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忽悠千年的曹操第一绯闻
Posted 火攻
篇首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被历史忽悠千年的曹操第一绯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被历史忽悠千年的曹操第一绯闻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题为《赤壁》的一首诗。公元842年,即唐武宗会昌二年,杜牧出任黄州刺史。当时他游览黄州赤壁矶,在水边沙中发现了一段长形物件,拿起来磨去上面的斑斑锈迹,才知道这是一支折断的铁戟。既然在赤壁水边,无疑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残留遗存。于是杜牧挥笔濡墨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三国的赤壁之战是一时震动天下、影响历史进程的著名大战,它改变了当时各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最后确立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而那场战役的胜负成败竟然决定于一场三天前就有预期的东风,于是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便有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一章中,就有诸葛亮在高九尺的七星坛上仗剑作法借东风的描写。诸葛亮借来东风,周瑜才能以火攻破曹,所以有“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之说。
但据《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提出用火攻之计对付曹操大军的是周瑜的部将黄盖,黄盖向周瑜建议说:“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而真正实施计划的也是黄盖。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游说孙权,使孙权同意与刘备联合对付曹操。孙刘联军的胜利全靠火攻,而火攻成功的关键确实在于东风。
据有关史料记载,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的冬天。这一年冬天天气反常,气温较高,常常刮东南风,可以说是天助孙、刘。但杜牧的诗中尤引后人注意的还是后两句,意思是假如这年冬天的天气不反常,如果没有东风,也就无法使用火攻,那么曹操必胜无疑,而一旦东吴失败,东吴的两个乔姓美女就会被曹操抢去,成为铜雀台中供曹操享用的尤物。因为据说曹操早就建好了金碧辉煌的铜雀台以准备“金屋藏娇”,而这次饮马长江,进军东吴,就是久慕“二乔”美名而来。
究竟曹操的铜雀台是不是为“二乔”而大兴土木的?而“二乔”又究竟是谁的女儿?这些历史上的公案一直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而根据《江表传》记载:“策以言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那么,这个乔公是谁?有的人说是乔玄,汉代有个乔玄曾任司空、司徒、太尉等职,为一代名臣,而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乔玄对年轻的曹操非常赏识,预言曹操将成大器,还要以妻子相托,曹操成就事业后,感乔玄知遇之恩,常常怀念乔玄。史书中未提及乔玄有两个美丽的女儿,而据年龄推算,即便是乔玄有女儿,其女儿当与孙策、周瑜年龄相差甚大,不可能嫁给孙策、周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二乔”之父乔公当另有其人。无论如何,江东“二乔”为当时名动天下的美女无可置疑,二乔嫁给孙策、周瑜也确有其事,曹操修建了铜雀台,而曹操的儿子曹植写了《铜雀台赋》,其中就有“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之句,于是才有“铜雀春深锁二乔”之说,才有了后来小说中的不寻常的演绎。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一章中,诸葛亮到江东游说联合抗曹时,见周瑜对联合刘备抗击曹操犹豫不决,诸葛亮就提出东吴有两个人可以退敌,周瑜赶紧问:“用何二人,可退操兵?”诸葛亮就说是江东乔国老的两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女儿,因为曹操建筑铜雀台后,曾发誓,一要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要得到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周瑜一听,气得七窍生烟,下定决心对抗曹操,于是才有赤壁之战,才有随后的三国鼎立。
虽然曹操十分好色,喜欢美女也真有其事,但曹操进军江东绝对不会仅仅是为了抢夺两个美女。特别是在后来的正统史家看来,将一场如此轰轰烈烈的战役归因于抢夺两个美女,是非常不严肃和不明智的。宋代的文人许撰就在《彦周诗话》中批评杜牧《赤壁》诗不关心社稷存亡、生灵涂炭,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清代的学者沈德潜也在《清诗别裁集》中说杜牧的《赤壁》“近轻薄少年语”。仔细品味杜牧的诗作,其中除了有对历史的万千感慨之外,还表达了对历史的一种另类的观点,那就是在世人看来是关系国运的历史大事,而对有的人来说,可能只是著名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
历史秘闻 诸葛亮垫底,曹操第三,第一无人不服
中国作为唯一延续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曾经长时间领先于世界各国,令周边各国所臣服。尤其是邻国日本,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早在东汉时期就接受汉光武帝刘秀所赐的“倭奴国”一名,唐朝时更是多次遣使者前来学习。
客观来说,虽然日本一直都有很大的野心,但在清朝之前,一直被中国吊打,如唐朝的白江口之战、明朝的抗日援朝等。自古以来,日本都在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曾有不少中国古人令日本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其中5人最为知名。在这5人当中,诸葛亮垫底,曹操屈居第三,谁才是第一呢?
第五名: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外号为“卧龙”,具有鬼神莫测之能力。从27岁被刘备忽悠出山后,简直如开挂一般,一生几乎算无遗策,不仅能够预知未来,还能在赤壁之战中向天借取东风。
另外,诸葛亮一生忠于刘备和蜀汉政权,虽没有完成刘备匡扶汉室之遗愿,却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历代忠臣之楷模。经过《三国演义》的神化,诸葛亮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牛人,甚至很多日本人将其视为偶像。
第四名:王阳明
王阳明,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个百年不遇的奇才,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且文武双全,堪称大明王朝最为传奇的人物。王阳明的心学,不仅对明朝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在当时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都广受欢迎。
梁启超曾这样称赞王阳明:“他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而曾经的日本海军东乡平八郎,为了表达对王阳明的敬佩,一直一块刻有“一生伏首拜阳明”的牌子挂在腰间。
第三名:曹操
曹操,三国第一枭雄,与刘备及孙权等人相比,曹操的综合实力绝对碾压。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曹操在书中是一位奸雄的形象,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尤其是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充分显示出了他的性格。但在不少日本人眼里,曹操却是位不折不扣的大英雄,对他尤为敬佩。
第二名:岳飞
岳飞,南宋时期的抗金将领,一心忠于朝廷,带领所向披靡的岳家军,把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兵打的找不到北,听到岳家军的名字都几乎吓尿。正当岳飞准备杀到金国老巢,迎回被掳走的徽钦二帝时,宋高宗赵构连下了十二道圣旨,强行将岳飞召回朝廷,并以“某须有”的罪名将他处死。在日本人的心中,最为看重的是岳飞对朝廷的忠义,以及几乎无敌战斗力,尤其是日本的武士阶层,对岳飞佩的敬佩之情无以言表。
第一名:徐福
徐福,秦朝时期的术士,师从于大神鬼谷子,精通气功、修仙等法术,在医学、天文、航海等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命徐福带出海为他寻找仙药,而徐福却一去不复返,秦始皇也没有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
徐福究竟去了哪里?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答案。而据日本的史料记载,当时徐福带着几千童男童女及先进的文化到达了日本,在此繁衍生息,成了日本第一位天皇,即神武天皇。现如今,日本民间为了祭拜徐福,还为他建立了不少庙宇,甚至很多日本人都称自己是徐福的后代,如曾经的日本首相羽田孜,就多次公开表示,羽田家族之根来自中国,徐福是他们的祖先。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