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重臣陈群简介 曹魏四友之一陈群怎么死的
Posted 公元
篇首语:有知识的人会得到世人的美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魏重臣陈群简介 曹魏四友之一陈群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曹魏重臣陈群简介 曹魏四友之一陈群怎么死的
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
陈群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公元198年曹操入主徐州,辟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又转任参丞相军事。公元213年,曹操封魏公,陈群为魏国的御史中丞,后任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曹丕代汉,陈群为尚书令,晋爵颍乡侯。公元225年,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次年,曹丕驾崩,陈群受诏辅政。曹奔次唬任司空,录尚书事,晋封颍阴侯,增邑五百户。公元237年病逝,谥靖侯。
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比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陈群撰有《集》五卷,今已佚失。其余见于《全三国文》。
名门出身
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人。其祖父陈,父亲陈纪,叔父陈谌,于当世皆负盛名。当陈群尚是幼儿时,祖父陈常认为此子奇异,向乡宗父老说:“这孩子必定兴旺吾宗。”鲁国人孔融向来有高才而性格倨傲,他的年纪约在陈纪、陈群两父子之间,因此先与陈纪为友,后又与陈群结交,由是显名。
陈群曾经与孔融谈论汝、颍之间人物的优劣,陈群就说道:“荀文若、荀公达、荀休若、荀友若、荀仲豫,当今无双。”可见二人常论骘人物,甚相交心。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刘备时为豫州刺史,以陈群为别驾。其时陶谦病死,徐州以举州迎刘备继领,刘备正欲前往,陈群便跟刘备说:“下袁术的力量还很强大,如果现在就东取徐州,一定会与袁术发生争斗。要是吕布乘机袭击我军的后方,那时即使将军得了徐州,事情也一定不会有圆满的结局。”刘备不听,还是东去徐州,与袁术争战。结果吕布果然兵袭下邳,又遣兵往助袁术,最终大破刘备军,刘备这时候才悔恨当初没听陈群的劝告。
陈群后被举为茂才,除任柘令,不到任,于是随父亲陈纪往徐州避难。
知人之明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为曹操所破,陈群父子亦在吕布军中,见曹操皆出拜。曹操久闻其名,便征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当时有人向曹操引荐乐安人王模、下邳人周逵,曹操均召而用之。陈群向曹操力言不可,并以为王模、周逵二人德秽行劣,最终必然坏事,曹操不听。结果王周二人果然犯事受诛,曹操方信陈群之言,并向陈群承认错失。陈群便推荐广陵人陈矫、丹阳人戴干,曹操皆加以任用。后来东吴为叛,戴干因忠义死于变难;陈矫则成为一位名臣,是以举世均认同陈群知人之明。而自从刘备叛后,东南多变,曹操便以陈群为A令,以何夔为城父令,用名士以镇抚诸县,使官吏百姓安定。又任萧(今安徽萧县)、赞(今河南永城)、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令。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陈纪去世,陈群因此辞官。后任司徒掾,举高第,为治书侍御史,转参丞相军事。
制定法度
魏国建立后,又迁为御史中丞。其时曹操正商议该否复使肉刑,于是下令说:“怎样才有达于古今而通于变理的君子,可以助我决议此事呢!昔日陈鸿胪(指陈群父陈纪)以为死刑有可加于仁恩的用途,正是在说这方面的事。御史中丞(指陈群)可以申述卿父之论吗?”
陈群说道:“臣下的父亲认为汉朝废除肉刑而增加鞭打、杖击,本意是出于仁恻之心,想减轻对犯人刑罚,但没有想到死去的人却越来越多。正所谓名义上减轻而实际上加重了。因为名义上减轻了刑罚,老百姓容易忽略而犯罪,这样实质上却加重了刑罚,老百姓也更容易受到伤害。《尚书》说:‘只有敬畏、慎用五刑,才能养成三种德。’《周易》上也记载着割鼻、断足、砍脚趾的刑法,这些都是用来辅助政教、惩治邪恶的。况且杀人偿命,也合乎古代的制度;对于把人打伤或毁坏别人的身体的罪犯,只是剃去头发圈住脖颈干活服役,就不合道理了。如果沿用古刑,使奸淫者受宫刑,然后再把犯人关入蚕室,使偷盗者受刖刑,那么就永远不会发生淫乱盗窃一类的坏事了。据说古代适用五刑的犯罪行为有三千多种,虽然不能全部恢复,但是像奸淫者下蚕室、偷盗者刖其足这样的刑罚,由于奸淫、偷盗正是时下常有的祸患,因此应该首先施行。按照汉朝法律,对于罪大恶极的犯人应当斩首,这是不能顾及所谓仁义的。但是对于其他刚够死刑、可杀可不杀的犯人,就可以施以肉刑。这样,所受之刑与所犯之罪就可以相抵了。如今以鞭打、杖击处死的刑法代替肉刑,实在是只重视人的肢体而轻视人的性命啊!”钟繇亦对陈群所议表示同意,而王朗及其它人则多以为未可复肉刑。曹操对钟、陈二人的看法深为赞同,只是因为战事连绵,又顾及众人的议论,故暂且将此事搁置一旁。
后陈群转为侍中,领丞相东西曹掾。陈群的为人,在朝中对人无适无莫(语出《论语 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指对于人事没有厚薄之分),贵雅而执名杖义,不会为媚人而违背道德。
最初时,陈群常非议郭嘉为人不治行检,故曾数次于廷上投诉郭嘉,但郭嘉其意自若,毫不在意。曹操认为陈群能秉持公正,为之欢悦。陈群的性格正直通雅,多结友人,与同郡辛毗、杜袭、赵俨并皆知名,号为“辛、陈、杜、赵。”又与“直道推诚于人”的李义为友。陈群亦与华歆交深,常叹华歆为“可谓通而不泰,清而不介者。”曹丕在东宫,对陈群深表敬器,待以交友之礼,常叹道:“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和我的关系便更加亲密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魏讽谋反时,黄门侍郎刘M之弟刘伟被魏讽诱同,如今按罪连坐,刘M亦当诛。陈群便向曹操进言,曹操亦道:“刘M是名臣,我的本意也想要赦免他。”于是只是调任他的官职而已。刘M因而深感陈群之德,陈群却认为:“议论如何量刑乃是为了国家,并非为了私人,况且赦免你的决定本是出自英明之主,我又怎么能知道呢?”陈群心胸博大,从不骄矜自傲,始终都是如此。
同年十月,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曹操以孙权之书示外道:“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炉火上吗!”陈群便与尚书桓阶上奏:“汉自安帝已来,政去公室,国统数绝,至于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期运久已尽,历数久已终,非适今日也。是以桓、灵之间,诸明图纬者,皆言‘汉行气尽,黄家当兴’。殿下应期,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汉,群生注望,遐迩怨叹,是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臣愚以为虞、夏不以谦辞,殷、周不吝诛放,畏天知命,无所与让也。”
建制九品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即王位后,封陈群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其间,陈群建制九品官人之法,成为历史名制。
同年,曹丕称帝,陈群迁尚书仆射,加侍中,徙尚书令,进爵颖乡侯。黄初中,曹丕意欲追封卞太后的父母,陈群奏道:“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应当永为后世所循之式。按照典籍上之文献,从无妇人可以分土命爵之制度。在礼典,妇因夫爵。嬴秦违于古法,而刘汉则沿承古例,这可不是先王之令典啊。”曹丕大悟,便道:“此议甚是,既然如此,且勿施行。以此作着诏下藏之于台阁,使其永为后式。”
在曹丕受禅时,朝臣三公以下皆受封爵位;独华歆因为以神色不合触忤曹丕,所以只是官徙司徒,而并无进爵。曹丕久不能释怀,便问陈群道:“我应天受禅,诸侯群后,无不人人喜悦,其形尽现于声色,惟独相国(指华歆)和你脸有不豫,这是为了甚么呢?”陈群便离席长跪道:“臣与相国曾为汉朝之臣,内心虽为陛下感到喜悦,但在义理上,臣等的神色实应畏惧、甚至憎恨陛下才对。”曹丕听后大悦,方知其意。
当年,蜀司徒许靖曾执兄礼以事陈群之父陈纪,又与陈郡人袁涣、平原人华歆、东海人王朗等亲善;所以陈群在魏初为公辅大臣时,常与许靖有书信往来,重结旧好,情义款至。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刘巴去世后,陈群赍信与丞相诸葛亮,问刘巴的消息,并称“刘君子初”,甚为敬重。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陈群与仆射司马懿并举泰山人鲍勋为宫正。
同年,陈群与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分别致书与蜀相诸葛亮,向其陈说天命人事,希望蜀汉能举国称藩,但徒劳无功。
刘备的谋士陈群缘何成为曹魏的托孤重臣
207年,刘备在荆州求访名士,亲自拜见司马徽。司马徽对他说:你手下的谋士都是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对此十分信服,亲自前往隆中,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人们认为刘备前期难成霸业的原因之一是手下没有一位经天纬地之才的谋士,实则不然,其实在刘备创业初期,曾有一位能人在其麾下,但不受重用,因而弃刘备而去。后来此人被曹操所启用,得以充分发挥其才能,先后辅佐曹魏三代君王,成为托孤重臣。他创立的九品官人法,直接影响了整个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此人就是陈群。
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其祖父陈,父亲陈纪,叔父陈谌,都是当世名士。孔融向来恃才傲物,他的年纪约在陈纪、陈群两父子之间,因此先与陈纪为友,后又与陈群结交,陈群由是显名。194年年,刘备被推荐为豫州刺史,征辟陈群为别驾。当时徐州刺史陶谦病死,徐州以举州迎刘备继领,刘备正欲前往,陈群劝谏刘备道:如今袁术的力量还很强大,如果现在就东取徐州,一定会与袁术发生争斗。要是吕布乘机袭击我军的后方,那时即使将军得了徐州,事情也一定不会有圆满的结局。
刘备不听,还是接纳了徐州,结果与袁术争战。吕布果然趁机兵袭下邳,又遣兵往助袁术,最终大破刘备军,刘备这时候才悔恨当初没听陈群的劝告。陈群此后脱离了刘备,他被举为茂才,除任柘令,但没有到任,而是随父亲陈纪到徐州避难。198年,曹操攻破吕布,陈群父子也在徐州城中。曹操久闻其名,便征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来陈群任司徒掾,为治书侍御史,转参丞相军事,成为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陈群的性格正直通雅,备受曹操的青睐。曹操成为魏王后,陈群升为迁御史中丞。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封陈群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当时陈群建制九品官人之法,深刻影响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走向。同年,曹丕称帝,陈群升为尚书仆射,加侍中,徙尚书令,进爵颖乡侯,执掌曹魏行政大权。刘备死后,陈群还曾以个人名义给诸葛亮写信,劝其蜀汉能举国归顺。
225年,曹丕亲征东吴孙权,军至广陵,封陈群领中领军。226年,曹丕出师不利,返回寿春,任命陈群为假节、都督水军。曹丕回到许昌后,封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同年5月,曹丕病重,陈群与曹真、司马懿等并受遗诏辅政。在辅佐曹睿时期,陈群依然兢兢业业。235年,曹睿认为诸葛亮已死,便大兴土木,征发百姓修建皇宫,以致耽误农事。陈群几次上奏劝谏,言辞恳切,曹庇谑怯兴减省。236年12月,陈群病死,谥靖侯。其子陈泰嗣任,陈泰是曹魏重要将领,曾领兵抵抗姜维发动的北伐战争。陈氏家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任高官,成为大士族——颍川陈氏。
相关参考
207年,刘备在荆州求访名士,亲自拜见司马徽。司马徽对他说:你手下的谋士都是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对此十分信服,亲自前往隆中,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人们
?陈群字长文这一句话其实一篇文言文的开头,讲述的是陈群的生平事迹,是《陈群传》的缩减版。了解陈群其人,就得从《陈群传》出发,需先了解官方对其的记载。在陈群还小的时候,其祖父陈实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吴质(177—230),字季重,兖州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
曹操弃曹植而选择曹丕,究竟是对还是错?有人认为曹魏最终失败缘于曹操把接班人选错了,如果当初选择曹植情况就不一样,曹植假如当了皇帝就没有司马懿、陈群这些人什么事了,司马氏夺权的一幕肯定不会出现。这样说似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
导读:董昭(156-236年),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人。原仕袁绍,多有功劳,因受谗言而离开,成为张杨的谋士,后随张杨迎接汉献帝,被拜为议郎。董昭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昌,从此成为曹操的谋士,
导读:董昭(156-236年),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人。原仕袁绍,多有功劳,因受谗言而离开,成为张杨的谋士,后随张杨迎接汉献帝,被拜为议郎。董昭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昌,从此成为曹操的谋士,
曹仁是谁?曹仁(168-223),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从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谥曰忠侯。曹仁简介曹仁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名将,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
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言听计从;曹笔铀韭碥膊还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在西蜀,几无一人可与之相埒;而在洛阳朝中,曹真、曹休这些皇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不小,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对他深
刘禅称为相父,言听计从;曹叡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在西蜀,几无一人可与之相埒;而在洛阳朝中,曹真、曹休这些皇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不小,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对他深怀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