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刘之间的平衡保证吴国的发展

Posted 战略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刘之间的平衡保证吴国的发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曹刘之间的平衡保证吴国的发展

2、魏吴之间打仗就像商量好了一样,真实历史更有趣

曹刘之间的平衡保证吴国的发展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12月22日-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遭刺杀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孙刘联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取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1岁,在位24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的。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曾写下这首《南乡子》,称颂昔年东吴的开国之君。一般人谈论起东汉末年及三国的英雄,往往按照“青梅煮酒”的思维定式只承认曹操、刘备,不大看得起孙权。其实若仔细分析当年三足鼎立形成时的战略筹划,那位孙仲谋玩弄起战略平衡术,着实比曹孟德、刘玄德略高一筹。

考察魏蜀吴三国的施政民生,东吴的统治最为黑暗暴虐,其士族豪强把持政权,士兵地位近似奴隶,军中基本的刑罚就是砍头。吴国民间暴动和兵变最为频繁,其国祚却反而最久,不能不令人称奇。孙权本人当政接近半个世纪,最大的长处便是善于利用矛盾。身处豪强并起的乱世之中,能灵活机动善变权谋,并精于发展自身实力,正是自保图强之要诀。

自公元189年董卓进兵洛阳架空汉室,天下从此大乱。长沙太守孙坚乘机拉起一股私人武装,经过本人及其子孙策、孙权到长江下游经营十几年,形成了占地从长江直至南海边的割据政权。以建业(今南京)为统治中心的孙氏集团作为外来户,主要依靠江东士族支撑,为此允许其保持部曲家兵,像张昭、鲁肃、陆逊等都是豪强的代表。孙权对这些人一向优礼有加,靠着巧妙平衡各派力量并依托长江天险,才能平抚内乱以割据江东一隅。

孙吴平抚内部矛盾练就的平衡术及灵活的权谋,也运用于对外的三国鼎立争雄之中。当时曹、刘两家的战略目标及其政策针锋相对,毫无妥协余地。曹魏必欲取汉刘天下而自代,刘备、诸葛亮集团则称“汉贼不两立”,双方只能你死我活拼到底。孙权集团却没有这种政治道义负担,能够随时改变政策以左右逢源。没有永久的敌人,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这在当年便是东吴对外政策的基本信条。

公元208年,曹操率十几万大军南进占领荆州并直逼江东,面对生存危机的孙权马上联合落难之中的刘备,以赤壁一战获胜形成南北对峙。为防曹军卷土重来,孙权同意将荆州“借”给刘备以作为东吴安全屏障,又不惜将妙龄的妹妹嫁给年已半百的那位远房“皇叔”。根据史实,这一政治联姻并非像小说《三国演义》那样是江东招亲,而是孙权送妹妹赴荆州并陪嫁了一支武装护卫队。据记载,刘备晚间会夫人,先要通过东吴男兵的外围护卫,再进入几十名女兵刀剑丛中的闺房,随时有遭受“斩首行动”的担心,经常战栗不已。若论古代君王头号“惧内”者,恐怕非刘备莫属。这种受制于东吴的婚姻只保持了两年,刘备西征四川和孙夫人东返,便意味着双方战略联盟告吹。

公元219年,刘备从四川进一步攻占汉中,其势力发展到顶峰,感到其威胁的孙权便改变战略同曹操妥协,不惜劝其称帝而自称臣。原来孙刘联盟对曹,一时变成了孙曹协力对刘,这使孙权变成最大受益者,刘备集团则陷入两面受敌之境。吴军利用曹军牵制关羽主力,一举袭占荆州,接着在彝陵打败前来反攻的刘备,就此取得在长江中下游最有利的战略态势。

削弱刘氏集团的目的达到后,曹魏成为吴国的基本威胁。公元223年刘禅继位后,孙权马上又实行了一次战略大调整,联合衰弱的蜀汉政权抗魏。孙权还亲自在盟约上写上一段古代国书罕见的溢美之辞――“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此番吴蜀结盟虽仍是相互利用却维持到底,诸葛亮、姜维北伐时都得到吴军的战略策应,这是由于共同的利害关系压倒了荆州、彝陵的旧怨。

孙吴集团虽擅长利用矛盾自保,进取雄心却不足。吴国以兴建水军为主,这种防御型战略决定其难以进军北方平原,无消灭强敌之志便不可能长久自保。从争雄天下的气魄看,孙权确不如刘使君、曹丞相,也无怪后代词人仍会认为:“天下英雄,使君与曹,余子谁堪共酒杯!”

魏吴之间打仗就像商量好了一样,真实历史更有趣

从写书的角度来讲,角色是有轻重主次的。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每个角色在不同阶段都有重要作用。三国一书的主线是蜀国,由于小说的广泛传播,让人感觉吴国很弱。要想真正了解吴国的实力,还是要从真正历史的资料中寻找答案。 魏和蜀的战争被小说描写得很精彩,但小说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甚至有些内容是不符合历史的。魏国和吴国之间也有许多年的战争。且先不谈赤壁,因为那时名义上还没立国。魏吴多年战争始于曹丕攻吴。当时吴国名义上还是魏国的附属。曹丕想让吴国派人质来魏,孙权拒绝了。于是有了魏国攻吴。 但是曹丕的进展并不顺利。曹丕三次进攻,每次都有准备。所以前期能取得一些胜利。但随着战争的进行,最终都是魏国败退。除了军事指挥的因素,还有环境的问题。北方士兵在南方作战,身体不适应。其中一次攻吴时就是因为军中疫情退兵。吴国在抵御魏国进攻过程中,有不少战胜魏军的名将。只是小说不能面面俱到地描写他们。比如朱然,潘璋,朱桓,贺齐都有不错的战绩。 曹丕一去世,孙权就主动进攻。但这次吴国失败了。小说中描写的主要大战役是真实的,吴军诈降战胜魏军。吴国刚打胜一仗就觉得魏国不行了,便又主动进攻。魏军主场作战,当然有优势。结果吴军战败。双方交战多年,始终是一胜一负,这次胜下次败。仗也不能每年都打,魏吴之间也平静了几年。吴国并不是不敢主动出击,只是要看时机。吴国筹备了许久,出兵四路。但是吴国擅长水战,陆地上的战斗力是不如魏军的,北上当然是很艰难的。吴国虽精心准备,却也大败。 吴国和魏军打架的基本套路就是,看你出点事就打你一下。打不赢就撤,下次再找机会打你。吴国挑衅之后,魏军怎能作罢。魏军经过筹备后主动出击,这次魏军取得了胜利。魏国终于打破了主动进攻方会失败的循环。魏国和吴国之间就是拉锯战,基本主动进攻方都会失败。然后见你失败就主动出击,结果自己失败。如此往复。仗还没打,基本就能预知胜负了。 在魏国主动出击胜利后,似乎觉得吴国已经虚弱,想要一举攻破。魏国集结大军,分三路进攻吴国。吴国在存亡的时刻还是激发了战斗力,使得魏军大败。在保卫己方的时候,往往能够上下一心,打败外敌。这是本能,所以才导致了魏吴两国数十年的你来我往的对战。吴国胜利后,继续着死循环,一赢就想主动进攻。这次战争主要是和诸葛恪的专权有关,他想立威。此战战败,诸葛恪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同时也导致了诸葛恪被杀。 吴国经历了动乱,没有明君主政,国力逐渐下降。此后对魏战争便再无法取得胜利,最后已经无力主动进攻,就是在等待灭亡。在这几十年的拉锯战中,魏国还真就没占到吴国什么便宜。直到后期才从国力上彻底碾压。魏国占据北方,还有一部分南方的富庶的地方。人口多,钱粮充足,北方的马匹也多。而吴国虽然富庶,但兵马并不强大。通常北伐就很难有成功的。而北方士兵不擅长水战,南方气候又多变,每到生死关头,对方肯定是要奋力一搏的。这就导致了很多历史阶段都有南北拉锯现象。 总结 魏吴的战争最终由晋终结。名将虽然可以暂时扭转战局,比如东吴的陆逊,陆抗父子。但一旦国力出现了巨大差距,便无法改变结局。魏吴战争的具体经过很精彩。不要只因为小说而忽略的吴国的真正实力。文学作品让一段历史为人熟知,让人们对其感兴趣。但是要想了解更多,还是要查看真实历史。 各朝开国状元为何多是北方人? 隆庆皇帝为何不采纳张居正的改革方案? 文人带兵到底如何?

相关参考

魏吴之间打仗就像商量好了一样,真实历史更有趣

从写书的角度来讲,角色是有轻重主次的。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每个角色在不同阶段都有重要作用。三国一书的主线是蜀国,由于小说的广泛传播,让人感觉吴国很弱。要想真正了解吴国的实力,还是要从真正历史的资料中寻

一个让吴国盛,一个却让吴国亡,阖闾与夫差之间的较量

夫差遗传了阖闾的缺点,却没有继承阖闾的优点。这是阖闾的管教有失,还是夫差本就如此呢?一个让吴国盛,一个却让吴国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阖闾与夫差。阖闾死后,夫差继承了皇位。虽然阖闾有

电动平衡车的历史

1.哇塞易成者平衡车的发展历程以及远景是什么哇噻易成者走的是高科技路线你是否还记得童年的学步车,少年时的滑板,以及单车驶过校园的浪漫时刻,是否还能想起在车上经历过的那些自由轻松的年代……本期来回忆我们

鲁肃对吴国发展有何贡献

原标题:鲁肃对吴国发展有何贡献?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作者:李晨,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一、英豪壮志>所谓“乱世出英雄”,一个时代往往塑造一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在战乱频

能与曹刘掰手腕的小儿辈孙权,晚年怎么成了昏君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孙权年轻时候就坐拥江东,统率三军将士对外征战杀伐,从没有想谁低头认输。当年天下同辈谁能胜他一筹?只有曹操和刘备两人而已。生个

一丘之貉说曹刘

  作为晋之史官,陈寿在撰志时,多有为司马氏讳之曲笔。这是一个疵点。但也只是一个以今人眼光来论之疵。毕竟身处封建专制之旧时代,以完全公正客观来要求陈寿可谓苛责。那种年头,达官贵胄倘且常因利害之争或一言

越王勾践向吴国复仇为何要大力发展养猪业

眼下,猪肉价格不断上涨,但猪谈不上什么“地位”。而古代不同,猪不仅是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也用于日常祭祀。一句话,猪的“社会地位”较高。因此,汉代不少人直接取名“彘”: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原名刘彘,汉武帝还

商朝时期的“邦畿划分”指的是什么

商王朝把它的统治地区分成畿内和畿外两大部分。畿内是商王室直接统治的部分,畿外是众多方国分布的地区。在一些方国之间比较偏僻的山林之地和方国以外比较边远的地区,分散着一些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部落,这就是商

曹刘两方先后称帝,孙权为什么非要等8年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其实孙权多年以后才登上帝位,建立东吴,其中有很深刻的原因。一是不够名正言顺。曹丕能够称帝,是因为他的父亲曹操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而

揭秘三国将领甘宁和张辽之间有什么关系

甘宁和张辽之间有什么关系甘宁,表字为兴霸,三国时期孙权时代吴国的著名将领,他英勇善战,武艺高强,十分有谋略。曾帮助孙权打败刘表的属下黄祖,亦与周瑜、吕蒙、鲁肃一起取得过数次胜利。张辽,表字为文远,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