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瑾之驴和诸葛恪的故事

Posted 叔父

篇首语: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诸葛瑾之驴和诸葛恪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三国诸葛瑾之驴和诸葛恪的故事

2、功高震主诸葛恪的故事

三国诸葛瑾之驴和诸葛恪的故事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是诸葛亮的哥哥。东汉末避乱江东,后来做了孙权的大臣,曾官至绥南将军,左将军,封宛陵侯。孙权称帝后,曾任大将军。他的脸长得很长,活像一副驴脸。他虽然其貌不扬,但为人谨慎诚恳,很受孙权信任。

诸葛恪,字元逊,生于建安八年(203年),是诸葛瑾的长子。他出身于名门家族,父亲是吴国开国元勋,叔父诸葛亮为蜀国名相,族叔诸葛诞为魏国名臣,他就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的。诸葛恪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才思敏捷。他在少年时期,就才华横溢,很有名气了。

有一次孙权宴会群臣,趁酒酣耳热之时,兴致勃勃,让人把一头驴牵至庭院。众人一看,驴脖子上挂着写有“诸葛子瑜”的牌子。诸葛瑾感到有些受辱,但因是孙权所为,又不好发怒,一时无措,把脸拉得更长了,很不自在。少年诸葛恪看到这样的恶作剧,敏感地立即跪到孙权面前,请求孙权允许他在“诸葛子瑜”牌子下添写两个字。

孙权应允,命人端来笔墨,诸葛洛立即在牌子上添了“之驴”二字,这样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了。群臣看后,无不惊奇,都赞美诸葛恪的才华。孙权为褒奖他,便将这头驴赐给诸葛恪。

过了一段时间,孙权见了诸葛恪,问道:“你父亲和叔父谁更贤明?”孙权所说的叔父是指诸葛亮。诸葛恪敏锐地感到是孙权又在考验他,便毫不迟疑地答道:“我父亲更贤明。”孙权问:“为什么?”诸葛恪坦然相对说:“我父亲知道该侍奉谁,而叔父却不知道,当然是父亲更贤明。”孙权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孙权对诸葛恪很偏爱,有一次举行宴会,孙权特让诸葛恪行酒,他走到老臣张昭面前,首先给他斟酒。张昭因在家已经喝过酒,面色发红,不肯再饮,说:“这不符合养老的礼仪。”孙权插话说:“你能说得张公理屈辞穷,才能让他饮酒。”

诸葛恪难为张昭说:“过去姜子牙年且九十,尚能执饿打仗,还未告老。现在打仗之事将军在后面,饮酒之事应该在前面,这怎么不符合养老的礼仪呢?”张昭无言可对,立即将酒一饮而尽。孙权见他难倒老将张昭十分高兴,宴会也热烈起来。

有一次,蜀国使臣来到吴国,群臣都参加了会见。孙权指着诸葛恪对蜀国使臣说:“这是诸葛恪,平时雅好骑马,你回去后告诉诸葛丞相,让他送些好马来。”诸葛恪听后,立即向孙权下跪,表示谢恩。孙权说:“马还没有送到,你谢什么?”诸葛恪巧妙地回答说:“蜀地是陛下在外面的马厩,今日陛下有恩下诏,马必然会送到,怎敢不谢恩呢?”孙权听他回答得极妙,心里十分高兴。

有一次诸葛恪与太子孙登争执起来,太子骂道:“元逊可吃马屎。”诸葛恪回骂道:“愿太子吃鸡蛋。”孙权在旁听了二人的争吵,便间诸葛恪:“他叫你吃马粪,你却叫他吃鸡蛋,这是何故?”诸葛恪笑着说道:“因为它们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孙权听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诸葛恪的聪明才智崭露头角,才华焕发,孙权就喜欢上了这位少年。他对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说:“蓝田(今陕西蓝田县)生玉,真是名不虚传啊!”孙权对诸葛恪寄予很大的期望。

据悉嘉禾元年(222年),诸葛恪二十岁便被孙权任命为骑都尉(皇帝亲近侍从宫员),后又提拔为太子中庶子(侍从太子,奏事、谏议等),和太子孙登一起讲论道艺,成为太子的知心好友。

功高震主诸葛恪的故事

>   诸葛恪,诸葛瑾之子,之侄儿,吴国将领。诸葛恪年轻时就显露出非凡的才能,31岁时请命平定升杨之乱,匪忠平息,得数万猛士。在以后的征战中,谋略在先,武功在后,屡建战功。> >   病重时,任命他为太子的老师,辅佐朝政。孙权去世后,他穷兵黩武,不顾国力虚弱,百姓贫困,将士们的怨恨,大肆征战,激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于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兵困新域,返回后即被吴王所杀。> >   孙权十分喜欢诸葛恪,常常以他为乐。> >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字子瑜)的脸很长,长得像驴。一次孙权大会群臣时,叫人牵来一头驴,在驴脸上贴一张纸条,上面写了“诸葛子瑜”几个字。诸葛恪跪下来说:“请给我一支笔。”孙权同意了他的要求。诸葛恪提笔在纸条上的字下面写了“之驴”二字。> >   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孙权大喜,于是把驴赐给了诸葛恪。> >   那一年,诸葛恪刚刚六岁。> >   过几天孙权又和诸葛恪见了面。孙权问他道:“你父亲和你叔父诸葛亮哪个更有才能呢?”> >   诸葛恪回答说:“我父亲更有才能。”> >   孙权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答道:“我父亲知道应该为谁做事,我叔父不知道,所以说我父亲好一些。”> >   孙权听了,满意地大笑起来。> >   蜀国的使节来了,群臣都来会见。孙权对使节说:“我们这位诸葛恪喜欢骑马,回去告诉你们丞相,给他送几匹好马来。”> >   诸葛恪立即在殿上跪下拜谢孙权。孙权问:“马还没到怎么就谢恩?”> >   诸葛恪回答说:“蜀国是陛下您在外面的马房,今天您下了恩诏,马一定会送到的,您说我怎么能不谢恩呢?”诸葛恪的才思就是这样敏捷,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令孙权觉得他颇不寻常。所以很是宠爱,诸葛恪长大后,文治武功,样样都行,被命为大将军。> >   丹杨郡与吴郡、会稽、新都、都阳四个郡邻接,面积数千里,地势险峻,山谷万重。住在深山老林的山民,没进过城,也没见过官吏,他们崇尚武功,果敢强劲,登山越险,穿过荆棘丛生的地方,好像鱼儿在水中游动、猿猴在树上腾跃一样。> >   一些作恶多端的人,为逃避官府的追捕,也躲在这里,和山民们纠集在一起,经常出山骚扰抢掠。官府要经常出兵征讨他们,捣毁他们藏身的巢穴。这些人打仗时蜂拥而来,打败了就像惊鸟一样四处逃窜,像游击队一样。历代官府都不能完全控制他们,成为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   诸葛恪认为自己有能力治理丹杨郡,就多次请求孙权派他去当太守,并保证说要在三年之内得到四万武士。众人都认为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不容易办到。> >   他父亲诸葛瑾听说后,叹息道:“诸葛恪不可能使我家兴旺,他要让我们遭受灭族之祸了。”> >   诸葛恪向孙权力陈必胜之道,孙权就任命他为抚越将军,兼任丹杨太守,拨给他三百骑兵。> >    诸葛恪到任后,就写信给邻近的四郡所属各县的长官,让他们各自守住自己管辖的地界,整顿军队,教化百姓,让百姓定居下来。他又部署诸将领,分兵扼守在幽 深险要的关口,只管坚守,不要和山民交战。山民们自己种粮,等到地里的庄稼快要成熟的时候,诸葛恪让士兵们去收割,连种子也不留下来。山民们的存粮已经吃 完,新粮又收不回来,被饥饿所迫,他们纷纷出山投降了。> >   诸葛恪对下属说:“山里的人只要改掉恶习,服从教化,都应当安抚慰问,让他们迁到外县,不得嫌弃怀疑、扣押拘禁他们。”> >   山民周遗出山投降。周遗过去是个作恶的山民,被困难所逼暂时出山,内心根本没打算投降,被绑送到郡府。诸葛恪认为绑他来的官员违反了命令,就把绑他来的长官杀了示众,还把这件事上报了朝廷。> >   山民们听到这件事,知道官府只是想让山民出山而已,没有害他们的意思,于是扶老携幼,纷纷出山。一年过后,投降的山民人数就像他所想象的那样多,诸葛恪自己率领万人,其余的人分给了诸将官。> >   孙权很赞赏诸葛恪,授威北将军,封都乡侯。> >    但后来诸葛恪自恃武功,连年发兵出征,胜多败少,使他产生了轻敌思想,不顾国力民情,拼命想扩张吴国的疆土。这年,他打算在淮南炫耀武力,驱赶那里的百 姓。有将军提出建议说:“现在率军深入敌国腹地,边界上的百姓必然会争相远逃,恐怕得不偿失。不如只围困合淝新城,新城被围,救兵将至,等救兵来再想办法 打败它,就可以大获全胜。”> >   诸葛恪采纳了这个建议,回军包围了新城。战斗持续了几个月,新城没有攻下。吴军士兵劳苦不堪,因天气酷热 而饮用生水,患腹泻和脚气病的人有一多半,死伤的人到处都是。各营军官天天来报告病人越来越多,诸葛恪以为他们在说假话,就杀了来报告的人。从此再也没人 敢来报告了。> >   诸葛恪意识到攻打新城是失策了,又耻于攻城不下,脸上常常布满阴云。将军朱异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对诸葛恪一说,诸葛恪就 发怒了,剥夺了他的兵权。都尉蔡林屡次陈述用兵之计,诸葛恪都不采纳,蔡林一气之下投魏国去了。魏国知道吴国士兵疲劳多病,战斗力大减,就让援军迅速前 进。> >   诸葛恪见新城无法攻下,只得率军离去。一路上,只见到处都是伤病的士兵,有的支撑不住就倒毙在路旁的坑沟之中,有的被魏军俘虏。真是活着的,满腔愤恨,死去的,不能瞑目。吴军的上上下下都呼天号地,对诸葛恪的穷兵黩武怨恨不已。> >   诸葛恪对自己军队的悲惨状况熟视无睹,安然自如。他在中州住了一个月,又打算到海阳去开垦田地。召他回去的诏书接连不断地催他,他才慢慢地领兵回来。> >   从此以后,吴国的人民对他越来越失望,产生了怨恨情绪。诸葛恪也变得暴戾无常,把自己推向了死亡的道路。> >   武卫将军都乡侯孙峻当初和诸葛恪一起受孙权的临终嘱托,辅佐孙亮。他见诸葛恪专横于朝廷,大失民心,朝廷内外对他怨恨的情绪与日俱增,就想除掉他。孙峻在孙亮面前说,诸葛恪想制造祸乱。孙亮大惊,二人商量,置酒席请诸葛恪赴宴,在酒席宴上动手杀了诸葛恪。> >   在诸葛恪被杀之前,建业城中就有童谣说:“诸葛恪,芦苇单衣箴钩落,于何相求成子阁。”成子阁就是影射建业城南埋死人的石子岗;钩落,是皮带上的东西;箴钩落,是说用竹篾来捆人。> >   诸葛恪被砍下脑袋后,果然被人用苇席裹了身子,中间用竹篾一束,扔到了石子岗上。> >    诸葛恪有三个儿子。长子诸葛绰,因牵扯进了一件反叛朝廷的事,被诸葛恪亲手毒杀。二子诸葛辣,任长水校尉。三子诸葛建,任步兵校尉。他们听说父亲被杀, 知道大祸临头了,赶快用车载着他们的母亲逃跑。孙峻派骑督刘承在自都山追上他们,杀死了诸葛辣。诸葛建渡过长江,想逃往魏国,走了几十里,被追兵捉住。> >   诸葛恪父子三人的首级在街市上悬挂了几天,后经临淮人臧均上表请求,孙亮、孙峻才同意让诸葛恪过去的部下收殓埋葬了诸葛恪。> >    世道凶险。如果你不愿或不能放弃权势,脱下官服,那就要尽量减少“福”中所可能出现的“祸”的苗头。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心存畏惧,要知道,所有那些和 你同处一朝的人们,都是你或公开或隐蔽的对手。无论多么贤明的皇帝都会有猜忌,他固然给了你权势,一旦他感到你的权势膨胀到难以驾驭之时,他就会剥夺你甚 至除掉你;同僚会嫉妒你,你的权势的扩张,就是对他们仕途发展的一种障碍,他们不会容忍你,他们会窥伺机会,寻求把柄,来扳倒你,取代你;下属会怨恨你, 因为你不可能使他们人人都满意,甚至可能得罪一些人,为了报复你,他们会投靠你的对手,向他们提供攻击你的炮弹,或者亲自出面,反戈一击,揭发检举。

相关参考

诸葛子瑜之驴

>  【金玉良言】关键词语是支配对方论点的核心,将它偷梁换柱,不但能取得难以言传的效果,而且还能有力地反驳对方。>>  【谋略故事】时代,东吴有个孩子叫诸葛恪(公元203_253年),他是蜀国著名政治

孙峻梦见诸葛恪的冤魂来刺杀 被自己梦境吓死的

孙峻是被自己梦境吓死的,真是做了亏心事,半夜鬼敲门。像他这样杀人不眨眼的,居然紧张到崩溃的边缘,说明他也知道冤死的太多,化成厉鬼也不会放过他。孙峻死后弟弟继任公元256年,执政才3年,孙峻派兵伐魏,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他的后代都有怎样的人生呢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每每读《三国演义》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后就无心再读下去了。>诸葛丞相对于蜀汉绝对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忙于国政,诸葛亮在46岁才晚年得子,此前曾过继诸葛瑾之

被无数人看中的诸葛恪为什么最后自我毁灭

诸葛恪,在三国后期这段历史上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只不过,他活跃的时间并不长,或者说真正给他展示的舞台很短暂。历来对诸葛恪的评价都是权臣,尤其《三国演义》中,他的专权行径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那么事实真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整理一下《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故事。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

诸葛亮的故事大全:诸葛亮5大发明,3种已失传,最后一种真恐怖

诸葛亮的故事大全:诸葛亮5大发明,3种已失传,最后一种真恐怖  《三国演义》里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故事,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14个故事。诸葛亮在三国里一生的故事都经历了哪些历史故事?  整理一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的简介

    的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时期蜀汉丞相,上著名政治家、家、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三顾茅庐邀请

三国演义历史人物诸葛亮的传奇故事

  整理一下《演义》里的故事。>  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对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引兵埋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孔明的这些故事你听过几个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孔明的这些故事你听过几个”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里面印象最深的人就是诸葛亮了,他足智多谋是一个非常小才且聪明的人。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故事与历史相符吗

俗话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句话如果用来映衬《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的话,那么在第八十五回中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故事最为合适了。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诸葛亮巧破由司马懿设计的五路兵马进犯蜀汉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