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为什么没能像孙权一样成就大事呢
Posted 将军
篇首语: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表为什么没能像孙权一样成就大事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同样拥有富饶的江南,为何南明没能像南宋偏安,全因初期愚蠢国策
刘表为什么没能像孙权一样成就大事呢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西部益州的刘璋暗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取之不难。如果跨有荆、益两州,再实行一个好的内外政策,则霸业可成。鲁肃在劝孙权时也说:为将军计,应该是立足江东,然后进伐荆州的黄祖和刘表。如果得到了整个江南再加荆州,就可以建国称帝图天下,成就汉高祖刘邦的事业。对于荆州来说,别人都认为这是一块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好地方,刘表守在这儿为什么却无所作为,最终不能像曹、刘、孙权一样成就大事呢?
刘表也曾经有过开疆拓土的豪壮
刘表字景升,汉灵帝时期从大将军掾升为北军中侯。汉灵帝去世后,刘表做了荆州刺史。刘表初到荆州,可以说是单人匹马来到了宜城(襄阳所辖)。初到荆州的刘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荆州各地乡间宗族土豪结伙为寇,且势力强盛,他们根本就不会把一个外来的刺史当回事。袁术驻扎在鲁阳,整个南阳郡已经归袁术所有。长沙太守苏代、华容县的贝羽也在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还有据守襄阳城里的张虎、陈生,也都不是刘表能指挥得了的。刘表请来了蒯良、蒯越和蔡瑁,向他们请教良策。蒯良向刘表建议,对普通百姓要施行仁义,这样老百姓就会像流水一样前来归附。蒯越告诉刘表,要先解决宗贼问题。这些人的头领都贪婪暴虐,人们都非常害怕他们。如果以利益诱惑他们前来,将作恶多端者除掉,将一般的人安抚任用,就必然会得到全州人的拥护。有了兵众,得到了民心,然后南据江陵,北守襄阳,那么,荆州八个郡,发一道命令就可以平定了。刘表听从了两人的建议,收编了宗贼兵,招降了襄阳的张虎、陈生,结果是江南很快得到了平定。而这时候,崤山以东的义军纷纷兴起,刘表也集合荆州兵驻扎在襄阳。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董卓才会说,刘表是他的强敌之一。初平三年(公元192),驻扎在南阳的袁术和孙坚联合起来,想夺取荆州。袁术让孙坚进攻刘表,结果孙坚被流箭射死,袁术的企图落空。等到董卓被杀,他的部将李唷⒐汜进入长安,想连结刘表作为外援,就上表封了刘表一个镇南将军,封他为成武侯,还授予他符节。在这时,刘表已经成为一个很有势力的诸侯了。
建安二年(公元197),张济带领部众来到穰城(今河南邓州),在攻城时,被流箭射中而死。这时候,荆州的官员都来向刘表道贺,刘表说:张济因走投无路前来,主人对他无礼,导致了兵戎相见,这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接受吊唁,不接受祝贺。张济死后,他的部众都归了侄子张绣,正是有了刘表的这番内心的表露,张绣才率众归附了刘表,而他的这些部众也乐于归附。
刘表从几乎是单马入宜城,到拥有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不过是十几年时间,能有这番业绩,应该说也不失为一时豪杰。再看他在对待张济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是一个明事理之人。张济作为董卓旧部,已经是一个成名将军,他带着部众前来,刘表不能接纳,和他刀兵相见,也是那个时期诸侯的通常做法。张济战死,刘表并没有表现出喜形于色,而是还有些惺惺相惜,可以看出做人并不那么轻狂,这恐怕要比袁绍要厚重得多,由此也可以看出其为人。
然而,当时的人贾诩说,刘表只是一个和平之世的人才,乱世是没有作为的;郭嘉说,刘表只是一个座谈客;甘宁说,刘表思虑不远。然而,如上所说,刘表也曾打破了袁术和孙坚的联合进攻、打败了张济而收编了其队伍,向南收复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可以说,荆州的地盘也是刘表一郡一县打下来的。那么,拓地千里,带甲十万的刘表,在有了一个强大的荆州后,为什么反而碌碌无为了呢?
不能胸怀天下,只想占地为王
荆州是个英雄可用武之地,刘表的后期荆州周边环境也不错。荆州的南部东有孙权、西有刘璋;北部较大的诸侯就是曹操和袁绍,而袁绍早就和刘表结盟,并且还在中间隔着曹操。刘璋这个人暗弱无能,这在当时天下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不可能对刘表形成威胁。孙权倒是雄才大略,可因为早期忙于经营江东,后来染指荆州,却被刘表的属下黄祖挡在江夏。这时候,刘表如果有曹操或者刘备的志向,无论是向北或者向南,都应该是有所作为的。在南部,他可以趁着曹操和袁绍交战的机会向东全力打败孙权,或者是向西进攻刘璋。在北部,可以应袁绍之约夹击曹操,也可以助曹操共击袁绍。说到底,他就是想当一个占地为王的诸侯,根本就没有曹操、刘备一般的胸怀大志,在这个方面,甚至连袁绍也不如。
袁绍和曹操在官渡相持时,曾经派人联络刘表,想南北夹击曹操。刘表同意了,但并没有付诸行动,当然了,他也没有帮助曹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应该说这是刘表在观望等待。在两家大打出手时,另一方(或多方)坐山观虎斗是当时通常的做法。曹操曾经说自己是拿着兖州和豫州来对付天下的六分之五,但曹操并没有和四方的诸侯同时开战。为什么?就是诸侯都在观望等待,都在幻想着渔翁得利,战事离自己远一点的,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是真帮他人者少,倒是不乏背后下黑手、过河拆桥者,比如说刘备和袁术相争,吕布趁机夺取了刘备的徐州。刘表不帮助任何一方,正是想坐享渔翁之利,这就是要观天下变。但这种袖手旁观的做派不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的做法。刘表的从事中郎将韩嵩就说:豪杰相争,两雄相持,天下的重任就在于将军(刘表)了。将军如果想有所作为,起兵利用他们的弊端就可以成功。如果不这样,那就一定要选择好您要追随的人。将军您拥有十万大军,安坐在那里观望,看到贤人不能帮助,人家请求调节又不做,这两家的怨气必定集中在将军身上,将军不可能保持中立。可惜刘表只是观望,并没有有所作为,就这样错失良机,等到曹操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冀州,回过头来就对付他了。
荆州决策集团都是胸无大志之人
除了本人胸无大志,刘表在官渡之战时犹豫观望还有一个原因,决策集团都在考虑着要不要依附曹操,而眼光并没有放眼四方。而在替曹操说话的这些人,并不是被曹操收买了,而是看出了曹操的明哲,刘表不是他的对手!如从事中郎将韩嵩、别驾刘先虽然对刘表说了天下的重任就在于将军的话,接下来却落脚在曹操身上,说:凭曹操的明哲,天下的贤能都归依他,看那趋势一定会攻下袁绍,然后举兵进攻江汉,恐怕将军不能抗击。因此替将军打算,不如帅全州归顺曹公,曹公必定会深深地感谢将军。将军由此会永远享受福祚,并流传给后代,这是万全之策。刘表的大将军蒯越也这样劝刘表。刘表犹豫不决,就派韩嵩到曹操那儿去探个虚实。韩嵩回来后,不但尽力述说曹操的威望恩德,还劝刘表派儿子去做人质。
那么,韩嵩等人说的有没有道理呢?应该说,事情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曹操手里有一个汉献帝,归依了他,等于是表面上回到了朝廷。另外就是,早期诸侯哪一个遇到曹操不是以失败告终?从韩嵩等人这方面看问题,是有道理的。另一方面,诸侯依附于人,会有一个好结果吗?袁绍曾经是韩馥的属下,韩馥将冀州让给了他,他却并没有好好地安置韩馥。韩馥还是无奈出走。张邈曾经是曹操最好的兄弟,但曹操一度和袁绍结盟时,袁绍就要求曹操杀了他。还有刘备,归降了曹操,在京城里只是当了一个闲官。所以,从刘表来说,他又不得不考虑,如果投降曹操,自己的境况会不会和这些人一样?鲁肃在劝说孙权时说过,别人投降都可以得到个一官半职,日后可以逐步升迁,唯独他孙权不行。事实也是这样,刘表死后,蒯越等十五人都封了列侯。可能有人要说,刘表的儿子刘琮不是也被任命为青州刺史了吗?关键是,第二代和第一代的创业者是不一样的,更何况,这时候荆州有一个刘备,刘琮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即便如此,刘琮也是不能够在荆州继续任职的。
但不管怎么说,最不应该的就是消极等待,没有丝毫动作。一个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往往容易志得意满,产生小富即安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状况,让刘表在这一时期无所作为,此后在南北两线被动挨打。
不能任用新人也是他的最大缺陷
刘表在荆州,重用当地豪族,如蒯良的蒯氏家族、蔡瑁的蔡氏家族以及江夏的黄氏家族等等,这在早期为他的立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限制了一些优秀人才的使用和才能的发挥。如江淮一带的优秀人才,很多都跑到东吴那儿去了,来到刘表手下的却很少。相反地,荆州大量的人才,不是埋没在当地,就是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这当中有文武代表性的三人,诸葛亮、庞统和黄忠。诸葛亮和庞统并称为卧龙和雏凤,有人说得两人当中的一个可以得天下,刘表不应该没有听说过这两人,可是他一个都没有用。如果说诸葛亮不求闻达于诸侯,是在有意识地等待明主的出现,那庞统呢?他可是在周瑜手下做事的。即便是诸葛亮的有意蛰伏,也是看透了刘表的无所作为。正因为如此,黄忠在荆州默默无闻,到了刘备手下才会成为大将。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不思进取是不会有作为的,而不作为想在乱世中立足都很难,更不用说是成就什么大事。所以说,刘表的碌碌无为,正是他安于现状,只想看住眼前这点儿既得利益所致。问题在于,在这个诸侯纷争的年代,刘表与南北两大枭雄孙权和曹操相邻,荆州在他人眼里又是这么大一块肥肉,一个不作为的人,想相安无事可能吗?
同样拥有富饶的江南,为何南明没能像南宋偏安,全因初期愚蠢国策
我们都知道明朝在沦陷了之后,在南方等地先后建立起来了几个政权,我们对他们统称为「 ”南明”,他们的主要对手初期是闯军以及满清的军队,后来全面收编农民军一致对抗清军。南明当时拥有半壁江山,但是最后却没能像历史上的东晋和南宋偏安南方,在不到二十年内就被清军灭了,纠其原因主要是南明大臣对时局认识不够,自以为求和就能和满清南北分治,其中南明弘光朝时期一项国策「 ”联虏平寇”就是南明大臣这样愚蠢思想的体现。 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后,南明大臣自己认实力不能够同时与李自成的闯军和清军两大势力相互抗。当时南明虽然占领着明朝大量的富庶的江山,但是整个南明朝廷中人心都是不稳定的,士兵也没有了当初作战时候的底气,战斗力也直线下降,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南明大臣一心议和,而不是想着如何壮大军力保护大好河山,当时南明大臣议和对象并非同时汉人的闯军,因为南明大臣将闯军认为是流寇,而且崇祯帝也是因为闯军攻占北京后上吊自杀。当时南明大臣们将议和的对象对准了已经占领了北京城的清军,当时南明提出的口号是「 ”联虏平寇”的办法。 其实早在崇祯帝的时候,就有大臣关于朝中没有人没有钱而国家的外面还有大量的敌人存在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建议用白银以及丝绸等重要的钱财来稳定清军的心,效仿宋朝和辽国故事,先实行安抚的措施,再集中大量的兵力将流寇清除。这是当时不得已的做法,而且当时并没有明朝借助清军来对付农民军的想法。但是南明到了这种地步,明朝已经将整个北方的地区全部失去了,所以就有人将前人面对相同状况的做法拿了出来,他们想要联合清军将李自成的农民军给打败,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与清军南北分治。 而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已经来到了清军这一边,导致南明方面的信息既不及时也不准确,他们对于吴三桂的立场始终处在一个模糊的地位,他们甚至还认为吴三桂将清军引进来共同对抗敌人,这是一件好事。当时南明和清军在经过了几次的交谈之后,双方之间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而这个时候的清军早已经在心里面想要将南明给拿下了,清军知道南明军队不堪一击,但是因为与江南汉人有隔阂,而且在开拓领域的时候必将遭到人民的反抗,这才使得他们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正在他们想要停下的时候,南明却在后面推了他们一把,那就是南明联虏平寇政策,清军就以平寇的名义进入到中原,当时也没有人说什么了,而清军心里也明白,自己一步步蚕食明朝也就能够实现统一的大业。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前提,才使得他们在后来的征战中有了更加充分的理由进军中原。他们口头上一直在说着「 ”为明复仇”的口号,让当时的中原的人们分不清好坏了。当时的一位南明的兵部职方司监军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不仅参与了捉拿李自成的计划,而且还追随后来的部队向清朝投降。 当时愚蠢的南明大臣们个个都以为能效仿宋金故事,先将闯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灭了,南北分治。清军虽然刚进入北京时曾有与南明划江而治的念头,但是当时许多大臣都表示富饶的地区在南方,如果南北分治如何夺得天下,所以当时主政的多尔衮放弃与南明划江而治,而是图谋进取江南。多尔衮致书史可法就明明白白表示大明已亡,南明不要负隅顽抗,不然清军甚至会联合闯军灭南明。对于如此羞辱的话,当时史可法竟然没有怒斥,只是辩驳明朝是正统,让清军看到南明的懦弱。 清军在收拾李自成后自然把矛头对向南明,当时多铎迅速拿下南明,最终弘光皇帝被俘虏。而明军彻底沦为了流落各地散兵游勇,以后南明大臣拥利的璐王、隆武、永历、鲁王最终没能成气候,一个个都被清军挤破。归根到底就是南明军队完全不懂得对付清军,误判当时情势。 这点和东晋南宋都不同,东晋司马诸王南渡和南方士族合作,造就东晋近百年国运,而南宋宋高宗也知道彻底对抗金兵才是正道,有了军事实力才能谈判,而非弘光那样盲目。相关参考
同样拥有富饶的江南,为何南明没能像南宋偏安,全因初期愚蠢国策
我们都知道明朝在沦陷了之后,在南方等地先后建立起来了几个政权,我们对他们统称为「”南明”,他们的主要对手初期是闯军以及满清的军队,后来全面收编农民军一致对抗清军。南明当时拥有半壁江山,但是最后却没能像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西部益州的刘璋暗弱,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取之不难。如果跨有荆、益两州,再实行一个好的内外政策,则霸业可成。鲁肃在劝孙权时也说:为将军计,应该是立足江东,然
张昭是东吴老臣,跟随孙策建立了东吴基业,孙策非常优待张昭,把军政大事都交于他处理。直至孙策遇刺,临终时将孙权托付于张昭,在这种内忧外患,人心不稳之时,是张昭率先统领百官拥立孙权并辅佐他,并辅佐孙权成就
朱棣不甘心在北平做燕王,和几个兄弟觊觎着皇储的位置。正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他遇上一个人,更激发了他夺嫡之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大事呢?又是哪位贵人助他一臂之力呢?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农历...
...词文化是相当繁荣的,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中,很少有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有如此令人羡慕的诗词文化。而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了相当多的诗词大家,犹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为后人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
...都不是。诸葛亮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成功地说服刘备夺取刘表治下的荆州。当初诸葛亮在草庐之中,对刘备侃侃而谈,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主张。这就是“隆中对”。隆中对力主联孙抗曹,但其能够得以施行的基本前提就是取...
...都不是。诸葛亮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成功地说服刘备夺取刘表治下的荆州。当初诸葛亮在草庐之中,对刘备侃侃而谈,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主张。这就是“隆中对”。隆中对力主联孙抗曹,但其能够得以施行的基本前提就是取...
投奔刘表>> 官渡大战之后,刘备投奔了刘表。刘表虽待刘备如上宾,但却不重用刘备,刘备非常失望。刘表要立太子,向刘备征求意见。刘备因此得罪了蔡夫人,蔡夫人命蔡瑁去杀刘备,多亏了伊籍相救,刘备才得以
...“今年打的话,不会很顺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也会身死国亡。”后来孙权不听,征讨黄祖,果然不克,估计将领凌操也是战死在这一战第二年,孙权再次征讨黄祖。吴范算了一卦,然后劝孙权大军急行,必然能够...
...“今年打的话,不会很顺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也会身死国亡。”后来孙权不听,征讨黄祖,果然不克,估计将领凌操也是战死在这一战第二年,孙权再次征讨黄祖。吴范算了一卦,然后劝孙权大军急行,必然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