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蜀冈有无“张辽墓”

Posted 版本

篇首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扬州蜀冈有无“张辽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扬州蜀冈有无“张辽墓”

2、兵圣孙武到底有无其人

扬州蜀冈有无“张辽墓”

张辽之死:一代将星病逝扬州

张辽,曹魏“五子良将”之首。

对于张辽的最后结局,《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有着完全不同的说法。《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说:魏吴交战,张辽“被丁奉一箭射中其腰,回到许昌,箭疮迸裂而亡”。

《三国志·张辽传》的记载却是: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孙权称藩求和,张辽奉命还屯雍丘,却在此得病。病情稍有好转时,孙权又攻打曹魏,曹丕派张辽乘船,与曹休到扬州和泰州(海陵)一带临江驻防。有一天刮大风,东吴大将吕范等乘夜色派兵船渡江偷袭北岸的扬州,却被早已埋伏在此的张辽及其部将王R等迎头痛击,俘虏兵士及舟船甚多。但取胜之后,张辽的病情却日益加重,不久竟逝于江都(今扬州市区)。

显然,研究历史,应当依据信史而不是小说家言,张辽病逝于扬州,这是没有争议的史实。

真假之辨:张辽墓的5种传说

那么张辽葬在哪里?

版本一:合肥。在合肥逍遥津公园的西侧,有一座张辽墓。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有地面遗迹的张辽墓。不过无论是历史学界还是合肥当地,都认为它只是后人为缅怀张辽战功而建的衣冠冢。

版本二:亳州。根据清光绪年间所修《亳州志·舆地卷》中记载,“张辽墓在城南观音山前。”但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考古验证。

版本三:许昌。张辽安葬于许昌的主要根据是《三国演义》“张辽因箭伤发作,病逝于许昌”。但这个依据本身就是子虚乌有之事。

版本四:长葛。上世纪90年代编修的《长葛县志》称:“张辽墓,位于长葛董村乡张湾村西南。”这座坟墓确实是汉墓,但出土文物不能证明该汉墓跟张辽有任何关系。

版本五:扬州。至少到唐代中叶,张辽墓仍然存在!根据《宋高僧传·唐扬州华林寺灵坦传》记述:“元和五年(810年)相国李公墉之理广陵也,一见(灵)坦郑重加礼。召居华林寺,寺内有大将军张辽墓。”《全唐文》所收录的《扬州华林寺大悲禅师碑铭并序》也有类似记载。

关于张辽墓的猜想和随感

时隔千载,张辽墓在扬州已经没有地面遗迹可寻。以今天的扬州地形而论,张辽墓多半应该在城北的丘陵地区,靠近汉代的广陵城。此外,根据《高僧传》中的记述,张辽墓在华林寺内。如果能确定唐代华林寺的方位,也就找到了张辽墓。《高僧传》里提到灵坦和尚因为得到淮南节度使赏识,特意让他居住华林寺,据此可以推测,华林寺应当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寺庙,而且可能距节度使办公的罗城较近。综合上述几点,张辽墓很可能在今天蜀冈附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兵圣孙武到底有无其人

在论述孙武的一生行事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下经历将近千年的关于孙武的有无及其著作真伪的争论。由于《孙膑兵法》在魏晋以后的亡佚,详载春秋史事的《左传》、《国语》等典籍中丝毫不涉及孙武,而现存《孙子兵法》中又有似乎是战国时期的现象,因而自北宋以来,就不断有人怀疑孙武及其著作《孙子兵法》的真实性。问题讨论颇为热烈,各家意见众说纷坛。除明宋濂在《诸子辨》、胡应麟在《四部正讹》、清纪陶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孙星衍在《孙子十家注序》中,继续肯定孙武为春秋末年人,兵法出于其手定外,怀疑者的人数远比此诸人为多,否定的意见占了上风。

兵圣孙武存疑的八大迷团归纳各方的论点主张,约有如下八种:

1、孙武无其人,著作是伪托。主其说者有南宋的叶适、清代的全祖望和现代学者齐思和等。叶适以孙武为大将,乃不为命卿,而左氏无传焉为由,指出:凡穰苴、孙武者,皆辩士妄想标指,非事实。接着他列举了一些《孙子》书中的论题,认为都是战国时始有之事。因而他主张此书是春秋末战国初山林处士所为(《习学记言》卷四十六《孙子》)。清人全祖望随之议论道:水心(叶适字)疑吴原未尝有此人,而其事其书皆纵横家所伪为者,可补《七略》之遗,破千古之惑。至若十三篇之言,自然出于知兵者之手。

2、孙武有其人,但兵法非其所著。主此说者有北宋的梅尧臣、清代的姚鼎和近代的梁启超等。梅氏曾作过《孙子注》,认为此书非武所著,而是战国相倾之说也(见欧阳修《梅尧臣〈孙子注〉后序》,《欧阳文忠公全集》卷四十一)。姚鼐也持同样的看法,云:吴容有孙武者,而十三篇非所著,因为是书所言皆战国事耳(《惜抱轩文集》卷五《读孙子》)。梁启超亦说:此书未必孙武所著,当是战国人依托。书中所言战事规模及战术,虑皆非春秋时所能有也。(《饮冰室专集·〈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又说:此书若指为孙武作,则可决其伪。

3、孙武其人之有无,兵法是否自著,不可知。主此说者有南宋的陈振孙和清代的姚际恒等。陈氏在其《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二中称:孙武事吴阖庐而不见于《左氏传》,未知其果何时人也?姚氏在《古今伪书考》中更玄虚莫测他说:然则孙武者,其有那?其无耶?……其书自为耶?抑其后之徒为之那?皆不可得而知也。

4、孙武与孙膑乃一人,兵法为孙膑所著。主此说者有日本学者斋藤拙堂和中国现代学者钱穆等。斋藤作《孙子辨》一文主张:今之《孙子》一书,是孙膑所著。孙武与孙膑,毕竟同是一人,武其名,而膑是其绰号。钱穆亦认为:《孙子》十三篇洵非春秋时书,其人则自齐之孙膑而误;孙膑之称,以其膑脚而无名,则武殆即膑名耳;孙子在吴、齐两国都呆过,后世说孙者,或曰吴,或曰齐,世遂莫能辨,而史公亦误分以为二人也。

5、武与膑为二人,十三篇为孙膑所著。日本学者武内义雄作《孙子十三篇之作者》一文,根据《史记》载孙武、孙膑二人均有兵法著述,而《汉志》又有《吴孙子》、《齐孙子》两种,故断武与膑是别人,各有著述;但今《孙子》十三篇从其内容看,非孙武所著之书,而出于孙膑所作。

6、孙武系伪托,无其人,今本《孙子》作于孙膑。现代学者金德建撰《孙子十三篇作于孙膑考》一文,从《左传》不载孙武而《史记》所述孙武事又极简略,内容上完全近于传说,不足为信,从而认定:所谓孙武,全为伪托之说;则《孙子》这部书的作者,当为孙膑无疑。(《古籍丛考》第80—82页,中华书局1941年版)

7、孙武就是伍员,二者实为一人。清人牟庭在《校正孙子》中认为,孙武事迹与伍员甚相似:二人都从他国来到吴国,统帅吴军破楚人郢;二人都讲究军事策略,著有兵法。伍员托其子与齐鲍氏,居阿、鄄之间;伍员后代在齐国改姓孙,其后百年有孙膑出。故孙膑的先辈孙武,实即伍员。

8、孙武实有其人,兵法著作源出于武,完成于膑。这种意见比较普遍。明吴兴松筠馆主人在《孙子参同序》中说:按《史记·列传》称武为膑之祖,膑之兵法传于后世云,则是书殆传于膑,而本与武者欤?现代学者陈启天进一步阐发此论点云:古人为学,均有传授。孙膑既为孙武之后世子孙,则武之兵法授之于膑,膑即据之撰成十三篇,而署武之名以行世;谓此书为武自撰者固误,而谓此书与武绝无因缘者亦非也。(《孙子兵法校释》第41页,中华书局1947年版)

本来,孙武的生平事迹及其兵法著作,在《史记·孙子传》和《汉书·艺文志》中是记载得相当清楚的。成书于东汉初年的《越绝书·记吴地传》、《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也都有关于孙武事迹的记述。先秦古籍,如《荀子·议兵》有言: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韩非子·五蠹》云: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吕氏春秋·上德》亦谓:孙、吴之兵,不能当矣。然则孙、吴连称已成习惯用语。吴指吴起,孙置于吴前,自然是指比吴起时代稍前的春秋末年的孙武。

然而,《孙膑兵法》后来失传了,《隋书·经籍志》中即不见著录。《史记·孙子传》明明说孙膑有兵法传世,它的亡佚,人们自然会怀疑《孙子兵法》的作者问题。再说,《左传》中吴国的阖闾、伍员、伯、专诸等人物以及吴国攻人楚都的情况都写得十分详细,却没有一言记及孙武。虽然有人曾竭力为此书辩解:春秋时,列国之事赴告者则书于策,不然则否。(宋濂《诸子辨》,《宋文宪公全集》卷三十六)但无法消除年版。

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汉墓中,同时发现了书写《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大批竹简。这不仅使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著作得以重见天日,而且使怀疑孙武其人的有无和《孙子》是否孙武所著的悬案得以涣然冰释。从发现的这两部兵法著作来看,孙武和孙膑显然是不同时期的两个人,他们的著作也反映了具有各自时代特点的战争方式和军事思想,有着明显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相关参考

商鞅后代_历史秦国商鞅有无子孙

历史秦国商鞅有无子孙商鞅被车裂、灭族,应该没有子孙。商鞅被灭了,那么后代也都绝了吗?商鞅有后人。商氏为春秋时卫国公孙鞅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春秋战国时期,卫

昔日虹口有无 ”日租界”

经常在一些媒体上看到关于昔日虹口是日租界的说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也有望文生义的因素。鸦片战争之后,根据《中英南京条约》,上海作为五处通商口岸之一于1843年开埠,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便由此开始。184

历史上到底有无裴元庆

提到裴元庆,凡看过《隋唐英雄传》影视作品或者看过小说《隋唐演义》的朋友们,相信大家对裴元庆这个人物多少应该有一些了解吧。另外《说唐》、《兴唐传》书中也有写到裴元庆这个人物。网络配图裴元庆,隋唐第三条好

纵横家鬼谷子有无其人

据传,我国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为楚国人,姓名传说不一,曾经在鬼谷隐居,因以鬼谷子自号,人们也这样称呼他。第一种说法否认鬼谷子其人的存在。乐一在注《史记·苏秦列传》时说:“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

战国初期的魏国,有无实力彻底灭亡秦国

文|小河对岸秦国自东出并取天下便以魏国为腹心之患,商鞅对秦孝公就有一番言语: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秦国与魏国的关系,延续了春秋时期的秦晋两国的关系,虽有成语「”秦晋之好”一说

与西门豹治邺有无关系? 魏国大量铸币

对平首桥足布,钱币学者均认为是战国中晚期魏国的铸币。这种布的特点是:双足以弧档相连,就像拱桥一样,因以命名。布为平首圆肩,也有方肩的。计重以“釿”为单位。有半釿、一釿、二釿之别。因此也称为,“釿布”。

吴乾有用,有钱无用,有无相生,红衣爱吴乾

上海滩,十里洋场,繁华落尽少年郎。甚堪忧,红衣添香贺吴乾,似明镜!一半心酸一半心明,也无风雨也无晴!一部《热血少年》,把广大电视观众带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市井混混吴乾和他的小伙伴们阅尽了大上海

匈奴人, 蒙古人和突厥人到底有无种族差异?

蒙古人的祖先是东胡人,与匈奴人的族属不同,但与鲜卑、乌桓、女真、契丹等族有共同始祖。北匈奴离开中国后,一路混同到欧亚草原各族,欧洲的匈人是否即为北匈奴人,至今仍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北匈奴人或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 到底有无政治背景

曹雪芹有没有反清复明这个问题,已经被摆到桌面上辩论过很多遍了,都快辩论得耳朵起茧了,不过迄今没有定论,没有哪篇文章能让所有参与辩论的人都信服。这也是个很无聊的话题――曹雪芹是不是反清复明,碍不着咱们什

无之以为用理解有无相生真的可以帮你大忙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①,共一毂(gǔ)②,当其无,有车之用。埏(yàn)埴(zhì)认为器③,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认为室④,当其无⑤,有室之用。故有之认为利,无之认为用。①辐: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