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如何

Posted 茅庐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如何

2、历史秘闻 刘备是如何入蜀,消灭刘璋的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如何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

刘备在官渡一战中,败给了当时实力盛雄的曹操。刘备不仅打败了仗,而且连自己最为依赖的军师徐庶也被曹操用计调到曹营中去了。不过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情,徐庶向他力荐了诸葛亮,刘备也是因此得知了隆中卧龙的诸葛亮,于是满怀期盼之情前去请教人家。

刘备第三次拜访茅庐

刘备在前两次造访中,孔明都未能在家,以至于在第三次拜访茅庐之前,关羽张飞二人一开始都是拒绝的。刘备毕竟是长兄,而且求贤心切,所以还是去了。这一次还真让他们撞见诸葛亮了,不过也是正撞上了正在睡午觉的诸葛亮。刘备为表心意诚恳,也就在屋外等了好久,直到诸葛亮请他进屋。这一次没让刘备失望,二人在经历了一阵寒暄认识之后,刘备就直切主题,询问诸葛亮关于天下的看法。诸葛亮也不吝惜,直接给了他隆中对。

诸葛亮认为当今天下形势是北有势力雄厚的曹操,他占据了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几乎是无人可挡的。另一边的东吴孙权则是占据的地利,历经三代的东吴据守长江险要之地,易守难攻。而且孙权在三世的经营之后,实力也是不可小觑。回顾刘备自身却是什么也没有,但是他可以占据人和。诸葛亮建议刘备先取的荆州作为前期据点,然后西取益州作为集团后期的大粮仓、大后勤。紧接着进驻蜀中,再夺取汉中。同时还要东与孙权联合抗曹,西同蛮夷和好确保没有后顾之忧。如此占据人和之后的刘备方能有三分天下的实力,最后逐鹿中原。

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早年的时候总是一副寄人篱下,东奔西走,摸爬滚打的形象。虽然刘备在一次次的跳槽中,渐渐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和名声,但是和曹操、孙权相比还是相去甚远。这种局面直到刘备在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才有了转变。而在刘备请得诸葛亮之际,还说道:我能有诸葛孔明,就像那鱼儿有了水一样。所以刘备和诸葛亮也成了后世君臣的典范。

刘备在请出诸葛亮后,前期的确是对他言听计从,最好的例子就是联吴抗曹。刘备正是在这样的方针下,同东吴孙权一道,击退了曹操号称的百万大军。而且,在此之后,刘备也寻得机会拿到天下之重镇――荆州。随后对益州、对汉中的攻伐也都是在诸葛亮的隆中对布局当中。

只是在攻取益州时开始,刘备身边就不是诸葛亮了,而是像庞统、法正这样的谋士。在图谋益州时,诸葛亮就被刘备放在荆州管理后勤,发展荆州。当然不是说这任务不重要,只是这一时期,刘备其实已经没有那么信任他了。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不听诸葛亮劝言,率全国之兵,东下伐吴,最后兵败夷陵。虽然最后刘备托孤给诸葛亮,但是同样被托孤的还有益州李严。

那么历史上为什么刘备后来并不如从前那般诸葛亮呢?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其实是二人在战略上思想相左。诸葛亮是一心想匡扶汉室的,故而他一向希望蜀汉联吴抗曹,除掉北方大害。但是刘备自从称王称帝之后,开始沉浸在权利之中。所以刘备后期考虑更多的是帝业的成败,从自身实力的扩张这一出发点上布局战略,才会有刘备东下伐吴的结果。还有就是诸葛亮的亲哥哥在东吴谋事,他认为诸葛亮如此亲近东吴,其中还是会有猫腻的。毕竟当年那种境地,复杂的关系会令人起疑的。

刘备托孤

由于刘备斩杀夏侯渊,进主汉中极大的鼓励了镇守荆州的关羽,致使他孤军北上直取襄樊。但是大军出征的荆州空虚,被东吴乘虚而入,倒戈了关羽一击,致其败走麦城被擒杀。关羽的死和荆州的丢失,使得蜀汉元气大伤,整备两年的刘备倾全国之兵,东下讨伐东吴。虽然战争初期势如破竹,却在夷陵被陆逊打败。刘备重病转至白帝城,并于此地托孤于诸葛亮。

白帝托孤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因伤,加之路途上所染的痢疾,他已经虚弱不堪。一日招来诸葛亮,对他说道:倘若你觉得阿斗能够当个皇帝,你就好好辅佐,倘若不能,你可以取代他。诸葛亮顿时痛苦着说: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心光复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于是刘备放心地离去了。

可以又有人怀疑刘备托孤的真正意义了,揣测当初刘备的真实想法。认为刘备托孤诸葛亮说的那番话,实际上是试探诸葛亮,并非完全相信诸葛亮。觉得倘若诸葛亮露出了一丝不轨之颜,刘备事后必会采取行动针对他。因为历史上刘备真正托孤到他病逝还有两个月,并不是小说里那样前面托孤转眼就咽气了。

幸好诸葛亮天生机智谨慎,立马以惶恐的神色大表其对汉室、对刘家的忠义之心。一度发誓,为了蜀汉到死都拼命。不论当时孔明和刘备的真实想法如何,历史上的确可以看出,刘备的托孤算是一种正确的行为。至少刘备知人善用,他知道孔明的谨慎和负责任。而阿斗也在孔明的辅佐下做了四十几年的皇帝,蜀汉也在他的治理下,与强大的北魏东吴熬到了最后。

刘备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原是指东汉的刘备为了自己匡扶汉室的心愿,曾经三次造访隆中诸葛亮的茅庐,诚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故事。后人多以此来指当事人对其所欲造访之人的心之切,意之诚。

历史上的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里被描述的生动形象,一则被作者很好的表现出了刘备仁义之风,二则也高调地显示了诸葛亮的本事之大。起因是曹操刘备之间的官渡之战,刘备被曹军大败。刘备不得已投靠荆州刘表,但是曹操却用计骗走了刘备帐下的军师徐庶。临走前的徐庶告诉了刘备,隆中有一名士诸葛孔明,其才智能力远超过徐庶十倍。于是心动的刘备在徐庶走后的第二天,就携带礼物同两位弟弟一道造访诸葛亮的茅庐。

没想到刘备三人第一次造访,刘备就被告知诸葛亮外出闲游去了,无奈运气不佳的刘备只好铩羽而归。过不多久,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刘备以为如此雪日定能让诸葛亮感动自己的一片诚心。只是第二次过去,茅庐只有诸葛亮的弟弟,而他被从未出过面的朋友邀走了。无奈,刘备留下书信,以便让诸葛亮知道他刘备是真心的。

第三次,刘备整装待发,但是二弟不高心了,不屑一顾的说道;诸葛亮也许就是徒有虚名而已,大哥没必要还去。三弟也跟着起哄道:大哥二哥不用去,他张飞亲自去把他绑过来。但是刘备呵斥之后,还是去了。这一次,算是不负有心人。虽然诸葛亮还是不忘摆了摆架子,躺在屋里睡大觉,让将来的皇帝在屋外傻傻等候。刘备也给足了诸葛亮面子,直到他出面。老天也没有让刘备白费功夫,诸葛亮一出就给了刘备一个见面礼――隆中对。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清楚地告诉了刘备首先取荆州,再图益州,方才可以拿汉中,进中原。刘备听了甚是陶醉,就此一君一臣的优秀搭档诞生了。

刘备纳贤

刘备原本只是一个依靠贩卖草鞋为生的贫苦人,但是却能在后来的群雄逐鹿的大潮中争得了一席地位,并且成为三分天下的其中之一。刘备从孤身一人,摇身一变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带来这种极大反差成功的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他能够纳贤聚人。只有手下有了一批有才干有忠心的人,大事才能成,而刘备就有这样的条件。

刘备和他的众臣

刘备纳贤成果是巨大,回报颇为丰厚的。最早的关羽、张飞自不用说,就是刘备的结义跟班兄弟,这种推心置腹让二人随刘备鞍前马后。而赵云也是刘备亲自来到老友公孙瓒营地挖走的一员,二人可谓是英雄相惜,赵云对于刘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来还救了他老婆和儿子。

这些大将的存在,为刘备在前期的摸爬滚打奠定了基础,虽然过程还是艰难的,但是至少有了立足之地,才会有后来的汇流成河。当刘备主徐州之际,他一直苦恼的文臣终于第一次有了着落。刘备在徐州得了军师徐庶,刘备在军师部署排兵之上,也有了更大的保证,只是官渡之战后徐庶却被曹操设计带走了。皇天不负有心人,刘备请得了被徐庶称之胜他十倍的诸葛亮。

诸葛亮的出山为刘备集团指明了明晰的战略方针,刘备也不用整日摸爬滚打四处无目的地奔波了。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从而有了安身之地。期间刘备又一次纳贤军师庞统,并且在庞统的帮助下拿下了重镇益州。当益州、成都成了刘备的地盘后,他也启用了蜀地众多的人才资源,其中有名的就有法正。更别提之前武将里的马超、黄忠等人,文武人才济济的刘备集团如果还分不得天下,那也是没天理了。

刘备伪君子

刘备起兵在乱世纷争的东汉末年,后凭借将士的拼杀和谋士的智慧,最终得有实力于北魏、东吴三分天下。刘备还于公元221年称帝西蜀,建立了半个世纪的蜀汉政权。刘备在《三国演义》里也是被众人推崇的仁义明君,几乎处处都彰显着他那君子风度。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些不过都是刘备装出来的,他其实就是一个伪君子。

刘备

首先人们就觉得刘备整天将“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号挂在嘴边,逢人就说,逢人就强调,实则就是刘备心虚心伪的表现,用来掩盖他内心的自卑。

在那个没有身份证又极度动乱的年代,很难查证出刘备的真实身份。但是刘备这样开口就是靖王之后,说的多了,别人也都相信他了。到后来陶谦将徐州交于刘备,很大程度上是看在他和皇室的关系。再有就是人们认为刘备对待家小的无情,很直接地表现出他虚伪的一面,只是刘备在人事公关上做的好,很巧妙地避开了道德谴责。第一次妻儿被掳走,徐州也丢了,刘备直言妻子是衣服,兄弟是手足,如此很好的将注意力转向了他重视兄弟之情的层面上了。

长坂坡一役时,刘备又一次不顾家小,奋力逃出狼窝。幸好赵云折回救出了甘夫人和刘禅,但是刘备对刘禅的一摔,对赵云的一句话,就让众人将注意力转移带他刘备爱戴臣民,疼惜将士上来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刘备的的确确摔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他刘备自己抛弃妻儿的做法。到头来却反而怪其刘禅来了,小后主还真是冤枉的很啊。

历史秘闻 刘备是如何入蜀,消灭刘璋的

刘备在创业初期,混得是真的惨,好几次丢妻弃子,好不容易得到的地盘,转眼就丢,长期以来处于仰人鼻息的寄人篱下的状态。在跟着刘表混的时候,刘备听说有诸葛亮这么一号人物,放下身段三次拜访。诸葛亮给他提出了「 ”隆中对”,即拿下荆州、益州,等北方大乱就可以两路出兵,在洛阳胜利会师了。 可能人倒霉太久以后,就会有好运发生。刘备的机会终于来了,曹操取得荆州,但被孙刘两家的联军打败,回江北去了。一大块荆州处于无主之地。趁着周瑜费心费力拿南郡的时候,刘备轻取「 ”荆南四郡”;南郡拿下来以后,孙权琢磨着不对劲,好像我一个人顶着北方的压力,刘备在我下面闷声发大财,于是听从鲁肃的意见,借南郡给刘备,刘备又有了入蜀的机会。后来刘璋请刘备对付张鲁,这真是困了就有人送枕头。刘备入蜀后,没对付张鲁,反而成功消灭刘璋,占据西川。那么这里面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西川形势 刘璋治下的西川,在人和这一点上,存在了很大问题。这也是益州牧一代目刘焉给儿子埋下的雷。刘焉是一个很有手段的人,他为了割据一方,或者是称霸天下,做了很多事。一是请求「 ”废史立牧”,把一州的军政大权集中在州牧手中,然后自己成为益州牧;二是和益州宗教人员张鲁母子结交,把张鲁支到汉中去,让他截杀汉朝使者,使益州成为相对隔绝的状态;三是吸纳为了避难入益州的外来人员,扶植他们的势力,作为自己的心腹力量,被称为「 ”东州士”。经过这一系列骚操作,刘焉成功掌控益州,甚至还有称帝的打算。 但是这也为刘璋留下隐患。张鲁杀了同行的张脩,接手他的兵马,还有「 ”五斗米道”,在汉中站稳脚跟。刘焉在的时候,张鲁起码还听从刘焉;等到刘焉去世之后,益州大姓推举相对仁弱的刘璋上位。刘璋在西川的威望都不够,更别说汉中了。张鲁打算脱离刘璋,刘璋杀掉张鲁的家人,双方成为死敌;而「 ”东州士”与益州本土之间的矛盾很深,派系斗争激烈,刘璋从哪个角度都占不到人和这一点。而从刘备入蜀的过程中可以看出,「 ”东州士”这些外来户的忠诚度并不是很高。 刘备入蜀 刘备能入蜀,其实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益州内部的二五仔。益州本土派张松,觉得刘璋不是干大事的人,他出使曹操时又受到轻视,于是决定将西川拱手送给刘备;「 ”东州士”中有两个混得不怎么样的人,一个是法正,一个是孟达,他们三个联手,来实现给西川换天这个大计划。 张松先是跟刘璋耳边吹风,劝他结好刘备,刘璋同意,派法正和孟达各领两千兵力资助刘备,孟达直接投靠刘备,法正回来;张松又劝刘璋,说西川内部人心不稳,骄臣跋扈;外部强敌虎视眈眈,如果里外两开花,西川不保,只有把刘备请进来才能保一方安稳。刘璋又同意了。刘备走水路到江州,然后沿垫江北上,一路「 ”入境如归”,前期完全是躺赢。 经略西川 相会涪城 刘备带着人马进来「 ”当打手”,刘璋怎么也得举行个联谊会啊。双方在成都以北的涪城相遇。这个时候庞统献上一计:直接趁此机会把刘璋拿下就完事了。不过或许是感觉不稳妥(刘璋带了三万人呢);或许是眼光更长远,考虑到仓促占据西川,民心不附的问题;又或许是如果一上来就和刘璋翻脸,以诈力取西川,违背了自己打的「 ”仁义”的旗号,总之刘备是没有采纳庞统的意见。 双方在涪城玩得挺开心,宴饮好多天。刘璋给刘备发了一部分「 ”工资”,然后回成都该干啥干啥;刘备则北上帮助刘璋干张鲁。 庞统三策 小编是刘备的粉丝,但是站在刘璋的角度来看,刘备干的事确实不怎么地道。刘备拿了人家的资助,北上到葭萌关的时候,不去打张鲁了,而是开始收买人心,增加自己在益州的影响力。 刘备这个时候在考虑接手益州之后的事情,但庞统还是更注意「 ”眼前人”,先把刘璋消灭后再说。于是庞统给刘备出了三条计策,分为上中下。上策:挑选精卒,轻装简从、兵贵神速杀回程度,打刘璋一个措手不及;中策:设计诱杀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然后对成都徐徐图之;下策:收拾行李回白帝城。 显然下策属于白给,是给上中两策凑数的弟弟,肯定不在刘备的考虑范围之内。上策又太过悬危,简直比在涪城直接拿下刘璋还险,刘备自然也不能考虑,于是就选择了中策。假装收拾行李回荆州,等杨怀、高沛开开心心送客的时候,干掉他们。 正式决裂 曹操进攻孙权,给了刘备实施中策的机会。刘备跟刘璋说,张鲁打不了了,你还得给我一万人,我回荆州帮助孙权和关羽。这不是开玩笑吗?你刘备进来公费旅游,临了还拿走我一万四千人(还有开始送的四千)。不过有一说一,刘璋还真是厚道人,虽然没拿出一万,却又友情赠送四千人。刘备就用这件事做文章,搞舆论攻势和思想工作,硬说自己给刘璋做牛做马,却遭受不公平待遇,用来激怒人心,提高士气,达到出师有名。 刘备这边「 ”怒”了,张松,我压着身家性命挺你,结果你跑了。张松给刘备写信,说眼看益州就得手了,你刘备怎么能跑了呢?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发现了这封书信,上报给刘璋。刘璋大怒,杀掉张松,命令各个关城的守将抵御刘备。 战争过程 既然正式撕破脸皮,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刘备杀掉杨怀、高沛(说实话小编是真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这俩人怎么中计的),开始往南方的成都打。 连战连捷 刘璋方面对刘备主要有三条防线,由北到南依次为涪城、绵竹、雒城。刘跂、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人防御涪城,被刘备击败,退保绵竹,吴懿投降;刘璋派李严到绵竹督军,结果李严这个没节操的也投降了。 刘备军队越打越强,荆州方面诸葛亮等重要人物也入蜀,从东往西打,接连攻克白帝、江州、江阳,和刘备一起合围成都。 雒城告破 这个时候刘备在攻打雒城。张任等人被击败之后,退守雒城,进行顽强的抵抗,持续了一年之久。在攻城的时候,庞统还被箭射死,英年早逝。到建安十九年,雒城终于告破,刘备兵锋直指成都。 马超投靠 此时成都还有一定的抵抗力量,「 ”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这个时候刘备方又出现一支外援。马超被击败后投靠张鲁,又与张鲁不合,决定投奔刘备。刘备秘密给马超一支军队,让他来围攻成都,这下终于压垮刘璋的心理。刘璋于是率众投降。 小结 由于西川内部出现矛盾,刘备有机会入蜀。阴谋泄露以后,刘备从北到南,诸葛亮等人从东到西,两路攻打成都。在围攻成都时,马超的投奔成为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不久后刘璋被消灭。刘备取西川,很显然是使用诈力,但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刘备进一步完成「 ”隆中对”的前提条件,益州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富庶的人口资源足以称为「 ”帝王之资”,是日后魏、蜀、吴三足鼎立的资本。 参考文献:《三国志》

相关参考

揭秘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

为什么刘备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帮忙三次拜访诸葛亮。但是对于为什么刘备三顾茅庐,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刘备并非无缘无故的得知诸葛亮这个人就去拜访他,这一切都是事出

刘备是如何入蜀,消灭刘璋的

刘备在创业初期,混得是真的惨,好几次丢妻弃子,好不容易得到的地盘,转眼就丢,长期以来处于仰人鼻息的寄人篱下的状态。在跟着刘表混的时候,刘备听说有诸葛亮这么一号人物,放下身段三次拜访。诸葛亮给他提出了「

诸葛亮也中过别人的计吗

诸葛亮的第一次中计发生在三顾茅庐时:刘备在听了徐庶和水镜先生的推荐后,先后三次带领关羽、张飞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实现远大理想。而诸葛亮得知徐庶向刘备推荐自己后,心中很矛盾。刘备固然是位

刘备多次拜访贤才,成功请出诸葛亮之前,却早已错过高人

在东汉末年,天下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局势。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下,各路英雄也涌现出来争夺自己的权势。而在当时的大纷争之下,最典型的就是曹孙刘三方势力了。这三方各自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势,也形成了三足鼎立

解密诸葛亮与刘备的真实关系

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希望他可以帮自己打天下。而刘备临终之时,又将孩子托付给诸葛亮,让他好生调教。刘备为何如此重视诸葛亮,并将政权交由他处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真的如此亲密吗?>刘备三顾茅庐刘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究竟如何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雄才大略的诸葛亮为其效力。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很好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早已经是妇孺皆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后来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实是不是如此呢?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如《三国演义》中讲述的鱼水关系吗?古今学者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疑问,

解密三国 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其实并不铁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智者诸葛亮为其效力。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刘备对于雄才大略

刘备与孙权一直维持同盟关系

一部《三国演义》把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争斗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作为诸葛亮的领导的刘备,自然被认为与周瑜免不了有暗战的发生。我们都知道,刘备与周瑜的交集是在赤壁之战,但事实上刘备与周瑜一直是同盟关系,赤壁之

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关、张三位同国异姓的兄弟之外,还对应存在诸葛四位能力更强大,思想更先进的同姓异国兄弟,他们分别是孙吴的诸葛瑾、刘蜀的诸葛亮、曹魏的诸葛诞(族弟)和躬耕中立的诸葛钧。本文着重解