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人物

Posted 夫人

篇首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人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人物

2、历史人物 东吴淮泗集团三大统帅,为何没有一人善终

三国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人物

三国是个时代大舞台,文臣武将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着各自的才华,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国更是人才辈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各领风骚。然而,也有一句话叫做“天妒英才”,就有那么几个当时名人,由于他们英年早逝,不仅使他们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也使他们所在的集团遭受了重大损失。即便是今天再提起他们,也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且看三国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人物。

曹昂

曹昂是曹操的长子,二十岁的时候就举孝廉,曹操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建安二年(公元197),曹操征讨张绣,张绣投降。本来这战事很是顺利,张绣投降也是出于真心,但曹操纳了张绣的婶婶,张绣感觉受到了侮辱,因此怀恨曹操。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就准备秘密杀掉张绣。结果计划泄露,张绣背叛,起兵偷袭曹操,曹操战败。慌乱中,曹操所乘的马被乱箭射死,人也多处受伤。关键时刻,曹昂把自己的马交给父亲,自己步战断后掩护。结果曹操冲出重围逃离宛城,曹昂和堂兄弟曹安民以及曹操的侍卫将军典韦一同战死于宛城。

曹昂是长子,虽然母亲不是正夫人,但因为母亲死的早,由正室夫人丁氏抚养长大。丁夫人自己没有儿子,一直把曹昂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曹昂死后,丁夫人悲痛异常,一怒之下回到了娘家,曹操亲自去请她也不回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才另立了卞氏为夫人,就是曹丕的母亲。曹操死前曾经叹息说:“我一生做事,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假如死后还有灵的话,子如果问我他的母亲在哪,我将怎样回答啊!”可见这件事对曹操也是伤心之痛。

曹操死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死的时候66岁,曹昂死于建安二年,死的时候曹操43岁,如此算来,曹昂死的时候最大也不到30岁。按照正常情况,丁夫人是正室夫人,曹昂是她的养子,也就是他的儿子,在嫡长子继承制的时代,未来继承王位的应该是曹昂。曹丕自己也说过,如果曹昂活着,这个位置就应该是他的。曹丕当了皇帝,完成了曹操的政治意愿,应该说也是不负曹氏家族。但曹丕身体不好,仅仅当了七年皇帝,四十岁就死了,这在那样一个乱世是不是有点儿自身产生的危机?这不免会让人产生联想,如果曹昂继位会怎么样?

周瑜

周瑜和孙策同岁,两人交情深厚,曾经把自己的大宅院让给孙策一家居住。周瑜可以到上房去拜见孙策的母亲,可以说两人如同兄弟一般。尤其是,两人都取了桥公的女儿,孙策娶的是大女儿,周瑜娶的是小女儿,用现在的话说,两个人还是连襟。孙策准备东渡过江,写信给周瑜,周瑜就率领兵马迎接孙策。周瑜帮助孙策打败了刘繇,后来又打败了刘勋,江东基本上为孙氏所有。孙策死后,孙权继承哥哥为东吴之主。周瑜带兵前来吊丧,丧事完毕后就留在吴郡,以中护军的身份和张昭一起辅佐孙权。建安十一年(公元206),江夏太守黄祖派兵来到柴桑,和孙权争夺江东地盘,孙权派周瑜迎击。周瑜打败了黄祖的军队,活捉了黄祖派来的主将邓龙,献俘吴郡。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孙权讨伐江夏,周瑜被任命为大都督。

周瑜最大的功绩在于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苏轼的《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三国周郎赤壁”的句子,准确地表述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赤壁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很多人耳熟能详,无需赘述。此战过后,周瑜又率军攻下了南郡,将曹操的留守将领曹仁打败。荆州大致安定以后,周瑜建议孙权进攻蜀地,成功后让刘备驻守,以换取刘备离开荆州。孙权同意了周瑜的计划。可是,正当周瑜准备实施这一计划时,却不幸病死了,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周瑜的死对东吴来说损失是巨大的。虽然他死后主持东吴军事的先后有鲁肃、吕蒙、陆逊等人,他们也很好地展现了各自的不凡才能,但这几个人都难以和周瑜相比。鲁肃有政治战略眼光,但这个人的指导思想更偏重于防守,在勇于进取方面稍逊于周瑜;吕蒙、陆逊缺乏周瑜的威望,这也让他们更多的是在应对已发生的事态,而在主动为之方面缺乏周瑜的“意气风发”。

周瑜的死对于东吴好像是一个转折,从此偏安一隅。尽管他们也曾偷袭荆州得手,获得夷陵之战胜利,但似乎总是感觉缺乏一种主动性。就像是得到荆州这样的胜利,也是在向曹丕称臣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这是一种国家策略,但总觉得缺少了赤壁大战时的那种霸气豪情。

庞统

诸葛亮和庞统被并称为卧龙和雏凤,都是荆襄地区的名士,当时曾经有一句话,说卧龙雏凤得一人可以得天下。这话虽然有点儿太过,但也能说明庞统的才能。刘备占有荆州后,庞统以从事的身份兼任耒阳县令,因为治理的不太好,被免官。在鲁肃和诸葛亮的介绍下,刘备和庞统交谈,发现确有真才实学,于是得到重用。后来刘备入川,留下诸葛亮守荆州,庞统跟随刘备入川。

刘备入川后,在雒县和刘璋会晤,庞统献计说:“借着今天会面的机会,便可以捉住刘璋,这样一来将军无需劳师动众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拥有益州了。”刘备没有听从庞统的建议。后来,刘璋知道了张松等人勾结刘备的阴谋,不再信任刘备,也不允许将领给刘备传递军情文书,两人反目。庞统给刘备出了上中下三策,刘备采纳了中策,即先夺白水关,然后进取成都。这个计策顺利实施后,刘备势如破竹,很快进兵来到成都旁边的雒城并将其包围。庞统率领军队攻城,不幸被流箭射中身亡,时年三十六岁。

庞统的死对于刘备的蜀汉政权来说损失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决定了蜀汉国偏安一隅的局面。庞统死后,刘备不得不把诸葛亮从荆州调到西川,这就导致了荆州的关羽在独立作战。而缺少了谋划人才辅佐的关羽,最终丢失了荆州,也使刘备丧失了从荆州直取中原的机会。当然,具有荆州的刘备能不能取得中原还很难说,但丢失了荆州,刘备连这样的想法都不会再有,因为他已经没有了条件。荆州的丢失,导致了后来一连串的问题,如刘备征伐东吴,同样失利于身边没有好的军师;刘备临终,要把军事问题托付给李严,而李严和诸葛亮根本就不是一个利益集团的人。

这一切虽然都是一种假设,但刘备的具体情况决定了他需要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人。开始的时候,刘备的地域分成了荆州和益州两大块,刘备需要两线作战;后来失去了荆州,他又面临着荆州集团和益州、东州利益集团的整合。如果从这个方面来看问题,庞统的过早离世,对蜀汉国的确是影响巨大。历史是不可能改变了,但这些人的过早离世,却不由不让人发出一声叹息!

历史人物 东吴淮泗集团三大统帅,为何没有一人善终

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氏兄弟东进,到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成为吴王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面,淮泗集团一直都是东吴的中坚骨干力量。孙权正是紧紧地依靠着他们平定诸郡对抗外侵,为建立吴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里所说的淮泗集团,指的是淮河、泗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域主要包括现在黄河以南的河南、山东地区和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的北部地区,为躲避战乱而逼祸江东的士族及宾客和早期跟随孙氏兄弟东进的主要将领们。在这其中有三位知名的人物曾先后担任过军事统帅。他们谋武兼备、胆略过人,在建立东吴大业的过程中靠着长远的战略眼光、出色的战绩和优秀的指挥能力,声震魏蜀居功至伟。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这三个人当中,却没有一个人得以善终。> >三大统帅第一位:周瑜。>周瑜是三国里面家喻户晓的著名人物,无论在小说、影视剧,还是一些其它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包括在正史当中都是东吴的一位知名代表。>据《三国志周瑜传》载,周瑜在少年时期就跟孙氏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二十一岁开始辅助孙权东进,平定吴、会、丹杨等郡,打下了东吴最初期的基础。孙策病逝之后他又统领江东武将辅佐孙权,是当时东吴政治集团中的核心成员,也是孙权早期最为仰仗的几位重臣之一。>他的主要成就除了帮助孙权坐定大位开拓局面之外,在平定山越叛乱、征讨黄祖、力排众议制止遣送质子等大小战役和事件当中,居功至伟无人能比。其中最为经典也最为知名的,就是统率东吴大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赤壁抗击曹操,在江陵对战曹仁的两场战役。>周瑜不仅胆略过人、勇猛刚毅,而且还博学多才且性度恢廓处事优雅得体,再加上其俊朗洒脱的外表,被后世誉为“三国第一儒将”,是名副其实的淮泗集团中的第一主帅。> >说起周瑜的命运也是一个很大的悲剧,在其正值壮年有待继续建功立业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在率部西进的时候,“病卒,年三十六。”不过值得称道的是,周瑜在临死之前仍在想着国家大事,最后为孙权推荐了当时淮泗集团中的二号人物,鲁肃。>三大统帅第二位:鲁肃。>鲁肃是继周瑜之后东吴军事领域的又一主帅。说起鲁肃这个人,他的遭遇相对来说略微有些坎坷。据《三国志鲁肃传》载,周瑜在寿春的时候跟鲁肃结识,后来把又把他引荐给了孙策,不过孙策当时正在忙于征伐东进的事务当中,很快就把他给忘在曲阿了。>鲁肃在百无聊赖的等待中也心灰意冷了,准备要放弃的时候,正好赶上建安五年(公元203年)孙权接掌江东,周瑜又连哄带骗地把他引荐给了孙权。幸好孙权当时求贤若渴,见鲁肃第一面的时候就对他赞誉有加并留在身边加以重用。>鲁肃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东吴提出了第二套发展战略:占据荆州依托长江天险建国图存与北方曹氏抗衡,直至完成一统大业。这就是著名的“榻上对”。后世赞誉鲁肃此次跟孙权的对话在东吴的影响,堪比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此外鲁肃也是赤壁之战中的主要倡导者和其中的功臣之一。尤其是后来周瑜病逝之后,荆州的局势变成了三方割据的复杂局面,在这个时候鲁肃统领荆州事务,为东吴边境的维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也是因为荆州问题孙权对他开始有了嫌隙,君臣之间逐渐开始疏远。>鲁肃的最终命运也没有得以善终:“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卒,(鲁)肃年四十六。”鲁肃在临终之前也为孙权推荐了一个接班人,严畯。>据《三国志严畯传》载,严畯字曼才,跟当时的重臣张昭是同乡,并且还是由张昭引荐给了孙权。这个人很有才华且性情忠厚,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自知之明。当时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准备晋升他的时候,他说:“我就是一介书生,对军事上的事情一窍不通,没有办法胜任这个职务。”然后就给辞谢了。> >三大统帅第三位:吕蒙。>严畯辞谢了孙权的任命之后,吕蒙就成了继鲁肃之后的第三位军事主帅。吕蒙是成长于孙策时期,成才于孙权时期的一位淮泗集团中的著名将领。>吕蒙十五岁从军,由于不学无术且粗莽好武犯下了大错,孙策一方面看中了他的勇猛,另外也是看在他姐夫邓当的面子上才没有对其进行追责,从此留在自己的身边行军打仗。孙权接位之后,就劝他在闲暇之余多看看书来提高一下自己。>后来在孙权的刻意安排之下,吕蒙参加了早期对抗魏、蜀的所有主要战役,在实际的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历练和提升。其中最为经典和知名的战绩,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他趁着关羽北上伐魏之际,统率三军平定荆州南郡并最终斩杀关羽父子取得了丰硕的战果。吕蒙的最终结局也跟两位前辈一样,正待继续建功立业的时候英年早逝,荆州之战刚刚结束就“年四十二,卒于内殿。”>周、鲁、吕这三个人不仅是淮泗集团中的主要将领,同时也是孙权早期最为信任和重用的军事统帅,他们在东吴前期的稳定和发展中立功无数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都是在三四十岁这个正值壮年时期病逝,没有一个是寿终正寝的。

相关参考

三国人物的哪些行为竟然促使他们英年早逝

1。跟曹操同富贵;曹操这个奸雄,除了他的霸业什麽都不顾。跟他同患难可以,谁跟他同富贵不行,哪个人反对他的政治主张,他就要收拾谁。您看荀彧,崔琰,毛玠哪个有好下场?2。当曹丕的弟弟:曹丕为了保住地位连兄弟...

夷陵之战中东吴的统帅是何人

夷陵之战中东吴的统帅是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当时刘备为报东吴擒杀关羽之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东吴孙权还派使者求和,消极备战,不想刘备心意坚决,怒气兴盛,大感压力,果断任命当时还是新人的

皇帝曹髦形同傀儡 三国边缘被遗忘人物

...导人,诸如中国历朝历代短命帝王身上所能发生的那般,英年早逝了。事实上,曹髦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其中的复杂曲折并不是这十几个字所能涵盖,出于“为君

三国演义坑了谁 三大名人形象严重被毁

作为一部历史名著,《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不过,为了剧情矛盾的需要,有些人物原本的形象却生生被毁,以至于他们已不再是历史上本来的那个“他”,虽说是这样

古代奇葩的三大名将,不会武功,却让敌人闻风丧胆

说到军事统帅,哪一个不是武功高强的牛人?南宫万,百里孟明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三国时期那些猛人还有后来的岳飞,俞大猷等,每个都是身经百战亲自上战场冲锋陷阵过的猛将!没有两下子上战场只能俩字「”送

夷陵之战中东吴的统帅是谁 夷陵之战是孙权和谁的战争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向东吴发起进攻,然而最终吴国得胜、蜀汉元气大伤。  夷陵之战中东吴的统帅是谁  陆逊的高超军事才能在夷陵之战是展露无遗,面对气势汹汹,

此人比刘备还草根,能力比肩曹操,却英年早逝,死后被追封为皇帝

导读: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历史被大众所知晓,许多人对三国人物如数家珍,甚至能滔滔不绝地说上一段。在众多三国牛人中,刘备算是比较草根的一个,他虽然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但因汉武帝当时颁布的推恩令

杀神白起的三大作战特点,白起的简介

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待》中称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白起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统帅、军事家,是继孙武之后,中国战分史上又一个伟大的军~统帅,也是秦国历史上战功最为卓著的将领。白起善于用兵,

孙坚父子若不早逝,三国谁最强

「”小霸王”孙策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气宇昂轩的英雄人物,笑傲汉末群雄,有着万夫不当之勇。然而最终却死在三个连姓名都不为人知的匹夫手中,年仅26岁就被迫抛下自己创下的大业,退出了群雄争战的舞台,成为史上一大

三国被严重低估的三大名将,第二威震河北,第一惨遭历史遗忘

作为经典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以《三国志》为蓝本,经由墨客编纂及文人二次补充创作,以庞大的战争背景,动荡的社会局势、鲜明的人物特色及名将间的精彩比斗而名扬于世,其中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排名顺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