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竟不是曹植原文
Posted 豆豉
篇首语:既靠天,也靠地,还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七步诗》竟不是曹植原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七步诗》竟不是曹植原文
陈思王曹植的《七步诗》是中国古代最为短小而有名的诗篇之一,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成了成语,至今引用不衰。但这首诗是不是曹植写的,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古今都有学者认定此诗为伪,理由是几种
古老的曹植集中皆无此诗。这样来立论,根据似有不足,因为我们知道,最早正式为曹植编定的集子出于他的侄儿魏明帝曹钡闹家猓《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载,太和六年曹植死,时年四十一;过了几年,景初(237~239)中明帝诏曰:陈思王昔虽有过失,既克己慎行,以补前阙,且自少至终,篇籍不离于手,诚难能也。其收黄初中诸奏植罪状,公卿以下议尚书、秘书、中书三府、大鸿胪者皆削除之。撰录植前后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中外。这个集子显然不全:另据曹植本人先前所说,他自己选编自己的辞赋,删定别撰,为前录七十八篇(《前录自序》),这些还不是他一生辞赋的全部,就已经有这么多;而奉旨编撰的钦定本全集,包括赋颂诗铭杂论在内却一共只有百馀篇——这里一定被删掉了很多作品。
像《七步诗》这样的诗篇,在钦定本中删去不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一篇非删不可,因为这首诗讽刺打击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魏明帝曹钡母盖孜何牡曹丕。曹植这首诗当时一定非常遭忌讳。寓禁于编,早已发凡起例于曹保到清朝,乾隆皇帝搞《四库全书》,则为其集大成而尤其著名者也。
关于《七步诗》及其产生的背景,见于《世说新语·文学》: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可知在刘宋时代,此诗尚颇为人们熟知,且有故事流传。好诗总是禁而不止的。《世说新语》是一部高水平的名著,其中的材料往往被视为重要的史料。据此则《七步诗》自应确认为真。
又《太平广记》卷一七三引《世说》,其中《七步诗》的文本也是六句,仅个别字句略有异同。只是此诗的文本有繁简之别,另有一种四句本,《文选》卷六十任彦N(P)《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陈思见称于七步句下李善注引《世说》云:
文帝令陈思王七步成诗,诗曰:萁在灶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里文字比较简略,不知是李善所见之《世说》即已如此还是他在引用时有所删节。由六句压为四句,很像一首唐人的五绝。古书注释中的引文往往并不严格按照原文引录,为简明起见可以有所省略,而为了引文的通妥流畅起见,又相应地改易少数几个字。这种作风到晚近以来还有,某些老派学者的引文有时不尽忠实于原文,就是这种老传统在起作用。
与六句本原诗相比,李善注所录之四句本保留了它的主要内容,而将诗的前两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删掉了。删掉这两句,诗的妙喻仍在,主要意思也没有变化:拿豆秸草作燃料来煮豆子,本是同根生的东西如此相煎甚急——现在是亲兄弟相煎甚急,令人不胜感慨。
此后更流行的文本则将李善注所引本的首句改为煮豆燃豆萁(《诗纪》卷十四引一作本)。这样一来,诗的开头就把豆和萁一道提出,更便于为下文张本,看上去要比一开始就突如其来地说萁在灶下燃更稳妥自然一些。这一改动不知出于何许人,其人实为高手。
曹植原作六句本显得比较古朴。这首诗的生长点在于燃豆萁煮豆子,那么煮豆子是要做什么呢,诗的前两句说得很明白: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这是当时的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先把豆子煮熟,然后让它发酵,加上盐和若干香料,做成豆豉或称盐豉,不加盐的则为淡豉,均为美味,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汁液,尤为常用的调味品(详见《齐民要术》卷八《作豉》)。在魏晋时代,豆豉算是新兴的美味,所以曹植在诗中详细言之。而到唐人或更后的读者心目当中,豆豉乃是十分普通的东西,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这些话完全可以不去多说。某一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对文学创作总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从《七步诗》的变迁看去,改诗有时同科技水平之与时俱进也不无关系。
《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了西晋的一个小故事: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羹,但未下盐豉耳!’北方贵公子王济(武子)看不起从南方来的亡国之馀陆机,以羊酪为天下美味,而陆机则以(莼)羹来与之对垒。做羹须下盐豉,味道才能勾得出来;陆机认为羊酪虽好,也就相当于未下盐豉的羹——北方的美味乃是二流货色。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当时北人南人互存偏见,所以往往有这样斗法式的问答,现在看去颇不足为训,但由此可知盐豉在魏晋时代的地位甚高,也可知曹植写诗时为什么那样不惜笔墨。
这样看来,今天重编注曹植的诗,《七步诗》应予录入,并当以《世说新语·文学》所引之六句本为准;至于后来的变成四句的删节本(李善注所引者)和进一步修改本(《诗纪》所引者),可以不管,也可以作为附录列入备考。前人或谓《七步诗》繁简二本并佳。多二语,便觉淋漓似乐府;少二语,简切似古诗。(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六)其说颇有见地,但乃是从艺术角度出发的比较论;如果从文献角度着眼,则自当以六句本为基准。
曹丕打压迫害乃弟曹植用心良苦,手法甚多,原因无非是曹植曾经是他的竞争对手,一度似有可能继承父王曹操的地位。曹丕当了皇帝以后对曹植防范、报复甚严,无所不用其极。帝王式的思维往往如此。专制主义导致人性严重异化,中国古代皇室成员中父子、叔侄、兄弟们相煎何太急的事情,史不绝书;但是就此写诗的人不多,好的更少,此《七步诗》所以可贵而传诵甚广也。
曹植作“七步诗”的故事
“曹植作七步诗”选自《演义》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 > “曹植作七步诗”讲述了继位之后,欲杀曹 植,又欲绝天下文人之口,采用的计谋,以兄弟为题且不犯“兄弟”字样,限曹植应声作诗。曹植略加思索,即口占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 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之,潸然泪下,而曹植也从鬼门关中留了一命。> > > 曹植七步成诗 心灵之旅> > 死的时候,太子曹丕还在邺城,洛阳的军队因为失去了统帅而骚动起来。有人主张把消息压一压,暂不发丧。谏议大大贾逵认为这么重大的事情不应当不让大伙儿知道,其他的大臣们也同意发丧,派使者到各地去报丧。> > 青州兵自作主张地敲着鼓一批批地走散了,大伙儿都说应当马上禁止他们走动,不服从的就该办罪,跑了的应当去征伐。贾逵竭力反对,说:“使不得!”他跟大伙儿商议之后,发给青州兵一种证明,凭着证明,青州兵所到的地方就有当地的官员招待他们,一场骚动才安定下来。> > 不料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曹丕没来,曹丕的兄弟曹彰带着一部分兵马从长安赶到洛阳。谏议大夫贾逵是办理丧事的大官,也是洛阳军营的总管,曹彰就问他: “先王的玺绶在哪儿?”明摆着他是想把曹操的大印接过去。贾逵很严厉地回答他说:“一家有一家的长子,一国有一国的太子,先王的玺绶不是君侯您该问的!” 曹彰好像斗败了的公鸡似的,只好把翎毛收起,不敢再争了。> > 在洛阳的文武百官把曹操的遗体入了殓,灵柩运到邺城,由太子曹丕主丧。尚书陈矫说:“应当先请太子即位,免得发生变化。”他们就奉了卞王后的命令,立曹丕为魏王,只一天工夫就把即位大礼办好了。> > 第二天,御史大夫华歆从汉献帝那边领到诏书,赶来了。这样,曹丕就正式地继承他父亲为魏王、丞相、领冀州州牧。魏王曹丕尊父亲魏王为魏武王,尊母亲卞氏 为王太后。接着,他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为御史大夫,其他大小官员各有升赏。王弟鄢陵侯曹彰和别的王弟等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 曹丕有异母兄弟二十多人,在曹操的葬礼上,只缺少临淄侯曹植一人。有人告发他,说他整天喝酒,使者去报丧,他不但不哭,还把使者骂了一顿,轰出来了。这打哪儿说起?> > 原来卞氏生了四个儿子,就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小儿子曹熊早死;三儿子曹植多才多艺,是个才子;二儿子曹彰很有力气,武艺高强,喜欢做将军,因为 他胡子是金黄色的,得个外号叫“黄须儿”,曹操就担心黄须儿有勇无谋,不敢重用;曹丕才能比曹植差,可是能耍心眼儿。曹操自己是个才子,文学好,早就喜爱 曹植,爱他聪明,爱他诗词歌赋都比别人强。当时的一些名士,如杨修、丁仪和丁仪的兄弟丁虞等都帮着曹植。曹操屡次三番地要立曹植为太子,可是另有一批人, 如贾诩、华歆、陈群、贾逵等使着各种花招反对曹植,连官人和左右伺候曹操的人都得了曹丕的好处,替他说话。曹操也怕和刘表的下场临到自己家来(袁、刘 两家都因为不立长子,兄弟争位,弄得一败涂地),于是立曹丕为魏太子。> > 曹丕得到了自己被立为太子的消息,高兴得像撒欢的小猫,又蹦又 跳,他俩手抱住议郎辛毗的脖颈子说:“辛君,您知道我有多么高兴吗?”辛毗把这话告诉了他女儿宪英。宪英叹了一口气,说:“太子是接替君王主持宗庙社稷 的,职责多么重大!接替君王,不能不担心;主持国家,不能不害怕。应当担心害怕的时候,反倒欢蹦乱跳,怎么能长久呐?魏恐怕长不了啦!”> > 曹丕还怕地位不稳,想尽各种办法让曹操不喜欢曹植,而曹植也真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他自己太随便,不知道遵守制度。有一次,他竟坐着车马私自离开司马门,监视他的人立刻向曹操报告。曹操气极了,把那个管司马门的大官定了死罪,杀了。> > 俗语说,祸不单行,曹操定了一条规矩:他家里的人不准穿绣花的绸缎衣服。有一天,曹操从高台上往下瞧,瞧见一个穿绣花衣服的女人,冒了火儿。一问,是曹 植的媳妇。曹操说她违反制度,叫她自杀了事,此后,对曹植,也更不喜欢了。打这儿起,曹植更加心灰意懒,天天喝酒解闷,无聊得很。> > 曹 仁被围攻,连着请求救兵的时候,曹操叫曹植为中郎将征虏将军,派他去支援曹仁。曹丕和跟着他的一批人着慌了,魏王这么重用曹植,对太子是不利的。大伙 儿设个计,叫曹丕去向曹植道喜。曹丕送酒食去跟他兄弟一块儿喝酒,曹植本来就喜欢喝酒,一喝就喝开了。起先,曹丕给他敬酒,后来向他劝酒,末了简直是逼他 喝了。曹植给他灌得烂醉,倒在炕上不省人事。正在这个时候,曹操下令召他去,连催几次,曹植都因为酒醉,不能接见使者,也不能接受命令。这会儿曹操可真火 了,骂曹植酒醉糊涂,自暴自弃。打这儿起,他就讨厌曹植和跟着他的一班人了。> > 在帮着曹植的那些人当中,杨修是个头儿。曹操怕将来可能发生变乱,再说杨修又是袁术的外甥,就借个罪名把他杀了。杨修被杀以后一百多天,曹操死了,曹丕即位为魏王。> > 魏王曹丕一听曹植侮辱使者,还喝酒骂人,有失孝子的体统,又听说丁仪、丁虞还打算造反,要立曹植为王,他立刻派许褚带着一队卫兵连夜动身赶到临淄(在山 东省淄河东岸),把曹植、丁仪、丁凛等都逮住,押到了邺城。曹丕先把丁家两弟兄和两家的男丁一概杀光,然后再亲自审问曹植。> > 母亲卞太 后急得直揉胸膛,因为曹丕、曹植是一奶同胞,都是她的亲生儿子。她把曹丕叫来,流着眼泪对他说:“你兄弟平生喜欢喝酒,脾气怪僻,性情疏狂,是我平日教养 不严。你要是能够体念同胞之情,留他一条性命,我就是死了,也可以闭上眼睛。”曹丕跪着说:“母亲放心,三弟的才学我也喜爱,我怎么能害他呐?我只是警戒 警戒他,好叫他改改脾气。”> > 卞太后这才擦着眼泪进去了。曹丕出来,坐在大殿上,叫曹植进去相见。曹植趴在地下请罪,曹丕说:“我和你 虽然是兄弟,可是照国法,我们是君臣。你怎么能狂妄自大,蔑视法令制度?父亲在的时候,你老拿自己的文章向别人夸耀,我怀疑也许有人替你代写。今天我要亲 自考考你:限你走七步,做诗一首。如果你真有才能,就免你一死;如果不能,足见你一向欺诈,决不宽容!”曹植说:“请出题目。”曹丕叫他起来,对他说: “我和你是兄弟,就拿兄弟二人为题,可是不许犯着兄弟字样,来吧。”相关参考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谁,曹植才华出众七步成诗”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七步诗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首诗是曹操的儿子曹植所写。如果问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
“曹植作七步诗”选自《演义》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 “曹植作七步诗”讲述了继位之后,欲杀曹植,又欲绝天下文人之口,采用的计谋,以兄弟为题且不犯“兄弟”字样,限曹植应声作
天资聪颖的曹植年十岁余,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他便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自然也在其中。在众人之中,独有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
曹操接到这封信,就随手递给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哩。” 自从汉献帝迁都许都以来,朝廷大权和兵权全掌握在曹操手里。曹操要废掉汉献帝,自己称帝,还不容易?可是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谁,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萁的故事”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七步成诗这个词大家都听说过,但是不一定都知道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谁,但是肯定能够想到这肯定是一位非
曹植是曹操的第四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弟弟,自小敏而好学,文才出众,十多岁就能吟诗作赋,因此曹丕心中暗暗妒忌,继位称帝后就借机打击曹植。 有一次,曹丕对曹植说:“听说你才思敏捷,我却从没有当面试过
速成诗,曹植的七步诗算其中的典范名作了,但其实历史上还有另外三人,比他还要厉害,最快的只需三步便成诗,下面我们一起来瞻仰下各位的风采吧。网络配图第四位:曹植七步成诗,嘲讽骨肉相残这个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
孙权占了荆州,杀了关羽,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者给曹操送了封信,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且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 曹操接到这封信,就随手递给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
世人称,古代举世绝伦的大才子,无非就三个,曹子建,李白,苏轼。曹植历史上是怎么死的受到很多历史爱好者的关心,小时候我们只知道,他的兄长逼他七步之内作诗,做不出而被砍头。结果他完成了这个难度动作,并
孙权占了荆州,杀了关羽,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者给曹操送了封信,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且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曹操接到这封信,就随手递给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