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后曹操起兵

Posted 人马

篇首语:不要以为你的努力徒劳无功,权当做磨练你的意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黄巾起义后曹操起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黄巾起义后曹操起兵

2、斗智斗勇的惊天动地大决战 渭南之战战役经过

黄巾起义后曹操起兵

曹操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亳音bó)人。他父亲曹嵩,是个宦官的养子。曹操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当时有一个名士叫许劭(音shào),善于品评人物。曹操年青时候,去请他评论。许劭说:“你这个人呀,如果在太平时代,可能成为能臣;要是在乱世,你会成为奸雄。”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管理京城北部治安的官员)。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管他是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

那时候,蹇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那个恶霸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称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一名县令。

黄巾起义的时候,汉灵帝封曹操为骑都尉,派到颍川(治所在今河南禹县)一带镇压起义。他打败了波才领导的黄巾军。东汉王朝认为他作战有功,把他提升为济南相。过了几年,他才重新回到洛阳。

董卓进了洛阳,为了笼络人心,用高官厚禄收买一些官员。他听说曹操有点名气,就把曹操提升为骁骑校尉。但是曹操看出董卓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迟早要垮台,不愿在董卓手下办事,他冒险逃出济阳,到陈留(今河南陈留县)去找他父亲。

曹操的父亲在陈留有点财产。曹操回到陈留,得到父亲同意,花钱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当地有个财主卫兹,也拿出很多钱和粮食来帮助曹操。不久,曹操的堂弟曹洪带着一千人来投奔曹操。曹操逐渐聚集了五千多人马。他一面操练兵马,一面派人探听各处动静。

自从黄巾起义后,各州各郡,都拥有一支人马。许多州郡的刺史、太守,本来有割据野心,趁洛阳大乱,借声讨董卓的名义,纷纷起兵。其中声势最大的要数袁绍。

袁绍自从在洛阳同董卓闹翻以后,跑到冀州,当了渤海太守。因为袁绍是个大士族,冀州牧韩馥又是袁家的老部下,所以袁绍很快就在渤海郡组织了一支人马。

公元190年,曹操和各路讨伐董卓大军一共十几万人马,在陈留附近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集合,组成一支联军,大家推袁绍做盟主。

各地起兵的消息传到洛阳,董卓有点害怕起来。他不顾大臣们反对,决定把汉献帝和上百万人口迁到长安,自己留在洛阳附近对付联军。献帝被迫离开洛阳的时候,董卓放了一把火,把宫室、官府、民房,全部烧掉。洛阳周围二百多里以内,被烧得鸡犬不留。老百姓被迫离开洛阳,路上有饿死的,被踩死的,打死的,倒在路边的尸体不计其数。

但是,在酸枣附近讨伐董卓的联军却互相观望,按兵不动。有一次,各路将领在袁绍的大营开会,曹操对大家说:“大家起兵,为的是讨伐董卓。现在董卓劫走天子,烧毁宫室,全国人心惶惶。这正是消灭逆贼的好时机,为什么还要犹豫不决呢?”

尽管曹操说得慷慨激昂,大家可一点也不热心。连盟主袁绍都不想动,谁还愿意先动手呢?

曹操看出他们只想保存实力,不想打董卓,心里很生气,就决定单独带着五千人马,向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进兵。

董卓听到曹操向成皋进兵,早已派大军在汴水(在今河南荥阳西南,汴音biàn)边布好阵势。曹操的人马刚刚到了汴水,就遇到董卓部将徐荣的拦击。

徐荣兵多,曹操兵少,两下里一交战,曹操的人马就垮了下来。曹操骑着马往后撤走的时候,肩上中了一箭;他赶紧拍马逃奔,又是一支箭,射伤了曹操骑的马。那马一受惊,把曹操掀了下来。

后面徐荣的追兵呐喊声越来越近。正在危急的时候,幸亏曹洪赶上。他跳下马来,扶起曹操。曹操骑上曹洪的马,才脱了险。

曹操损兵折将,回到酸枣,再看看他的同盟军,不但按兵不动,将领们还每天喝酒作乐,根本没想讨伐董卓。

他满心气愤,跑到袁绍他们摆酒宴的地方,指责他们说:“你们以起义兵为名,却在这里犹豫观望,让天下百姓失望。

我真替你们害臊呢。”

过了不久,酸枣的几十万兵马把粮食全消耗完,就散伙了。

曹操经过这一次讨伐战斗,觉得跟这些人一起,根本成不了大事,就单独到扬州(今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一带招募人马,准备重整旗鼓。

斗智斗勇的惊天动地大决战 渭南之战战役经过

1、关西起兵:西北其中一支军队马腾军,本来拥兵自重,所以曹操在南下之前,便以汉室之名召马腾到京都为官,令其子马超不敢妄动。后曹操于208年赤壁大败,幸而能守住合肥,不被孙权攻下(详见合肥之战),加上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所以曹操加强南方的防备,转向西部拓展势力。 211年三月,曹操派钟繇出兵讨伐汉中的张鲁,另派夏侯渊等率兵至河东与钟繇军会合。高柔曾劝谏曹操:「大兵西出,韩遂、马超疑为袭己,必相扇动。宜先招集三辅,三辅苟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大军西出,韩遂、马超等必会怀疑是袭击自己,必定互相煽动。宜先平定三辅(关中),三辅(关中)平定了,汉中只要传送檄文便可平定了。)」曹操不听,继续发兵。

关中各将果然产生怀疑,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数部军起兵反抗,集结了十万羌、胡、汉人混杂的军队,屯於潼关,准备进攻,弘农、冯翊多个县邑起兵响应,百姓都从子午谷逃入汉中。曹操便派曹仁督各将领前往抵挡,敕令他: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关西军精壮强悍,只要坚守,不要和敌人交战。)

2、曹操出动:七月,受形势所迫,曹操只得亲自率军进击马超等,留曹丕守邺城。(通过多次交战)许多人都认为:「关西兵彊,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关西兵强,擅用长矛,如不是精选的前锋,则不可以抵挡。)」曹操却认为:「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战争的主动权在我,不是在敌人。敌人虽然擅用长矛,我便令他们不能刺,各位拭目以待吧。)」(曹操灵活地运用战略,避免野战而采取坚壁不出的策略。)

八月,曹操抵达潼关坐镇,与马超等互相对峙。每当关西联军一部一部的到来,曹操总是十分高兴。各将领不明,问他何以如此高兴?到了战胜后,曹操终于说出了理由: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关中路途遥远,若果敌人各依险峻地势防守,出兵讨伐,没有一、二年也不可平定。现今他们全部一起聚集,人数虽多,但互相都不归服,联军中无合适统帅,一举便可以消灭他们,比起他们各自防守,现在容易多了,所以我感到高兴。)

3、渡河作战:曹操向关西联军装出要与他们大战的军势,但另一方面听从徐晃等人的献计,派徐晃、朱灵率四千步骑北上渡河,再到浦阪津过河,在河西设营。

马超查觉到了曹军的动向,便与韩遂商量:“敌人向北渡河,肯定是想绕到我们后面去形成合围之势,我们可以派人在渭水北面沿黄河把守,这样不出二十天,黄河东面的曹军就会粮草用尽,那么黄河东面的曹军就不战自溃了”。但是韩遂不同意马超的策略,却说:兵法云半渡而击之。于是,马超的策略没有得到实施,(朱灵等顺利地从浦阪津过河,对联军形成合围之势,联军不得以提出割地求和)。后来曹操听说了马超的策略后,感慨地说:马超如果不死掉,我就没有葬身之地了!闰八月,曹操亲自由潼关北渡黄河。先将大军移至北岸,只有曹操和许褚等虎士百余人留在南岸负责断后。

马超不期而至,率万多人袭击(想必十万联军中,属于马超的也就这万余人),乱箭齐发,矢下如雨。但曹操仍然在胡床上不动,许褚见势危,立刻扶曹操上船,船夫却被流矢射杀,许褚左手举着马鞍作盾,为曹操挡箭,右手则拚命撑船,数次中箭。驶了四、五里,马超军仍不断追赶、射箭,大军都不知曹操安危,十分担心。这时渭南县令丁斐命人放走牛马,用以作饵引敌人,关西联军果然放弃追剿,赶紧追捕牛马,曹操最後才成功渡河。各人见曹操平安无事,悲喜交集,但曹操却大笑:「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自我解嘲地说:今天差点儿被小贼给了结了呀!)」

便与徐晃军会合,沿河的道路向南行。联军至渭口防守,曹操便设置多队疑兵,派另一部队乘船渡过渭水,架起浮桥,於夜中在渭南结营。马超等率兵攻打,被曹军伏兵击破。马超等屯兵日久,派使各者向曹操要求割让河西为和约,但曹操不答应。九月,曹操渡过渭水,进驻渭南的营地,马超等曾数次前往挑战他,曹操并不应战,只守不攻。当时,曹操曾与韩遂、马超单马会面,曹操只带著许褚前往。马超凭着自己武艺高强,想暗地里突击去活捉曹操。不过马超听过许褚的勇武,加上知道了在渭水中勇救曹操的人便是许褚后,担心计划不能成功反而危险很大,这时许褚眼睛瞪著马超,显然已经发现了马超的意图,于是马超便放弃了突击的计划。转问曹操,听说你军中有个叫“虎侯”的,人在哪里?曹操指着许褚,马超印证了自己的想法。事后,曹操夸奖许褚说,“没想到贼也知道有个虎侯呀”!

渡过河后,曹操营寨多次被擅长野战的西部联军冲破,苦于没有办法的时候,有人提醒曹操,此时天寒(九月份,其实差不多是农历十月份了),可以担沙泼水筑城,曹操听从了建议,果然一夜间筑成了冰城。第二天联军到了以后,非常吃惊,以为有神灵在帮助曹操。

4、离间之计:关西联军后路被劫,只好割地、送子质请和。谋士贾诩认为可以假装答应他们,曹操问他有何计策,贾诩说:「离之而已。(离间他们而已。)」曹操明白他的意思,便应许联军的请求。 韩遂作代表与曹操相见。曹操与韩遂父亲在同一年被推荐为孝廉,又与韩遂是同辈,曾有交情。当二人会面时,在马上不谈军事,只说当年在京都的旧事,拍手欢笑。曹军又列出五千铁骑作十重阵,精光耀日,联军惊讶,纷纷前来看曹操是什麼人,曹操笑着对他们说:「尔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你们都想看曹某吧!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有四只眼、两个口,只是较多智谋罢了!)」

会面结束,马超等问韩遂:「公何言!(你和曹操说了什么!)」韩遂却回答:「无所言也。(没有什麼。)」马超等对韩遂的态度十分怀疑,担心他与曹操私下联系。过了几天,曹操给韩遂书信,信中却在多个言词上涂涂抹抹,改来改去,就像是韩遂改动一样;马超等疑心愈来愈大,曹操便趁此时与联军约定决战。曹操先以轻兵前往挑战联军,与联军混战了很久,曹操最后便出动王牌虎豹骑夹击联军,联军大败,曹军斩杀了成宜、李堪等人。韩遂、马超便败走凉州,杨秋则前逃往安定。潼关之战以此结束。

相关参考

三次反司马氏兵变失败后曹髦说了句千古名言

魏明帝死后,年幼的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受遗诏辅政。司马懿这只老狐狸,表面装病,然而暗中却在积蓄力量。249年,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魏明帝葬于此)拜谒,岂料,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史称“...

三次反司马氏兵变失败后曹髦说了句千古名言

魏明帝死后,年幼的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受遗诏辅政。司马懿这只老狐狸,表面装病,然而暗中却在积蓄力量。249年,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魏明帝葬于此)拜谒,岂料,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史称“...

分波次起兵结果被各个击破,略说黄巾军是怎样被东汉消灭的

轰轰烈烈的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以「”周穷救急、平均财富”为号召,以善道教化百姓,辅以治病救人,来反抗东汉朝廷末年的腐朽统治,可以说具有很高的正当性。然而起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被剿灭,成为汉末群雄的垫

李渊晋阳起兵,李渊太原起兵

  晋阳起兵,又名太原起兵、太原起事,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各地,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隋炀帝杨广以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镇压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起义。当时,隋

中国最混乱的一段时期,长达400年天下动荡异族入侵

公元184年的汉末黄巾大起义。自此以后,开始了数百年的乱世。镇压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号召地方势力起兵,由此,董卓,曹操,袁绍,刘备,孙坚等一批英豪走上历史舞台。其后各路诸侯势力不断洗牌,最终形成了魏蜀吴

魏武帝曹操批名将张辽何事并非大将所为

有句话叫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侠客勇士或许管用,但如果是统兵大将也这样做,就不一定是正确的了,起码对于曹操来说是这样。张辽曾经只身前去招降一个叛将,事情虽然成功,但回来后曹操却批评了他,说

曹操起兵

魏太祖武帝曹操  曹操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亳音bó)人。他父亲曹嵩,是个宦官的养子。曹操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当时有一个名士叫许劭(音shào),善于品评人物。曹操年青时候,去请他评论。许劭说

解析隋唐末年起义军中刘武周和李渊谁先起兵?

刘武周是山西人,隋末著名军阀之一。关于他的出生还有一段故事。他的父亲和母亲坐在庭院里休息,忽然看见一个像雄鸡一样形状的东西,它身上的光芒把地面都给照亮了。它唰的一下向庭中的女人飞去,刘武周妈妈赶紧起来

87 曹操起兵

曹操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亳音bó)人。他父亲曹嵩,是个宦官的养子。曹操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当时有一个名士叫许劭(音shào),善于品评人物。曹操年青时候,去请他评论。许劭说:“你这个人呀,如

曹操陳留起兵靠什麽

劉備,不如曹操。這個“不如”需要前提,在兵荒馬亂的時代。曹操比劉備,多了一些邪性。放在盛世,曹操那樣的人很難在朝廷很好的活著,指不定哪一天就被革職查辦了。而劉備,若在盛世,定是一代名臣。怎奈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