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擅杀已经投降的愁人是刘备批准的
Posted 私仇
篇首语:不亏待每一份热情,不讨好任何的冷漠。一旦攒够了失望,就离开。从此再也不见,友情如此,爱情亦如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法正擅杀已经投降的愁人是刘备批准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法正擅杀已经投降的愁人是刘备批准的
在取得益州之后,法正作为首功之臣,受到刘备无上尊崇。可是法正不知节制,竟然擅自杀害自己的私仇,引起官场轰动。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当时益州的大局是稳定人心,让刘备的统治迅速稳固下来。法正的行为看似是破坏和益州的和谐氛围,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会推进刘备的统治。也就是说,法正擅杀很可能是刘备批准,诸葛亮默许,法正出面的一场政治阴谋。
为何怎么说?
在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史书上没有写法正到底打击甚至杀害了哪些人,只是讲到那些人曾经毁伤法正。法正本是益州中下级官员,在刘璋手下混得很不好,只有益州别驾张松和法正比较谈得来,于是二人联手向刘备献策,阴谋夺取益州。当刘备取得益州之后,法正得势,他会打击那些人呢?一是他在担任基层干部的时候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二是在大家知道法正已经背叛了刘璋,做了奸细的时候,嘲笑、讽刺、甚至向刘璋献计斩杀法正的人。第一种人都是小人物,既然因为法正不得志而看不起法正,自然也会因为法正得志而追随、吹捧法正。很可能当初说话最恶毒的人会变成现在说话最谄媚的人。
但是第二种人就不那么简单了。他们属于坚定的反刘派,对于刘备入川,很多官员很早就曾经公开表示反对。当刘璋明白过来的时候,也斩杀了法正的恩人兼朋友张松,刘璋对于益州第二号汉奸法正自然也是欲除之而后快。这些人在刘备夺权之后,有的人选择了归顺,虽然归顺的态度可能会扭扭捏捏一些,但毕竟是归顺了,可还是有一些人会顽抗到底。这些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或许是他们的名气不够大,或许是他们的名字被刘备人为掩埋,但肯定会有这么一批人。
古来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就算是关系再融洽,也很难交心,彼此地位不同,利益不同。可是法正却说对待许靖不妨敬重,敬重的目的不过是以眩远近,话说的这么直接,可见二人关系非常不一般。
刘备采纳了法正的建议,在任命自己的属官的时候,许靖以益州老臣的身份名列第一。
刘备对待围而后降的许靖尚且如此鄙视,对待那些一心追随刘璋的死忠分子会如何呢?答案估计只有一个,毫不留情的斩杀。
可是,仁德之君刘备不能出面,贤明睿智的诸葛亮不会出面,算来算去,法正是做刽子手的最好人选。
于是法正杀了自己的仇人,大家议论纷纷,但是矛头都指向法正,把法正的行为看成是他个人横行不法。可是刘备却任命这位擅杀私仇的法正为尚书令,和诸葛亮一起打理益州政。若非法正为了刘备冲锋陷阵怎能如此?
法正斩杀的不但是法正的私仇,更是阻挡刘备入川的敌对势力。一个政治家,允许文人们有点个性,有点出格,但是绝对不允许在政治路线上和自己对着干。这一点,刘备如此,曹操也如此。只是相对而言,曹操做在明处,而刘备做在暗处,借法正的手斩杀。
法正和诸葛亮的关系并不好,对于诸葛亮在蜀中严格执法,法正也公开表示异议,不过彼此之间还算尊重。我看并非是什么相互理解,更不是什么惺惺相惜,或许有些像两个刺猬,有时候彼此保持距离,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法正究竟有多牛
刘备的一生中,封侯的第一人是庞统,第二人是法正。庞统我们并不陌生,法正到底是何人物,能让刘备这么对待他,把他放在这么高的地位?
法正,字孝直,早期在刘璋手下做事,一直没得到重用,几年时间也没晋升多少,这让法正对未来感到非常迷茫,看不到未来的方向,后来在机缘巧合下,来到刘备身边,刘备早就听说这么一个有能力的人,热情相待,感动了法正。
刘备有一次与曹军在作战中,形势不利,本应马上撤退,而刘备却大怒不肯撤军,无人敢进谏。当时箭如雨下,法正便走去挡在刘备前面。刘备赶紧喊道:"孝直避箭。"法正回道:"连明公也冒着箭雨、飞石,何况我呢?"刘备只好允诺:"我和你一起撤退。"便暂时撤军了。
法正与刘备交谈后,发现刘备北刘璋有才能,主要是赏识自己呀。这就像一个人走在黑暗中,有一盏灯亮了,法正就是这走在黑暗中的人,刘备就是那盏灯,这样法正肯定向着刘备呀。
后来,刘备听取诸葛亮的《隆中对》的策略,想要拿下汉中,这里正是法正的地盘呀,法正就帮助刘备,号召自己的朋友,里应外合,帮刘备拿下了汉中,刘备一看法正这么鞍前马后的帮自己,自然是对法正及其信任。法正之前不得志,现在收到重用自然是更加用心用力。
于是,法正很快就做到了刘备集团的内部,差不多可以和诸葛亮,庞统这些刘备的亲信比肩了。当法正手里有权势后就开始报复以前欺负他的人,引起了很多怨言,就有人向诸葛亮说希望诸葛亮可以和刘备说说法正的做法。
诸葛亮表示,自己不能撼动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刘备很信任法正,怎么会听自己说法正的坏话呢!这就可以看出,法正在刘备心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诸葛亮,庞统等都在刘备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每个人都不能撼动其他人的地位的。法正在刘备身边被如此重用,又有如此大的能力,怎么会那么早就死了呢?
法正的死只能说是天妒英才,法正死后,刘备在军中可称得上是少了一个军师,法正的死给刘备造成的很大的损失,诸葛亮分析过,刘备东征失败就是因为法正去世了,刘备少了一个军师。
在军事方面,诸葛亮不太擅长,好多决策没有人商量,别人又劝不动刘备,这就导致刘备在军事上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让刘备更加想念法正在的日子。
法正在军事方面就好比诸葛亮在政治方面,俩人一武一文,就像是刘备的左右手,现在刘备少了一只手,少了一方助力。后来刘备建立汉中的第二年就追封了法正为翼侯,寓意法正就像是自己的翅膀一样。
陈寿如此评价法正:“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法正着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拟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法正在军事方面就像神一样,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多少戏份,但是他确实是一个用兵如神的军中谋士!
相关参考
法正简介 法正(176——220年),字孝直,扶风郡(今陕西省眉县东北)人。为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第一谋士。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
刘备的一生中,封侯的第一人是庞统,第二人是法正。庞统我们并不陌生,法正到底是何人物,能让刘备这么对待他,把他放在这么高的地位?法正,字孝直,早期在刘璋手下做事,一直没得到重用,几年时间也没晋升多少,这
...国时期,有一个人是诸葛亮绝对不敢招惹的,这个人就是法正。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郡(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
三国时,在刘蜀政权创建的过程中,闯进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当刘蜀政权兴旺发达时,他就离开了人世,“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他就是法正。史书对他有客观评价,后世对他多有微辞,刘备对他器重有嘉。法正,字孝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风d(今陕西省眉县东北)人。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第一谋士。初为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归于刘备帐下,屡献奇策,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
第一、法正功劳太大、地位太高,智谋过人,诸葛亮知道自己没有这个实力从公元208年法正与张松定计到公元214年刘备攻取益州,法正辅佐刘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刘备集团实力大增,因为刘备名义上占领荆州七个
法正怎么死的法正是三国时期刘备身边非常重要的谋士,深的刘备的信任。那么得到重用的法正怎么死的呢?《三国演义》法正剧照法正怎么死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没有什么争议,法正是病死的,他的死给刘备造成了很大的损
...,在军事才能上面也是很菜的,要是没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的帮助,刘备就是个渣!纵观刘备的征战史,在进入荆州归附刘表之前,刘备就像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N姓家奴,虽然打着恢复汉室的名号,四处招摇撞骗,几乎是逢
...,在军事才能上面也是很菜的,要是没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的帮助,刘备就是个渣!纵观刘备的征战史,在进入荆州归附刘表之前,刘备就像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N姓家奴,虽然打着恢复汉室的名号,四处招摇撞骗,几乎是逢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风d(今陕西省眉县东北)人。东汉末年名士,本为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归于刘备帐下。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