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为个人恩怨而起重兵

Posted 孙坚

篇首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孙坚为个人恩怨而起重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孙坚为个人恩怨而起重兵

2、孙权称帝时,追封父亲孙坚为皇帝,为何却不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

孙坚为个人恩怨而起重兵

东吴有个替丈夫报仇的徐氏,被称赞为东吴女丈夫,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那句赞叹孙氏的诗:“不及东吴女丈夫。”其实很有意思。从内容来看,显然是折射刘备为报仇而忘大义的过错。那么,从全书内容来看,还有没有其他影射呢?还影射谁不及这位“东吴女丈夫”呢?不是别人,而是孙翊的父亲、徐氏的公公――孙坚。借用孙坚之弟孙静的劝谏说,就是影射他“为一小恨而起重兵”,最终中箭身亡一事。

经过是这样的:袁术向刘表借粮被拒绝,便联合孙坚联手攻击刘表。孙坚收到刘表的书信后说:“刘表昔日断我归路,今天不乘此时报仇,更待何年?”“昔日”又是怎么回事呢?

起因在第六回,孙坚意外地得到了传国玉玺,起异心离开袁绍集团,以为能独得天下,便向袁绍(袁绍当时为十七镇太守讨伐董卓的盟主)称病回江东,“一心别图大事”。袁绍致书荆州刺史,要他截住孙坚,夺下玉玺。刘表奉命拦截,虽然有过一场恶战,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像这样的争战,在当时常有发生,算不得什么大事。如果与曹操父亲和家人被杀的仇恨相比,的确只能算是“小恨”而已。但是,孙坚对刘表一直怀恨在心。在他认为,刘表要截下他的“传国玉玺”,几乎坏了他的大事,所以成了大恨。

孙坚的弟弟孙静在他出征前劝谏说:“今董卓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江东方稍宁,以一小恨而起重兵,非所宜也。愿兄详之。”

孙坚说:“弟勿多言。吾将纵横天下,有仇岂可不报!”

程普劝谏说:“袁术多诈,未可准信。”

孙坚却说:“吾自欲报仇,岂望袁术之助乎?”意思是说,即使没有袁术相约和相助,我也要单独起兵报此仇。孙坚执意出兵攻打刘表,其结局自然可想而知。

徐氏是孙坚的三儿媳,为丈夫报了仇,并且保持了自己的贞洁和尊严,这显然是值得称赞的;但孙坚身为江东太守,仅为一区区小恨而起重兵,并丧失了自家性命,显然是极不值得的。这里说一句孙坚不及儿媳妇,仅仅是一种讽刺,还是一种对世人的警示呢?讽刺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警示。所以,从这一层意义上看,“孙氏报仇”这一段看似可有可无的叙述,“不及东吴女丈夫”这句诗,不仅仅是影射刘备和孙坚,应该说,旨在影射世人的报仇乃至抱怨的心态。因为书是写给世人看的,而不是写给刘备和孙坚看的。刘备为小义而舍大义的报仇心态,孙坚为一小恨而起重兵的心态,都是世人的反面教材。

从人物关系、人物地位,以及故事结构上来看,孙氏报仇与孙坚报仇,这一正一反似乎不成比例,然而,艺术的效果往往在这种不成比例中找到比例的平衡点。这里的比例平衡点在哪里?在“演义”的关键处:有时小义中能见大义,有时大义却被小义所遮障。大义与小义、平凡与伟大、弱女子与大丈夫、可赞与可惜、喜剧与悲剧……等等,都归于一种主要原因,即理智与利令智昏的区别上。也就是说,理性是平衡大义与小义的杠杆。读了这些章回和段落,掩卷沉思,是不是这么回事?现实生活中面对这类事例,我们是不是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呢?

孙权称帝时,追封父亲孙坚为皇帝,为何却不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

孙权称帝时,追封父亲孙坚为皇帝,为何却不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东汉末年,朝局动乱,百姓生活困顿不堪,各地割据势力纷纷起义,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三国之中,虽立场不同,但却也少不了英雄惺惺相惜之景。

曹操就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话语,此中的孙仲谋正是孙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对手都颇为称赞之人,却在追封前人之事上留下了小气的骂名。原来孙权称帝后,只追封父亲孙坚为皇帝,却不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这是为何?

自古以来,一代帝王登基之时,往往会给其父、其祖追封帝号,从而表示自己不忘本之心,也是给这些奠定了自己伟业基础之人死后的一个交代。如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称帝后,就追封了其父亲曹操为武皇帝,秦始皇也追封了他的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而倘若自己的父亲尚且健在,往往也会封为太上皇,刘邦的父亲便是如此。

由此看来,帝王称帝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乃是常态,也为世人所接受,这就不难理解孙权称帝时候追封自己父亲孙坚为皇帝的举动了。

然而,同样为了吴国建立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的孙策,却没有获得此番荣誉,让人不禁感叹,是孙权过于小气吗?答案是否定的,孙权有如此的举动,主要基于两点考虑。

其一,三国之前,从未有皇帝对自己的兄长进行帝号的追封。因此,到了孙权这一辈之时,自然也不会有这种想法的产生。可以说不是孙权不愿意,是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

其二,想要使得一个国家的朝局稳定,那么就必须保证皇权的唯一性。换句话而言,许多朝代的大臣都会劝皇帝早立太子,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众位皇子争夺太子之位,结党营私。

同理,孙策去世之时,家中有一子孙绍,倘若此时孙权将孙策封帝,那么孙绍其实与自己一般是有皇位继承权利的。也许孙权的能力可以断定孙绍难以造反,但倘若其后代有篡位之心,而自己的后代恰好那是处于弱势,那么便是防不胜防的,而这不但会引起朝政动乱,也会让百姓生活与水深火热之中,更会让他国有趁机而入的空隙。为了未来吴国的长治久安着想,他必然不会给孙策进行帝号的追封。

世人若说,司马炎登基后就曾经给伯父司马师追封帝号,并未引起祸端。但倘若了解他们的关系的人必然知晓,司马师无子嗣,换句话而言,这种追封的举动不但能够为自己赢得好名声,且不会有后顾之忧。

所以,基于以上的因素考虑,无论如何,孙权都是不会给孙策进行帝号的追封的,而这种行为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相关参考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孙权称帝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这是古代开国皇帝的通常做法,体现其皇位的合理性与继承性。但是,孙权的权力直接来自于哥哥孙策,从现实看孙权是孙氏集团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孙坚得到了追封,

孙权称帝时,追封父亲孙坚为皇帝,为何却不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

孙权称帝时,追封父亲孙坚为皇帝,为何却不追封哥哥孙策为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末年,朝局动乱,百姓生活困顿不堪,各地割据势力纷纷起义,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三国之中,虽立

三国将领孙坚简介,孙坚、孙策、孙权是什么关系

三国孙坚孙坚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191年,享年37岁。孙坚杭州富阳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将领。孙坚为东吴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儿子孙权建立孙吴政权后,追封孙坚为武烈皇帝。孙坚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

鬼谷子的两位弟子,有一些个人恩怨,最后其中一人自杀

鬼谷子这个千古奇人,膝下弟子随便拉出来几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白起等,其中孙膑和庞涓这两个人有一段恩怨史,最后以庞涓的失败而告终。原先在学习的时候孙膑的才能就在庞

李渊让李建成做太子,为何又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义军揭竿而起,最后获得天下的是李渊父子,而李渊之所以能登基称帝,主要是有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辅佐。但很明显李渊并非是一个高明的君主也不是一个高明的父亲,他一边坚定地让太子李建

他手握十万重兵却无良策,一小卒说凭我一人就能灭他

隋朝末年,因为徭役繁重,公民们吃力不胜言,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揭竿而起。隋炀帝为了镇压此起彼伏的起义师已经事焦头烂额,这时民间不知为何突然撒布起一句谶语:"李氏当王"。这句谶语显现之后,各路俊杰都起头寻

他手握十万重兵却无良策,一小卒说凭我一人就能灭他

隋朝末年,因为徭役繁重,公民们吃力不胜言,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揭竿而起。隋炀帝为了镇压此起彼伏的起义师已经事焦头烂额,这时民间不知为何突然撒布起一句谶语:"李氏当王"。这句谶语显现之后,各路俊杰都起头寻

他手握十万重兵,李渊想平定却无良策,一小卒说凭我一人就能灭他

隋朝末年,因为徭役繁重,百姓们苦不堪言,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揭竿而起。隋炀帝为了镇压此起彼伏的起义军已经事焦头烂额,这时民间不知为何忽然流传起一句谶语:"李氏当王"。这句谶语出现之后,各路豪杰都开始寻找

三国历史上东吴孙权见魏蜀交战有什么反应

孙权据报孔明出兵两次,曹真损兵折将。群臣力劝兴师伐魏,以图中原。张昭建议孙权,先就皇帝位,然后兴兵。于是改年号为黄龙元年,谥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孙登为太子,大封群臣。刘禅获悉,询问孔

刘备孙权有多少恩恩怨怨 刘备招亲歇后语

刘备孙权在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都是杰出的人才,刘备白手起家建立蜀国,孙权坚守吴国数十年,守成有余,那么两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三国孙权首先从个人亲缘关系的角度上来看,刘备是孙权的妹夫,在这层关系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