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诈却不失为汉末英雄能臣

Posted 丞相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狡诈却不失为汉末英雄能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狡诈却不失为汉末英雄能臣

2、曹操狡诈多疑,为什么那么多猛将愿意誓死效忠他

狡诈却不失为汉末英雄能臣

曹操(155年7月18日 -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在碣石海边(今北戴河)留下的这一“吞吐天地之志”的《龟虽寿》名句,千年间激励了无数后来者。不过,这位病故时仍是东汉丞相、魏王的古代著名统帅和诗人,在戏剧舞台上总被刻画成白脸奸雄,小说《三国演义》中更在他身上添加了诸多妖魔化的故事。蜀汉遗臣陈寿所写的《三国志》和宋代司马光主创的《资治通鉴》,对曹操还以其子孙追谥的“魏武帝”尊号相称,并比较客观地称颂了他统一了天下三分之二的雄才大略,从正史记载中作了充分肯定。

一些古人论及东汉末至三国史时贬曹尊刘,是出于封建正统观,认定一家独占的龙座转与他姓便是篡逆。其实按照唯物史观,判定当权者功过的主要标准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什么作用,而不是看面南称孤者姓刘还是姓曹。刘邦身后四百年的不肖孙辈治国无道,阉竖外戚专权,黄巾造反继之以军阀混战,使天下户口丧亡五分之四以上。腐朽的刘姓王朝大失人心、按封建天命观也算“气数已尽”,因而刘备、诸葛亮打出“匡复汉室”旗帜亦应者寥寥,重建北方安定局面的曹魏代汉势在必然。何况曹操的江山是靠自己打下,汉献帝一直是他供养的傀儡,纵然取而代之又何“篡”之有?

189年董卓率军进京后,曹操作为校尉追随袁绍起兵,只有自散家财招募的几千本乡兵马。在十八路讨董诸侯中,他却最具战略眼光,有最高超的统兵伐谋之术,六年间便发展了10万军队并控制了一片相对安定的青州(今山东)地盘。当时各派军阀对黄巾造反者大肆屠戮,如皇甫嵩一仗便斩首30万首级堆积成山称为“京观”,曹操却在青州安抚收编30万黄巾部众,安置老幼后选几万精壮组成起家的军队。汉献帝被董卓部将追逐,北方实力最强的袁绍和其他诸侯也不肯收容,在饭食不济的危难之际被曹操接到许昌。这位得到合法任命的曹丞相便可“挟天子令诸侯”,攻打谁都能用“奉诏讨逆”名义,取得最有利的政治地位。

“军无辎重则亡”。供养军队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曹操平定北方的关键在于定都许昌后便于196年实行屯田。他的士兵多是从黄巾军收编的庄稼人,擅长农耕,连年出兵各个击破吕布、袁绍、刘表等部就此有了粮秣保证。相比之下,在淮南原称兵多粮足的袁术得到传国玉玺便忙于称帝,尽力搜刮所辖两州的财力大造宫室,结果百姓或逃或亡,经济崩溃导致军队溃散,其本人也在饥饿中吐血而死。曹操扫平袁氏等短见无谋之辈,又在北方全面推行征收令,让劫后余民回乡生产,残破荒废的中原终于恢复了一些生机。他连战连捷后,受骄傲和急性情绪主导,准备不足和不习水战时又匆忙南征,结果于208年败于赤壁,一统天下的愿望就此落空。不过曹操的挥戈四方和苦心经营,毕竟为后来建立魏国在三足鼎立中成为最强者奠定了基础。

在东汉末年并起的群雄中,统军和战功最卓著者非曹操莫属,其才能恰恰由特定的经历磨炼而成。以出身“四世三公”自夸的袁绍,曾让文人陈琳写檄文骂曹操是“赘阉遗丑”,论据便是其父为宦官曹腾养子。曹操祖上究竟姓曹还是姓夏侯,时人也称“莫能审”。出身高层又因家世不正倍受歧视,造就他既自强又自卑的两重性格,遇事多谋却也常显阴毒的一面。曹操年轻时曾任县令和基层军官,熟知民间和兵卒的疾苦,又以其很高的文化素质长于临阵总结,写下兵书十万字,又是为《孙子兵法》加注的第一人。曹操最大的敌人刘备也对这位并列英雄者最为敬佩,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便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先帝每称操为能”。论起诗文,曹氏父子更是大家手笔,其文才武略留下诸多可借鉴的篇章。追思东汉末和三国史迹以丰富今人思维时,我们更会回想起一代伟人的著名词章――“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曹操狡诈多疑,为什么那么多猛将愿意誓死效忠他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曹操的确是多疑的。孙盛在《杂记》中记载,董卓祸乱朝纲的时候,曹操只身出逃,寄宿于吕伯奢家中,夜间听到有器物碰撞的声音,误以为吕家想杀害自己,于是“先下手为强”,尽灭吕伯奢满门,并曾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后来,在行军的过程中,因为粮草不足,他将主管后勤者,推出来顶缸一事,则体现了他的奸诈。如此看来,曹操的人品,的确不值得别人信任,应该很难吸引别人为他卖命。可是他手下却有无数人,愿意为他赴汤蹈火。这是为什么呢?对于此事,小编认为,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一、多疑和奸诈,是枭雄的必备素质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真正的乱世,虽然人品较差的人,依旧会被世人唾弃,例如吕布便因反复叛主,为人不齿。但是在那个时候,想要成就大业,仅凭仁义行事,对任何人都推心置腹,是完全行不通的,刘璋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用人不疑,结果刘备入川之前,法正等人便开始叛主,入川之战打响之后,吴懿等人纷纷投敌;他心系百姓,一向仁慈,结果刘备围困成都之后,他选择了直接投降。因此,虽然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曹操不值得别人效忠,但是在时人眼中,这是成为枭雄,成就大业的标志。

二、曹操从不无缘无故的怀疑别人

虽然曹操曾说过,“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但他并不是一向坚持这个原则,纵观他的一生,因为曹操多疑而被杀害的人,除了吕伯奢一家之外,几乎没有。死在曹操手中的人,例如许攸、娄圭、孔融、杨修等,虽然被冠上了怀有不轨之心,或泄漏机密等罪名,看似死于曹操多疑,但是如果细读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曹操处死他们,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三、曹操能够做到用人不疑

虽然用人不疑和多疑,看似是相互矛盾的,可是这矛盾的两点,却在曹操身上,完美的融合了。不管是文臣,还是谋士,不管是曹操的老部下,还是后来的归降者,只要有能力,就能够得到曹操的重用。

例如名将张郃,原是袁绍的部下,投奔曹操之后,他被委以重用,甚至在夏侯渊被杀之后,得到了假节的权力;贾诩原是张绣的部下,随张绣归降曹操之后,曾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并得到了曹操的认可;庞德是原是马超的部下,他的旧主和哥哥都属于刘备阵营,襄樊之战时,曹操照旧敢把他派往前线。由此可见,虽然曹操是一个多疑之人,但是为他效命的众人,却能够感受到被信任。

四、曹操雄才大略,能成大事

在那个乱世中,除了真正的隐者之外,大部分有大才的人,或想要匡扶汉室,或想要功成名就。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从无篡位之心,想要匡扶汉室者,忠于曹操,可以借机,平衡他与汉献帝之间的关系。想要扬名立万者,则可以借助曹操,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要曹操不亏待他们,他们便愿意为曹操卖命,至于曹操的人品,则不是他们关心的。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曹操虽然多疑且奸诈,却得到了无数人的效忠,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这是他在那个乱世中,立足的根本,而且他虽多疑且奸诈,却几乎从未负过自己的属下。

相关参考

曹操狡诈多疑,为什么那么多猛将愿意誓死效忠他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曹操的确是多疑的。孙盛在《杂记》中记载,董卓祸乱朝纲的时候,曹操只身出逃,寄宿于吕伯奢家中,夜间听到有器物碰撞的声音,误以为吕家想杀害自己,于是“先下手为强”,尽灭吕伯

原创 三国君主们的临终遗言,曹操最接地气,司马懿最狡诈

东汉末年的乱世里群雄并起,英雄纷争,最后曹操、刘备、孙权离别竖立了魏蜀吴三国(注:曹操只是魏王,固然竖立魏国但没有称帝,而是其子曹丕称帝)。英雄垂暮,回首平生的时候,那些年青年头时候的离心离德、明争冷

原创 三国君主们的临终遗言,曹操最接地气,司马懿最狡诈

东汉末年的乱世里群雄并起,英雄纷争,最后曹操、刘备、孙权离别竖立了魏蜀吴三国(注:曹操只是魏王,固然竖立魏国但没有称帝,而是其子曹丕称帝)。英雄垂暮,回首平生的时候,那些年青年头时候的离心离德、明争冷

能臣還是奸賊,奸雄還是英雄,許劭究竟是如何評價曹操的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人物,往往都是頗具爭議,而曹操無疑是其中極具爭議的一位。關於曹操的評價,歷來存有爭議,有人說他是千古一遇的雄主,有人說他是禍國殃民的奸賊。而更為有趣的是,身為漢末名士的許劭,在對曹操的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臧洪篇(上)

汉末群雄系列之臧洪(上)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汉末三国时期之所以成为后人最热衷谈论的历史时期,《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历史小说起到巨大的推波助澜作用。虽然其中许多情节与历史有很大差异,某些情节甚至不合

汉末英雄记

  ○曹操  曹操与刘备密言,备泄之於袁绍,绍知操有图已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  建安中,曹操於南皮攻袁谭,斩之。操作鼓吹,自称万岁,於马上舞。十二年,攻乌桓、蹹顿,一战斩蹹顿首,糸马鞍

神雕侠侣中霍都在英雄大宴上使用什么兵器

霍都是《神雕侠侣》中最为阴险狡诈的人物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霍都人物特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霍都简介。霍都是一位蒙古王子,他的师父是蒙古国师金轮法王。霍都虽然武艺高强。但是为人狡诈阴险,所以不被金轮法王所

蔡文姬是谁 汉末才女蔡文姬的儿子都有谁及简介

蔡文姬是谁?蔡文姬是中国好东汉末年三国鼎力众多英雄好汉之中的一个红粉佳人,然而却也经历了悲苦人生,三次嫁人,生儿育女,老年却不能与孩子团圆。这样的蔡文姬,何其悲惨!那么,蔡文姬有几个孩子,他们的父亲是

汉末三国时期最富有争议的“打黑英雄”是谁

俗话说,东汉末年分三国。两汉四百年气数,传承到末代皇帝汉灵帝刘宏之时(姑且不论少帝刘辩、献帝刘协),已经是强弩之末。尽管如此,颇有想法的汉灵帝还是在政治上搞起了“民主”:一是政体上搞“三权分立”,拉上

项羽为何迟迟不肯过江东?竟是面子上挂不住

...思。他们认为,项羽虽在斗争中失败了,但他死得壮烈,不失为英雄本色,因而,李清照在《乌江》中写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歌颂项羽是“人杰”和“鬼雄”。那么,你可曾想过,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