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张辽威震东吴,为何名气难比武圣关羽

Posted 演义

篇首语: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魏张辽威震东吴,为何名气难比武圣关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魏张辽威震东吴,为何名气难比武圣关羽

2、历史人物 武圣关羽为何留下骄傲自大的恶名

曹魏张辽威震东吴,为何名气难比武圣关羽

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封了前后左右四大将,关羽排名第一,虽然说他和马超、黄忠等人同列,但以上两人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根本就不能和关羽相比。终刘备一生,真正让刘备放手独立带兵的只有关羽一人。曹操手下有一个五子良将,居首者是张辽。曹操起事是从自己招募士兵开始,所以,他的骨干将领都是曹氏和与其家族有渊源的夏侯氏,如曹仁、曹洪、夏侯、夏侯渊等人。曹操本人跨马临阵横行天下,能在他手下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那非的有超出他人的能力不可。张辽就是这样一名非曹氏和夏侯氏的第一大将。

可以说,这两个人都是名动天下的大将。但是,到了后世,这两人的名气却不可同日而语。关羽成了关公、关王爷、关公大帝,而张辽还是张辽,只不过是一员三国大将而已。

那么,张辽为什么在后世没有关羽那么大的名气呢?

先看看两人的战绩。

张辽战功很多,有这样几件事更有名。

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以后,东海郡太守昌g却背叛了。曹操派遣张辽与夏侯渊围攻昌g的东海郡,一连数月,粮食用尽了,夏侯渊打算撤军。张辽看到昌g总是很专注地盯着他,射出的箭也一天比一天减少了,知道是昌g心中犹豫,有投降的可能,就打算劝降他。于是派人传话说:曹公有命令,让张辽传达给你。昌g果然从城上下来和张辽谈话。张辽对昌g说:曹公神武英勇,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四方各派势力,先归附的可以受到大赏。昌g答应投降。张辽于是来到昌g的家,向他的妻子儿女致礼。昌g非常高兴,跟随着张辽去见了曹操。

在(qian)山之战中,张辽督促率领张A、牛盖等讨伐陈兰。山中有座天柱山,高峻陡峭,山道狭窄,宽度仅能容一人通过,陈兰就在上面筑起营垒。张辽想要进兵,众将都说:兵少路险,难以深入。张辽说:这正是一对一的拼搏,谁勇敢谁就能占到先机。于是推进到山下安营,然后发起攻击,将陈兰、梅成斩首。

在合肥战役中,曹操西征汉中的张鲁,留下张辽和乐进、李典等七千人守卫合肥。临行前,曹操交给护军薛悌一份手令,在外封上写着:敌军到来再打开。不久,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众将一起打开命令函,见上面的命令是:如果孙权来到,张辽、李典将军出战,乐进守城,护军薛悌不准出战。众将疑惑不解。张辽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经攻破我们了。所以曹公命令我们,要趁敌人尚未形成包围圈就立刻迎击,挫伤他们的锐气,以安定军心,然后就可以坚守了。成败的关键,在此一战,大家有什么可疑惑的?李典也赞成张辽的意见。于是,张辽连夜招募敢死的士兵,共得到八百人,杀牛犒劳将士,饱食后准备第二天大战。天刚亮,张辽披甲持戟,率先攻入敌阵,连杀几十名敌兵,斩杀两名敌将。张辽大呼着自己的姓名,冲入敌人的营垒,直到孙权的大旗之下。孙权及其将领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登上高丘,众将用长戟护住孙权。张辽喝斥孙权下来接战,孙权不敢动。望见张辽带领的兵少,孙权的部下渐渐聚拢,把张辽包围起来。张辽左冲右突,奋勇向前,冲开缺口,部下几十人随着冲出,余下的士兵高声呼喊说: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张辽返身杀回,再入重围,救出余下的士兵。孙权的兵将望风披靡,没有人敢阻挡他。从早晨战到中午,吴军士气大为受挫。张辽退回去修筑防御工事,大家心情也安定下来,将士们都很佩服张辽。孙权包围合肥十多天,眼见得不可能攻破,便领兵撤退。张辽率领各路兵马追击,几乎抓获孙权。曹操后来听说后,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许,任命张辽为征东将军。第二年,曹操再次率军征伐孙权,来到合肥,巡视张辽当年作战的地方,感慨叹息很久。于是给张辽增加了军队,让他驻军居巢,长期防守东吴。

此后,张辽多数时候都是在防守东吴,直到曹丕继位当皇帝,仍然如此,其职务、爵位都有所提高。

东吴方面始终对张辽忌惮不已,尤其是孙权,当听说张辽病了,还不忘告诫众将:张辽虽然有病,还是勇不可挡,应当谨慎行事。自合肥之战后,终张辽一生,孙权都不敢对张辽军开战。

关羽就不用多说了,官渡之战前期斩颜良,解白马围,真正是万众之中取上将首级。樊城战役,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中原震动。曹操因为樊城离许都太近,一时甚至产生过迁都以避其锋芒的念头。这足以使之成为古代名将。

有意思的是,这两人曾经在曹操军中一起共事,且关系还不错。关羽斩颜良,就是派的张辽和关羽为前锋。关羽不忘刘备厚恩,在曹营中没有久留之意,曹操就是派张辽前去试探的。因此有记载说,张辽把关羽称作是兄弟。

公元782年,礼仪史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在武庙中塑像,祭奠自春秋至唐建中年间在军事上享有盛誉的名将,共六十四人,两人同时在列,张辽之后就是关羽。

究竟是什么原因后世两人的名气差别如此之大呢?

这当然少不了《三国演义》的宣传推介。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作用明显得到了强化。其作为武将的故事情节明显增加,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等等。就是真实的斩颜良一节还觉得不过瘾,还要再加上一个诛文丑。由于河北大将麴义在和关羽对垒之前已经死了,淳于琼又是一个酒鬼将军,这样一来,河北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就都成了关羽所杀。

《三国演义》是在民间传说故事和说书艺人话本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成书之前,三国故事已经经过民间文人、艺人的加工而在民间大量流传,其人物形象已经非常精彩,经过《三国演义》的再加工,这种形象就更加丰满,因而也就更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文学作品有一个特点,为了制造戏剧矛盾和冲突,就会对所塑造英雄人物的事迹尽可能的放大。人们对于自己口语相传的英雄,你越是将他的能力武艺无限放大,就越是能被人们接受。从这一点上来说,《三国演义》是最成功的历史小说。以至于到了今天,不关你是如何强调,历史上的三国人物是怎样的,总会有些人会告诉你,《三国演义》不是这样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文学的能量是巨大的,当它再经过文学大家的加工处理,这个人物更加鲜明、丰满和精彩,其影响力也就更大。

反过来再看张辽,他除了增加上山劝关羽投降一节之外,基本上没有增加多少戏份。就是这点儿戏份的增加,也是为了突出关羽的一个要求:降汉不降曹!有了这个铺垫,关羽的投降曹操,也就变成了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彻头彻尾的忠义。

但两人的差距至大,仅仅就是这么一个原因吗?或者说,《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夸大关羽的作用,而不去夸大张辽的作用呢?这就是另一个原因所致,贬曹。贬曹是三国以来某些文人自始至终的做法。毕竟,三百年的汉朝,就是终结在曹氏父子手中。而这个曹魏政权,名实相符也不过是存在了几十年时间,就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也是并列存在着三个政权!接续者的司马氏,自己不会也不允许别人把它抬的太高。当然,由于司马氏的晋朝毕竟是和曹魏政权一脉相承的,再加上中国的史学家有着优秀的秉笔直书的书写传统,所以这《三国志》还能据史而书的。但不是每一个学者都能做到这点,比如说晋朝中期的那个孙盛,他在点评曹操父子时,几乎是每事必贬。三国时人称曹操为汉贼有其政治上的需要,后世大概分为两类,帝王为了统治的需要,而民间则是好恶的表现。张辽既然是为了这个篡汉的曹魏政权尽忠的,无论是民间还是文人,还能再把他抬高吗?相反,由于他和关羽有那么一点点私益,后人没有把他刻画成酒囊饭袋将军已经是很不错了,难道他还真想和关大帝平起平坐吗?比如说那个周瑜,历史上是何等的雄姿英发!当时的人说和他交往,好比是饮醇酒,不知不觉就醉了(程普语),后世说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语),这等评价有几人能够得到?!只因为他曾经有戒备刘备之心,所以就成了诸葛亮的对手。如果仅仅是智慧不如诸葛亮也就罢了,还成了嫉妒的典型。

如此一看,这张辽后世没有关羽的名气,也就不足为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人物 武圣关羽为何留下骄傲自大的恶名

   导读: 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 刚而自矜。」之所以说关羽「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件事:一是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二是受封官职时声称不与黄忠为伍。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发生在 取得成都之后。在攻取成都的战役中,马超不负众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成都,为 立下大功一件。由此,他逐渐居功自傲起来。而此时成都初定,刘备对马超不能不持宽容态度。但是别忘了,荆州还坐着一位关二爷呢。关羽给诸葛亮写信,表示要入川与马超比武。这封信来得太是时候了,于是,诸葛亮藉著给关羽覆信,把他推到至高的地位:"绝伦逸群。"关羽看了回信,"大悦,示宾客"。但这并不是所谓的骄傲自满,而是高兴诸葛亮与自己心照不宣。>  受封官职时不愿与黄忠为伍,发生在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发动汉中战役,夺取了汉中这一战略要地,并受封为汉中王。回到成都,刘备心情大好,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没想到被封为武将之冠的关羽很不高兴,竟然不肯受拜。原来他不满意黄忠也被封为四大元帅之一。>  关羽与黄忠的关系本来很正常,而且黄忠是刘备入川的第一批部队的主要将领,对汉中战役取得完胜有重要意义,关羽不可能不知道黄忠的份量。而且对刘备的决定,关羽一般是不会反对的,更不会强烈反对。但是,关羽为何有如此强烈的过激反应呢?因为赵云。赵云是刘备集团早期入伍的将军,是刘备的仅次于关、张的亲密战友。对赵云的勇敢与忠诚,刘备是深为了解的,而且赵云的资历和贡献不在关、张之下,更不要说马、黄了。但是,刘备分封功臣,设四大元帅,却没有赵云。这是为何?>  仔细分析便可发现,这是有深刻的政治原因的。刘备当上汉中王,在政治、军事上已经有了和曹操、孙权抗衡的资本。但刘备不像孙权那样是个自保地盘偏霸一方的角色,他是要匡扶汉室安定天下的,所以他就要很好地整合自己的力量,因此必须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这时刘备集团主要由三个方面的人员组成。一是原有的老班底,关、张、赵等人是骨干,可称为「涿(郡)徐(州)集团」;二是「荆州集团」,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等人是骨干;三是「益州集团」,法正、李严、孟达、马超等人为代表人物,人数众多。>  为军事统帅授衔,事关政权军权根本,嫡系关羽和张飞不能不居最高位置;但如果再封赵云,「涿徐集团」的份量就太重了,而马超和黄忠就要有一个落榜了。马超属「益州集团」,黄忠属「荆州集团」,不论哪一个落榜,三大集团之间就不会平衡。因此,刘备只能牺牲赵云。以赵云对刘备集团的忠心和顾全大局的精神,他能够理解刘备的政治意图,体谅刘备的政治处境。因此赵云表现出了高风亮节和服从组织安排的政治觉悟。然而,赵云是蜀汉的重要柱石,他的心情和感受是不能不顾及的。可决定是刘备做出的,刘备怎样安慰赵云都是无力的,于是这项思想政治工作就落在了关羽的肩上。关羽身负重任,不可能去成都与赵云促膝谈心,也不可能写个正式文件向成都报告。他只有以一种特殊的方法表示不同意见,而且只是表示一下,并非一定要改变既定事实。>  关羽发了一通政治脾气,完全是为了团体的最高利益。至于留下一个「刚而自矜」的恶名,关羽就难以自顾了。>

相关参考

第六章 张辽威震东吴兵

  曹操派张辽;乐进、李典领兵7000人守合肥,防孙权,自引大军征伐汉中张鲁,又派人送信一封给张辽等人,信皮边上写有“贼至乃发”4字。贼指孙权,意为孙权的大军到时再开信,中有破敌之计。>>  不久,孙

揭秘三国时为何东吴没有五虎将

蜀汉的五虎将有张飞、关羽、马超、赵云、黄忠,曹魏的五虎将有张辽,张A,于禁,乐进,徐晃,同样作为三国鼎立之主要角色的东吴,人才培养氛围要优于蜀汉与曹魏,立国初期,猛将兄即有数十位之多,为何《三国志》与

甘宁袭营击退40万曹军,为何名气比不上张辽?

甘宁袭营击退40万曹军,为何名气比不上张辽?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末年,曹魏和孙吴两方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最能够让大家记住的就是合肥之战,双方围绕着合肥打了5次,尤其是第二次,号称是

为何说三国猛将张辽在曹魏阵营里非常“孤独”?

曹魏集团内部的构成相对于蜀汉、东吴而言要复杂的多,同僚关系也千变万化。这里选取自身所关注的张辽进行举例,从中亦可管中窥豹,从个案来透视曹魏的用人理念。“《三国志》载:“进典辽皆素不睦。”这是合肥之战前

为何说三国猛将张辽在曹魏阵营里非常的“孤独”

曹魏集团内部的构成相对于蜀汉、东吴而言要复杂的多,同僚关系也千变万化。这里选取自身所关注的张辽进行举例,从中亦可管中窥豹,从个案来透视曹魏的用人理念。《三国志》载:“进典辽皆素不睦。”这是合肥之战前的

臧霸怎么读

演义里,吕布手下有八健将,其中张辽、臧(zàng)霸都是名将,但张辽曾经威震逍遥津,名气大得很,相比之下臧霸就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了。但名气小不代表臧霸比张辽弱,正史上臧霸的表现丝毫不比张辽差。如果说张辽

关羽兵败被杀之前,距离临沮非常近,为何马超见死不救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关羽的死无疑触动每个三国迷的心,这位号称万人敌的猛将,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作为刘备的头号大将,坐镇荆州长达5年,甚至创造威震华夏的战绩,无奈遭到东吴和曹魏的前后夹击,兵

让孙权吓破胆、东吴小孩听到他的名字,全都怕到不敢哭…揭曹魏最强猛将张辽的3个成功秘诀

三国时代曹魏五子良将之首的张辽,在多次跳槽后归于曹操营下。身为降将的他不但深受曹操重用,更替曹魏屡屡立下战功,可说是三国最成功的降将之一。英勇无双的张辽不只战场上杀敌无数,在大败孙吴之后让孙权从此落得

张辽怎么死的

  张辽怎么死的?三国里的张辽被谁杀的?  三国演义中的张辽是谁?张辽原来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创造了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著名战例,这一战,张辽威震江东,名扬天下,吴国的孩童哭声不止,其母亲说:“张辽

关羽夏侯等人均是其手下败将

提起高顺,就不得不提张辽。就是张辽这位威震逍遥津打得孙权满地找牙的名将,在若干年前居然还只是给高顺打个副手的份。不过,在那个时候他们的领导吕布还很风光。当然,这个曾经力压张辽一头的高顺,确实也是一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