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在历史进程中的正负两面

Posted 先帝

篇首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在历史进程中的正负两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在历史进程中的正负两面

2、智慧化身诸葛亮南征时间 诸葛亮南征路线介绍

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在历史进程中的正负两面

陈寿的《三国志》让诸葛亮名垂青史;杜甫一声诸葛大名垂宇宙让诸葛亮名扬四海;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赋予诸葛亮能掐会算、呼风唤雨之异能,让诸葛亮超凡入圣,出神入化。经过千百年的口手相传渲染附会,今天的诸葛亮成了智慧之化身,成了世人意念中完美到极致的完人。

(图)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

而在千百年之后的今天,笔者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斗胆论一论诸葛先生的是非长短,摆一摆这个完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正负两面。

我们先从假设开始。

假设诸葛亮不出山

诸葛来到刘备身边后,备与亮情好日密。关张二位看在眼里,酸在心里,拽着大哥的袖子又吵又闹。刘备抱着两小弟的肩膀安慰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没有诸葛先生的这方水塘,刘备这条咸鱼还能翻身么?——混帐逻辑!读至此您也许会拍案而起,怒发上冲冠。别别别,您先别忙着生气,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能讲得通的逻辑。

诸葛出山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当时,刘备蜗居新野一弹丸小城,内无运筹帷幄之谋士可用,外无山川江河之险固可凭,将不过三,兵不过万。可曹操呢?今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倘若曹操从北方战事中腾出手来,派一只三五万人马的小部队杀将过来——假设诸葛先生不身边扬扬羽扇,刘先生,你可知道这次该逃往哪个方向?

假设诸葛亮辅佐曹操呢?

诸葛先生一定会向曹操进言:刘备扛一杆皇家大旗满天下蹿,很能忽悠,还喜欢哭鼻子抹眼泪收买人心。咱们得先把他给灭了——叭!刘备没了!

而后,曹操剑指江东:孙权小儿,曹叔叔我找你打猎来了……

假设诸葛亮真的辅佐了曹操,那么这场持续百年的战乱至少能缩短30年!

可他偏偏辅佐了一个如丧家犬般的刘备,促天下成鼎立之势,使三国这口大鼎晃悠了80年——烽火连天的80年!

好了,不能再这样假设下去了,假设得诸葛亮跟一个千古罪人似的。

那我们就来做一个能为诸葛亮加分的假设。

假设小阿斗不是一滩糊不上墙的烂泥呢?

假设小阿斗能具备像曹操一样的雄才大略,那说不定最终结局真的就是三国归蜀了!

造化弄人?天意如此?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

下面我们改用实事说话。

诸葛亮究竟为什么不辅佐曹操?

易氏中天先生关于诸葛亮的求职说,可谓把诸葛先生的心思剖解得淋漓尽致,颇让人信服。那我们能不能再往深处挖一挖呢?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自己怎么说。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我这人没啥野心,能有口饭吃就成。(这当然是谦词)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士为知己者死。我出山只是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罢了。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我拼死拼活地干活,就是怕有失先帝的识人、托人之明啊!

从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胸怀——他心里装着两个人: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是先帝。装先帝装的是先帝对自己的大恩大德,这份恩德不回报出来心里就难受,就不爽。说到底还是为自己——这让我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词——小我!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诸葛亮的人生规划里,他的终极目标是让自己成为一个高人,成为一个完人,而绝非一代圣人,一代伟人。也就是说,无论穷达,诸葛亮终没能跳出独善其身的藩篱,让自己进入兼济天下的上层境界。

我们再来看看对面阵营里的曹操的胸怀——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心里装的是整个天下!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想要的是和平,是生灵免遭涂炭,是天下的大一统!

两位胸怀大小高下,一目了然。

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的超级粉丝、写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的诗圣杜甫的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要的是一个大同天下,是一个乾坤朗朗、岁月静好的清平世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圣的心,装的是全天下的苍生黎民,唯独没装他自己!

倘若把这一偶像一粉丝放在一块儿,拿胸怀的标尺一靠,那偶像与粉丝的角色就该对调一了。

忍不住再假设一下。假设诸葛亮是读着诗圣的诗长大的——那么,他势必会冲出茅庐,直奔曹营,辅佐曹操,风卷残云般尽歼各路军阀,早日一统江山,还天下以太平,还人民以安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然后,功成身退,再回南阳接着躬耕。

可惜,杜甫先生晚生了六百年,诸葛亮他没这个福分!

由此看来,诸葛亮之所以未能选择辅佐曹操,其最根本的原因当是——胸怀不够大。

(图)出师表范文

以上摆出的是诸葛亮在历史进程中的负面,接下来我们再摆摆他的正面,看看诸葛亮给后世留下了什么遗产。

忠君爱国思想。无论刘备皇家身份是真是假,无论其欲信大义于天下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刘备自始至终都是高呼着兴复汉室这一革命口号一路前行。诸葛亮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地辅佐先主后主,自然是忠君爱国的表现,诸葛亮也因此成了忠臣标签,为其后历代的统治者所推崇。所以,客观上,诸葛形象在弘扬忠君爱国思想这方面,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要说诸葛亮留给后世最宝贵的遗产,莫过于这两句话十六个字了。一个静字,让多少莘莘学子得窥治学门径学有所成!一个俭字成就多少家族兴旺发达累世不衰!有多少个家长拿这十六个字来教育自己的子孙!有几个学子没把这十六个字写了一遍又一遍?中堂之上,这十六个字让多少人肃然起敬心生感念!书房之内,这十六个字见证了多少学子深夜伏案苦读的身影……

一千多年过去了,这十六个字依然熠熠生辉。再过一千年,这十六个照样会光芒四射!这——便是诸葛亮留给后世的、永恒的财富!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后出师表》是不是真的出自诸葛亮之手,这八个字却绝对是诸葛亮一生最真实的写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代代相传,成就了一代代杰出的人民公仆。他们蜡炬成灰,春蚕丝尽,为民请命,奋斗终生。在这些杰出的人民公仆当中,万历首辅居正无疑是最典型的代表。他顶着来自朝廷各方面的压力,孤身奋战,锐意改革,使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曾一度呈现复兴气象。而我们最敬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周总理,一心为党为国为民兢兢业业日理万机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一生,更是对这八个字做出了最最精准的诠释!

——周总理,您在哪里?您的人民想念您!

有关对诸葛亮的正面宣扬铺天盖地,上面所列三条自是挂三漏万,不尽之处请读者朋友自行阐发。

以辩证的眼光看,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有其正负两面,诸葛亮自是不能例外。

如果说诸葛亮辅佐刘备让那场战乱延长了三十年是其负面的话,那么,他留给后世的忠君爱国思想、治学修身理念、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在推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正面作用却不是能用年岁度量得了的。好了,笔者把诸葛亮的正负两面都摆这儿了,孰大孰小,由读者诸君按自己的标准做出公正的裁判。

智慧化身诸葛亮南征时间 诸葛亮南征路线介绍

诸葛亮南征时间

在《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人设便是诸葛亮――集正义、忠良、聪慧于一身。是大家心目中的“智慧化身”。

诸葛亮南征

对于诸葛亮来说,向南征战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所以,在季汉建兴,也就是公元二二五年春天,诸葛亮亲自率兵向南征战。这次南征也被称为南中平定站,主要是因为当时在南边,有朱褒、高定发起的叛乱,所以诸葛亮最后亲自率大军向南出征,平定南中。

根据上面的说法,我们能够知道,这次战役的起源是――“南人的叛变”,当时刘备刚去世,在南方益州的许多将领都有了叛乱的想法,结果就是雍]叛变,之后,诸葛亮审时度势,便决定要先平定蜀国国内的叛乱,所以,便有接下来的南中平定之战。

在公元二二五年的春天,诸葛亮便率兵由成都开始向南征战,因为这次出征是为了平定内乱,所以诸葛亮心中的想法便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将内部的损失降低到最小。最后,诸葛亮便一路很顺利的进到南中,和其他的军事力量一起,成功的平定了内乱,又团结了蜀汉国内的人民,使得刘备先帝刚去世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在这场战役中,诸葛亮不仅胜利的平定了内乱,还成功的将蜀汉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这是诸葛亮在治理蜀国的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成绩。

诸葛亮南征路线

自古以来,诸葛亮在人们心中都是“神的化身”,所以,诸葛亮的很多活动都能够引起后人的研究、考察。我们虽然不能时刻研究古典书籍,但是很多人都是根据《三国演义》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来学习的。

南征路线

诸葛亮南征平定内乱,是诸葛亮的史册上不可缺少的一笔,也是政治力量与军事力量相结合的一次比较重要的战争。所以,这些在我们后世人看来,更是吸引人,所以,就有一些爱好者,启动了重走“诸葛亮南征路线”的考察活动,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活动,知道诸葛亮当时南征的主要线路。

在公元二二五年的时候,诸葛亮亲自率领军队向南中出发平定内乱,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诸葛亮是从成都出发,中间经过宜宾,也就是当时的k道,因为诸葛亮是按照岷江南征的,所以,除此之外,诸葛亮还经过了屏山,雷波,昭觉,最后到达西昌。

在现代,后人也是按照这个路线进行考察,并且,还亲自的从金沙江和岷江查勘,最后和诸葛亮一样率领不同的军队,最后一起汇集到云南滇池。

不仅有有实地的考察,更是有专门的书籍记载诸葛亮的南征,在罗开玉所著写的《三国南中与诸葛亮》中,便充分的记载了这一详细路线,我们也可以看到,就是如图所示的。另外,在文献《三国志》当中,更是以文字的形式将南征路线记录下来,使后世之人更加方便的研究。

诸葛亮南征孟获

“诸葛亮南征”是在诸葛亮治理蜀国的史册上记录的重要一笔,与此同时,诸葛亮还在南征的时候七擒孟获,收获了孟获这一猛将。

七擒孟获

诸葛亮南征孟获其实总的说来就是,诸葛亮用兵将孟获抓住,但是孟获不服,诸葛亮便放掉孟获,重新抓住孟获,最后,诸葛亮七擒七放,使得孟获最终心服口服的被诸葛亮收服。

“诸葛亮南征擒孟获”是《三国演义》的重要桥段。但是,毕竟是文学作品,没有相关文献来的真实,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首先,诸葛亮在南中平定战乱的时候,采取的是“攻心为上的方法”,并且,诸葛亮在途中一直采取的都是“儒家的思想”,充分的表示了诸葛亮对待南中少数叛乱的,所谓的“宽仁之心”。同时,也在收复南中人民――“南蛮人”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后,在孟获被诸葛亮所降俘之后,更多的是被诸葛亮这种“聪明”、“智慧”、还有这种“仁义”。

可以说,是诸葛亮的这种政策最后使得孟获归于自己。这其实埋下了一些隐患,虽然诸葛亮在擒孟获的时候,采用的是“以夷制夷”的方法,但是其实在威慑力上是大大减小的,最后,为了彻底的使孟获归顺,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兵力,毕竟,七次战争,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不过,总的说来,诸葛亮最后将孟获收服,并且,诸葛亮此次南中平定战乱也是很有成效的。

相关参考

中国智慧的化身

中国智慧的化身?诸葛亮留给后人什么样反思诸葛亮,曾经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化身,许多人把后人的聪明与智慧与诸葛亮相比较,得出自己的高低上下,"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之说,就见人们对诸葛亮的智慧无人伦比

解密!诸葛亮真的那么有智慧吗

解密!诸葛亮真的那么有智慧吗?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接触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故事为世人传诵。历史上的诸葛亮,字孔明,是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人。东汉末年,

诸葛亮与水镜先生师徒两人谁更智慧?

每每提及“三国”,大家势必会想到智慧化身的诸葛亮,提到诸葛亮,就会让人想到一个人,就是诸葛亮的师傅——水镜先生。笔者突发奇想:诸葛亮与水镜先生谁更“智慧”呢?也许有人会认为伯乐和千里马不可同日而语,没

水浒中的宋江和三国中的诸葛亮哪个更有大智慧

孔孟之乡的山东自古就出大谋略家和大智慧家。四大名著中,作为山东人的宋江和诸葛亮,都生活在泰山周围(诸葛亮少时随父在泰安生活),受泰山博大精深文化的影响,都成了当时的大智慧家,诸葛亮的大智慧世人皆知,宋

诸葛亮隐居南阳之谜

  “诸葛大名垂宇宙”,翻开中国历史,南阳人所谓的“智圣”——诸葛亮占据着辉煌一页,在民间,他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诚的典范,他的名

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奇才为何许人也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足智多谋,常以智慧取胜,后世称其为:智圣先师,并引为“正义、忠贞及智慧聪明”的化身与代表。然而在历史上却还存在这令诸葛亮自叹不如的奇才,少为人知。他到底是谁?当年,刘备得到

中国古代最帅的男的是谁

潘安——宋平潘岳(公元247年—300年),字安仁,俗称潘安,西晋文学家,祖籍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县),潘岳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美男子,潘岳非常复杂,是个矛盾集合体,历来对他评价有正负两面。从正面看,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自强不息还是不可为而为之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把《三国演义》中的“三绝”之一诸葛亮(诸葛亮为智绝,曹操为奸绝,关羽为义绝)当成智慧的化身,因此,凡是诸葛亮所做的事都认为是明智的。例如,人们总是喜欢把六出祁山的这件事,看成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六出祁山诸葛亮六出祁山是自强不息,还是不可而为

【三国演义六出祁山】诸葛亮六出祁山是自强不息,还是不可而为?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把《三国演义》中的“三绝”之一诸葛亮(诸葛亮为智绝,曹操为奸绝,关羽为义绝)当成智慧的化身,因此,凡是诸葛亮所做的事都

揭密范蠡为什么会假装投江? 兔死狗烹案

...论功成身退,历史上就只有一位智者:范蠡。世人皆以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个人认为诸葛之智与范蠡之智相比略逊色。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