他也明白如果对李严采取过激的措施,很有可能造成东州集团站到益州集团的一边,倒戈反对蜀汉政权,从而引起内部分裂。那么根据是什么呢?举个例子。李严提出要从益州划分出几个地方,另外再成立一个州,自己担任太守。我们看李严这么做是什么用意。他是在跟诸葛亮争地方实权。李严也明白,诸葛亮以现在身份,地位,他是不可能在中央争的过诸葛亮,但是他现在还是地方行政官,还有能力跟诸葛亮争争地方权力。所以就提出上述方案。我上面提到过,诸葛亮是身兼益州牧。你李严在人家的地盘上提出要分出一些地方,从而想壮大自己的实力。这不是明摆着老虎嘴里拔牙,搞分裂,想争地方实权吗?那诸葛亮是如何应对的呢?他是极力反对抵制。但是因为出于团结的需要,他没有对李严采取任何过激的措施。力争大家团结一致,治理好国家。这就是在处理东州集团和荆州集团的矛盾上,诸葛亮做了一定的让步,稳定了内部的统治。所以说,诸葛亮其实一直都在争取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的合作。惟恐他们不支持掌权执政的荆州集团。那么既然是争取他们的合作,又怎么会主动去打击一个代表东州集团利益的李严呢?
因此我认为,诸葛亮废掉李严,是一点私心也没有,李严犯了法,为了做到执法的公正,公平,为了维护内部的安定团结,诸葛亮不得已把李严废掉,也是有他的苦衷。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还历史一个公平,公正的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诸葛亮为何要把李严廖立魏延踢出朋友圈
诸葛亮是三国蜀汉的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经常拉黑刘备昔日的大臣。即使刘备曾经的重臣李严廖立和魏延,也遭到诸葛亮的拉黑。那么诸葛亮为何要拉黑李严廖立与魏延:
其一,为自己主宰蜀汉扫平障碍。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官职不过军师中郎将,即使后期做了丞相,也没有开府。刘备对诸葛亮的才干,其实是有所保留的。前期诸葛亮的工作主要是监督粮草,类似于西汉萧何的职务。即使最著名的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虽然被任命为托孤老臣,不过当时还有一个,那就是李严,可见刘备对诸葛亮并不完全相信,或者是让别人和他抗衡。刘备是一个很会用人的君主,他清楚的知道,把国家交给一个人手里的弊病,何况自己儿子的智商完全不是朝中大臣的对手。
其二,寻找缺点。人都是有错误与缺点。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就算是圣人,也会犯错。诸葛亮往往抓住别人的只言片语,或者不利言行,给对方来个下马威。李严最后因为粮草一事,被废为庶民,《三国志李严传》上是这样记载的:“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
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乃废平为民,徒梓潼郡。”不过这似乎说不通,李严是何许人也?《李严传》上的记载是:“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可见,刘备是很器重李严的,李严被拉黑完全是内斗的结果。李严不属于诸葛亮一党,李严是刘璋手下,被刘璋的父亲刘焉带进西川的,诸葛亮是荆州势力,诸葛亮的亲信马谡失了街亭,李严被抓住把柄,督办军草不利,所以才把拉黑。不是李严没能力,而是对诸葛亮一家做大有怨言。
其三,廖立被拉黑,完全是文字狱。廖立这个人很有才能,当时人把他和庞统齐名。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占据了荆州,他开始细心的查访人才,这个时候诸葛亮说:“找两个人就够用了,一个是庞统,一个是廖立。别人都白扯。”可惜后来,廖立被人弹劾,而最主要的居然是以言获罪。罪名是:其一,先帝刘备时,曾发生过战略错误,主要是轻启战端,徒然造成重大损失。言下之意是,要接受这个教训,不应该贸然“北伐”。其二,批评诸葛亮使用提拔官员发生偏差,使用了一批德寡才拙的庸俗人物。其三,应该体恤民众不堪承受的负担,再不能像王连那样剥夺搜刮百姓了。后来证明这几点廖立说的都没错,廖立是个直性子,可能语言有些太尖刻,不过看问题很是一针见血。诸葛亮是当时政策的制定者,自然不能接受。
其四,魏延是刘备昔日最为信赖的名将之一,尤其是任他为汉中太守。可惜刘备死后,诸葛亮因为魏延的军事思想与自己意见相左而怀忿,最终把魏延排除出领导人。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是,诸葛亮看到魏延脑后有反骨,料定魏延必反,所以留下遗嘱让人杀之。事实上,诸葛亮北伐,魏延曾献计子午谷奇谋,遭到诸葛亮拒绝。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这让诸葛亮很恼火,所以才有后来的被拉黑事件。
诸葛亮是杰出的外交家,当初出使东吴,促成孙刘军事联盟,大败曹操,这是诸葛亮的长处;诸葛亮治理蜀国,严明法纪,内政肃然,也是长处。不过治下人才凋敝,不善于发现人才,未必是其长处;另外统领大军,连年北伐无功而返,损兵折将,亦是短处。诸葛亮本是萧何一类的人物,可惜却竭力要做张良韩信的活,而且容不得不同意见的人,有时显得小肚鸡肠,焉能不败?
相关参考
白帝城托孤是三国历史中的大事件,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在病危时,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总理朝政,李严则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 为什么同样是托孤大臣,诸葛亮流芳千古,李严却一点名气也没有
刘备临终托孤有两位大臣,一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丞相诸葛亮,另一位是尚书令李严(又名李平)。当时刘禅是十七岁,诸葛亮与李严托孤辅政,丞相诸葛亮在成都执政,而尚书令李严加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却留在永安镇守。
现在网络上说起刘备托孤之事,不少网友都会谈论起诸葛亮斗争李严,烛影斧声强调荆州派系矛盾,彷佛误会李严为诸葛亮上司,曲解刘备重用李严胜于诸葛亮。然而仔细分析诸葛亮与李严官职高低,娓娓道来彼此的主从关系,
军事上的才能,无法掩盖政治上的短板,李严从未想到诸葛亮是政敌
李严,三国时期蜀国重臣。军事才能卓越,曾经以五千军士,击溃数万叛军,深得刘备器重。在刘备临终时,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权柄和地位仅在诸葛亮之下。然而,李严最终却被诸葛亮贬为庶人,而正史中,李严被贬
军事上的才能,无法掩盖政治上的短板,李严从未想到诸葛亮是政敌
李严,三国时期蜀国重臣。军事才能卓越,曾经以五千军士,击溃数万叛军,深得刘备器重。在刘备临终时,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权柄和地位仅在诸葛亮之下。然而,李严最终却被诸葛亮贬为庶人,而正史中,李严被贬
...尽再次无功而返。次年的建兴七年(229),三次北伐开始,诸葛亮遣大将陈式攻魏之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迎战,诸葛亮出建威,郭淮退军,亮取二郡。至此,后主诏诸葛亮复丞相职。然而这数次北伐中,依旧不见李严...
对三国有些了解的朋友,也许会知道,在蜀国国内,诸葛亮也有一个平生最大的政敌,那就是李严,这个蜀国本土派的代表性人物,这个刘备去世前摆明了就是用来平衡,用来向诸葛亮分权的托孤之臣。而这个李严不管是在演义
对三国有些了解的朋友,也许会知道,在蜀国国内,诸葛亮也有一个平生最大的政敌,那就是李严,这个蜀国本土派的代表性人物,这个刘备去世前摆明了就是用来平衡,用来向诸葛亮分权的托孤之臣。而这个李严不管是在演义
李严(?-234),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延误押运粮草,为推卸责任而阻挠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
文|疯癫史鉴,李严原本是刘璋的手下,建安十八年他以护军的身份,受命到绵竹去对抗刘备。只是李严并没有为旧主刘璋卖命,到了绵竹之后直接带着自己的人马投降了刘备。李严领兵作战的能力并不弱,建安二十三年,马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