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害惨老子的典型案例――吴三桂侄子嘲笑康熙朝“活吕布”王

Posted 总兵

篇首语:活着,如同生命中最后一天般活着。学习,如同你会永远活着般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官二代害惨老子的典型案例――吴三桂侄子嘲笑康熙朝“活吕布”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官二代害惨老子的典型案例――吴三桂侄子嘲笑康熙朝“活吕布”王

2、吴三桂有几个儿子?吴三桂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官二代害惨老子的典型案例――吴三桂侄子嘲笑康熙朝“活吕布”王

本文要提的这位官二代并不是吴三桂的亲儿子吴应熊,而是他的亲侄子吴应麒。那位王辅臣则是清康熙朝的平凉提督,以军功起家于明末清初风云动荡之际,时人称呼为“活吕布”。不过,王辅臣最初得吕布之名,并非因为反复多变,而是冲杀于千军万马中所向披靡,其勇不减温侯吕布,甚至英亲王阿济格麾下八旗劲旅这样自关外打到关内的百战精锐,遇到他也纷纷辟易,“莫有撄其锋者”。英亲王爱惜英雄好汉,不但不杀,反曲意招降,携进北京,抬他入了旗籍,授以侍卫之职。由是,王辅臣武勇之名播于京都,“都中满人无不以一识马鹞子为荣”。“马鹞子”乃王辅臣的另一绰号。鹞子,是体型较小的一种猛禽,凶猛剽悍,来去如电。

后来王辅臣授职云南,在平西王吴三桂藩下做武官。云南迤东土司造反,辅臣奉命招讨,亲身踹营,连下城寨9座,只手擒获敌酋而归,更是威名远震。 吴三桂也不愧人中枭雄,求才若渴,对王辅臣惺惺相惜,相待有如子侄。王辅臣这个人,对上谦恭,对下宽仁,治军严明而能身先士卒,部属有了功劳,从不揽而自居,总是公开表彰和奖励。所以能得到上司赏识,士卒爱戴。朝廷下旨将王辅臣调离云南,担任平凉提督。吴三桂怅然若失,送了一程又一程。临别拉着他的手流出眼泪:“我知道你从不吃空饷,可是你家人口多,云南到平凉万里迢迢,何堪路途艰苦?”拿出白银二万两,送他以为川资。有如此交情,按理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造反时,他应该第一个响应,那时吴三桂西选的官员遍布天下,互为爪牙,听其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吴三桂马鞭所指,攻则必克,战则必胜,瞬间糜烂数省,颇有些要得天下的气象。可王辅臣不但不从众反叛,反而把吴三桂派去劝降的心腹旧部汪世荣五花大绑,派儿子王吉贞连人带信一道解送京城,汪旋即被处死――之所以派儿子去北京,也是一个坚决不叛的姿态。康熙果然把王吉贞留在京师做官,只是因为最后, 新任负责统帅西北军事的经略使莫洛对王辅臣的部队处处歧视,激起兵变,仓促中莫洛咽喉中箭身亡,王辅臣才最终造反。

为什么王辅臣与吴三桂亲如子侄,却没有在众人皆反的时候起兵造反,直指京城呢,原来,事情坏就坏在吴应麒这小子身上,因为吴三桂惟一的儿子吴应熊在北京为人质且已被康熙处决,吴应麒就成了吴三桂子侄中的头把交椅,因此骄横至极。一次,王辅臣出征云南镇雄一带的乌撒蛮族,众将领在一马姓总兵军营中聚餐,酒酣耳热之际,辅臣忽见自己饭碗里有一只死苍蝇。那做主人的马总兵驭下酷虐,部下有过,动辄用一根木棍杖责,曾以细微的过失,棍下打死过人,得了个诨号“马一棍”。王辅臣就为人而言,是比较厚道的。他出身仆佣之家,对社会底层充满理解和宽容,并不想伙夫因之受到责打,放下饭碗作罢。不料有个王总兵眼睛很尖,尖叫着指向王辅臣饭碗,辅臣哈哈一笑:“我等枪林箭雨走出来,出百死,得一生。便有苍蝇,我亦吃得下去。”意在一语掩过此事。偏偏世间蠢物甚多,这个王总兵生性不解人意,非要打赌看他是否真的能咽这团据说是高蛋白的东西,辅臣因话已出口,居然强撑着连蝇带饭一口下肚。一旁吴三桂的侄子吴应麒扑哧一声笑了:“人与兄赌食死蝇,兄便食之;若与兄赌食粪,兄亦将食粪耶?”这个递进逻辑的假设使辅臣勃然大怒,起身斥骂:“你自恃是平西王的子侄,敢当众羞辱我!人家惧怕你们吴家子子孙孙,我却不怕!且看我如何掏出你吴家子孙的脑髓,嚼其心肝,挖其眼睛!”随手一拍,桌上酒杯饭碗应声而碎。再一拳砸在酒桌上,啪嚓一声,桌子四足齐折,其神勇可畏。左右侍从的兵丁和将校多达百人,皆骇然辟易,事主吴应麒,早已先众人之溜而溜。 次日酒醒,王辅臣虽然同吴应麒进行了和解,但裂痕已经产生,直接影响了王辅臣对吴三桂的忠诚。

不久,王辅臣四处托人活动说情,专任平凉提督,驻军西北,虎视京师,可惜由于吴应麒的一番戏谑之言,这个勇吕布真的变成了多姓家奴,再也不是吴三桂的人了,否则三藩之乱是何结果尚未可知呢

吴三桂有几个儿子?吴三桂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一国的覆灭一国的新生,朝代的更迭往往都是伴随着血与泪的。混乱、伤痛、鲜血、战火、忠臣叛将,都是那个时候的典型符号。本文不讲忠臣,而说叛将,明清两朝重臣——吴三桂。

  吴三桂出生于辽西将门世家,自幼勤学武艺熟读兵书,他的未来注定是在战场上。而他自己也争气,作战勇猛,屡立大功,很快就受到明朝皇帝的重用。等到了崇祯皇帝时,已是手握重权的一员猛将。

  世人皆知吴三桂叛明降清,打开山海关,迎清军入关,此后满清铁骑再无阻拦。吴三桂开山海关,还开出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美谈。这个说法,小编是十分不赞同的。

  降了就降了,拉扯个女人出来不过是想让叛明降清的名头好听些。让他冲冠一怒的红颜,最后不也凄凉余生吗。

  降清之后,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又兴兵作乱,高举反清大旗,清朝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由此拉开。

  咱们都知道,三藩之乱被镇压,成了康熙帝的一项功绩。那么这场动乱之后,吴三桂的后代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呢?

  吴三桂的世子吴应熊,娶清朝建宁公主为妻,二人还生有子嗣。得知父亲要反的消息,吴应熊甘愿留在京城,以稳住局面,只要求把长子送回云南。

  吴三桂起兵之后,吴应熊自然伏诛。另外补充说明,历史上的建宁公主可没有韦小宝给她幸福。

  吴应熊被杀之后,虽然她是公主,这事儿牵扯不到她的身上,但她余生过的并不好。除了皇帝三番两次明面上的嘉奖之外,建宁公主是凄凉孤独的度过余生的。

  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称帝登基,建立吴周,吴应熊的嫡长子吴世璠被立为皇太孙。吴三桂登基不久就去世,吴世璠继位成为吴周第二任君主。

  可惜的是吴世璠年幼无功,无法镇压局面。吴三桂可以说是整个吴周势力的顶梁柱,他这一死,局面瞬间崩溃。

  清军步步紧逼,吴周军队一退再退,局面无可挽回。后吴世璠逃回昆明固守,最终城破身死,首级被押解入京。

  很多人都以为吴三桂只有吴应熊一个儿子,否则不会在吴应熊去世之后,将位置传给孙子吴世璠。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吴三桂除了吴应熊的确还有其他的儿子。

  除了吴应熊之外,吴三桂还有次子吴应麒和幼子数名。三藩之乱时,吴应熊被清朝绞杀,而吴应麒则随父亲起兵,曾带兵在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与清兵抗衡。

  后来军心溃散,吴应麒辅佐侄子吴世璠退守昆明。在这之后,史籍再没有记载吴应麒的事迹。估计要么就是在守卫昆明之时战死,要么临阵脱逃,此后隐姓埋名了。

  至于吴应麒之后的几位幼子,成年儿子尚且不能自保。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年幼的小儿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相关参考

吴三桂有几个儿子

吴三桂有几个儿子?吴三桂的儿子是怎么死的?一国的覆灭一国的新生,朝代的更迭往往都是伴随着血与泪的。混乱、伤痛、鲜血、战火、忠臣叛将,都是那个时候的典型符号。本文不讲忠臣,而说叛将,明清两朝重臣——吴三

西南吴三桂,为何能够对抗康熙皇帝

西南吴三桂,到底拥有多少军队,为何能够对抗康熙皇帝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前期,吴三桂一直是康熙皇帝最大的威胁。吴三桂名义上控制云南和贵州两省,实际上,就连四川、广西等地也都在吴三桂的遥控之下。那么,吴三

康熙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

史上最狠泄愤奇招:康熙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烨谕令,将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这种宣泄仇视的独特做法,可谓创始。  关于死了四年之久的吴三桂,康熙竟如此地气急败坏

康熙平定 ”三藩之乱”后,除了吴三桂,另两个藩王结局如何

清朝入关后33年,清朝迎来最大一场叛乱,此乱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乱”。所谓的「”三藩”就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其中吴三桂是领头羊,但尚可喜未参与叛乱,其子尚之信响应吴三桂参

吴三桂有没有称帝

在影视剧中,吴三桂基本上都是一个反面人物塑造的,吴三桂一生叛明、反清反复无常,这样见利忘义的行为为世人所不齿,一直以来都是广大群众谴责的对象。纵观其一生,吴三桂心狠手辣,老奸巨猾,是典型的野心家。那么

吴三桂演义(十八)大搞独立王国,康熙撤藩,风云突变

吴三桂演义(十八)大搞独立王国,康熙撤藩,风云突变早在鳌拜把持朝政期间,康熙帝便对三藩的劣迹有所耳闻。他知道三藩势力遍及全国,总兵力相当于政府绿营兵的一半,是国家潜在的威胁。三藩在滇、黔、粤、闽等控制

吴三桂演义(十八)大搞独立王国,康熙撤藩,风云突变

吴三桂演义(十八)大搞独立王国,康熙撤藩,风云突变早在鳌拜把持朝政期间,康熙帝便对三藩的劣迹有所耳闻。他知道三藩势力遍及全国,总兵力相当于政府绿营兵的一半,是国家潜在的威胁。三藩在滇、黔、粤、闽等控制

三藩之乱吴三桂的失败,由于两方面造成,康熙的成功就凭运气

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在南方发动兵变。其实康熙撤藩是冒险,从后来吴三桂造反的情势来看,他根本没有想反,至少不是他的主要考虑方向。岁数大了,当不了几年皇帝,儿子又被扣在北京,折腾

吴三桂造反是为了当皇帝吗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联合其他藩王,发动了三藩之乱,并于五年后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建立了与清朝分庭抗礼的政权。表面看来,吴三桂起兵叛乱似乎是为了当皇帝、分天下,其实不然。康熙元年,吴三

吴三桂举兵反清,一开始势如破竹,为何最后被康熙翻盘

一个朝代的兴盛衰败,都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齐备的。明朝灭亡是如此,清朝兴起也是如此。吴三桂作为早期降清的重用将领,一直是清朝平定中原的主力之一。作为明军的时候,明军战力很渣,但是投降了清朝之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