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枪、机器人和坦克
Posted 司马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机关枪、机器人和坦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机关枪、机器人和坦克
祢衡曾对曹操手下的主要文臣武将有一个第二职业的工作介绍:
荀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招,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话说在西方,有一个比较大的岛,唤做大不咧爹岛,大约在中国的朱由检,李自成,皇太极多尔衮三方打的火热前后,大不咧爹岛上就诞生了一个伟人,
这个伟人的名字就唤做牛顿。
牛顿是一个科学家,小时候就喜欢搞一些发明创造,如果要比,我们可以拿公输般和他相比。
然而,孔明和牛顿有相似之处吗?
牛顿是一个科学家,然而,他又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科学和宗教,这一对矛盾的对立面,在牛顿身上却得到了统一。
同样的,诸葛孔明,千百年来,一直被文人士大夫认为是儒士的化身。
话说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对这个发明创造还是比较排斥的,认为这些都是“奇技淫巧”。
庄子有一篇文章中,说到子贡看到有一个老头吃力的抱着水瓮在菜地里来回浇水,“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当时就建议道,老头,用桔槔抽水啊,“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
端木赐本来也是好心,没想到那老头冷冷的瞥了他一眼,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话很多,大体意思就是说,用了辅助性的工具,虽然效率高了,然而,人心就不纯了,所以,道之所不载也。
个人认为,主宰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和道,对这个科学,总体还是排斥的。
因此,一般在介绍诸葛亮时,最经常引用的就是《后出师表》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后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再往后,就搬出“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还要介绍,就是诫子书,“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实在没东西介绍了,才最后拿出孔明的发明创造技术升级,草草带过。
其实,孔明的第二职业,细细分析来,完全是可圈可点,非常值得宣传包装。可惜了,在古代,搞发明创造估计还不怎么被主流接受。
所以,演义里,曹操生气时,提起孔明,就骂道:诸葛村夫,安敢如此!
争若在古代,发明家都成了不学无术的村夫之流了啊!
只有他会胡诌一些什么“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曹阿瞒才是高雅人士?
且看孔明的第一个伟大创举:
NO1/机关枪!
有一句广告词,“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噢耶!”
我这里也有一句广告词,“诸葛连弩,弓弩中的机关枪!噢耶”,当然不是很押韵了,主要是想表达对诸葛连弩的膜拜。
比喻的有些夸张,广告词嘛,为了吸引眼球;然而,诸葛连弩到底是自动步枪,轻机枪,还是重机枪,也是众说纷纭。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是轻机枪。
说起弓弩这种武器,那个历史太悠久,聊三天也聊不完。反正,春秋时,孙膑就万弩齐发,把庞大将军射得跟个刺猬似的,战国时,秦军箭阵,名闻天下,有说,兵马俑中刚发掘出来的强弩,射程有八百米远,那是相当的震憾。
诸葛亮为什么着力于改进弓弩,我想,主要原因和蜀汉的地理位置有关。
北方的曹魏,骑兵相当的悍勇,曹操时代,虎豹骑号称天下第一军。虽说后来虎豹骑也不知怎么的就没了,但是,曹魏的骑兵,应该保持了相当的战斗力。
蜀汉没什么骑兵,不能硬拼,那总得克骑兵吧,什么兵种最克骑兵,当然是弩兵喽。
早在刘备时代,赵云在汉水之战,就用上诸葛连弩(戎弩)了,一顿扫射,把曹阿瞒的兵士逼入汉水死者甚多。
后来,蜀汉的精锐兵团无当飞军,完全配备了诸葛连弩,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A攻平(乃使张A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平坚守不动,A不能克。
张合是五子良将之一,是一个绝对的人才,他几次和王平这样一个晚辈交手,都没占到便宜,我估摸着,一个当然王平自身的军事素养很高。第二个,王平掌握着蜀汉的精锐,无当飞军,飞军又配备的连弩,相当于一个机枪团,这还了得,张合也不傻,自然不敢让手下填鸭似的冲过去当肉靶。
可见,诸葛连弩的威力,可是,蜀汉灭亡后,也不见有人把连弩继续发扬光大啊!司马家那些败家仔,只会喝酒装傻玩女人。
NO2/机器人!
一提到机器人,大家先想到的台词,一定就是,“汽车人,变形。”早在千百年前,西北祁山和斜谷的山道上,不时的传来蜀汉士兵的吆喝,“木牛流马,变形。”
奇迹出现了,一头头木头做成的木牛流马,竟然会自动走起路来。
打战总体来说,还是打后勤供应。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一条千百年来的规律,就算放在现代战争中,还是不过时的。
自从诸葛亮誓师北伐的整体战略定下来后,最困扰他的,并非司马宣王,而是粮草问题。
司马宣王碰到孔明先生,那是畏蜀如畏虎,可是,孔明先生碰到粮草问题,那几乎要呕出血来。
秦岭,陇右一线,山路崎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仙发出这种感慨之时,已经是唐代,离三国过了好几百年,唐代蜀道的基础建设尚且让诗仙感慨到诗兴大发,何况三国时?
然而,孔明先生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为了实现“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他毅然从政治家蜕变成土木工,开始奉公输般为师,和妻子黄月英呕心沥血,亲自操锯弄斧,终于成功的发明了能够穿山跃岭,如履平地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这项发明创造在当时,应该是一个创举。
“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牛不饮食”,我们知道,如果用牲畜驼运,你人要吃饭,畜牲就不要吃饭?
1888年,大清成功制出马克沁机关枪,可为何照样挨打?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1888年,是晚清军事工业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大清金陵机器局,成功仿制出一款新型枪械。这款枪械可以自动射击装弹甚至自动退弹壳,每分钟可以发射六百发子弹,堪称无限火力输出。它的「 ”原版”枪械,正是有着「 ”自动武器之父”美称的马克沁机关枪。而1888年,看上去正落后挨打的清王朝,已成功掌握了这高端技术。 这个技术意味着什么?比比欧美列强就知道:马克沁机关枪诞生于1884年的美国,而作为「 ”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也只是从1891年起,才将马克沁机关枪作为制式装备。而清王朝,却在1888年,早早踩在了世界尖端枪械科技的门槛上。 所以说,那些网络上流传的,所谓「 ”李鸿章对马克沁机关枪不屑一顾”之类的论调,面对成功取得突破的金陵机器局,基本都可以歇歇了。 而这样的突破,放在清末的晚清军工业,也不过是「 ”常规表现”。何止是马克沁机关枪?1890年时,江南机器局又亮了一把肌肉,成功仿制出了「 ”曼利夏连发枪”。从此这种可以手动装填连续射击的步枪,成为了清军的又一利器。而同时代的日本呢?一直到甲午战争前的1893年,日本才开发出了类似的村田式连发枪,且只能装备少量部队。大部分的日军,只能装备单发枪,单看手里的家伙,就比清军差了一截。 比枪械更叫人满满自豪的,更有大清的火炮。 两次鸦片战争,清王朝吃够了火炮的大亏,丧权辱国之后,也是十分记吃记打。对于世界先进火炮的仿制与研发,从此一直不遗余力。1878年时,江南制造局就成功仿制出阿姆斯特朗炮,火力水平比肩欧洲著名的克虏伯火炮。比起同时期日本的火炮来,单是射程,就领先将近一倍。 而到了甲午战争的前夜,清王朝的火炮技术,更是年年大踏步前进。1887年,江南制造局成功造出203毫米口径180磅后膛全钢火炮。先前只有欧美强国才拥有的独家技术,大清的军工人员成功破冰。比起同时代的日本火炮,又是足足领先近十年。高水准的大清军工人员,当时更享有国际声誉:「 ”技艺不下于任何欧洲工厂的工人”。 可以说,在标榜「 ”自强”的晚清洋务运动时代,大清的军工人员们,率先为近代中国吹响了自强的号角。甚至理论上说,在甲午战争爆发后,哪怕不讲任何战略战术技巧,就和日军拼硬核实力。清军手里的重机枪连发枪后膛火炮这类硬家伙,样样碾压日军一大截,就是摆开了狠砸,也管保把日军砸进海里喂鱼。 可真实的情况呢?却是手里有硬家伙的清军,被人家一路追着打,从朝鲜半岛一路打进了辽东。手里的先进武器,那无数晚清军工人员们呕心沥血的杰作,动辄就在战场上扔了一地,然后被日军欢天喜地的捡回去,反而给人家的军工产业,白白做了嫁衣裳。 为什么会这样? 甲午战争期间,上海《申报》的报道,就揭开了其中的冰山一角:清军日常的训练,几乎就是放羊,所谓操练检阅,平日基本没影。各级的军官们,天天就是花天酒地。直到上司前来视察,这才「 ”藤牌短刀,无殊儿戏”。就是摆个花架子。 即使是到了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军官们放不下的,依旧是自己的幸福生活。比如甲午战争里著名的平壤血战战前,三十几个营的参战清军,除了少数部队外,大多数部队都是「 ”聚于平壤,置酒征歌”。吹吹打打的十分热闹,然后在日军的玩命死攻下,迅速如鸟兽散。 这样的军队,丁点的战斗意志都没有,又能打得了什么样的仗。再好的武器到了手里,也与烧火棍没有两样。 而且,就算是部队战斗意志十足,清军在战场上的战斗素质,也常到了让人着急的地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的随军记者,就不止一次形容过,只要日军亮起刺刀,清军的反应,往往就扔下枪械,撒腿朝后方逃窜。 如果说日本人的形容,还有「 ”丑化”之嫌。俄国外交官马万戈更形容说,清军行军时,连扛枪都没有基本的军姿。而且很多士兵都是两杆枪,除了一杆打仗的步枪,还有一根鸦片烟枪。所以,「 ”若按欧洲人的标准,清朝军队没有一个算是合格的士兵”。 而到了清军抗击八国联军的战役里,清军的表现,更印证了马万戈的嘲讽:每次遇到敌人,清军都是乱打一气,乒乒乓乓打起来,却打不着几个敌人。明明弹药储备充足,可打的再热闹,也拼不死几个洋兵。反而人家只要冲到近前,立刻撒丫子跑路。 而且更可耻的是,这装备精良的清军,打洋人没胆,欺负老百姓却胆肥。前线打的大败,八国联军迫近北京,各路清军却抢先一步,先把北京城烧杀抢掠一顿。以至于「 ”官兵较土匪尤烈也”。当然也有比较「 ”良心”的清军:当时有一支俄军部队,翻到了北京的城头上,却发现虎神营的清军,倒是没去打劫,却全凑在营房里打牌,轻松就被人抓了个正着。 这样的大清,就算再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再先进的武器。终究,也是带不动啊。 参考资料:唐宏胜《清军与八国联军之役》、 尤永斌《论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战斗精神》、刘申宁《论晚清军工建设》 特别声明:本文为自媒体平台「 ”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相关参考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1888年,是晚清军事工业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大清金陵机器局,成功仿制出一款新型枪械。这款枪械可以自动射击装弹甚至自动退弹壳,每分钟可以发射六百发子弹,堪称无限火力输出。它的「”
李三万摘要:火车撞坦克,一般的民用火车和一辆现代重型坦克相撞,到底谁更惨?历史上是否有过这样火车撞坦克的真实事例?火车撞坦克,一般的民用火车和一辆现代重型坦克相撞,到底谁更惨?历史上是否有过这样火车撞
清朝被认为是中国科技发明最受限制的时期,记忆中只有大辫子长袍子和屈辱的历史,没有什么重大发明。但是实际上当时的发明家还是很牛逼的,比如自行车,机器人,探照灯都领先世界;但是很可惜大多没能大规模普及,淹
自1931年抗日战争开始,日军的坦克部队,虽然在中国战场所使用的坦克和西方国家相比有着很大差距。但受制于我国工业基础实力几乎为零,完全没有制造研制坦克的能力,即使向欧洲购买坦克也仅仅是一些一战时期落后
在古代“御”,是指骑马驾车的本领。马和马车是古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在交通上,学会骑马和驾车要比走路节省好多时间,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手段,在战争方面,除了运输上提高效率外,战车是先秦时期重要的“
二战被人忽视的四号坦克歼击车,1944年卡昂城外围坦克歼击战
说到二战时期德军的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著名三号G型坦克歼击车,三号歼击车在二战时期确实是德军最高效的反坦克机动力量,单单一个667坦克歼击营,在1941年到1943年时就创造了击毁
虎式重型坦克,可以说是对军事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它的威名,其在整个战争当中创造的让人瞠目结舌的战绩和后世影视作品的大肆宣传,让其知名度和T-34中型坦克一样。但是物以稀为贵,T-34生产量以万辆计算,
中国风,机器人,乐队,这三个词一直以来都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机器人的技术虽然日渐成熟,各种机器人也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但是机器人乐队却是让人感到新奇。不仅如此,中国风也日渐流行,很多人都对此非常感兴趣
原题:中国在康熙年间发明机关枪?戴梓的连珠铳非常超前,也有致命缺陷关于中国火器的历史,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称康熙年间有一位发明家戴梓,领先世界两百年发明了「”机关枪”!不少人根据这个说法,指责康熙和清
机械时代的二次世界大战成就了三大坦克家族,它们分别是美国的M-4系列、苏联的T-34系列和德国的IV号坦克系列。三者中生产数量最多的就是M-4系列坦克,在美国大量使用M-4坦克的同时,同盟国英国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