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若不死还会有诸葛亮喝的汤

Posted 谋士

篇首语: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庞统若不死还会有诸葛亮喝的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庞统若不死还会有诸葛亮喝的汤

2、庞统如果不死,刘备是否能一统天下

庞统若不死还会有诸葛亮喝的汤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曾说道,当今天下有一龙一风,得其一者可得天下。“龙”当然是指诸葛亮,“凤”则是庞统,然而诸葛亮和庞统两人都曾经是刘备的谋士,可是人们更多的是记住了诸葛亮,忽略了庞统。可是能够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并称的两人,他们的才智孰高孰低?谁又能够更胜一筹呢?

最能够体现谋士智慧的方式,无非是计谋。一般来说,谋士的计谋大致能够分为两类,注重诡异的阴谋和堂堂正正借助大势的阳谋。仅就两人而言,诸葛亮擅长阴谋,庞统擅长阳谋,这并非就是说诸葛亮就是个诡诈的小人,阴谋阳谋所代指的只是计谋的方式而已,和人品性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诸葛亮不会因为善用阴谋就是阴险小人,庞统也不会因为擅长阳谋就是个坦荡君子。

相对应的阴谋和阳谋使用的范围也不相同,阳谋擅长借助大势,所以更加适用于朝堂之上的决策,而阴谋则更多的偏向于攻心术一类,更适用于“造反”。刘备所要做的事情是为了推翻当朝的统治,从而振兴汉室,无论刘备的口号喊得有多么的响亮,依然掩盖不了他进行的事业是造反这一行。所以在刘备起兵的时候,相对于庞统而言,诸葛亮更加受到刘备的重视,而诸葛亮所提出来的计谋也更加适合刘备。

在庞统率领的西川突围将要成功之时,却出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因为刘备的妇人之仁使得刘备放走了一个地方的将领,而这个将领在回去之时对于刘备的仁慈并不领情,反而率领军队意图挖掉地方,用水来淹没刘备所在的前寨。这件事情虽然最后化险为夷了,但是却让庞统对于刘备彻底的失望,这种战场之上的妇人之仁,除了只会坏事,得不到一点好处。

与此同时,诸葛亮也向刘备进言,用星相吉凶告诉刘备,因为星相显示主帅的身上出现了凶兆,在最近的军事行动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前面说过了诸葛亮擅长阴谋,也就是攻心之术,他用神秘的星相为手段,让刘备心中惴惴不安,从而采纳自己的意见,这同样也是攻心之术。诸葛亮所提出的意见和庞统认为的现在的形势应该锐意进取不同,完全是相反的意见,诸葛亮这么说其实是想让刘备自己做出一个选择,在他和庞统之间,选择一个他真正信任的谋士。

当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庞统的才华,诸葛亮自身感到了一种危机,怕庞统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这样说。

所以说,诸葛亮表面上是向刘备进言,实际上是通过刘备向庞统传达自己真实的意思。而刘备本人在手下最出色的两个谋士发生分歧之时,选择了诸葛亮,于是他借助自己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梦见了一个神人在敲打他的右臂,以此来警告他。刘备用这种方式委婉的向庞统表达了自己的选择,因为神人的警告,所以我选择小心谨慎的策略,所以我选择了诸葛亮。

庞统毫无疑问是聪明人,哪能够听不出来刘备的弦外之音,再加上上一次因为刘备的妇人之仁,差点导致行动功亏一篑,所以他逐渐有了退位的心思。庞统是一个忠信之人,即便是不再愿意辅助刘备了,依然认同刘备是自己的主公,如果直接告诉刘备说,自己想归隐山林,难免不会让刘备多想,难免不会让刘备因此而对诸葛亮生出间隙了。出于这种考虑,庞统便有了以死来成全的心思。

纵观三国演义中,庞统是因为感到危险,从而和主公换了马而死。让人看了只是觉得太过突然,死的不值。其实这完全就是庞统为了自杀,为了让自己死的自然,特意做来的。

落凤坡、凤雏庞统,这是庞统早就为自己找好了的葬身之地啊!如果庞统感觉到了危险,从而特意和刘备换马,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事情,凭借庞统当时在刘备手下的地位,完全可以在自己感到了危险之时派遣兵丁探路所查,又怎么可能用自己的生命去给刘备探路。

一来,不值得,这种事情随便一个小兵就能做到。

二来,没必要,既然感到危险了,自然有军队,谋士的真正作用是大局,是谋划,而不是为了给主公挡枪。

庞统和诸葛亮都拥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一山容不了二虎,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更为适合自己,所以,并非庞统不如诸葛亮,而是庞统没有同诸葛亮一样,得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罢了。

庞统如果不死,刘备是否能一统天下

最好的情况是,诸葛亮/庞统中的一人留荆州,另一人在中央。到刘备进攻汉中,张飞很可能还要被抽调到汉中作战。

然后明确一点,以孙权和吕蒙的战略短视(也称不上短视,如果他们只是想偏安一方的话),吕蒙偷袭荆州是不可避免的。

假设现在的时间点是公元220年,因为诸葛亮的存在而成功化解孙吴的偷袭。但是此时吴蜀之间关于荆州的领土矛盾也已经撕破脸皮了,荆州如果不在自己手里,孙吴连偏安一方都不能安稳。而孙吴自鲁肃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在思想和行动上都以天下为目标的人物了。

可以说,吴蜀之间对荆州的争夺,自那时起就变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了。蜀汉不是没有想过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刘备在拿下四川以后,吕蒙曾经袭取三郡,蜀汉基本就默认了事实。可以说蜀汉已经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克制了,但是孙吴就是想要荆州这块地方,那一定就是要打。

而以蜀汉陆战能力之彪悍,非曹仁张辽这样的名将不可阻挡,稍微差一点点的夏侯渊直接被当时根本没几个人听说的黄忠以三国史上最煊赫攻击当场斩杀。事实上就算是曹仁也被日了个满目凄凉(不过离打崩曹仁恐怕还很远)。蜀汉在军事上很可能会形成一个中短期的优势地位。一方面,孙吴外战外行,而且吕蒙很快就是要死了。另一方面,关羽荆州军团的实力,借由关羽极强的个人能力,可以说是咄咄逼人。

曹总真的迁都了也不是没可能(只不过可能性很小而已)

很可能就会逼迫吴国和魏国在历史上为了应对关羽的威胁和形成的短暂的合作关系,成为一个中短期联盟。而且合作的强度和深度也会增加——就像曾经为了应对魏国和构成的吴蜀联盟一样。

而问题是,蜀国不可能长期保持这种优势地位。

简单的说,蜀国对外的军事优势,完全是几个精英级将领对战场的绝对统治力造就的。而马超和黄忠在两三年后很快就会病故,关张赵的年纪也已经很大了——话说回来,真正能够统治战场的搞不好也就是关张二人而已。

而蜀国的战争潜力是十分差劲的。蜀地自从刘备入川起到刘禅投降的50年里,经历的战争,也就是刘备入蜀(没打太久),汉中之战(也没多久),夷陵之战(大损失),诸葛亮北伐(满打满算十年对外战争),姜维北伐(打打停停),合计大概是15-20年的全面战争和30年左右的相对和平,但是在刘禅投降时整个蜀国的人口已经只有93万了。大概是官渡之后邺城一城的水平。黄巾之前的话,大州的州治应该有不少是百万人口的(纯粹脑补,改天考证)

整个荆州,自从赤壁之战起经历了长期的,不间断的高烈度的本土战争,恐怕也早已民生凋敝。

蜀国打不起仗。

战争消耗有多大?魏明帝时,“或谓魏氏不用钱久,积累巨万,故欲行之,利公富国”;而诸葛亮数次北伐之后,是这样的“初,帝议遣宣王讨渊,发卒四万人。议臣皆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须知魏国国力十倍于蜀国,明帝一朝,应对诸葛亮的北伐,几场战争下来连四万人的军队都快带不动了。

总而言之,蜀国兵锋再盛,相对魏国也不过是外强中干而已。更何况因为蜀国的临时强大,而使得吴国和魏国联盟呢?

更何况,蜀国想要完成战略目标,还得问一问曹仁答不答应。

作为一个关羽蜜,云妹吹,诸葛吹,我当然想说,这三人掌控荆州军团,岂不是马上就要攻占许昌,夺回献帝,担任总经理,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了?对不起,没这回事。

有孙吴那一次不成功的偷袭荆州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回头蜀军再来,曹仁完全可以继续拖下去。

三国时期攻城实在是有点难,除非是你大战役获胜后收割,绝对实力压倒逼降,或者用奇谋。考虑到曹仁一向是任你妙计千条,也只能和我硬碰硬。这三条一条蜀汉都不沾边。

前有曹仁自己在赤壁之败,后援断绝的情况下面对周瑜吕蒙甘宁大军外加刘备的骚扰死守南郡一年之久,中有郝昭以千人之力在陈仓让诸葛亮北伐大军二三十日不能寸进,后有罗宪以孤城二千老弱亡国之军一边面对瘟疫一边硬扛陆抗半年。

顺便说一句,郝昭以千人就敢在陈仓挡诸葛亮,那还是曹真明确的命令:郝昭,你去,诸葛亮过段时间会来打陈仓——曹真不是蠢货,能蜀国野战打魏国见一次暴一次的前提下就这么做,恐怕心理还是很有底的。

以曹仁魏第一名将的身份能力,据经营多年的大城,背靠宛、洛、许,整个魏国中原地区的后援,东线又因为联盟没了孙吴的压力。

我毫不怀疑,就算历史上没有吕蒙的偷袭,关羽想啃动曹仁最后的那一千人,在魏国援军不断绝的前提下,起码还要半年。

说到底,诸葛亮隆中对,两路大军克复中原,还是要在”中原有变“的大前提下。大家都没有意外一起死磕,磕到最后蜀汉也很难磕出荆州去。

而论意外,蜀汉明显容错率比魏国更低,何况蜀汉高级将领将很快面临大面积的老去,人才梯队又跟不上来。等不到中原有变,蜀汉自己的优势局面就难以维持了。

所以,说到底,庞统的存在与否和蜀汉最后的灭亡,关系并不大。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觉得写的还可以,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本站”,记得转发和点赞哦!

                                        

相关参考

蜀国轮不到诸葛亮掌权? 庞统、法正不死

刘备手下可以称得上名字的文臣便只有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位,诸葛亮在以往的形象中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而庞统也是一般,只是死得较早,没有诸葛亮那么出彩,而法正其人,一般人的印象可能不深,但是在蜀国的历史...

庞统如果不死,刘备是否能一统天下

最好的情况是,诸葛亮/庞统中的一人留荆州,另一人在中央。到刘备进攻汉中,张飞很可能还要被抽调到汉中作战。然后明确一点,以孙权和吕蒙的战略短视(也称不上短视,如果他们只是想偏安一方的话),吕蒙偷袭荆州是

凤雏庞统为什么会有悲惨结局 “卧龙凤雏”

三国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诸葛亮,但是我们每次提及诸葛亮的时候都不会忘记一个人,那就是庞统,诸葛亮被世人称之为卧龙,而庞统则被成为凤雏。但是对于三国历史不熟悉的人而言,都没有弄明白庞统跟了谁?那么今天我们...

连粟裕都崇敬的天才:他若不死是元帅

众所周知,开国十大元帅,以及开国大将、上将中,有很多能打仗、会打仗的军事天才。比如林彪、粟裕、许世友、彭德怀等,当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毛泽东---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和指挥。在所有的开国元帅、大将等将领

此人不死东北必不会失

文/徐永超民国时期的大军阀张作霖手下有着这样一位被称为"小诸葛亮"的能人,他辅佐张作霖成为海陆空大元帅,他死后,胡适说:曾说"此人若不死,东北必不会如此轻易失掉。"这个人,就是杨宇霆。杨宇霆(1885

此人明末最大的奸臣,却做了一件大好事,他若不死,清军无法入关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家王朝,明末也是华夏文明危机与曲折的年代。在这个时代里,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壮丽篇章。对于同样的人物,世人却留下了不同的评价,而历史的灰尘可能会掩盖很多真相。但光辉

一代雄主, 他若不死, 明成祖朱棣未必是對手

在明朝最輝煌的時候當屬永樂盛世,那時的明朝在朱棣的統治期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在這期間還有一個人,其豐功偉績不下於朱棣,甚至有機會滅亡明朝,他就是帖木兒帝國的開創者帖木兒,那麼帖木兒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

曹军投靠刘备的3员大将,最厉害的不是姜维,他若不死,蜀汉必昌

东汉末年,世界大乱,各地诸侯势力纷纷崛起,谁都想在乱世平分一杯羹。刘备高举着“答复汉室”的标语成为了争夺世界大军中的一员,固然他其时在蜀中,地舆位置最晦气,然则谁人年月追求正统才是王道,所以有好多有理

曹军投靠刘备的3员大将,最厉害的不是姜维,他若不死,蜀汉必昌

东汉末年,世界大乱,各地诸侯势力纷纷崛起,谁都想在乱世平分一杯羹。刘备高举着“答复汉室”的标语成为了争夺世界大军中的一员,固然他其时在蜀中,地舆位置最晦气,然则谁人年月追求正统才是王道,所以有好多有理

谜一样的女子,入宫半年就成为皇后,她若不死可以改写大清历史

在现代人所看的电视剧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清宫剧,大清后宫的故事看得让人心惊胆战,简直比真正的战场还要刺激。就在咸丰年间有一位女子刚入宫便有宫主之位,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成为了皇后,最后在位29年突然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