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曹操借助舆论踏入仕途
Posted 仕途
篇首语: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代枭雄曹操借助舆论踏入仕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一代枭雄曹操借助舆论踏入仕途
导读:
特殊的时代有特殊的游戏规则。汉代盛行品评人物之风,声名直接影响士子的仕途。要想使自己声名远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自我炒作。曹操就实践了一回,只是做得有些露骨,有些霸道,一旦求得名士的赞许,便心满意足大笑而去。或许这就是枭雄的独特之处吧。汉代用人,非常重视舆论的评价,其职用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地方上的评议亦即所谓清议,实际上就是一种舆论方面的鉴定。被舆论称誉的士人,才有可能成为推举的对象。
由于品评人物的风气很盛,有些人就成了清议权威、鉴定人才的专家,被喻为天下名士,他们对人物的褒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地方上的舆论,因而影响到士人的仕途进退。士子们为了取得清议的赞誉,就不能不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寻师访友,以展示并提高自己的才学和声名,博取人们的注意和好感。特别注意博取清议权威的赞誉,以至有些清议权威终日宾客盈门,甚至还出现了求名者不远千里而至的情况。而在这一方面,曹操确实是体现了他的大智慧。首先,他对一些年轻的名士采取与之结交为朋友的策略;其次,是对一些年长的名士低下头向他们求教。这样有利于争取名士对自己的了解和帮助,借以提高自己的名声,扩大自己的影响。
曹操在少年时就与袁绍相交,成年后两个人之间虽有一些隔阂但关系还是不一般。及至袁绍、袁术的母亲死后归葬汝南时,曹操还是不计前嫌地去参加了葬礼。颍川李瓒是党人领袖李膺之子,后来做过东平国相(如同郡守)。曹操同他交往,彼此了解很深。李瓒非常赞赏曹操的才能,临终时对儿子李宣说:国家将要大乱,天下英雄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曹操的,张盂卓(张邈)是我的朋友,袁本初(袁绍)是你的外亲,虽然如此,你也不要去依附他们,一定要去投靠曹操。后来李瓒的几个儿子遵从父命,在乱世中果然保全了性命。
南阳何颐,字伯求,年轻时游学洛阳,与郭泰、贾彪等太学生首领交好,很有名气。好友卢伟高父亲临终时,何颐前去问候,得知其父有仇未报,便帮助卢伟高复了仇,并将仇人的头拿来在他父亲墓前祭奠,很是侠义。何颐和大官僚士大夫党人陈蕃、李膺相好。陈善、李膺被宦官杀害后,何颐也受了牵连,在被拘捕之列,于是更改姓名逃到汝南躲了起来。袁绍慕其名,私下与其交往。何颐经常潜入洛阳与袁绍计议,解救党人。曹操在这期间也同何颐交往,谈孔学,论百家,说《诗经》,讲兵法,头头是道。分析评论现实的派别斗争、党锢之祸,很有见地。表现了学识渊博而且有济世之才。何颐私下对别人说:汉家将要灭亡,能够安天下的,必定是这个人了。曹操听到后,非常感激。
结交名士后,曹操在士人中的名声就大了,于是他谋求更大的名声。在当时的诸多名士中,许劭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人物,谁要是获得他的好评,则对自己的仕途十分有利。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以名节自我尊崇,不肯应召出来做官。善于辨别、评述人物,当时人们推举清议的权威,无不把他和太原郭泰作为代表。谁要是能够得到许劭的赞誉,谁就能够身价倍增。许劭常在每月的初一,把本乡的人物重新评议一番,叫做月旦评。曹操为了取得许劭的好评,先去拜访在评议界享有很高声望的大名士桥玄。桥玄,字公祖,粱国雅阳人。历任县功曹、国相、太守、司徒长史、将作大匠、少府、大鸿胪、司空、司徒、尚书令等职。桥玄谦恭下士,善于观察和品评人物,在清议界也享有很高的声望。曹操慕名前往,桥玄与之交谈后,感到曹操很不平常,说:
现在天下将要变乱,不是经邦济世的人才是不可能使天下安定下来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你了。停了一下,又说:我见过的天下名士多了,没有一个是像你这样的。我已经老了,愿意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你。曹操听了,非常感激,把这位老前辈引为知己。桥玄觉得曹操还没有什么名气,又劝他去结交许劭。由于桥玄的推荐,也由于自己对许劭慕名已久,曹操带着厚礼去见许劭,请求许劭对自己称誉一番。许劭一方面感到曹操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大概对曹操那些飞鹰走狗的行径有所了解,不大看得起他,因此拒不作答。曹操却是决不放松,坚持着自己的要求,许劭没有办法,只好说:你是一个太平时代的能臣,动乱时代的奸雄。曹操听了这个评语,感到非常开心,哈哈大笑着离去了。
曹操在寻觅知己的过程中,也有碰钉子的时候。南阳宗世林,十分看不起曹操的为人。曹操二十岁时,多次登门,想同宗世林交个朋友,因宾客满座,没有说话的机会。后来,宗世林起身外出,曹操乘机上前将他拦住,握住他的手,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谁知宗世林一点情面也不给,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曹操的要求。后来,曹操当了司空,总揽朝政,大权在握,又把宗世林请来,得意地问道:现在我们可以交个朋友了吧?宗世林却不动声色地回答:松柏之志犹存!可见,宗世林对曹操是始终抱有成见的。
历史人物 枭雄曹操借助舆论踏入仕途
曹操 特殊的时代有特殊的游戏规则。汉代盛行品评人物之风,声名直接影响士子的仕途。要想使自己声名远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自我炒作。曹操就实践了一回,只是做得有些露骨,有些霸道,一旦求得名士的赞许,便心满意足大笑而去。或许这就是枭雄的独特之处吧。 汉代用人,非常重视舆论的评价,其职用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地方上的评议亦即所谓清议,实际上就是一种舆论方面的鉴定。被舆论称誉的士人,才有可能成为推举的对象。由于品评人物的风气很盛,有些人就成了清议权威、鉴定人才的专家,被喻为天下名士,他们对人物的褒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地方上的舆论,因而影响到士人的仕途进退。士子们为了取得清议的赞誉,就不能不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寻师访友,以展示并提高自己的才学和声名,博取人们的注意和好感。特别注意博取清议权威的赞誉,以至有些清议权威终日宾客盈门,甚至还出现了求名者不远千里而至的情况。 而在这一方面,曹操确实是体现了他的大智慧。首先,他对一些年轻的名士采取与之结交为朋友的策略;其次,是对一些年长的名士低下头向他们求教。这样有利于争取名士对自己的了解和帮助,借以提高自己的名声,扩大自己的影响。 曹操在少年时就与袁绍相交,成年后两个人之间虽有一些隔阂但关系还是不一般。及至袁绍、袁术的母亲死后归葬汝南时,曹操还是不计前嫌地去参加了葬礼。 颍川李瓒是“党人”领袖李膺之子,后来做过东平国相(如同郡守)。曹操同他交往,彼此了解很深。李瓒非常赞赏曹操的才能,临终时对儿子李宣说:“国家将要大乱,天下英雄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曹操的,张盂卓(张邈)是我的朋友,袁本初(袁绍)是你的外亲,虽然如此,你也不要去依附他们,一定要去投靠曹操。”后来李瓒的几个儿子遵从父命,在乱世中果然保全了性命。 南阳何颐,字伯求,年轻时游学洛阳,与郭泰、贾彪等太学生首领交好,很有名气。好友卢伟高父亲临终时,何颐前去问候,得知其父有仇未报,便帮助卢伟高复了仇,并将仇人的头拿来在他父亲墓前祭奠,很是侠义。 何颐和大官僚士大夫“党人”陈蕃、李膺相好。陈善、李膺被宦官杀害后,何颐也受了牵连,在被拘捕之列,于是更改姓名逃到汝南躲了起来。袁绍慕其名,私下与其交往。何颐经常潜入洛阳与袁绍计议,解救“党人”。 曹操在这期间也同何颐交往,谈孔学,论百家,说《诗经》,讲兵法,头头是道。分析评论现实的派别斗争、党锢之祸,很有见地。表现了学识渊博而且有济世之才。何颐私下对别人说:“汉家将要灭亡,能够安天下的,必定是这个人了。”曹操听到后,非常感激。 结交名士后,曹操在士人中的名声就大了,于是他谋求更大的名声。 在当时的诸多名士中,许劭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人物,谁要是获得他的好评,则对自己的仕途十分有利。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以名节自我尊崇,不肯应召出来做官。善于辨别、评述人物,当时人们推举清议的权威,无不把他和太原郭泰作为代表。谁要是能够得到许劭的赞誉,www.cha138.com谁就能够身价倍增。许劭常在每月的初一,把本乡的人物重新评议一番,叫做“月旦评”。 曹操为了取得许劭的好评,先去拜访在评议界享有很高声望的大名士桥玄。 桥玄,字公祖,粱国雅阳人。历任县功曹、国相、太守、司徒长史、将作大匠、少府、大鸿胪、司空、司徒、尚书令等职。桥玄谦恭下士,善于观察和品评人物,在清议界也享有很高的声望。曹操慕名前往,桥玄与之交谈后,感到曹操很不平常,说: “现在天下将要变乱,不是经邦济世的人才是不可能使天下安定下来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你了。” 停了一下,又说:“我见过的天下名士多了,没有一个是像你这样的。我已经老了,愿意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你。” 曹操听了,非常感激,把这位老前辈引为知己。桥玄觉得曹操还没有什么名气,又劝他去结交许劭。 由于桥玄的推荐,也由于自己对许劭慕名已久,曹操带着厚礼去见许劭,请求许劭对自己称誉一番。许劭一方面感到曹操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大概对曹操那些飞鹰走狗的行径有所了解,不大看得起他,因此拒不作答。曹操却是决不放松,坚持着自己的要求,许劭没有办法,只好说:“你是一个太平时代的能臣,动乱时代的奸雄。”曹操听了这个评语,感到非常开心,哈哈大笑着离去了。 曹操在寻觅“知己”的过程中,也有碰钉子的时候。南阳宗世林,十分看不起曹操的为人。曹操二十岁时,多次登门,想同宗世林交个朋友,因宾客满座,没有说话的机会。后来,宗世林起身外出,曹操乘机上前将他拦住,握住他的手,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谁知宗世林一点情面也不给,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曹操的要求。后来,曹操当了司空,总揽朝政,大权在握,又把宗世林请来,得意地问道: “现在我们可以交个朋友了吧?” 宗世林却不动声色地回答:“松柏之志犹存!” 可见,宗世林对曹操是始终抱有成见的。 然而,曹操能够得到众多名士的推许,并不是偶然的。汉代清议的标准,虽然以名教为依归,即一个人必须读经习礼,砥砺品行,随时注意修饰自己的言谈风度。但一个人才能突出,也能得到清议的重视,特别是在经学日渐衰微的汉末,才能显示出了越来越高的价值。曹操在品行方面是没有太多的东西值得称道的。但他的才能在当时非常突出。他的观察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他的机警、智慧和谋略,他的干练和果敢精神,都是一笔令人羡慕的财富,在乱世非常有用。他手不释卷,但不读那些于世无补的书,特别不愿走成千上万的汉儒曾经走过的那条皓首穷经的道路。他不专读儒家的书,诸子百家的书他都要浏览一番,把有用的东西加以吸取。他特别喜欢兵法,在军事方面已经发表过不少独到的见解。这些,都是他获得清议好评的原因。此外,当然还跟他个人不懈的努力有关。曹操力图改变自己的形象和社会地位,打进统治集团中去,虽然一时还未占据优势但潜力却很大的士大夫集团中去,千方百计寻求同名士交往的机会,竭力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由于争取到了众多名士替自己激扬名誉,曹操引起了士大夫集团越来越广泛的注意,这对他仕途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相关参考
曹操是谁大家都是知道的吧,这一位可是历史上三国时期曹魏的奠基人啊,除此之外,曹操还拥有众多的身份,如,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人称一代枭雄。但是,亲们一定想不到,枭雄曹操竟然有一个怪癖,那就是
古代历史上想统一世界的君王有很多,秦始皇、曹操,成吉思汗,但是配得上“枭雄”称谓的,只有曹操一人,因为“枭雄”一词就是来自三国志对曹操的描述。所以,枭雄,指的就是曹操。曹操(155年-220年3月15
东汉末年,时逢乱世,群雄并起,有志之士,或待价而沽,或揭竿而起,你方唱罢我登场,要么名垂青史,要么建功立业。曹操,三国时与刘备、孙权争天下的枭雄,凭借过人的智慧,杰出的用人之道,最终统一北方。三国鼎立
有一部描写曹操的电视剧近日上映了,该剧定位为“历史正剧”,剧本请“多位权威历史学家把关”,通过“多个部门的审核”,作为一名曹操的粉丝,对这部电视剧自然早已翘首期待。但只看了前两集就让人大跌眼镜,类似“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各类民间传说等,曹操不仅被认为是一代枭雄,更是被骂我奸臣。只因他挟天子而令诸侯,而不是匡扶汉室,为大汉王朝而卖命。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疆域最大,曹操本人的能力也远超蜀
一代枭雄曹操40岁以后,为何再也不敢去见汉献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曹操之所以能在三国时期建立一方霸权,成为北方的统治者,跟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分不开,曹操的做法虽然令人不耻,但
做大事,有时要有一种「”赌徒精神”兵法曰:治乱,术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强弱的对比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招之内,翻手之间,就可能发生逆转。看似不可破解的珍珑棋局,可能只需一子之妙,就可迎刃而解。做大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卑微却志向远大,凭借着过人的权谋和智慧,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死后,曹操接受荀、程昱所议,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接汉献帝至许昌,开始了“挟
惊人的科技以及令人惊叹的容颜,大家知道康熙死后的复原图是怎样的吗?,终露真面孔了,300多年前的康熙大帝昨日复活在电脑上。“他99%接近50岁时的康熙。”我们一起来看下中国十大千年古尸复原照吧1、康熙
曹操为何未能一统天下: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曹操20岁时,以廉孝闻名。历任洛阳北部尉,镇压过黄巾起义,参加过讨董卓联军。公元192年,收降青州黄巾军百余万人,选拔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