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放弃灭蜀是糊涂还是睿智
Posted 阳平
篇首语: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经验,也就是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放弃灭蜀是糊涂还是睿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曹操放弃灭蜀是糊涂还是睿智
能够看清一件事情的真伪,这个人是智者;能够看清天下大势的走向,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有大胸襟的政治家。而曹操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
虽然曹军攻克张鲁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并非是曹军的战斗力如何强大,更多的是靠着运气。
此时曹操率军出征,和张鲁交战前,先扫清了凉州地区的氐族抵抗势力,免得自己和张鲁交战时骚扰自己的后方。仗打得比较顺利,但是,也从三月份打到七月份,花了四个多月才勉强扫清障碍。
曾经有凉州地区的降将告诉曹操,张鲁是很容易攻打的,汉中的第一要塞阳平关南北相距遥远,根本没法防守。可是,等到曹操来到阳平关下,不由发出慨叹:别人的猜测,很少让我满意啊。曹军攻打阳平关的时候,士兵死伤极多,渐渐的连军粮都吃完了。曹操心情沮丧,准备撤军放弃攻打张鲁。
为了保证撤军时不受到张鲁的追击,曹操想切断山道后撤离,于是派遣夏侯和许褚去召回在山上进攻的将士。山上的士兵在下山的时候误闯入张鲁之弟张卫的军营,张卫的士兵以为曹军大军偷袭,四散逃跑。当消息汇报给夏侯的时候,大将军不相信,怎么会有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呢?可是事情就是这么巧,曹操洪福齐天,天亡张鲁。曹操得知消息之后,立刻下令追击张卫,于是拿下了汉中门户阳平关。
可以说曹操的胜利来自于他一贯的小心谨慎,也可以说就是一场意外。总之是曹操捡了一个便宜。
在外人面前,曹操或许会宣扬自己的军队战斗力如何强大,可是曹操自己心里明白,此时的曹军,经历了长达五个月的大战,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时刻了。连一个阳平关都攻打不下来,那益州的重重关隘会不会那么顺利像司马懿和刘晔说的,仿佛垂手可得呢?
曹操没有迷醉在自己的胜利中,他依然看到了自己的缺陷。
于是曹操对谋士们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耶!”曹操有一句名言我很欣赏,叫做“为将当有怯弱时”,一个将领面对强敌要有敢杀敢拼的斗志,却也要有低头怯弱的时候,唯有这样才可以了解进退,拥有更多的胜利。
而曹操高出谋士的还有一层,就是曹操虽然在攻打张鲁,虽然面对益州的刘备,心中始终还牵挂着江东的孙权。
曹操是个胸有天下的英雄,当刘备和刘璋争夺益州的时候,曹操出兵攻打孙权,在不肯能大胜的情况下全身而退;当刘备和孙权在争夺荆州的时候,曹操选择了进攻汉中的张鲁,在收获汉中之后再次明智的撤退。
适当的后退其实是为了更好的跃起。
刘备不同张鲁,一旦和刘备交战,曹刘双方必将陷入持久战,曹操要想获得胜利必然要倾国远征。那么东吴的孙权也必然大举入侵。孙权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自己。
曹操的预感是非常准确的,就在这一年的八月,一贯采取守势的孙权竟然起兵十万,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曹魏要地合肥,一旦合肥失守,孙权将可以迅速攻入曹魏腹地。而此时合肥只有七千守军。若非是张辽超水平发挥,很可能曹操面临的就是赤壁战后的又一个大溃败。
历史人物 司马错灭蜀是怎么回事 司马错最后是怎么死的
春秋战国时代,华夏诸侯国和蛮夷之国之间的实力相差很大,那些蛮夷之国想要积极融入华夏民族,而华夏民族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了国与国之间的争斗,荀林父灭北狄最强的路国、北狄三大部落联盟甲氏、留吁、铎辰被范会完全征服等等,这些看起来陌生的名字,在各自的诸侯国其实是相当出名的,但是在历史上却不被人提及,因为在古人看来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征服蛮夷之国是相当容易的,只有诸侯国之间的征战,才是强者与强者之间的对决。
司马错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他的知名度远远比不了白起、王翦,甚至他也并不是春秋时期的四大名将之一。也许他的功绩比不了白起、王翦,但是他为秦国做出的贡献历史永远铭记。司马错同时又是不幸的,张仪贯穿了秦惠文王时期,秦武王崇尚武力,武士又贯穿了整个秦武王时期,而到了秦昭王时期又被白起为首的年轻将领又盖过了司马错。因此,司马错的人生稍显得落落寡欢,但历史是会永远铭记他的。
司马错一生有两场漂亮的战争,一次是灭蜀之战,一次是攻楚之战。熟知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灭蜀对秦国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司马错灭蜀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但这场战争的价值是在后来才显现出来受人重视的。攻打蜀国,其实难度并不是很大的。因为蜀国处在秦国南方边远的腹地,被认为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张仪就反对司马错认为蜀国不值得获取,事实上,蜀国物资丰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虽然不易于攻打下,但是凭借着蜀国丰富的物资储备,可以作为秦国进攻楚国的跳板。这个蜀国攻打之后,楚国自然就会得到,只不过这个功绩在很多年以后才得以凸显。巴蜀相攻,秦惠王对攻打巴蜀之事,举棋不定便召集群臣商议,恰好这个时候韩国司马错欲伐蜀,张仪主张先攻韩,解除当务之急,而司马错则坚持要攻打蜀国,以此推动秦国的发展和扩张,而事实证明司马错的想法是正确的。
那么司马错兢兢业业一生,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司马错对秦国的贡献这么大,为什么不被历史铭记,在历史上的评价也并不高。“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这可能是司马错最后一次出现在历史上,这一年秦国攻打楚国,遇到了一个实力相当的将领庄,最后却也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司马错就是在这一次战争之间莫名其妙消失了,推测他有可能就是在这次战争中错战死身亡,而白起就是在这次战争中接手了司马错未完成的任务,临危受命,顺江直下攻楚,最后获取了胜利。至此,司马错就彻底退出了春秋时期的舞台。
相关参考
《中英南京条约》中文本第10款规定:各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一些论者据“秉公议定”一语,认为是其协定关税的依据。其实不然。“秉公议定”一语,是指清政府制
曹操杀死华佗是因多疑吗?得知原因后,才知晓曹操的睿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华佗我觉大伙儿都十分了解吧!悬壶济世,心存天地的一名三国时期的医神,华佗的中医非常精湛,即使是那时候的某些基础
按理来说一般皇帝在掌权之后都非常看重自己的皇位,生怕别人给自己抢去。可是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皇帝,他三次让位,在当时被很多人看成是软弱无能,但事后人们评判他,却都觉得这个皇帝十分的睿智。如果他当时不这么
导语:经典有可能误读千年,人物也有可能误解千年。欢迎收看这一期的柚说历史,我是阿柚。【柚说历史024期】今天的文章在这里就要讲一个被大家误解千年的人物。就是蜀汉后主刘禅——大家对他来印象应该十个有八个
在晚年,一直在为立太子的问题苦恼。在曹操的诸多儿子当中,和是两大热门人选。在曹操称魏公的时候,已经立自己的次子曹丕为世子(长子曹昂早已死去),但是立世子不同于立太子,曹操还有更多的考虑。曹操喜欢曹植,
...,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下荆州后,曾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邓艾及其母亲、族人便在这时被强迁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民。因年幼,邓艾最初是当放牛娃。但他从小有
...,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下荆州后,曾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邓艾及其母亲、族人便在这时被强迁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民。因年幼,邓艾最初是当放牛娃。但他从小有
以诸葛亮当时的视角来看,他是一个以管仲、乐毅自比自视甚高的人,怎么可能认为自己不如曹操手下的荀、贾诩、郭嘉之流?更关键的是,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奇谋高论,是经史书记录之后,才被后人知晓的,这些机密当
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他与荆州上层人物的关系非常亲密。他的岳父黄承彦是刘表的连襟,蔡瑁的妹夫。刘表的原配妇人逝世以后,迎娶了荆州豪族蔡讽的小女儿。而蔡讽的大女儿,正是黄承彦的老婆。此外,诸葛亮的二姐嫁
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央视百家讲坛名嘴易中天的看法是:诸葛亮到了这个老板那里,一要见用,就是被他用,第二要重用,第三最好专用。似乎诸葛亮为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而选择刘备,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在《刘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